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王妃-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小柱笑了下,摸了摸二郎三郎的头,开口说道:“咱们原本就没指望这果子能挣钱,如今换了钱,那就是赚的,做人不能贪心。今年赚了钱,明年不是还可以摘吗?这山上的野果子有些是有毒的,你们还是别乱碰,这要是有个好歹可咋办?”
    没想到自己这个老实的爹有这样的心态,冬至心里暗暗佩服。她这次被一穷二白的家都逼得有些浮躁了,自己爹竟然能抗住压力,真的不是一般人。
    “爹,今日你和娘挣的钱攒着,刺萢换的钱咱们拿去买些盐巴和油吧?”冬至提议道。
    虽说现在家里啥都没有,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得攒些钱。况且他们今日赚了75文钱,足够买盐和买油的了。
    “好,咱们去粮店。”李小柱同意了,带着几个孩子往他平日里去的粮店。
    往日,他都是去卖粮食,如今进店,是为了买油,这么一想,李小柱心里竟生出一些感慨。
    在粮店,李小柱让伙计给他称油,而冬至和二郎三郎眼睛是四处张望。几个孩子都没来过粮店,如今见到粮店里密密麻麻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粮食,眼睛直放光。这些可都是米面呐!每日吃的干红薯,如今看到米面心里竟然有些小激动。
    李小柱称了二十文的油,让伙计装在一个葫芦里,用木塞子塞好,确定它不会倒出来后,房到自己的背篓里,带着几个孩子往外走。
    接下来是要买盐,李大柱在的杂货铺里有卖的。李小柱原本是打算过去买的,想想还是算了。自己要是去他那个店子,大哥会多给他一些,让他占便宜,这不是为难她大哥?所以还算了,去别家好些。
    李小柱带着三个孩子来了一家之前没来过的杂货铺,说了要买盐后,伙计麻利儿地给他称盐。
    称完盐,用油纸包好,再用一根麻绳系好,递给李小柱,李小柱接过盐,再将数好了的铜板递还给李小柱。
    李小柱将盐放到自己背篓里,用布巾盖住。做完这些,他准备往外走,却被冬至叫住了。
    “爹,您再买些糖吧?”
    一听说冬至要买糖,二郎急忙拉了一把她的衣袖,对着她连连摇头。家里如今这么穷,哪儿有闲钱来买糖啊?这冬至,就是想吃也不能这么不懂事啊!
    “爹,您再买些糖吧?我不是想吃糖,我有大用处的。”冬至挣脱开二郎,走到李小柱面前,祈求道。
    几个孩子还小,想吃糖也是自然的。李小柱微微犹豫了会儿,还是走到柜台前,问小二:“你们这儿糖咋卖?”
    “这糖有十文的,有十五文的,也有二十文的,您要哪种?”没想到一看就是穷人的一家子竟是舍得买糖,伙计心里惊讶了番,不过面上却是带着笑意介绍着。
    “爹,您别听冬至胡说,咱们不买糖!”一听到伙计报价,二郎更是急了。他娘绣一天的帕子,都不够买点糖的,这么贵,还不如去买些粮食!
    见二郎那急躁的样子,李小柱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别急。
    “爹,三郎不吃糖!”三郎此时也立马表态。他是家里最小的,可长这么大也只是在很小的时候吃了两块爷爷给的糖,所以他现在是压根不记得糖是啥味道。虽说他是想吃的,可家里穷,他不会这么不懂事要爹娘花这种冤枉钱。
    二郎说的话,李小柱还没往心里去,毕竟二郎已经十二了,懂事了。可三郎也说这话,这让他心里一阵心酸。
    “你们这三种糖能拿出来瞧瞧吗?”冬至走到柜台前,询问道。
    伙计家里也是不富裕的,看到这情形,心里对冬至有了些看法。这小姑娘,咋这么不懂事?连那个比她小的孩子都知道不能花这闲钱,她竟是不管不顾地要买糖,连个毛孩子都不如!
    见伙计不动,看着她的眼神里还带着厌恶,冬至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这是以为自己是贪吃呢。不过这伙计咋想的,冬至可是没往心里去。
    “伙计,你把糖拿出来瞧瞧吧。”李小柱见伙计不搭理冬至,开口说道。
    既然是大人开口了,伙计自然是不能再怠慢了。他走到货柜下,搬出三个坛子,放到柜台上。打开坛子上的封口,一一向李小柱介绍。
    “这种有些黄的,十文;中间这白些的,十五文;右边这最白的,二十文。”
    冬至探头看向坛子里面,发现这些糖都是麦芽糖,除了颜色外,其余差不多。
    “爹,这十文钱的,咱们买一斤回去吧?”冬至指着伙计最开始介绍的那个坛子,转头对李小柱说道。
    “冬至,你别胡闹!”二郎见冬至这样,心里是真恼火了。他一把抓住冬至的手,往后一拉,将冬至拉离了柜台,然后拖着她就往杂货铺外走。那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56。第56章 商议

二郎不管李小柱和三郎,直接将冬至拉到了铺子外面,才放开她。
    “你晓不晓得家里是个啥情况?如今屋里都揭不开锅了,你咋这不懂事?那糖是咱们家有钱买的?”二郎站在冬至面前,涨红了脸,一阵怒吼。
    从小,弟弟妹妹都是他带着的,教导弟弟妹妹的任务他很自觉就承担起来。几个孩子,从小就没让李小柱和柳氏操心过,这除了孩子们懂事,还有一定原因就是二郎从小教导弟弟妹妹要听话,不让李小柱和柳氏担心。所谓长兄如父,二郎就将自己摆在了这样的位子。所以冬至说要吃糖,他心里很不好受,冬至不懂事,就代表了他没教好。
    二郎激烈的反应,冬至是完全没料到。见他情绪这么激动,冬至上前一步,拉过二郎的手,凑近他耳边,低声说了番话。
    二郎刚开始听时,脸上表情诧异。慢慢的,变为激动。之后,一脸欣喜,拉着冬至的袖子连连点头。
    冬至长舒了口气,自己这个哥哥和自己这个爹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脾性是一摸一样。
    “二郎,没啥事,你别骂冬至了。”李小柱带着三郎走出来,对站街上的二郎说道。
    二郎转过头,满脸笑容地对李小柱说道:“爹,咱们赶紧去买两斤糖吧?就那种十文的,可以买两斤。”
    二郎话音一落,冬至连连摆手,打断他:“不用那多,一斤够了。往后用得着再来买。
    ”
    李小柱很是疑惑,刚才二郎不是不同意冬至买糖吗?咋一转眼就急着要买,开口要买的糖比冬至还多?
    “爹,一会儿和你说,你先买斤糖吧,咱们得赶紧回家,不然娘在家该急了。”冬至怕李小柱继续问下去,先发制人地开口了。
    这大街上,说啥话,保不齐就被传出去了,那自己一家不是亏大了?
    在冬至和二郎的强烈要求下,李小柱买了一斤糖。用油纸小心地包好,放在背篓里。
    买完这些,已经快到午时了,李小柱带着三个孩子往家里赶。如今家里是一文钱掰成两文花,他们今日就是换了些钱,也是舍不得在镇上买午饭吃的。
    紧赶慢赶,终于回了家。
    大老远,他们就看到柳氏坐在棚子外面绣帕子。这么大热天,她竟然坐外面绣帕子,这显然是在等她回来。
    柳氏见他们回来了,将手里绣了一半的帕子放下,转身就回屋里拿出唯一的一口锅,架在门口她糊的灶上,开始煮红薯。
    四人将东西放下,李小柱将身上的钱在屋子里放好,将背篓里买的油和盐交给柳氏后,拿了竹篾又开始编起了篓子。三个孩子围在柳氏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今日的战况。
    “娘,今日我们将刺萢全卖出去了,换了好多好多钱!”三郎两只手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圆,表示他们近日战果斐然。
    “是吗?三郎真有本事!”柳氏揭开锅盖,捻起些盐,放进锅里,笑着夸赞三郎。
    “爹厉害,姐姐也厉害,还有哥哥也很厉害!”见自己娘只夸自己,三郎急了,连忙强调说道。
    大家听了他的童言童语,忍不住笑出声。柳氏边笑边调侃他:“大家都厉害,就娘不厉害?”
    知道自己娘是逗自己,三郎也不急。他一把抱住柳氏的一条腿,仰着头,答道:“娘最厉害,给三郎做好吃的,还给三郎做新衣裳!”
    柳氏被三郎的话,逗得开心不已。
    母子四人,在破棚子外面笑成一团。
    这一幕,正好被出来喂鸡的立春看到了。她将鸡食倒到地上,冷哼一声,丢下一句“穷开心”后,仰着头转身回了屋子。
    可惜,冬至一家子谁都没发现她,更不用说看到她的脸色了。
    等红薯煮好后,一家子端着碗,在外面吃完后,冬至抢着将碗洗了。
    如今外面还热,一家人坐在屋子里,李小柱编着篓子,柳氏绣帕子,三个孩子编着竹盒子。
    “爹,娘,这刺萢能换钱,可过段日子就没了。咱们就是每日摘了拿去镇上卖也卖不了多少钱。我想,要不将山上的刺萢全摘下来,然后制成干果,再拿去卖。这样,一来好保存,能节约些时间,这二来也可以卖贵些,多换些钱。”
    冬至手里摆弄着竹篾,说出了她的打算。
    “爹娘,咱们多做些干果,就能多换些钱了!”二郎在一旁帮腔。
    今日上午,冬至便向他说明了她的打算,以及买糖的原因。二郎自然是想着多挣些钱,可以改善下生活。
    李小柱和柳氏对视一眼,彼此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诧异。转过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子女,李小柱开口说道:“咱们家也没人会做干果,那手艺都是糕点铺子的糕点师傅才会的。再说,这做出来要是味道不行,也没人买,到时不是白白将糖浪费了?”
    “爹,这干果咋做,咱们可以慢慢试出来。实在弄不出来了,直接将摘回来的刺萢拿去卖也是可以的。再有就是今日买的糖,那原本便是卖刺萢的钱买的,就是浪费了,咱们也不损失啥,就当咱们刺萢少卖了十文钱就行了。爹,娘,咱们试试吧?”冬至一一解答着李小柱的疑问,最后,再劝说李小柱和柳氏两人。
    冬至的一番话,让李小柱想起今日上午在镇上他教育几个孩子的话。没成想,这么快冬至就将这段话还给自己了。这孩子,还真是活学活用。
    想到之前卖刺萢,他们也是毫无把握能换钱,结果还是赚了不少钱,那这次,何不再试试?就是没事出来,也没啥损失,顶多就是费些功夫。这要是真换了钱了,那就是赚了。
    想到这里,李小柱点头,同意了:“如今这玉米还不能收,趁着这段时间还有空闲,咱们就去山上摘刺萢。”
    一家之主李小柱拍板了,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如今这刺萢生长的时间久要过了,要抓住这最后的尾巴,一家人就要抓紧时间,全家出动。
    ps:晚上还有一章,谢谢小天使们的支持

  ☆、57。第57章 制果脯1

商量好后,李小柱也不编篓子了,与三个孩子一起编竹盒子。
    李小柱常年编各种竹制品,如今是闭着眼睛都可以编,他一加入,速度瞬间提起来了,三个孩子加在一起都没有李小柱一个人编得多。
    编了半个时辰,竹盒子已经有六十多个了。这往后可以抽空再编竹盒子,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去山上摘刺萢。
    三个孩子背着篓子,跟在李小柱身后。李小柱则去主屋接连砍柴刀,拿了草绳,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山上。
    之前李小柱砍的柴都给了主屋,现在他们要赶紧砍些柴火放着,除了平日里做饭外,这做刺萢的干果也是要用到的。
    柳氏也要一起上山,冬至执意不肯。她这身子养了这么久,好不容易恢复得这么好。这就快一个月了,她可不能功亏一篑。
    在冬至的强烈反对下,李小柱也发话,让柳氏在家里绣帕子,等之后拿到镇上去卖。柳氏想着,这干果不一定能做出来,就是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能卖出去。她绣的帕子可是能卖出去的,到时也有个保稳。考虑到这层,柳氏也答应了,只是嘱咐几个孩子上山了要小心。
    上了山,三个孩子去到之前他们摘刺萢的地方摘刺萢,李小柱则在他们附近砍柴。这次是抢时间,三个孩子一句话不说,闷头摘刺萢。
    刺萢的藤都是刺,刺萢个头又小,所以摘起来不容易。一不小心还会被刺刺到,所以几个孩子还得小心再小心。
    这丛刺萢越摘越少,速度也慢慢降了下来,到最后,这处基本被摘完了。
    “爹,这里的刺萢摘完了,咱们去别处找找吧?”冬至朝着李小柱的方向喊了一声。
    李小柱抬起头看了看天色,应道:“这天快黑了,今日就算了,明日再来吧。你们收拾收拾过来,咱们回家了。”
    说完,他拿了草绳,开始捆地上的柴火。
    三人听他们老爹这么说了,心里就是还想去找,也只能乖乖听话了。
    背起背篓,走到李小柱面前时,李小柱刚将两捆柴捆好。见他们过来了,李小柱将砍柴刀挂在一捆柴火上,从地上拿了一根粗壮的枝干,插到两捆柴之间,他蹲下身子,右边肩膀放到树干中间,用力一起身,挑了起来。
    四人沿着上山的路下了山,到家时,天色还早。
    放下柴火后,李小柱背起一捆柴就要往主屋走,冬至见了,拉着他问:“爹,你将柴火搬哪儿去?”
    “借了你伯娘的砍柴刀,她让我帮她砍捆柴。”李小柱回了话后,背着柴火走了。
    这杨氏,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一点亏都不能吃的!
    冬至心里恨恨地想完,转身,回去处理刺萢。
    作为一个吃货,她偶尔在网上搜一些菜谱,当时看到了干果的做法。虽然没做过,但是大体的步骤她还是记得的。
    回到屋子里,将他们家里唯一的木桶和木盆拿出来,拿了这几日烧火留下的草木灰,化成了草木灰水,放在盆里备用。
    家里没有水缸,这几日用水,都是现去水井提了用的,还好,水井离她家不远,不然每日里光提水,就要费老大的劲。
    “我去提水。”二郎不知道冬至要咋做,但看她拿着桶往水井方向走,他顿时领悟了。一把抢过冬至手里的水捅,往水井方向跑去。
    三郎见二郎提着水桶走了,心里也开始着急了。他跟在冬至身后,问道:“姐,有啥要我做的?我能干好多事的!”
    “冬至,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