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海征途-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啥啥,是不是听错了?小柳惊得险些走神,彩礼的剩余就是六千万?
“那我不能超过大嫂,我出四千万凑满一个亿,以后每年再投入纯利的百分之一。”
百分之?够小气的。小柳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笑啥,小伙子?”方天明肥嘟嘟的手掌按住额头,似乎很痛心,“这百分之一也还是看在你们吴书记的份上,我舍不得呀。”
“方老板,百分之一不是九牛一毛嘛。”
小柳笑道。
吴越呵呵道,“小柳,没有调查就发言,容易闹笑话。他方老板的百分之一够造起咱们的新大楼喽。”
百分之一就是三千多万,刺激,真是刺激,今天车上的两位,开口闭口讲出来数字足够吓傻一大批了。小柳不由想起他最关心的新大楼来,脱口而出,“吴书记,那咱们新大楼的资金不用愁了吧?”
“你们吴书记愁啥?他是逗你们玩呢。”
方天明看了看吴越,“他只要在滨海县工业园区走一圈或者去平亭袁桥工业集中区转一转,十座大楼的钱争着抢着往他口袋里钻。““夸张了吧。”吴越笑笑,“这种小事不说了,还是回到基金会上来。我搞募捐,大半还是为了基金会,我要让这些企业也像你方老板一样积极的投入。”
“相信吴书记出马,一点也没有问题。不过这样一来,这个基金会是不是容量大了些,我看比省红十字会和华夏慈善总会江南分会的规模还大吧?”方天明晃晃脑袋,“会不会树大招风?”
“花钱做好事怕什么?”吴越不以为然道,“咱们这个基金会采用团省委参与管理,备企业协商后陪人专职负责,财物公开透明,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明处,用在实处。”
吐了一口烟,吴越又说,“成立这个基金会,我要轰轰烈烈的搞一次宣传,拍成公益短片在媒体播放。做好事的企业理应得到宣传嘛。”
“我赞成,我强烈赞成。”方天明对着化妆镜照了照,“这张脸,人家猛一看以为我是不折不扣的奸商,其实我是内秀呀。”
“哈哈哈,天明,你这张嘴。”吴越笑着指指方天明。
方天明一脸无辜,“啥?现在不流行实话实说?”
“呵呵呵一一”小柳再也忍不住,也笑了。
滨海县的乡村公路经过整修,比吴越在的时候明显好了许多,以往赶到文庙要五个小时,今天三个半小时就到了。
文庙乡镇政府前早就站着了十几个欢迎的乡干部,朱福根在最前面,这次换届,原乡党委书记吴勇去了县农林局,他当上了一把手。
“吴书记,你好。”看到吴越下车,朱福根赶紧快步上前问好。
吴越看了看,一边伸出手,一边说,“怎么没有横幅和彩旗呀。”
“吴书记的规矩,我能忘了。真要搞这一套,我等着挨批。”朱福根嘿嘿一笑。
“我现在可不能随便批评你,管不着了嘛。”吴越松开手,拍拍朱福根的肩膀。
“吴书记,能挨上你的批评才是福气呀。”朱福根感慨不已,又跟王永铭、郑行之打了个招呼,然后在吴越的指点下和团省委的几位中层干部彼此问好。
“吴书记,你看快中午了,要不要先吃个饭?”朱福根问,生怕吴越不答应,加了一句,“还是按照你定的规矩来的,一荤一素加一个汤。””既然准备好了,不吃就是浪费。”吴越看了看表,“还有点时间,先去中心小学转一圈。”
高启明看看边上没人,显艮上几步,大拇指快速一翘,“吴书记,你余威犹在啊。““什么余威?形成制度化就行了,我在与不在才能一个样。”
“那也得看你的接任者是谁。”高启明反驳道,“如果他上台推翻你制订的制度,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舅?””嗯,启明说得有理。”吴越点点头,“你提醒了我。”
“咱也还是有政治头脑的嘛。”高启明自鸣得意起来,没料招来边上的周新丽一记大白眼,“吴书记夸你一句,你尾巴就露出来了?”
“尾巴)没有p阿。”高启明回头左右看。
周新丽没好气道,“油嘴滑舌的老毛病犯了?”
“不敢,不敢,在周部长的监督下,我一向是老实做人。“高启明立马严肃的嗯了几声。
这家伙!吴越摇摇头,加快了步速,和郑行之并排走一起。
文庙中心小学的操场上,正有几个班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看到熟悉可亲的郑校长回来了,孩子们一下涌了过来。有的抱住郑行之的腿,有的调皮的窜上了郑行之的箭头,更多的是喊着,“郑校长、郑校长。”
体育老师有些尴尬,“郑局长,孩子还不懂啥叫局长呢。”又看着由乡党委书记朱福根陪同的吴越一行人,“郑局长,他们是?”
“省里来的领导。”郑行之放下抱着的小孩,摸了摸边上几个小孩的头,“去吧,好好上课。”
孩子们哄一下走了后,郑行之大略了的介绍了吴越一行人的身份。
“吴书记,要不要开一个座谈会?”朱福根提议。
吴越摇摇手,“不用打扰老师们上课,我看看。”
中心小学算是全乡基础建设最完备的小学,原先的危房经过修整,也彻底排除了隐患。
郑行之一一指点给吴越看,哪里整修过,哪里推到重建了。
“嗯,郑局长的工作做得扎实。”吴越边听边点头,又对边上的朱福根讲,“老朱,我上次来学校的窗户玻l离有点还没装好,我记得我跟你说过一句。”
“吴书记,全装上了,这大冷的天,孩子们坐在漏风的教室还能静下心读书。”朱福根回头指着乡政府,“为了学校,吴书记上次去过的乡会议室,还在用塑料薄膜代替窗户玻璃。”
“老朱,这个不光荣啊。”吴越摸出烟给了朱福根一支,“艰苦朴素的传统要保留,但是一个乡政府艰苦到要用塑料薄膜代替玻璃,就要拷问一下你们这些乡干部了。有没有大力发展经济,有没有努力拓宽经济渠道?”
朱福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时答不上话。
(未完待续)
375章 吴越的两次特批
见到朱福根的窘样,吴越缓和了语气,“当然,文庙乡的实际情况我也清楚,工业基础薄弱,几乎谈不上有什么企业。。农田呢,严重盐碱化,传统作物的种植也只够填饱肚子。
但是不能等靠要,抱着老黄历过日子。要走出去看看,远的不说,自己县里的工业园区转转跑跑也用不掉几个车旅费吧。”
指着不远处的乡镇公路,吴越又说,“这条路开春就要重修,修威后去工业园区一个小时就够了。你去跟工业园区的老板们接触接触,看看能不能引进一些配套的加工项目。个人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的话,就由你们乡政府牵线,村委当自然法人,集体经济发展了,也能提高群众的收入。”
“是,是。吴越批评的对。”朱福根连连点头。
吴越笑了笑,“老朱,我说过了,现在我管不了你,所以这不是批评而是建议。““吴书记啥时批评我都行,我就爱听吴书记的批评。”朱福根赶紧表白。
一边上,团省委的几个女孩子都偷偷掩住了嘴,农村干部农民式的狡猾和恭维,让她们觉得有趣又好笑。
“你这个同志。”吴越摇摇头,指了指王永铭,“老朱,你要是怕生不敢去,先去县里找王主任,让他带你去跑跑。”又把方天明拉过来,“这位方老板是工业园区最大的老板,你认识认识。”
“嘿嘿。”朱福根咧开嘴,对身旁几个乡干部说,“你们看,挨吴书记批评值不值?这不县里的大门开了,大老板也来了。”
“我也不是救世主。要想跑到项目,腿勤嘴甜态度诚恳。”吴越没好气的看了朱福根一眼。
“那是,那是。”朱福根嘴里应着,凑到方天明足艮前,“方老板,你看咱们乡这种情况能上啥项目?”
方天明瞅瞅朱福根,调侃道,“想空手套白狼?““方老板,话不能这么说。我有人,有地方,至多算是搭个鸡架子引只金凤凰吧?”朱福根陪着笑。
“呵呵,这话说的有道理。”方天明被逗乐了,“行,既然吴书记提出来了,我不敢不听号令。我先给你一个项目,大约要用一百多个人,不用男劳力,妇女同志完全能干得了。
每人每天我付四十块工资,你们乡政府按人头我每天给二十块,算是管理费和场地费。”
真给项目)就这么一说。吴书记的面子也太大了吧。朱福根原本是应景逗趣,绝没想到还真成了。他粗粗一算,一天二千多,一年就是七十多万的管理费,乡政府的日常开支足够了。
看着有些傻愣的朱福根,方天明故意道,“怎么,嫌项目小,朱书记不乐意?”
“不不。”回过神来的朱福根慌忙摇手,问,“方老板,那咱们乡里要提供些啥?”
“圈一块空地,打一道围墙,里面搭几间工棚,通上电就行。我给你的项目叫剥线,就是把废电线和电缆头子里的铜取出来,铜可以回炉,电缆料也可以回炉。剥线工具和小型剥线机械我可以提供,运输我也可以负责。”
“那敢情好。”朱福根喜得直搓手,吩咐一名乡干部,“小李,这事你负责,尽快把围墙、工棚搞好。”伸手拉住另一个乡干部,“去我家,把我家最肥的羊牵出来,方老板这么爽气,不招待一顿全羊宴,咱们文庙乡也太失礼了。““老朱,一个项目一头羊,要是项目一多,你家那几头羊够宰?你回家就不担心你爱人罚你跪搓板?”吴越笑道。
“吴书记,今年我家养了十几只羊嘞。要是真有那么多项目落户咱文庙,我天天跪搓板也情愿。”
“一只羊不够,牵个三只来。今天我请随行的同志和所有在文庙支教的同志吃一顿农家风味。不过,中午是来不及的,那就晚上,这顿饭请老朱负责好。”
“好嘞。”朱福根冲走出十几步去他家牵羊的乡干部喊,“要三只,跟我婆娘讲。是吴书记要的。”
“吴书记,看来朱书记真有点惧内,牵羊还得把你的名号打出来。”高启明一边发烟,一边取笑朱福根。
朱福根嘿嘿笑了几声,挠挠头皮,“这位领导说得对,不过我婆娘操持这个家也不容易,不瞒诸位,要是没她养些牲畜,光靠我一个人的薪水,一家人吃饭穿衣上学还真有点吃紧。”
“三头羊要五六百了,这个损失不能强加到你爱人头上。我说过请客,钱就不付了。”
吴越回头看了看,“小柳,去我车上拿几条烟给朱书记送来。”
小柳刚要起步,就被朱福根追上去拦住了,朱福根态度很坚决,“吴书记,你要给东西,那是打我脸。我吃一头羊,可能婆娘不依,可吴书记你要吃,我婆娘心里肯定高兴。
那天我婆娘也去县城人民路了,吴书记你昨样,全县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
“那好。”吴越沉吟道,“老朱家里的情况我也略知一二,父母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女儿在大城市读大学费用也不低。这样吧,我特批你,等到方老板的项目建成,你的爱人可以过来工作。其余的工作机会,鹭给你们乡里的一些特困户。”
“吴书记,我家婆娘进去,不能服众呀。”看看边上的乡干部,朱福根为难道。
“谁要不服气,谁去引进项目。这可以成为一个规矩,谁引进一个项目,谁的家属优先工作。”吴越瞧了瞧乡干部们,“你们说,这样搞服气吗?”
“服气,服气。”乡干部异口同声。
一天四十块,赶上自己一大半工资了,要说乡干部不羡慕那是假的,有些人正想着设法安排几个亲属进去,可吴书记发了话,小心思只能打住。但是不服气这话也说不出口,虽说朱福根拉来的项目,没花气力等于捡来的,不过人家确实搞来了,要不服气自己也得有这个福气。
“郑局长,文庙乡有几个支教点?一共几个支教人员?”吴越没再理会乡干部的反应,问身后的郑行之道。
“支教点五个,人员八个,中心小学两个人,村小六个人,是整个县支教点和支教人员最多的乡。”郑行之不慌不忙的回答。
“好,郑局长,带我去教育现场看看。”
吴越对身后跟着的挥挥手,“你们自由转转,注意,不要影响老师上课。”
郑行之陪同吴越和周新丽、高启明、方天明几个,其他的有王永铭陪同。
郑行之在三年级二班的教室门前停住脚步,低声道,“吴书记,这位支教老师叫钱晓丽,原本分配在县城实验小学上班的机会,积极要求到边远乡来支教。工作很出色,教出的学生成绩可以甚至超过了县实验小学,县教育局准备把她竖为典型,号召全县年轻教师向她学习。”
支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学生支教,另一类是本地教师去本地边远地区工作若干年,只是后一类的人数相对少了许多。以前县里下过行政命令,可不料由此出了一个借机收受贿赂的教育局局长,谁被轮上支教的,不愿去,送个三五千就可以免了,后来这个政策就被废止了。
放弃在县城工作,主动到滨海县最偏远的文庙乡,这个女孩的想法真有点与众不同。吴越透过窗户看了看,咦,很熟悉呀,想了想,哦,认识,就是在县招工作过的小丽。
“钱局长,你去把小丽同志请出来一会,我想和她谈几句。”
吴越走到了廊檐外,郑行之敲了敲教室门,不一会门开了,郑行之说了几句后,钱晓丽走向了吴越。
“吴书记,你来了?”钱晓丽抑制不住的喜悦,只是她的声音压抑在喉咙,生怕响了学生会分心。”小丽同志,我记得你说过考取了教师就回家乡教书,可我记得你好像不是文庙人呀。”吴越一边和钱晓丽握手,一边寒喧。
“吴书记,我是想回家在村小上班的,可文庙更需要我。一年下来,我也喜欢上了这儿,喜欢上了这些农村娃,他们和我成长的背景相似,也容易沟通。吴书记,调职报告我已经打了,很可能下次你来,我就不是支教的老师而是文庙中心小学的老师了。”
吴越赞叹道,“扎根农村的思想不简单,农村学校的教育基础相比县城要薄弱,你能取得这样的教育实绩,更不简单。依我看,你已经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一个人能逐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是很幸福的。”
一位没课的老师正巧经过,他不知道吴越的身份,也不清楚学校来了一批视察的领导,只听到吴越所啥幸福,就随口插上几句,“要是林良能留下,小丽就更幸福喽。”
钱晓丽满脸通红,“任老师,你瞎说。我和林良有啥,他是名牌大学高材生,能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