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郑之我是郑克臧-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棱镜为一众人等演示,所以他只能咬牙切齿的作出让步。“也罢,余自当斋戒三日向上苍祈福。”
众臣们满意了,但正事才刚刚涉及,这不,参军司副司官、左先锋荡虏将军张学尧站出来进言道:“世孙,虽然宣毅镇叶明及水师镇林亮两部已经调往淡水,但金矿、铁矿系本藩命脉,还请世孙调得力之人主持其事。”
郑克臧想了想,这或许是个机会,于是决定:“就让何佑何大人前去主持吧。”
守军主官是定下来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淡水粮少不足供应千数奴工和千余大军,为了免去转运的消耗,还请世孙命令何大人就地屯种。”
“可以。”郑克臧自是不会不同意军务司的建议,不过点头之后,他的目光看向税务司司官张日曜。“张卿,鸡笼的日裔能不能贡输一部分军粮?”
“世孙,鸡笼的日裔多为海上行商,只有妇孺老弱留屯耕作,怕是不能提供多少军粮。”
郑克臧闻言眯起了眼,鸡笼的日裔是东宁一支很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其中不少人加入了包括童子军在内的明郑军队,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整个东宁除了郑氏以外唯一的海商和行商(零售商)组合,能为明郑提供了一笔不小的税收,因而在明郑政权内部不少人视其一股为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不过就郑克臧本人的观感而言,这样一支自治团体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好事,中国的传统让他无法忍受类似割据的存在,因而他早就作出决定终有一天要迫使鸡笼方面臣服在明郑的直接统治之下。当然,有着清廷的巨大威胁的郑克臧不可能现在就动手铲除这颗“毒瘤”,他还要等待合适的机会。
“那此事就暂且作罢吧,”郑克臧无奈的表态着。“余会安排童子军方面调拨一”
郑克臧的话还没有说完,一名剑鱼服侍卫匆匆跑了进来:“世孙,刚刚陈参政府上禀报,陈参政突然晕厥了”
郑克臧猛的站了起来,殿内的一众东宁臣子们也大惊失色,军务司司官陈梦纬甚至一个踉跄差一点摔倒,众人不禁心头揣测,难不成白虹贯日真的要应在陈永华的身上了?
但郑克臧却顾不得那些迷信,忙走下御座:“快,摆驾陈府,另外,把夫人也接上”
到了陈府,郑克臧就看到神色焦虑的陈梦球守在外间迎候着自己,于是他劈头盖脸的问道:“怎么回事,不是前两日上报,岳丈身子大好了吗?怎么又晕厥了。”
“父亲,今日早上吃了一碗粥后精神颇有些旺硕,随后提出要在院子里走一走。”陈梦球讲述着事情的经过,陈永华要求出屋散步,他自然不能不答应,可偏偏就是在散步中出了岔子。“结果父亲不知道怎么听说了一年多都没下雨的事情,所以一急之下就晕倒了。”
郑克臧明白了,但明白又有什么用,他只能期盼这不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引起的中风现象,否则以现阶段的医疗水平,这是一个绝症:“太医怎么说?”
“太医说父亲一方面是久卧之后气血不畅,另一方面是突闻噩耗气急攻心,两下夹攻才诱发昏厥的,至于救不救的过来,还要看太医施针的情况。”陈梦球说得很有条理,但陈梦纬却心急如焚的想向陈永华的病室跑去。“大哥,太医说要安静。”陈梦球拉住陈梦纬。“现在急也是急不来的,还是安心的等太医施针的结果吧。”
陈梦纬无奈,只好在廊下来回的走动着,此时陈梦球想安排郑克臧去休息,但郑克臧拒绝了,他宁可作为陈家女婿站在外间等消息,也不愿陈梦球把他当藩主给供起来。正在几个人面色凝重的等在廊下的时候,问询而来的陈纤巧从安平城里赶了过来。
含着眼泪的陈纤巧看到几人,马上发问:“大哥,二哥,阿爷的身子到底怎么样了。”
“纤巧,太医还在里间为岳丈施针。”郑克臧替面色发窘的陈梦球回答着。“你也要坚持住,相信岳丈应该不会有事的。”陈纤巧又怎么可能忍耐得住,此时,太医终于走了出来,看到郑克臧和陈纤巧站在那,太医一下子跪了下来。“毋庸多礼,”郑克臧忙摆摆手追问着。“陈先生的病怎么样了?”
“臣无能。”一句话没有说完,陈纤巧已经身子软了下来,郑克臧大惊,一把抱住陈纤巧,正在手忙脚乱之时,太医叫到。“臣,臣这边有鹿角酒(嗅盐)”
郑克臧忙一把夺过太医递上来的小瓶,打开在陈纤巧的鼻尖一晃,一股氨气的臭味冲了上来,受到刺激的陈纤巧幽幽的醒了过来,郑克臧忙交代着太医:“照顾好夫人”
经过这么一个波折,等郑克臧走进陈永华的屋子时,陈梦纬和陈梦球已经跪在里间了,郑克臧慢慢走进陈永华的病榻,此时陈永华已经完全丧失了意识,只剩下口鼻间偶尔起伏的鸡毛还证明他的肉身尚且存活着。
“岳丈,余来晚了。”郑克臧真情实意的握住陈永华的手,就听陈永华的喉间突然出现一阵颤音,郑克臧俯身去听,但却什么也听不清楚,郑克臧轻叹着。“岳丈,你的心思,余明白,放心好了,余一定会保全这块汉民最后的国土,余一定会带着汉人光复神州驱走妖氛的。”郑克臧顿了顿。“你辛苦了一辈子,如今也好休息一下了”
永历三十七年三月十七,陈永华在承天府病逝,享年四十八岁。陈永华死后极尽哀荣,郑克臧上表请求明室追封其为同安伯、追赠其太子太傅、荣禄大夫、柱国等头衔,另外还赐谥号文正,并决定配享承天府文庙
“陈复甫死了吗?”消息传到了澎湖,正在巡视澎湖防务的刘国轩怅然若失的望着东方。“王上去了,复甫也去了,算上冯锡范、杨贤他们,这一辈人具都先后凋零了”
“大帅如今可是藩中独一无二的元老了。”边上的水师四镇镇将萧武恭维着,但不知道自己这次可是马屁拍在马脚上了。“世孙必然愈加信重。”
“信重?”刘国轩冷笑一声。“如今世孙地位稳固,已经不需要老夫这个顾命大臣来帮扶了,所谓信重,不过是让老夫不必待在安平城里捣乱而已。”边上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应才好,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刘国轩仿佛对此不知不觉,只是问道传讯之人。“世孙真的缀朝三日以追思复甫?”传讯的使者应了一声是,刘国轩感叹着。“能让郑氏祖孙三代一致厚待,复甫这生也算真不朽了。”
“不过是生了个好女儿。”萧武还在不知所谓的溜须拍马着。“若不是大帅威震清虏,使之不敢轻易涉渡台海,否则哪容得陈永华在后方逍遥的。”
“罢了,这种话下次不要再说了。”刘国轩冲着萧五瞪了一眼。“做人做事都要将良心,战守复甫固然不如老夫,但没有他在台湾经营,哪来的军前供输,他得这份哀荣不过分的。”说到这,刘国轩似乎豪情大发,手指遥举西面的大海。“击败了施琅的跨海大军,老夫不相信自己就赚不了一份更大的哀荣。”
“那是,要是打败了施琅的十万大军,再能反攻回大陆,不要说死后的哀荣了,少不得大帅还要弄个侯爵的世封。”建威镇黄良骥也在一边吹捧着。“余等也好附骥得个伯爵什么的,也好光宗耀祖一番。”
“侯爵很了不起吗?”刘国轩淡淡的说着。“难道老夫就不能得个公爵之赏吗?”
众人一阵惊恐,要知道郑克臧现在还只是公爵,刘国轩说这话的意思难不成是准备在打败了施琅大军之后回师东宁跟郑克臧争夺明郑的最高权力吗?
正在众人猜疑的时候,刘国轩轻笑起来:“来日要是北上金陵,全取江南,成就了先王光复大明天下的宿怨,不要说侯爵、公爵,就算是王爵也并非不可能的。”
众人舒了口气,但刚刚拍马不成却被刘国轩怒视的萧五却心中一动,再抬起头时,脸上的笑容却显得格外的灿烂了
110。再谈
“应兄,不,应大人,”由于说清楚了这一次会晤带有官方性质,因此与会的两人没有像上一次那样选择商人的打扮,一个个盛装以待,不过其中一个穿清廷六品的朝服,另一个则着明室五品的官衣,看上去异常的不协调。“没想到再度见面,咱们的身份已经大不同了。”
“秋大人此番话倒也是不错。”应太农微笑的请对方坐下。“没想到在福州之外,双方还有机会坐下来聊聊招抚的事情,只是秋大人的上司此番可算得上是越俎代庖了,会不会让福州那位制军恼羞成怒呢?”
“他们归他们谈,咱们归咱们谈,谁谈下来算谁的本事,至于说福州那位恼羞成怒吗?”秋大人的脸上闪过一片不屑。“应兄也消息灵通的人物,虽然福州那位的官爵高了点,可说起在皇上面前的宠信来,他还真不够看的。”
“就怕他在背后捣鬼啊。”应太农知道这家伙其实是在虚张声势,但却并不点穿,只是着意强调着。“这家伙可是疯狗,谁要挡了他的路,他不扑上来撕咬一番是不可能的,就算贵上在北京受宠,可是真要是从中横插一杠,他到底是疆臣,北京不会不给他几分面子的。”
“话说的也是,看起来还真不容易谈呢。”秋大人眼珠一转就明白了应太农为什么要在会谈之初拿姚启圣做引子,因此他顺水推舟着。“如此,咱们就先些别的。”应太农点点头,但还没有开口,秋某人抢先问道。“应兄,听说贵方出了大事?”
应太农却没有立刻回答,反而开出一个价码来:“秋兄,咱们可预先说好了,要么一个问题换一个问题,要么还是老规矩,回答的那方开价,提问方得先同意了才好再做回答。”
“应兄是不是商人做久了,喜欢斤斤计较啊。”秋大人含笑看了应太农一眼。“可以,如今应兄坐镇琉球,也算得上半个地主,所谓客随主便,自然是听应兄的。”
“地主?”应太农苦笑一声。“算是吧,说实在的余只想离开这里回到军中,可是世孙不答应啊。”点了一下自己的背景之后,应太农随即竖起两根手指。“本藩却是出了大事,只不过余才刚刚得到消息,没想到秋兄耳目这么灵通,这样,二十担春丝。”二十石春丝少说能在琉球卖到六百两白银,可以说应太农的要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虽然觉得贵了,但秋大人却依旧点了点头,于是应太农这才压低了声音。“本藩使者确实已经到了长崎,不日将以大明使者的身份参谒日本国主及执政大将军。”
秋大人眯着眼睛似笑非笑的看着应太农,心里却已经翻江倒海开了,他思索了片刻,再度询问道:“贵方素来跟日本方面有着交往,只是多用商贾的名义,这次怎么就想起来打着大明的旗号了,贵藩想干什么?”
应太农轻笑起来:“秋兄这可以是第二个问题了,这个问题可比前一个要更贵啊。”
“老兄这个竹杠敲的倒是厉害。”秋大人虽然抱怨着,但却更加想了解其中的实情了。“开价吧,只要值这个价,就算老兄张口要一千担春丝,余这边也是不得不给的。”
“用不了一千担这么多。”应太农伸手比了四下。“只要两百担上等春丝便足矣了。”
秋大人当即吸了口冷气,别说他刚才说的豪气,可毕竟是六千多两白花花的银子啊,他思前想后,很是斗争了一番,最终重重的点点头:“好,余答应你,就两百担上等春丝。”
应太农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召来身边的侍从,飞快的写了几笔,随即盖上自己的私印,应太农正准备去接,然而秋大人此刻却一把扣住手中那张纸:“东西可以给应兄,但要是答案不让人满意,应兄,少不得下次余这边也狮子大开口啊。”
应太农看了看表情严肃的秋大人,当下也唤来一名童子军身份的手下去取共计二百二十担春丝的提货单:“秋大人放心,咱们不是第一回做生意了,正所谓生意要做得长久,首先就得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余这边还想继续跟秋兄合作下去呢。”
秋大人这才稍稍放缓了紧绷的脸,让童子军出身的密谍拿走覆在手掌心下的提货单:“秋兄,当心口如一才好啊!”
应太农不为所动,等己方确认过提货单上的数字和暗记后,这才肃然的回答道:“本藩此举共有三重意思,最表面的一重,自是和日本恢复国交,这第二重,乃是籍此向日本国中借贷百十万量银货,第三重吗?本藩其实想从日本借兵。”
“借兵!”秋大人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贵藩甘冒大不韪,想引倭寇入境?”
“秋兄说得这么难听干什么。”应太农用嘲讽的语气说着。“当年若不是吴三桂以为先帝报仇的名义打开山海关,引鞑子进关,恐怕也不会有现在的大清朝吧,珠玉在前,本藩只是效仿一二,难道只允许贵方做初一,就不许本藩做十五吗?”
“这,这岂能同日而语。”秋大人面色铁青的回应道。“国族虽非炎黄苗裔,但帝舜之时就与中华互有往来,此后商周都有肃慎来服成就圣王威德远播的记载,《大戴礼记》中有民明教,通于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的记述,《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也谓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之功等语。由此可见两族之关系密切,今日只不过君臣之位逆转,也是五德终始所致”
“停,停,秋兄,要按照你的说法,倭人还是徐福之后同属华夏一脉,是不是更应该入主中华?”应太农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对方的话,当然他们俩这么争辩也不是一定要辨出谁对谁错或者说谁统治中国较好,只不过身边都有眼睛,所以才不得不据理力争。“其实本藩也不想开门揖盗,若不是贵方把大军开在福建沿海,本藩至于去看小矮子的眼色吗?”
听着应太农的抱怨声,故作愤慨的秋大人正好顺杆往上爬着:“如此更是应该弭兵两岸罢战,这也是几日咱们为什么坐到一起的原因,其实朝廷是有诚意的,只是贵藩屡屡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而已,才逼得朝廷走到这一步。”
“有诚意?什么有诚意?让本藩退出到手的东西叫有诚意吗?”应太农放缓了调门,但语气依然坚定。“那好,今日就说开了,本藩其实也有诚意,只要贵方答应将沿海某岛交与本藩作为互市回易之所,和议自然成功。”
“应兄,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