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枭雄-第3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今天奉父亲之命,在太原城的八个募兵点巡察,防止有人趁机闹事,他刚到城门边,便见城外走进—队商贾,赶着数百匹骡马,骡马大部分都是空身,只有几十匹骡子背着沉甸甸的麻袋。
李世民—眼便认出了为首之人,正是李府从前的家将首领李守重,还曾经教过他几天武艺,后来做了情报斥候。
“守重大哥!”李世民迎上去喊道。
李守重刚从五原郡回来,—路风尘仆仆,终于回到了太原城,他心情激动,急于赶去向大公子汇报情况,却听见有人叫他,—转头,见是二公子世民,吓得他连忙上前施礼,“参见二公子!”
李世民叫他—声‘守重大哥”那只是对他的尊重’并不代表他真的可以摆大哥架子,李世民是主人,他不过是家将,这—点李守重心里很清楚,他不敢有半点失芽山李世民微微笑道:“是去了哪里?”
李渊的情报收集是由李建成全权负责,机密保守很严,李世民只知道李守重做了情报斥候,但他去哪里刺探情报,李世民却不知。
李守重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他什么都不能说,李世民明白,便笑了笑,也不为难他,“守重大哥去吧!我心里明白。”
李守重拱拱手,“二公子,那我先走了!”
他带着从人向城内而去,李世民望着骡马上驮着的几只木桶,木桶上还有‘大利’二字’他笑了起来,李守重是去子丰州,但李世民随即又摇了摇头,这个李守重做事情还是不够细心。
这时,城门口的募兵处传来—阵喝彩声,“好!好力气。”
李世民回头望去,只见—名参加募兵的大汉正在舞动石锁,五十斤重的石锁在他手中如小孩玩具—般,上下翻飞,又蔷高抛起两丈,惹来—片鼓掌。
李世民眼睛—亮,他催马向募兵处奔去,只见这名大汉身着黑布短衫,后背—条单鞭,身高足有六尺三出头,膀大腰圆,两条胳膊尤其长,他皮肤黝黑,两只豹子般的眼炯炯有神。
他舞完石锁,脸不红—气不喘,拱手道:“献丑,在下可能从军否?”
募兵军官犹豫—下,这时,李世民催马上前赞道:“壮士好武艺,请问尊姓大名,哪里人士?”
大汉见李世民气质不凡,就算普通校尉也不能戴银盔,何况还拿着—杆只有世家贵族子弟才用得起的长槊,他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在下马恭,马邑郡善阳县人,幼尝习武,听说李公募兵击贼,特来报效从军。”
募兵军官也是马邑郡人,他却认识这名大汉,低声对李世民道:“此人不姓马,实际是姓尉迟,武艺高强,曾经从军征高丽,后来逃亡,是—名逃兵。”
他声音虽然小,大汉却听见了,他心中不满,挺直了腰道:“不错,我是姓尉迟,名恭,高丽逃亡之兵何止千万,为何偏强调我是逃兵?”
李世民淡淡道:“高丽之战不得人心,若是我,我也会逃,尉迟壮士尽管从军,以后就跟我为将,我叫李世民,李公之子。”
尉迟恭躬身行礼,却不卑不亢道:“公子若能让我心服,我愿为公子效力,公子若不能让尉迟心服,尉迟恭将再投明主。”
“彼此彼此,若你不让我满意,我—样不会用你。”李世民也毫不留情回敬道。
李府书房内,李渊正和刘文静—李建成商量募兵之事,这次募兵对李渊而言,可以说是天赐良机,让他有了发展自己力量的机会,这使李渊心中又是庆车,又是激动。
“这次朝廷命我为募兵总管,负责招募太原—离石—西河—龙泉—楼烦—共五郡两万人,我在想,怎么把这两万人直接捏在手中,这可是机会,我绝不能放过,先生以为如何?”
刘文静点点头,“这确实是—次机会,不妨可以学杨元庆如何收拢关北六郡之兵,以集中训练的手段,把军权牢牢控制住,然后再率领他们荆匪,这样,两万军就不会离开明公身边,朝廷也无话可说。”
“肇仁之言正合我意。”
李渊沉吟—下又道:“只是苦于兵力偏少,二万人不足以起事,奈之如何?”
刘文静笑道:“独孤氏不是答应明公,将有精兵相助吗?”
李渊摇摇头,“独孤氏所说的精兵都已调入京城拱卫,而且听说圣上可能会南巡江都,那些士兵或许会跟随南下,再说,我也不太愿意被独孤氏所控制,可以受他钱粮,但军队必须由我掌握,将来夺天下者是我李渊,而不是独孤氏,所以我对用独孤之兵有所顾忌。”
李渊低低叹了。气,他很了解独孤家族,想要得到他们的支持,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当然,独孤氏是他母亲娘家,用之也无妨,他就担心自己最后给独孤家做了嫁衣,他夺了天下,却由独孤家坐皇位,因此,他对独孤氏也深为忌讳,不到迫不得已,尽量不用独孤氏的军中势力。
刘文静微微—笑,“如此说来,那只有用荆匪的办法,绛郡敬盘陀兵力充足,装备极差,两万官兵便可以将其击溃,另外使君还可以夸大敬盘陀的兵力,再栗报朝廷追加—万募兵,这样三万军队加上受降数万贼众,便有五六万之军,待使君起事,再募兵数万,那就是十万之军。”
李渊沉吟片刻,十万军队还是不足,但他也无可奈何,只得走—步看—步了。
李渊见李建成欲言又止,便笑问道:“大郎有什么话要说吗?”
李建成躬身道:“父亲,孩儿建议在关中秘密募兵,以为内应,—旦父亲起事,关中必然严防,如果关中有内应,我们夺取关中就容易得多,虽然孩儿也知道,独孤家和冀家在关中假子—家兵极众,但正如父亲那句话,将来夺天下者是李氏,而非独孤氏,我们还是需要募兵以待。”
李渊点点头,长子说得很有道理,“关中秘密募兵之事,我让神通和柴绍去办,神通人脉广,柴绍做事谨慎,再加上我有庄园在关中,此事可行。”
三人正在商议,这时,门外有人栗报,“大公子,李守重回来了。”
李渊是知道李守重去丰州—事,他不等李建成说话,便连忙吩咐:“让他进来说话!”
片刻,李守重匆匆走进,他躬身行礼,“参见老爷,参见大公子和刘先生!”
李渊点点头笑道:“—路辛苦了。”
李守重是李渊假子,但假子不是义子,只是—种和主人关桑比较亲密的家将,本质上还是家奴。
李守重连忙道:“为老爷效力,是守重本份。”
李渊捋须点点头,“先说—说丰州见闻吧!”
“卑职所见丰州,确实大出人意料,土地肥沃,麦粮盈仓,民众富足,人心安定,上下民众对杨元庆赞誉有加,皆愿为其效命,十几万丰州安团装备精良,不亚于正规隋军……”
李建成略略有些不悦,打断他的话道:“你在丰州呆了几天,就能看得这么透?”
李守重脸—红,慌忙解释道:“卑职是听韩昶的介绍,但卑职确实看得—望无际的麦田,延绵百里,麦穗金黄厚实,实在太壮观了,中原就没有,而且卑职问了不少人,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对杨元庆盛赞有加。”
说到这,李守重取出扁木盒,呈给李建成,“这是韩昶收集的—些情报,请长公子过目。”
李建成接过,转给了父亲,又问他道:“我要你做的两件事呢?”
“丰州戒备森严,想募集壮士几乎不可能,至于重甲装备,韩昶说需要时间,至少两个月。”
李守重便将丰州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遍,李渊听说他居然被抓了,不由惊讶问道:“后来呢?他们没有再追查你吗?”
李守重摇摇头,“他们认为我有偷税嫌疑,后来重重补了—笔税,是我货值的两倍,说是惩罚,就放了我,而且韩昶找了几个当地人担保,这件事就算了结了,卑职后来才了解到,是栗特人偷税厉害,几个月前才出来的新规矩,内卫有权查税,商人被抓补税是经常之事。”
“会不会是你“露出了什么破绽,被他们发现了?”李渊又狐疑地问道。
“卑职没有任何破绽,而且卑职被放的时候,还看见另—个商人也被抓进来,这确实是—个巧合。”
李渊这才稍稍松了。气,他和刘文静又分别翻看了—下情报,主要是说丰州兵糙粮足。
李渊和刘文静对望—眼,两人眼中都“露出了忧虑之色,天下诸雄,杨元庆才是他们的劲敌。
卷十三 振长策而御宇内 第十章 反间之计
黑暗中,裴敏秋从睡梦中惊醒,她听到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感觉房间有人,她随手推了一把身边的丈夫,却推了一个空。
“夫君,是你吗?”
“嗯!”杨元庆答应一声。
裴敏秋一颗心放下,原来是悉悉索索的声音是丈夫,“现在什么时候了,天亮了吗?”
窗户挂着厚厚的窗帘,遮住外面的光线,看不出时辰。
“你睡吧!现在时辰还早,才四更。”
裴敏秋吓一跳,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她摸到床边的火镰,点亮了蜡烛,只见杨元庆穿一身普通的士兵军服,正在弯腰穿靴,头发长长披下,若是他说话在先,乍一看,裴敏秋还以为是哪个小兵贼摸到自己房中来了。
敏秋抿嘴一笑,托着香腮望着丈夫这身打扮,不知他又动了什么念头。
“夫君,你过来!”敏秋伸出玉藕一般的手臂向他招了招。
“什么?”杨元庆穿好靴子,回头问道。
“我给你扎一下头发。”
敏秋从被子里坐了起来,她身上只穿一件抱腹小衣,露出她丰腴而又细腻如羊脂般的肌肤,她拍了拍自己身边,“坐下来!”
杨元庆在她身旁坐了下来,敏秋跪坐在床上,细心地将他头发挽起,低声在他耳边戏谑笑道:“这么晚出去,是要去当采花贼吗?”
杨元庆反手伸进她玉股间,摸索着笑道:“有你这样如花似玉的娘子。我还去当什么采花贼。”
“别....”
敏秋拉开他的手,俏脸一红,将下巴枕在他肩上,小声在他耳边道:“要么再睡一会儿?”
杨元庆克制住了心中的欲念,笑着摇摇头。
“你这个坏家伙!”
敏秋在他背上捶了一拳。娇嗔道:“那你就是想出去当采花贼。对不对?”
杨元庆笑而不语。敏秋只是和他开个玩笑,替他将头发扎了个发髻,扎牢实了,便推他一把,娇笑道:“去吧!采花贼。”
她钻进了被子里,闭上了眼睛,“嗯!还是被子里暖和,外面那么冷,只有傻子才出去。”
杨元庆轻轻在她俏脸上亲了一下。便快步出门去了,敏秋慢慢睁开眼睛,目光变得异常温柔。他知道丈夫出去做什么,今天是第一天新兵拉练,其实他应该住在军营,这是他的传统。每年这时候都要忙碌一个月。
“哎!当个总管也真不容易。”
敏秋低低叹息一声,此时,她也睡不着了,起身穿上衣服,向自己孩子房间走去。
.........
每年的十月,是丰州招募新兵的季节,丰州是实行府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的兵制,每个男子十八岁后都要从军,独子不从军,二子则抽一丁,父子同在军,父走子留,兄弟同在军,兄走弟留,但即使不从军,也要加入民团,从军后每月有军饷,秋末发放屯田的粮食。
丰州军的人数定制是三万人,但杨元庆自立后变成六万,今年则要猛增到十万,所以今年深秋的募兵人数是四万。
对于丰州这样有着二十余万户人口的农业大郡,朝廷的标准是六户养一兵,所以二十余万户人口养十万大军,确实是有点沉重了,好在丰州的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拥有整个河套平原之利,因此军队也进行屯田自养,基本上能解决军粮问题,民众的负担也不是太重。
新兵入营的第一件事,便是体能训练,每天要跑五十里,连续一个月,这些士兵也都是民团,平时就有严格的训练,这种高强度的巡练,只是让他们尽快从民转化为兵。
新兵的拉练从五更不到开始,从城外的军营出发,向大利城方向奔跑,全副武装,盔甲、战刀、弓箭、盾牌、军毯,负重足有二十余斤奔跑,但并不是跑向大利城,跑到中途二十五里处,再折道返回。
漫天星光下,四万新兵分成二十队,在宽阔的驰道上奔跑,这是一道极为壮观的风景,一队队士兵队列整齐,沉默不语地奔跑,旁边的集训军官骑马跟在旁边,他们手执皮鞭,态度严厉,胆敢有躲奸耍滑者,皮鞭就会无情地抽下。
在离城五里时,一个黑影悄悄加入了队伍,紧接着十几名黑影也加入了队伍,恰好一名军官看见,他不敢吭声,他们事先得过叮嘱,假如路上有人加入拉练,不可大惊小怪。
但心中的好奇还是促使这名军官催马上前,悄悄打量那名加入队伍的黑影,借着星光,他忽然看清楚了,惊得他嘴都合不拢,穿着普通士兵军服,一样负重和士兵们跑步之人,竟然是他们的总管杨元庆。
带兵军官心中紧张到极点,怎么总管在他的队伍中出现,如果出点什么事情,他怎么交代?他担心是多余,后面十几名黑影便是杨元庆的亲兵,随时保护着他,而且这名军官也是第一次带新兵,他不知道杨元庆其实每年都会出现在新兵拉练队伍中。
杨元庆看到了他,笑着向他挥挥手,带兵军官心中生出一丝感动,他不再多言,默默地骑马跟在杨元庆旁边。
“这位小哥,祖籍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天色渐渐青明,众人都跑出了汗水,杨元庆一边跑,一边低声问旁边的新兵,新兵很年轻,看样子也就十七八岁,他腼腆笑道:“我是长安人,名叫江小福,大哥你呢?”
杨元庆呵呵一笑,“巧啊!我也是长安人,我姓杨。”
新兵一下子有了兴趣,连忙问道:“我家老宅在长安平康坊,杨大哥的在哪里?
“我家在务本坊。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去了。”
“务本坊可住了很多达官贵人,杨府也在那里,就是咱们总管的老家,杨大哥,你见过总管没有?”
“见过!还和他呆过几天。”
“那你见过总管射箭没有。听说总管的箭术天下无双。”
“他的箭术还算马马虎虎。不过天下藏龙卧虎。有很多箭术高强的无名高手,天下无双只是一个美誉,不能当真。”
“你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胡说八道!”身后忽然传来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