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枭雄-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杨总管的建议其实并没有错,只是他毕竟年轻,一些细节上没有考虑好。”
杨广转过身,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他,“你具体说说!”
宇文述此时最渴望的事情,就是天下大乱,他才能就中取事,他心中比谁都清楚,现在大隋的政局不能稳定,一旦政局稳定下来,他天下大乱的希望就会落空。
“不知陛下想过没有,为什么关陇贵族没有异动?臣以为,根本原因是圣上坐镇京城的缘故,使他们不敢妄动,假如陛下离开京城,臣相信,所有的鼠蛇之辈都会蠢蠢欲动。”
“说下去!”杨广目光变得明亮锐利,宇文述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陛下,臣也劝陛下发动第二次辽东战役,但臣的意思是陛下引而不打,这其实只是一个引蛇出洞之计,只要关陇贵族出现异动,陛下便可及时回京镇压。”
杨广的瞳孔缩成一线,闪烁着一种难以掩饰的赞赏,引而不打,这是一种高明之极的策略。
杨广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他早就想发动第二次高丽之战,虽然杨元庆劝他先观察再决定,但那不是他举棋不定的原因,真是的原因是他第一次战役并没有达到目的,他对自己的方案有点动摇了,而宇文述的方案却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使他看到了另一种更好的办法,引而不打,诱敌之计,这无疑是最佳的策略。
当然,他还需要再考虑考虑,把这个计划考虑周详。
宇文述察言观色,知道不用再说下去了,只要确立了方向,杨广就会顺着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切都会顺理成章地发生。
“臣不打扰陛下,告辞!”
“去吧!”
宇文述行一礼,慢慢退下去,当他走出门之时,他心中还是忍不住一叹,他已经发现了杨广最大的弱点,那就是‘轻民’,他至今都没有把各地蜂拥而起的乱民贼寇放在心上,说到底,还是杨家的江山到手太容易了。
.........
半个时辰后,兵部侍郎斛斯政走进了御书房,斛斯政也是北魏贵族之后,他祖父斛斯椿在北魏分裂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斛斯椿当年是个反复投降的奸佞之臣,到了他孙子这一辈,斛斯政也同样逃不脱一个‘佞’字。
斛斯政也是察言观色的高手,他迎合圣意,在高丽备战中,斛斯政调动全国之兵不遗余力,深得杨广赞赏,也得到了杨广的信赖,委予他大权。
斛斯政和杨玄感关系极好,杨玄感之所以能三次扩大郡兵,三次被批准,根本原因就是斛斯政的支持,可以说,斛斯政就是杨玄感安插在朝廷的重要耳目。
“臣斛斯政参见陛下!”
杨广沉吟一下问道:“朕想知道,现在大隋的兵力还有多少?”
斛斯政连忙道:“回禀陛下,高丽之战后,各地府兵还有五十万,南方府兵二十五万,还有陛下禁军三十万,其他各地郡兵二十余万,边军也有二十万,加起来大约一百四五十万左右。”
杨广心中盘算片刻,又问:“如果朕要再打高丽,还能动用多少军队?”
斛斯政吓了一跳,圣上竟然还要再打高丽,他脸上不敢流露惊讶,便道:“边军和郡兵,陛下准备动用吗?”
杨广摇摇头,“边军和南方之兵,朕都不打算动用。”
“陛下,这样的话,只有郡兵二十余万、府兵五十万和陛下禁军三十万,共计百万军队可用,但是......”
“但是什么?”杨广有些不悦问道。
“但是臣听说各地府兵有逃亡,可能已经不足五十万,臣正责令各军府统计数据。”
杨广脸一沉,这是他绝对不想听到的消息,“到底逃亡了多少?”
斛斯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臣正在统计,五天后给陛下答复。”
“五天时间太长,三天后朕就要知道结果。”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三十七章 南市酒楼
杨元庆的马车缓缓在端门前停下,随从不能进皇城,只能本人骑马,地位高者可以乘舆入内,一架四人肩舆停在杨元庆面前,杨元庆坐了上去,将厚厚的毛毯盖在腿上。
舆就是后来的轿子,只是比后来的轿子简单,大部分都没有轿厢,有一种亭阁式舆便发展为后来的轿子。
四名舆夫抬着肩舆迅速走进端门,却只见宇文述在前面等着他,两人微笑着拱拱手,并肩而行。
“杨总管今天是第一次参加小朝会吧!”
杨元庆笑着点点头,“今天居然圣上被重视了,令我意想不到。”
“圣上其实一直都很重视杨总管。”
宇文述话题一转,又低声问道:“杨总管对李升元降怎么看?”
“李升元降’是几天前朝中发生的一件大事,涿郡代理太守李渊升为太原留守,而纳言元弘嗣则因幽州总管期间的旧案,被贬为弘化郡太守,这件事轰动朝野,被称为‘李升元降”人人都在议论此事。
杨元庆却呵呵一笑,“在家里悠闲地过了两个月,人都变得懒散了,对朝中情况竟一无所知,什么叫‘李升元降’?宇文大将军不妨给我说说。”
杨元庆无关痛痒的表态让宇文述不由重重哼了一声,他不再说话了两人的乘舆渐渐分开……”前一后抵达了宣政殿偏殿,这里是一个比较小的侧殿,可以容纳二三百人开会,后面便是杨广的御书房,每天的小朝会都在这里举行。
偏殿内灯光明亮而温暖,二十余名重臣已经先后到了,各自坐在大殿内窃窃私语,这样的朝会已经开了两个多月,大家也渐渐习惯,不过今天的朝会和往常有点不同,一个竟然事先没有议题,这还是第一次,并没有无事可论,以前也有过几次无事可议论,那种情况,朝会就会直接取消,今天明显是杨广刻意隐瞒了朝会内容,让人不免产生几分遐想。
其次大臣们发现今天参加朝会的人中多了几名军方高层将领,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右翊卫大将军薛世雄,左骁卫睫将军李景、右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左武侯卫大将军赵孝才,右武侯卫大将军周法尚,另外还有左光禄大夫王仁恭、幽州总管杨元庆等等高官出席,连兵部侍郎斛斯政也在位。
这些反常的现象使大臣都意识到,今天一定要大事发生。
杨元庆的座位是临时添加,是右边第二排的第三个,有一张宽大的坐榻,榻上还有小桌子,以及笔墨纸张,他坐了下来,一名宦官上前给他奉上一杯热茶。
这就是内阁会议的特点,条件很舒适,这时一声清脆的钟声响起,紧接一声高亢的喝喊声,“皇帝陛下驾到!”
重臣们纷纷起身,杨广在几名执扇宫女的簇拥下,大步从侧面走上玉阶,在御榻上坐了下来,众臣同时躬身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各位爱卿免礼,赐座!”
谢陛下!”
重臣们纷纷坐下,偏殿里安静下来,杨广看了一眼众人,他确实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各位爱卿,联思量再三,决定再伐高丽逆贼,联深知此事事关重大,也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思考,联很清楚我大隋的现状,有很多困难,但最后联还是做出决定,再伐高丽,此事已经决定,不容再议。
杨广这个决定令殿内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朝会竟然是宣布这件事,圣上要再攻高丽。
“圣上不可!”
尚书右仆射苏威急声道:“不可再伐高丽。”
他也不管杨广是否同意,奔出座位跪下道:“陛下,大隋财税衰竭,民力困乏,实在是支撑不起再一次高丽之战,请陛下三思。”
杨广冷冷看了他一眼……挥手,“赶出去!”
几十名侍卫冲上来,架起苏威便走,苏威声泪俱下,大喊道:“陛下,臣句句是实,望陛下明鉴!”
苏威被侍卫们拖了出去,杨广冷冷扫了一眼众臣,“谁还要反对!”
这时,左骁卫大将李景出列跪下,“陛下,高丽东夷小国,俨如扰耳之蝇,并非社稷之重,现天下造反四起,民不聊生,商道断魂,田间横尸,山东、河北田地荒芜十之六七,陛下应以安抚民生为重,而不应再起兵事……”
“住口!”
杨广大怒,命令左右,“给联拿下此獠!”
侍卫们一拥而上将李景按到在地,李景硬着脖子大喊:“陛下弃本逐末,再攻寄丽,会动摇大隋国本,陛下会失尽天下民心啊!”
杨广杀机顿起,喝令道:“推到应天门外杖毙,谁敢求情,一律同罪!”
侍卫们将李景架了出去,李景大喊:“臣死不足惜,臣不忍天下之民,苍天啊!怜我大隋……”
他的声音渐渐远去,杨元庆和杨义臣对望一眼,两人同时出列,跪下求情:“陛下,念李芋一片忠心,饶他一死!”
杨尸大怒,喝令道:“推出去……”
他本想说,‘一同杖毙”但想到这两人还有用,便硬生生改口,“乱棍打出去!”
殿前侍卫们挥舞大棍,劈头盖脸打去,将杨元庆和杨义臣乱棍打了出偏殿。
“传联旨意,罢免苏威尚书右仆射之职,贬为庶民,杨元庆和杨义臣朝堂失礼,各革除俸禄一年。”
偏殿内一片寂静,很多大臣都低下头,为李景伤感,没有人再敢劝杨广,杨广重重哼了一声,“联意已决,谁敢反对,联绝不饶恕。”
杨广对斛斯政道:“宣布吧!”
斛斯政出列,先施一礼,打开一本奏折,高声念道:“再攻高丽,当出兵百万,北方各军府出兵三十万,地方郡兵出兵十万,禁军出兵二十万,计六十万,不足之数,从山东、河北及河南三地征地方骁勇四十万,另,以上三地再征民夫两百万,明年四月前汇聚涿郡。”
斛斯政念完,对众人高声问道:“以上是兵部方案,可有反对意见!”
谁都知道,这其实是杨广的方案,这个时候谁还敢反对,斛斯政问了三遍,偏殿内鸦雀无声,斛斯政躬身道:“陛下,三读已通过!”
“好!”
杨广又兴奋起来,对众臣道:“高丽小虏,竟敢侮慢我大隋上国,这一次大隋将以拔海移山之势,彻底铲平它,希望明年秋天,联和诸君同饮庆功酒。”
这时,侍卫走进偏殿禀报,“回禀陛下,李景已杖毙!”
杨广点点头道:“李景不识时务,欺君慢上,罪不容恕,念其旧功,准他家人收尸,众臣当以李景为哦,谨记!”
大业八年末,杨广不顾众臣反对,正式作出决定,第二次攻打高丽,旨意下达,天下震动,在齐豫燕赵之地俨如掀起了万丈狂澜。
(未完待续)
卷十一 铁马冰河入梦来 第三十八章 微服私访
丰都市大门前的百宝酒肆,是京城最大一座酒肆,占地五亩,由三座四层的酒楼组成,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就餐,这座酒肆的幕后东主原本是独孤家族。
但独孤家族在两年前因京城米案一事而将这座酒肆卖掉,被一名蜀中大商人接手,酒肆便改名为巴蜀酒肆,后来蜀中大商人破产,酒肆又转手了几次,现在酒肆依然叫做巴蜀酒肆,但它的东主却没有人知道是谁了,酒肆大掌柜有一次偶然说露嘴,说东主姓张。
临近新年,酒肆的生意格外火爆,天天宾客盈门,尽管此时天下动乱,物价暴涨,民生艰难,但酒肆的生意却更好,很多人都是抱着及时享乐的心态,有钱一日,且受用一日。
中午时分,数十名亲兵护卫着杨元庆的马车在西面一栋‘松鹤楼’前停下,一名亲兵上前开了门,杨元庆走下马车,回头将戴着帷帽的妻子张出尘扶下马车。
隔着薄薄的面纱,出尘抬头看了一眼四层高的酒楼笑道:“元庆,怎么会想到来这里吃饭?”
杨元庆心情不太好,勉强笑了笑道:“这里酒菜不错,合我的口味。”
杨元庆因李景之死,心情着实恶劣,裴敏秋和出尘商量一下,便由出尘陪他出来。
出尘抿嘴一笑,轻轻挽着他的胳膊,柔声道:“这边我没有来过,你带着我吧!”
杨元庆点点头,带着她走进大堂,一名伙计迎了上来,“客人,有订好房间吗?”
“在白鹤堂!”
伙计慌忙道:“客官请跟我来。”
杨元庆随即吩咐亲兵,“你们轮流去吃饭吧!”
亲卫们答应一声,去大堂吃饭了,留下八名亲卫跟着杨元庆二人上了三楼。
白鹤堂位于三楼最北面,是内外两间屋的套间,站在窗前可以直览丰都市全景,房间里有专门的四名侍女,这里也是整个巴蜀酒肆中最好的三间雅室之一。
出尘摘下帷帽,脱去了披风,她在一张气派的紫檀木桌前坐下,笑道:“一家酒肆居然用紫檀木桌子,真不知这家酒肆的东主是谁,竟如此阔绰。”
杨元庆微微一笑,“如果这家酒肆的主人是我呢?”
出尘愕然,她随即笑了起来,“你倒挺会开玩笑,堂堂的幽州总管不做,居然开起了酒肆,这可不是你做事的风格啊!”
“你倒是挺了解我!”
出尘得意洋洋笑道:“那当然,这一点连敏秋都承认不如我。”
杨元庆笑了笑,对一名侍女道:“酒菜我已经点好了,尽快上吧!”
杨元庆走到窗前,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丰都市的大部分商业区,不远处便是米市,米市的大街上人山人海,人头密集,短短一里长街上挤满了数万人,吵嚷声、叫喊声此起彼伏,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的抢购粮食。
杨元庆摇了摇头,这一幕的出现应该说在他意料之中。
这时门敲响了,一名亲兵道:“大将军,他们来了。”
“让他们进来!”
片刻,从外面进来两人,一人是杨元庆前亲兵首领张胜,另一人是康巴斯,出尘愣了一下,她随即明白过来了,元庆不是来吃饭,而是来这里见他们,但她还是有点想不通,为什么不在家里接见,非要到这里来?
杨元庆对她笑道:“你稍坐一下,我和他们说几句话。”
出尘点点头,“你去吧!”
杨元庆命侍女们都退下,他走到外间,让二人坐了下来。
事实上,这座酒肆正是杨元庆在京城的情报总部,由化名为张容的侍卫首领张胜买下,而康巴斯则在丰都市经营着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九成的资本都是杨元庆投下。
“昨天圣上正式宣布了将进行第二次高丽之战,京城的反响如何?”
张胜摇摇头苦道:“这个消息可以说掀起了巨浪,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