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食遍天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东南部的小渔村的这种腌肉与湖南的腊肉有根本的区别,是晾晒,而不是烟熏,所以没有烟熏味,而且保存的方式也很特别。一般都会把这些肉挂在灶头上方,利用灶头煮饭时的热力杀菌,再加上腌的时候的浓度极高的调料,就可以保证这些半干的肉一年到头都保持新鲜。
赵海生把肉放在水里泡了一会,然后切片,切一两根蒜仔,放油,一起炒,简单,但是味道却足以让人大吞舌头。
随着蒸腾而起的油烟,那夹杂着蒜仔和腊肉的味道扑鼻而来,让赵海生猛地吸了一口气。
“香!真香!”赵海生心里大叫道。
这年头的东西,都是实打实的,比如说猪肉什么的,后世超市里的肉猪和这比起来真的是“猪狗不如”!
这蒜仔,也不是后世的大棚里种出来的东西所能比的。材料好,就算是最简单的煮法也会煮出人间美味!更不用说赵海生的厨艺绝对是顶哌哌的。
“海生,菜弄好了没有?”门外传来一把大嗓门,一听就知道是王铁。
“就等你的鱼呢。”赵海生一边把腊肉从碗里铲出来,一边说。
“哈哈哈!来了来了。”王铁大笑着走了进来,手里拎着的正是一袋鱼。
“海生啊,你的菜煮得越来越好吃了,再过两年,不如去城里找份工作,以你的手艺,肯定有人请啊。”一把虽然年老但是却依然中气十足的声音也随之在王铁身后响起。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三章 夜酒话未来 中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36 本章字数:2607

“二爷,这事过两年再说吧,我现在还想呆在这村子里呢。”赵海生接过王铁手里的鱼,笑着说。
上一世,他确实有曾经在世界最好的五星级饭店当主厨的经验。但是这也不过是兴趣罢了,当他厨艺大成的时候,他就没有再在饭店里呆下去,而是把所有的精力主要就放在发掘和保护各种食材之上,现在好不容易回到了过去,他怎么可能只是满足当一个厨师?
对于自己的未来要走的路子,他也早有决定,只是一下子也说不清楚,所以就干脆不说了。
“我就觉得我们村子不错,海里有的是鱼,卖把力气打上来,就能吃饱喝足,多省事,哪象城里人,事多,闹心。”王铁毫不在意地说。
“铁叔,现在这海里的鱼是多,总有抓尽的一天,那时候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赵海生倒是不同意王铁的话。
“怎么可能?这祖祖辈辈的我们都生活在这里打渔为生,有上千年了吧,也没有见抓尽这海时的鱼。”王铁不相信大声叫道。
赵海生笑了笑,没有继续就这话题说下去。如果他真的只是这个时代的人,如果有人和他说这样的话,他也一定不会相信!
只不过赵海生并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人。现在村子里的生活是比较好过,因为海里的鱼在这个时候看起来真还真是怎么抓都抓不完。但是用不了十年,甚至就在几年之后,当深水渔船和拖网出现之后,经过一轮疯狂的捕捞之后,海里的鱼虾迅速地减少,村子里的人的生活就越来越难,最后甚至极为贫苦,最后大部分的人都不得不出外打工,剩下的就只有老人和小孩子,“老人村”到处都是。
王铁拿过来的袋子里是两条马鲛鱼,还有一些大明虾。看到这鱼和虾,赵海生感觉到自己嘴里的唾液都开始加速分泌起来,马鲛鱼就先不说了,这深水大明虾,可是十几年后的“珍稀动物”!那个时候的虾比这更大,可都是养殖的,天然的虾越来越少,到最后就算是花重金,也很少能吃得到。
赵海生把马鲛鱼洗干净,切成一厘米厚的一段段,放油,煎,看到鱼已经煎成金黄,捏起一把自己动手磨好的细海盐,均匀地撒在鱼的两面,再一煎,一股香味就冒了出来。这年头的鱼是真正的天然鱼,新鲜,越是简单的做法,就越能显出鱼的味道来。
虾的做法就更加简单了,清水煮沸后再把虾放进去,香气一冒出来的时候就马上捞出来,就可以上桌!
虾和蟹,讲究的是火候,刚刚熟的时候是最嫩的,味道也是最好的,如果煮得过了,那怕是一点,肉就变老,就会不脆,这一线之隔味道就会有天地之别。
“来来来,菜都齐了,坐坐坐。”赵海生把所有菜都端到了一张大木桌上,满满地摆了一桌,招呼王铁、马二爷、潮磊和小六子坐了下来。
看到大家都坐了下来,赵海生又拿出五个碗头(大的海碗)和筷子摆开来,马二爷从自己的脚边抱起一个坛子,打开了盖子,一股酒香荡漾开来。
“呵,二爷蒸的好酒啊。”赵海生鼻子抽了一下,笑着说。
马二爷的胡子都要翘了起来,他可是这方圆几个镇的蒸酒大师,家传的手艺,不说前几代的事情,光是他这一代就已经蒸了近五十年。
民间多奇人,民间多美味,这种原始古朴的味道才是天下间至美的味道!
“哈哈哈哈,还是海生你这小子识货!”
马二爷一边大笑着说,一边抬起酒坛子“哗哗”地给大家倒酒。随着酒声升起的阵阵酒香马上就弥漫在空气之中,熏人欲醉。
“这周围几个镇子,谁不知道你家的酒好啊,哪回蒸出来都不够卖,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多蒸一点。”小六子说。
“你懂个啥,这酒怎么能多蒸?多蒸了就没这味了,没这味的酒卖出去,那不是砸我招牌么。”马二爷瞪了小六子一眼说。
“得得得,二爷你都是对的,我错了还不成嘛。”小六子一看马二爷认真起来,马上就举手投降。
赵海生看到这情景,心里不由得大为感慨,这种事情在十来年之后,根本就看不到了,那个时候为的就是钱,只要能赚两钱,什么事情干不出来?多蒸点酒算得了什么?
“还说个啥啊,快点开吃,我都饿死了。”潮磊大叫道。
赵海生举起了碗头,说:“铁叔,二爷,潮磊,还有小六,来,咱们喝一口。”
“叮。”
五只碗碰到一起。
赵海生喝一口酒,然后抿了一下嘴,这农村的土法酿的米酒真的不比后世他所喝过的那些什么国宴用酒差!
山野之地必有山珍,这种土法酿的酒也如此,醇厚之中带着清爽,而且带着一股粮食特有的清香。
“吃,不要客气啊。”放下酒碗,赵海生直接用手抓起海鸥,双手一扯,分成两半,就往嘴里送去。
海鸥的腥味已经被去掉,剩下的就是一股肉香,因为要用来下酒,所以赵海生故意的料下得足,偏咸一点,一口酒,一口肉,众人吃得是不亦乐乎,还真有点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感觉。
“潮磊,你家做的腌肉真的好吃,我说咱们这一村子,可没有哪一家比得上你家的手艺。”
马二爷挟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仔细地咬了好一会才满足地吞了下去说。
“这个当然,说起这个我那是敢拍胸脯的。”潮磊大声说。
这个时候的农村,用的都是黄色的灯泡,赵海生也夹起一块腌肉,举了起来,对着灯光,仔细看了起来。
他发现那肉肥瘦相夹,瘦的地方色深而紧实,肥的地方却仿若透明、隐见油光流动,放进嘴里一咬,肥肉和瘦肉形成的不同口感相当分明,那“扑滋”一声喷出来的油更是香得让人合不扰嘴。
赵海生不由得想起了前世看一个美食节目时一个美食家所说过的一句话:“胆固醇万岁!”
确实,如果没有了胆固醇那这世界上就没有了大部分的美味。当然,现在这个年代人普遍油水都不足,高胆固醇这个词还没有出现呢。
“我说海生,你真的不打算出外面闯闯?”王铁喝了一口酒。在他看来,赵海生和他们都不一样,应该趁年轻的时候出去闯闯。现在这世界早和以前不一样了,死守在村子里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我是打算出去闯闯,不是说那个叫什么深圳的地方,现在都改革开放了吗?我想去看看。”潮磊说。
赵海生点了点头,说:“出去也好,总在这地方呆着也不是一回事,深圳是一个好地方,小六子也一起走吧,村子里如果还有人想出去闯闯,就一起出去,有个照应。”
现在已经是1983年,D公在深圳划下的那个圈,已经过了好几年了,这个时候去深圳只要敢拼,基本上都能捞到机会,所以听潮磊说他想出去闯闯赵海生当然同意。
“海生,你也跟我们一起出去吧。”小六子想了一下说。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四章 夜酒话未来 下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37 本章字数:2194

赵海生在他们这一辈中一直都是当老大的人,出门在外如果有他照料着那绝对是件好事。
两世为人的赵海生与潮磊他们自然不同,在他的眼里这里的海,这里田地里长着的东西才是最宝贝的东西,出去打工闯荡世界对他来说其实没有太多的吸引力。
赵海生摇了摇头,说:“出去闯是一定的,只是我不想去打工,你看我们这海里、这地里的东西如果能卖到大城市去,赚钱也是很容易的事情。说老实话吧,我正计划折腾这事情呢。”
“这些东西值些什么钱?我们这些做海的,一年到头虽说饿不着,但是也赚不了几个钱。”王铁放下手里的酒碗,不同意赵海生的话。
“呵,铁叔,再过两年,这一切就不一样了。”赵海生笑着说。
拿起一只明虾,先是把那虾壳外的白色的虾油放进嘴里,然后就剥下虾头,那红色的虾膏饱满鲜红得有如情人诱人的红唇。
虾头其实并不是一个好东西,从中医的理论来说是“发”的,如果人的身体有些潜在的病,吃这虾头多了,就会把这病“发”出来,所以很多人都不会吃虾头。
但是这个时候赵海生哪会管得了那么多,先把虾头摘下来扔到嘴里,那个甜让他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和这美味比起来,虾头的“发”就显得无足轻重的了。
几千年前,老子就说过五味令人口爽,为了这个口爽,赵海生那真的是换个得道成仙都不换!
细细地吃完虾头之后,赵海生的手在虾壳上捏了几下,再拉住虾尾一拨,一个虾就剥了下来,放进嘴里一咬,火候刚刚好,虾肉嫩得就象要在嘴里跳动一样。
嫩、甜,脆,此等美味让赵海生怎么舍得离开?
在赵海生的记忆之中,后世的广州、深圳等地的海鲜,大部分是从外地运进去的,湛江地区的虾和蟹,潮州的鱼,都是顶顶有名的,当时赵海生为了能吃上好的海鲜没少奔忙,现在自己就守在这样的一个“宝海”,哪可能为了打工就离开。
再说,赵海生有着自己的计划,所以对于潮磊和小六子的鼓动一点动心也没有。
“再过几年?”马二爷疑惑地看了一下赵海生问。
赵海生端起碗和大家碰了一下,喝了一口,点头说:“没错,过几年很多东西就都不一样了,咱们这海里的东西啊到时可是抓得厉害呢,没几年就抓尽抓绝喽。”
“怎么个抓法?”王铁瞪大了眼睛问。
“过几年、也许就是明年的事情会有一种大船,可以到很远的地方,还有一种网,三角形的,拖网,十来米长,可以打很多的鱼。”赵海生手指在空中划了几下说。
“真的?”王铁一辈子都花在打渔上,如果真的出现赵海生所说的这种渔船和渔网,能多打多少鱼他心里那可是一个雪亮。
“当然是真的,我听说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几年之后出现的这种渔船和渔网直接导致了海的过度捕捞,以致于后来不得不实行休渔期,所以说他怎么可能会记得不清楚?
“呵,那看来我得攒点钱,到时买条大船。”王铁把碗里的酒一口喝干说。
“这个倒是一个理,不过那船可不便宜,我看恐怕得几个人才能买得下来,再说了,这船可不是一个人就能摆弄得了的。”赵海生摇头笑着说。
记忆之中,后世海沙村的做海佬都是凑份子或者是借钱来买船,长十米左右,高六七米的大船在这个年代确实不是一个人买得起的。
“呵,这样也好办,铁生你牵个头,我们凑份子就行了。”马二爷说。
“这倒是一个好法子。”王铁想了一下也同意说。
“海生,你说我和小六子到底是出去还是不出去?”潮磊有点犹豫地问。
他和小六子这一拨人,和王铁这辈子不一样,心思已经不在做海、做一个渔夫上了。也许潮磊他们不知道是为什么,但是赵海生却清楚知道这是社会开始发生变化了,这种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了人的生活方式,让人变得“焦燥”起来。
其实,这也不仅仅是海沙村一地的现象。华夏正在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自然而然地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赵海生想了一下,说:“看你们吧,如果你们想出去,那就出去,如果不想,那迟点帮我也行。我想着迟点把我们这里的海鲜运到广州这些地方去卖,到时肯定是需要人手的,咱们是一个村子的,又是光着屁股长大的,这情份好着呢,到时一起来干,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我看这样挺好,跟着海生干总比出门去闯好,出门千般难呢。”小六子撕开海鸥塞进自己的嘴里,嚼了几下吞了下去,又喝一口酒说。
潮磊、小六子都是十八岁的小伙子,如果说心里没个想法那是不可能的,这些年陆续有人出去打工,似乎看着也还不错,所以才动了出去闯一闯的心思。
“行!那我们就跟着海生干吧!”潮磊也没有犹豫就下了决心。
在潮磊和小六子这班人的心目里,赵海生是他们这一辈之中最有见识的人,所以跟着他走是绝对没错的。
“那好,别的不敢说,有我赵海生一口吃的,就会有你们一口吃的。”赵海生端起了酒碗,和潮磊、小六子干了一碗。
赵海生也有这个底气,就凭他脑子里知悉的那些事情,他就有把握拉扯一大班人起来干大事、奔小康!比现在的人多了二十年的见识都混不出个人样来,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再说,赵海生的心大着呢。
王铁和马二爷没有说话,静静地吃着喝着。这年轻一代的事情得让他们去处理,情份也是他们的。
“来来,继续喝酒。”
肉香、鱼香、虾香、酒香充满着整个屋子,酒醉了,人也醉了。没有稻花香里说丰年,有的却是酒香中话未来。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五章 虾蛄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41 本章字数:3344

赵海生坐在沙滩上,这个时候的沙滩都雪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