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大帝无双-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

所以这几天他一直在寻找证据。奈何小皇帝每天足不出户,也没有私下接见任何大臣,每天只是在玉堂殿里舞舞剑,啥都没干。

唯一接触小皇帝最多的就是王允。所以他在王允府前安排了三队人马跟梢。王允府前那些要饭的、卖糖葫芦的、卖面食的等等闲杂人员几乎都是他的人。

即便这样,他还是没找到任何线索。眼看明天大军就要出征了,他急得都快疯了,却毫无办法。

直到刚才密探给他带来一个天大的惊喜。

从接到消息到率兵到废园,前后不过半炷香的时间,他绝对相信这个天大的秘密不可能会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被转移。

密探骑马在前带路,他打马紧随其后,后面的铁甲军浩浩荡荡的跟着他们疾奔那座烧坏的寝居。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一个瞎眼老头。

瞎眼老头佝偻着腰拄着一根鹿杖在前面缓缓而行,好死不死的偏偏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李儒大怒,挥起马鞭就朝瞎眼老头左慈打去。那鞭身啪的一声眼看就要挨到左慈了,左慈却像被鞭风带了起来,向前飘了一尺,堪堪躲过。

李儒气极,纵马连续几鞭又急又快的打了过去,左慈故技重施,向前连续飘了几下。

已经看到那座烧坏的寝居了。随行的密探呀的惊叫了一声。

对面只看到一块光秃秃的空地和几道推倒的青石墙,满地散落着石块。

李儒对着他怒吼:“为何如此?你敢欺骗本官?”

那密探急忙下马磕头哭道:“属下明明看到此处有烧黑尚能居住的房屋,还有喧哗声,里面至少有一百人。绝对不会错的。”

李儒吼道:“半炷香的时间就连人带房屋和器具插翅飞了?”

密探哭道:“一定是适才那老头搞的鬼!”

李儒这才来找左慈,却发现左慈早不知去向。

李儒恨恨的吼道:“去看看地下有没有地道。”

话音未落,却发现左慈又出现在面前,怪笑道:“大人莫非适才看到的是那边的房屋?”

说完顺手往左边一指。左边立刻出现一座烧黑的房屋,里面竟然也隐隐传来铁器撞击和刨木的声音,声音此起彼伏,听起来至少有一百多人在干活。

密探惊喜的喊道:“对!对!就是此地!”

边喊边往那房屋冲去,李儒马鞭一挥,铁甲军随后快速冲了过去。

“哗!”的一声落水的声音,那个密探掉落在荷花池里。几个铁甲军收势不及也掉了下去。

那边原本就是荷花池。刚才的那座烧黑的寝居荡然无存。

李儒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半天才反应过来:“给我抓住那瞎老头!”

左慈连连怪笑,身子向园外飘去。

李儒怒鞭打马带着众铁甲军呼啦啦的拼命追了过去,却始终追不上。等追到园门口,左慈早已不见踪影。

众人正愣神时,远处一骑飞来:“传丞相钧旨,令李郎中令以及众军士到城东大营集结。”

废园中,马钧望着李儒等人远处的背影,好奇的问王允:“为何我等明明就在他们面前,他们却看不到,偏偏往水池里钻?”

王允微微笑道:“仙翁的幻术已经出神入化,岂是他等凡眼肉胎所能看出。”

第三十章初得名将(求收藏和推荐)

雒阳的夜晚,刚刚下了点小雨,空气中仍然沾满雨气,一如那些丧失亲人的人们久哭后的泪光。一阵寒风吹起,天地之间充满萧杀和凄凉。

德阳殿中,刘协一身白衣白帽,对着正中袁隗、袁基的牌位焚香而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袁氏上下三百多号人口被斩杀得所剩无几,还是自己下的旨,自己怎么能不愧疚。

王越轻轻的走了进来。看到刘协正在跪拜,便不敢出声,静静的站在一边。

刘协跪拜完毕,起身问王越:“外面情况如何?”

王越道:“董贼已将兵士聚集完毕,共二十万人,明早出发。”

“城中留守何人?”

“董贼之弟左将军董旻掌管虎贲郎三千,守卫宫中,实则监视陛下和百官。另有中郎将董越,率兵士五千,护卫京师。”

“老贼果然留了一手,主事者皆是董族之人。兵士五千,所属何部?”

“全部是西凉兵马。”

刘协不禁暗暗吸了一口凉气,惊道:“西凉兵士素来彪悍,且又奉董贼为神明,纵杀董越,他们怎会服朕?更何况还需要他们帮朕拼死守城。”

王越身子一直,大声道:“虎贲郎三千,本位皇帝亲军,其使命就是护卫陛下,何惧其不为陛下效忠。西凉兵虽然信奉董贼,然毕竟皆为寻常百姓出身,陛下英明神武,气度逼人,岂是董贼可比?臣认为陛下必能令他们心悦诚服,效忠汉室。此乃危急关头,陛下切不可失去自信。”

刘协神情一凛,收敛心神,随口又问:“董越部下还有什么将领?”

王越道:“董贼临走之前有提拔两名将领为骑都尉辅佐董越,一人名胡车儿,一人名张辽。”

刘协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正在慢慢品味,突然手上一抖,差点将茶水泼了出来。

“臣久居江湖,对军中不甚熟悉,陛下听过此两人之名?”

“力负五百斤,日行八百里”的胡车儿也罢了,另一个可是五子良将之首,八百破十万的张文远啊。

胡车儿虽然勇武,但是演义中对他的记载太少,策反他的风险很大。而张辽文武双全,素有忠义之名,如果三国志和演义记载非虚的话,是一定可策反过来的。

刘协脸上露出会心的笑容。

张辽骑着西凉骏马,提着那柄重四十八斤的凤嘴刀,先是在城头仔细检视了一遍,又策马将整个雒阳城的主要街道巡视了一遍。

他年方二十一,便深得中郎将董越重视,视他为心腹之将,这次更是借机向董卓举荐他为骑都尉,与华雄同职。这不但归功于他武艺高强,精通兵法,更因为他为人谨慎,办事细心负责。

巡视完毕,他心头稍安,策马回城西大营。

“救命啊,唔……”突然前面传来一阵惊呼声,随即声音好像被什么捂住了。

张辽猛的抬起头来,只见一个蒙面人正将一个年轻女子塞进一个黑色的大口袋里,然后提起口袋跨上一匹马,打马逃进边上的一条巷子里。

那个惊呆的丫鬟模样的女子好像惊醒过来了,放声大喊:“救命啊,我家小姐被歹人抢走了。”

张辽虎目圆瞪,勃然大怒,喝了一声“鼠辈敢耳”便拍马狂追了,几个随从骑兵也跟着追了过去。

那人在前面也打马狂奔,专选分岔口多的巷子里钻。张辽不得不兵分几路,转来转去,张辽就只剩孤身一人在狂追。

那人似乎骑术不错,又对京城中的大街小巷,追了几条街便不见了人影。

张辽正在一个三岔口彷徨无策,突然见前面巷口处一个人打马奔过,正是那强抢民女的蒙面贼子,立即大喝一声追了过去。

两人一追一逃,迎面又来了一个黑衣骑者。

那蒙面人将马背后的口袋抛给迎面过来的黑衣人,随即调转马头对向张辽,拔出腰中的利剑,迎了过来。

那迎面过来的黑衣人接过口袋立即回头逃走。

张辽大怒,喝了一声“贼子找死!”,策马狂奔,手中的大刀划起一道凌厉的刀光砍向黑衣人的脖颈。

刀光快如闪电,破空而来。

那人却突然从马背上消失了。

张辽一刀砍空,往下一看,发现那人已跃落在地上。

张辽冷笑一声,翻身下马,舞起大刀,唰唰连续三刀向那人劈去。

那人又是连退几步,轻身如燕。

张辽挺刀逼近,长刀连劈带刺,狂风骤雨般的向那人攻去,那人却只是在刀光中闪展腾挪,并不格挡。

几刀下来,眼看刀式用老,张辽正待收回长刀继续进攻,一柄长剑闪着寒光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向他咽喉处刺来,惊得他往后连退几步。

那剑光如影随形的跟了过来,每一剑都是从匪夷所思的角度攻来,令他手忙脚乱,躲避不及。

终于他收回长刀,大喝一声,在面前舞起了一个巨大的光圈,护住身前,稳住身势,将那攻来的剑光终于逼退了回去。

张辽趁此空隙,长刀划起一道优美的弧线,斜斜的向那人肩膀处劈了过去,那人偏头侧身躲过。

张辽似乎预料到他会躲过,不等招式用老,刀身翻转又由下至上,刀刃寒光一闪向那人咽喉处撩了上去,快如奔雷。

这也是匪夷所思的一刀!

那人微微一笑,将长剑的背部击在张辽的刀身上,身子借这一击之力向上腾身而起,举剑向他头部刺来。

张辽大惊,急忙往后猛退了一步,那人却是虚刺一剑,双脚轻轻落下踩在他那长长的刀柄上,踩得刀柄一沉,借力又是腾身而起,凌空飞起一脚向他胸部踹来。

电光火石之间,张辽躲避不及,被一脚踹翻在地,被那人踩在脚下。

寒光一闪,一柄利刃抵在他胸前:“你败了!”

张辽目光闪动,突然看到剑身上的刻着的两个篆体字,哈哈笑道:“能败在泰阿剑的主人,天下第一剑客的手里,也算不冤,张某输的心悦诚服。”

王越冷哼一声,收起宝剑,一把扯下蒙面布,鄙夷的说道:“有一位大贵人说你是当世罕有的名将,今日一见,武艺不过不过尔尔。”

张辽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满脸不忿道:“张辽不过无名小卒,中郎将大人将我诓到此地,莫非就是为了证明张某在中郎将大人面前不堪一击?”

既然认出是王越,以他之缜密思维,自然知道所谓强抢民女不过是一个圈套。

王越哼哼一笑道:“王某不会无聊至此,出此下策不过是为了避人耳目。司徒王大人要见你。”

张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飞龙卫中郎将大人居然为司徒大人跑腿?”

王越眼中光芒一闪,低声喝道:“司徒大人府中有一位大贵人要见你。”

张辽心头一跳,低声问道:“我如今在董丞相麾下效力,那位贵人如何认定我会去见他?”

王越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杀机,冷冷的说道:“那位大贵人说张将军不但武艺高强,精通兵法,为当世罕有的名将,而且忠义双全。如果那位贵人真的看错了,我就送你上路。”

张辽全身一震,随即提起凤嘴刀,翻身上马,对王越说道:“我跟你去司徒府。”

两人继续呈一追一逃之势,一路寻僻静之道往司徒府后门奔驰而去。

两人将马停在司徒府后门,立即有几个家丁将两人的马和张辽的大刀收了进去。

一人对王越道:“司徒大人在后园中留香小榭,请随我来。”

穿过长长的曲廊,远远的看见一座水榭。

再走近时,看到一个瘦小的紫色的身影立在水榭当中。

那人也看到他们走近过来了,竟然迎了出来:“文远,是文远来了吗?”

明明从未相见,却似早已认识千年。

张辽心头狂跳,想起王越刚刚说的话“那位贵人说你不但是当世名将,而且还忠义无双。”立即向前狂奔几步,远远的跪了下来:“末将张辽,叩见陛下!”

……

一个时辰后,张辽拜别刘协而去。

刘协望着张辽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不禁想起他说的话。

“末将愿终生效忠大汉,效忠陛下。城中兵马,共分两部,一部由末将掌管,一部由胡车儿掌管。末将斩得董越,部下自然臣服;然那胡车儿与西凉兵士乃粗蛮之人,平生只好酒斗勇,无视王法,他等服董卓,不但畏服其勇力,更敬服其酒量,纵斩董越,他那一部恐难以服气。若能遣一武勇和酒量皆佳之人,必能令他等心服口服,誓死效忠。”

喝酒么?作为一个顶级杀手,既要滴酒不沾,又要千杯不醉,只是不知道这具儿童之躯是否能承受那等酒量。

第三十一章送狼出户

雒阳城东旌旗连绵,遮天蔽日。

董卓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骑兵五万,其中西凉铁甲马军三万;步兵十五万,以南北军、西园军、并州军为主。

董卓居中,吕布在左,李儒在右,然后是樊稠和张济,李傕和郭汜依次左右排开。

大军前立七尺高坛,刘协率文武百官登坛,手执三柱香焚而拜之:

“永汉元年,天下太平。然贼臣袁绍、曹操,心怀叵测,图谋不轨,率众作乱,祸加汉室,虐流百姓,荼毒生灵。皇帝臣协,惧社稷沦丧,遣贤相董卓,纠合将士,并赴国难。皇天后土,祖宗明灵,乞佑炎汉,怜吾臣民,助吾驱贼平乱,兴吾大汉,正吾乾坤!”

言辞慷慨而激烈,不亚于当日袁绍之誓词。只是他要驱的贼并非袁曹等十八诸侯,而是面前的董卓。

祭拜之后,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启程直奔虎牢关。

刘协亲率文武百官送大军到城东三十里之外。

董卓回马一揖,满脸激动:“陛下请止步,再送就到虎牢关了。陛下圣恩浩荡,老臣不胜感激。”

刘协从车驾上站起,慷慨而大声说道:“董丞相为国出征,忠心可嘉。朕无以为赏,特令御匠打制护心金牌一块,送给丞相以佑丞相平安。”

说完便示意李逸飞捧出一块金制的圆形牌子,大声道:“来,朕给丞相戴上。”

纯金打制的狮头形圆牌,上刻篆文“平安”二个大字,边上刻上小篆“御赐大汉丞相董卓”。金牌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众军士纷纷喝彩,二十万大军一起喝彩,声入云霄,惊天动地。

关键时刻见真情啊,眼看老夫就要上战场厮杀了,这小冤家终于有点良心了,记挂着咱这个长辈。

董卓激动得眼眶都湿了,立刻驱马嘚嘚的跑到车驾前,翻身下马跪拜在地。

刘协小心翼翼的将护心牌挂到董卓脖子上,再沿着衣领塞入胸口处。刘协一边戴一边在董卓耳边耳语道:“朕年幼无知,汉室江山全赖丞相保全。丞相此去若大胜而回,朕当为丞相加九锡之礼,封护国王,以嘉奖丞相为我大汉所立不世之功。”

九锡之礼源于西周时期的九命之仪。是中国皇帝赐给诸侯和大臣的最高礼遇。所谓九锡之礼,就是允许臣子使用天子的仪仗礼器。锡同“赐”,九种赐用物分别为:车马、衣服、乐(乐器)、朱户(大门)、纳陛(阶梯)、虎贲(侍卫)、弓矢、斧钺、秬鬯(祭礼之香酒)。

历史上受过九锡之礼的几乎均改朝换代或者建国称帝的。如篡汉的王莽以及后来的曹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