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门-第3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日里李延年的父亲,对家里那些女人也算疼爱,这点朝中上下也有传言,说他为了延续家族血脉,对家里的女人是百般呵护,一些老臣也开玩笑说,毕竟李延年是老牛吃嫩草。李延年离开长安城后,给朝廷的汇报不少,这些汇报是不用尚书本人来写,所以刘愈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李延年写的,又或者是李延年已经“叛逃”了。

“回头,我找人到地方上见见你父亲,让他带个平安给李家的人,让她们暂时不用担心。”

刘愈拿着那封家信出来,直接找了负责情报工作的瞿竹,让他去调查李延年到底还在不在地方上。让他查清楚第一时间过来回报。

刘愈也知道朝廷大臣叛逃的危害性,之前在他完全没有想到时,他所信任的杨烈突然失踪,踪影全无,那时候他就留下一个心眼,不能过多的相信外人。不管怎么说,他在搞情报调查别人不为人知的秘密,别人也一定在反调查他,这些事他必须要做的小心。比如在调查情报上,他就把人物分给瞿竹、瞿书和柳丽娘三系人,然后综合情报来分析局势。三系情报中关于三清教内部的,柳丽娘的最为确切。

在瞿竹着手调查李延年是否叛逃的第二天,腊月初一,刘愈突然得到柳丽娘的线报,说是三清教内部有不寻常的聚集活动,并且已经在两天前开始,聚集的方向,便是刘愈曾去过一次的朗县县城。

柳丽娘的住所里,柳丽娘把从三清教内部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传给刘愈,这消息,其实本来三清教苏哲派系的人也在保密,从上面下达下去的指令是,让被朝廷压迫的教民跟着神的指引往西走。开始时,柳丽娘只是分析,这是苏哲派系为了把长安城周边的教徒调开,不曾想,在腊月初一这天,柳丽娘得到最新消息,说是这些教徒其实都是在往朗县的方向聚集。

“大约有多少人?”刘愈直接问道。

“长安城周围大概有上万人,若加上关中教徒的话,在三四万人左右。”柳丽娘心有余悸道,“幸好我们及早得到消息,而且奴家已教主的身份,让下面一些人通知最底层的教徒,中止了他们这次的朝拜活动。但即便这样。还是有几万人往朗县去。十二少。奴家估计这批人是要到朗县,举反叛之事来跟朝廷对抗。”

刘愈心中暗忖着,同时他也点点头。柳丽娘分析的基本也是他所想,因为朝廷这次肃清行动太过迅捷猛烈,自上而下,三清教教徒已经到无法容身的地步,苏哲感觉到大势将去,不得不提前发动这样一次聚集朝拜。来完成聚事反叛朝廷的目的。

刘愈叹道:“可怜这些教徒,还以为去朝拜避难,其实是被人利用了而不自知。走上武力反叛朝廷的路,他们也就彻底没有活路了。”

刘愈没有马上调兵往朗县去,倒不是他对柳丽娘的情报不放心,而是刘愈怕这是苏哲放出来的一次烟雾,故意让他知道,调虎离山。苏哲在朝中肯定有同党,在军中也未必不会有。若是他把朝廷的精锐之师调去朗县,会造成长安城军事上的真空状态。虽然朗县距离长安城不远,但长安城周围的戍卫军队距离长安城更近。一旦被叛军以某种理由进城,控制了长安城,就算是刘愈身在朗县,一时也无法叩开长安城大门。而到时候长安城一旦落入苏哲手上,正统的问题就要发生更改,天下到底向谁的问题也就不好说。

刘愈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三清教聚集叛乱之事,这些日子以来扶着戒严长安城的是新军,但这次刘愈却不想调绝对亲信的新军去朗县平乱。

“本将军经过慎重考虑,将以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军队后后盾,往朗县方向,若遇到流民闹事,或者是有武力对抗着,一律按剿匪处置!”

参与军事会议的不必但包括刘愈的嫡系,还有些本身是旧朝将领嫡系,又或者是边军嫡系,他们虽然名义上是刘愈的属下,但跟刘愈向来也是貌合神离,刘愈要差遣哪只军队平叛,是刘愈说了算。不过刘愈所下的任何一道指令,这些人也都会揣摩,到底是亲疏有别,还是另有目的。

这次刘愈调长安城两大戍卫军队去,虽然看似正常,毕竟朗县距离长安城七十里,在这两支军队的巡逻范围之内,可毕竟现在长安城中人所共知的精锐军队是新军。把精锐留下,而派次一级的军队去平叛,到底是瞧得起还是看不上?

刘愈这一说,会议上的氛围又不太好。一些旧朝将领似乎在闹情绪,不过他们也不敢公开闹,只是提出一些看法,比如说是对这次是否将有匪事发出质疑。再者,他们也对武器方面提出一些要求,比如更新换代一些武器,或者是训练不足什么的,总之就是跟刘愈提困难,提条件。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过这次去的是朗县,距离长安城不到百里,快马一天都能跑个来回。这么多条件在刘愈看来,就是这群将领不识相。

刘愈也早就料到会有人有意见,不管刘愈调那支军队去,其他军队都会想一些对自己不利的事,这年头的军人是很敏感的,他们既追求容易,又不想当炮灰,既想建功立业又怕马革裹尸去了战场回不来。总的来说,这年头的军人本身就是自相矛盾体,做什么事他们也满意也就怪了。

“是否有匪事,不劳诸位操心。”刘愈道,“这次平叛,不是小打小闹,虽然所面对的不是凶悍的突厥骑兵,也不是逆王的精锐之师,却都是关中平实的百姓。若是能仁慈,也尽可能仁慈,不要对同胞下手,也许当众就有你们的父母兄弟。”

刘愈这么一说,各军的将领才感觉到这是烫手的山芋,接不得。平叛失败那是失职,平叛成功却又是残害关中百姓,反正是两面不讨好的事,谁去做也别轮到自己做。

有这想法的人,占了与会人的大多数。

“此次平叛,必须立下军令状,若是哪军哪部没有完成既定战略,而平叛中发生什么差池,那一律按照军法处置,不论是士兵还是将军,一视同仁,该怎么罚怎么罚!”

与会的毕竟不都是刘愈的嫡系,这样的会议也失去以往刘愈所开嫡系会议时候的庄重。一些将领甚至觉得不屑,认为刘愈是小题大做,不过是有一群流民想往西南的方向走。就被刘愈看成是要去聚事反叛朝廷?什么立军令状的。难道朝廷的正规军。连一群乌合之众都对付不了?难道那群流民不怕死?

只有刘愈知道,虽然关中教徒聚集,即便反叛,也只能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战斗力不强,甚至教徒中还有很多妇孺和老弱病残。但这些人背后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刘愈依然记得当初第一次拜访楚王府时,所见到的情景。苏哲治下的严谨,就好像病态狂一般苛刻。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哲会培养起一支完全效忠于自己,且能跟朝廷一战的大军也未尝不可能。一旦这些先头部队取得胜利,会让背后的教徒以为他们是刀枪不入无往而不利,那时候一群流民也能干翻一整支正规军。

刘愈老早便听说过,旧社会一些打着宗教幌子的“义军”,他们胸口贴着黄纸便以为是铜墙肉身,那股不怕死的紧不是装出来的,是因为他们真的就相信。人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刘愈把一个人叫到前面。让他说一下自己对于平定此次叛乱的一些感想,等这人走到前面。众人一脸好奇,因为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平日里眼高于顶,把谁都不放在眼里的勇侯霍病。

“为什么是我?我又没跟他们打过仗,我哪会有什么感想?”霍病嚷嚷着对刘愈提意见。

刘愈冷笑一声道:“你还真健忘。忘了当初在禹州城,被人困了三个多月,进进不去岭南,退退不回江右!这才过去多久,就什么都不记得?”

霍病当即蹿起来老高:“你是说这次要平的,是那帮兔崽子?”

刘愈没回答,对众人道:“看见没有,自以为无敌的霍二虎,也有力不能及的一天,也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问本将军,这次到底是不是那批人,那本将军可以肯定告诉你们,就是那批令霍二虎龟缩在禹州城几个月的神秘武装!”

霍病一听,脸上有些不耐烦,刘愈这是在拿他的伤心事来作为反面教材,让手底下的人知道不能居功自傲,知道不能眼高于顶。霍病撇撇嘴,归到队伍里,虽然他嘴上没再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决定,这次不管怎么说他也要去平叛,要为他当初在禹州城三个月的苦难报仇去。

军事会议没有开多久,因为三清教教徒聚集的事已经在发生当中,若是要及早解决,必须要马上出兵,且要轻装简出,快速奔赴朗县,才赶得及在苏哲利用这些人聚事之前加以阻止。

会议一结束,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的近万兵马马上出发,要在第二天清晨之前赶到朗县外。将领们立下军令状,心中也有些忐忑,他们在得知霍病的遭遇后,突然也没那么自信了,而变得有些畏畏缩缩。

至于霍病,散了会议后第一时间找刘愈,表达了要报仇的**,却被刘愈一句话给呛了回去:“你嫌丢人丢的不够,打算再去丢一次?”

“我……我怎么就叫丢人了?那时候我在禹州城,虽然我没灭了他们,但他们也没灭了我啊,我天天在城里等着他们出来跟我决战,可他们就是没来……”

刘愈听霍病这口气,这是自我感觉良好,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拿我问你,若你这次去了,又败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霍病以为刘愈要使激将法,道,“实在不行,你砍了我脑袋,小爷脑袋就是长的结实,不会给你把柄让你砍。”

“我什么时候要砍你脑袋?”刘愈没好气道,“你就没想过,若是你这次再去,失败了,不但令你颜面扫地,跟着连新军以后也抬不起头来?到时候,整个大顺朝对外的军事优势,便会因为你这次失败而变得名声扫地,军人没有自信,而大顺朝将来的疆土也会被那些外敌划分去……”

霍病皱眉,疑问道:“不就打场仗嘛,有没有这么严重?你这么说,是不想让我去吧?可就是我都不敢保证能赢,你派那些去,不是送死?”

刘愈心说,你去是送死,人家去还未必是送死。刘愈了解霍病的性格,他是那种喜欢乘胜追击的,一旦霍病遭遇点挫折,他比无家可归的老鼠过的还窝囊。甚至刘愈也想过,在禹州城时,不是霍病没机会获胜,实在是他被打怕了,连城都不敢出。

“所以你就先等着。等南长安大营和东水大营的兵马先去,平定不下来,到时候让天下人都知道这批叛军的凶狠,你再带兵去。到时候你胜利固然是好,扬我国威,但即便是败了,军中上下也没人看不起你。总比你先去,败了以后颜面无光的好。”

霍病本来态度还挺坚决,听到刘愈这么说,连他也不由点点头,道:“这注意……好。小爷就是等着他们被打成落水狗,再带兵给他们收拾干净。嘿嘿,小爷从来都是那么有本事。”

刘愈叹口气,他眼前的霍病,虽然年岁长了一些,但说到底还是当不了元帅,只能当个急先锋。勇之有余,脑子缺根弦。

第六百四十七章顺风不顺水(上)

三清教突然发动教民聚集,刘愈可说在意料之中,却也没料到幕后的苏哲真会这么做。

狗急了会跳墙,这道理谁都懂,不过苏哲这一跳墙,马上从幕后转到明面上来,朝廷再不是抓瞎抹黑没有头绪。刘愈其实在心里,也巴望着早点摆开来,正面对敌,在帮手方面,刘愈自信自己的人马要更多一些,取胜把握更大。

不过摆上明面之后,很多问题刘愈也要正视,比如说旧朝一些老臣到底站在哪边的问题,虽然大多数人都是识相的,但刘愈就怕这些老臣来个吃里扒外,若是军中也有这样的将领,那后面发生的事也就热闹了。

为了避免军中出现哗变,在这次出兵上,刘愈也小心谨慎了一些。

虽然派出去的是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将领动用的也是这两军之中的,却在领兵将领上,刘愈做了周详的考虑,一些旧朝老将,刘愈调离前线,让他们负责后援后备。刘愈把进军分成两批,让一批新锐将领带兵冲锋陷阵,这些老臣在后面捡现成的自然也乐意。

冬月初二出兵,到冬月初三下午,大军基本便已将朗县围困起来,虽然南长安大营和东水营此次一共派去不过万数人马,甚至还不及过去聚集的教民多,但毕竟这些是正规军,连地方守备部队都无法跟他们正面抗衡,更别说空有信仰连武器和装备都没有的教众。

事情在往好的方面发展,这点刘愈是清楚,但他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头。自己担心了这么久的苏哲和三清教。会这么顺顺利利解决?

到冬月初三晚上。前线大军的准备情况也源源不断传到身在长安城刘愈这里。刘愈综合了一下战报,发现前线平静的异乎寻常,教民是有聚集,而且是大批量的,也就是说情报并无偏差,只是三清教联络的那批人却没露面,也就是说,苏哲作为三清教的教主和教众聚集的发起人。根本没出现在朗县县城。

没有领头的,教民聚集了也不知该做什么,小小的朗县倒是被这批教民给全线占据了,据说城里城外到处都是人,地方上百姓的生活受到打扰,而在大军派过去之后,情况要更糟糕一些。后来平叛的大军,到了地方,也开始疏导教民离开,很多教民对这次朝拜神恩不得而感觉到懊悔。因为朝廷肃清三清教的行动尚未结束,这些教民跟官兵之间也起了一些冲突。不过冬月初三发生的都是些小冲突。并没有大规模的斗殴或者是杀伤情况出现,即便有死伤,也是偶然事件,没引起大的纷争。

刘愈在当晚得到这些消息之后,心里却分外感觉到沉重。自己仿佛是掉进某种圈套里,只是这套子下的方式很特别,让他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

朝廷里的将领,包括刚回到长安城兵部的大臣,连夜聚集在皇宫雅前殿内开会讨论这次的战事。跟以往平叛有些不同,这些的事情就发生在家门口,朗县说到底就是长安城边一个小县城,发生这样的事,没一个人能安心回去睡觉,他们也怕前面一时有个风吹草动,长安城都告急了,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很低。

凡事无绝对。

在当晚几次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