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杀手毒妃-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香跪拜,最后在祭乐声中结束整个仪式。
君无邪并不是第一次来祭祖。但这一次对他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他铲除柳易,执掌江山的开始。所以他格外重视,也尽心准备了许久,为的就是在这祭祖仪式上改变以往不断退让的形象,让众臣及其他皇室知道,他君无邪才是江山之主,才是最后的胜者!
“皇上,可以开始念祭词了。”
仪式进行一半,身旁的礼部官员将用明黄锦缎誊写好的祭词,恭恭敬敬呈在君无邪面前。
君无邪接过祭词,上前两步,扫视一眼殿上的大臣及王宫贵胄。他的视线在君无恨身上停顿了一下,而后展开祭词,朗声念道:
“皇天为乾,厚土曰坤,先祖在上,子孙……”
众人正聚精会神的倾听祭词,忽觉身体一晃,头晕目眩,脚步不由得轻挪。整个队伍原本排列整齐,因这一动,顿时变得凌落杂乱。
“怎么回事?”手中祭词一抖,君无邪侧头问道。
礼部官员摇摇头:“微臣不知。”
君无邪没遇到过这种事,也想不出原因,便吩咐道:“去让人出去查看一下。”
此时,祭祖仪式进行一半,祭词刚念了个开头,不能停下。否则祭祖不顺一事传了出去,免不得有心人利用此事再生事端。
索性这种晃动感只是一瞬。众人稍稍整顿了一下,祭祖大典又接着开始。
“皇天为乾,厚土曰坤。先祖在上,子孙诚启,今……”
铛铛铛铛铛——
伴随着寺庙外大钟震耳欲聋的嗡鸣声,众人只觉脚下晃动不断,身体不由自主的东摇西摆,瞬间乱作一团。与之前不同,这晃动剧烈异常,不止脚下在晃,仿佛整个天地也在剧烈震动,就连君无邪也脚步不稳,一个不小心跌坐地上。
“皇上!”旁边的大臣连忙上前扶。
君无邪对此充耳不闻,坐在地上,手持着祭词,仰头死死的看着堂上摆放的灵牌。
这些灵牌本在神龛上摆放着,但因这一阵天摇地晃,导致灵牌也跟着左右摆动,有些向前倾倒,有些摔落地上,更有甚者直接从君无邪面前跌落在他脚边。低头便能看到那灵牌上刻着的几个大字:历帝君宇轩之灵位。
“皇兄,你没事吧?”君无恨上前询问道。
说话间,突如其来的震动已乍然停止,来的快去得更快。众人颠三倒四的站起来,面对庙内凌乱的场景,一个个都垂头低目,静静站在一旁,不敢吭声。
庙内静得出奇,除了钟声的余音外再无其他。
“皇上,快念祭词吧。”坦然自若的将地上灵位重新摆了回去,又将歪了的扶正,君无恨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站在一旁提醒道。
经他一提醒,君无邪才回过神来。眼下的情形骑虎难下,只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硬着头皮将祭祖做完。
“皇天……”
话还未出口,整个寺庙剧烈摇晃。顶上挂着的黄绸飘落地上,刚刚被扶正的灵牌从神龛上滚落下来,这可不是之前那种一个两个的掉,而是一排一排的滚下来。正对着君无邪的灵牌更是猛冲下来,险些就砸在他身上。
“这,这是……”
手中的祭词滑落地上,君无邪怔怔看着眼前的场景,不躲不逃,只是紧紧盯着那些灵牌,看着他们从神龛上一个个跌落下来。
剧烈的震动没有像前两次那样停下,而是持续不觉的震动,越来越强烈。屋子的横梁发出沉闷的声音,预示着这件庙宇快支撑不住了。
“地震!地震!这是地震啊!”
不知谁喊出声来,众人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无怪于大臣们没想到,只是因为临汾很少有地震发生,最近一次距此也百年有余了。况且依据旧时记载,临汾就算发生地震都很轻微,只是觉得有晃动感,从未因此伤及人畜。所以对于身在临汾的皇帝及大臣们而言,地震是个陌生的词,全然不会被他们想到。
“快!快走!”
不等君无邪开口,君无恨便自作主张道。既是地震,那也就顾不得祭祖大典了,先保命要紧。这样想着,他护着君无邪急匆匆往门外跑。
一干人等器宇轩昂的步入太祖庙,哪料到出来时会如此狼狈。一个个跑得面红耳赤,口中喘着粗气,若不是顾及着君无邪在场,怕有失礼仪,那些个身体单薄的文臣们非要弯腰好好休息休息。
“皇兄,没事吧。”君无恨对上下打量着,嘴上道。
君无邪摇摇头,脑袋因刚刚的震动还有些迷蒙,待人站定了。又直直看着面前的太祖庙,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地震停了。
在他们跑出太祖庙的那一刻,突然停止了。
“过去了吗?”片刻后,有大臣小声问道。
君无邪推开身旁的护卫,不顾众人劝阻,一步步走至太庙前。他的心情很复杂。任谁在为先祖念祭词时,三番两次被打断,而打断的理由如此一致,如此恰巧,都不免会生出几分异样的心绪。
“皇兄,还继续吗?”惊魂稍定的大臣念及进行一半的大殿,想问却又不敢问,只能将君无恨拉至一旁,让他开口询问。
“回去吧。”君无邪实在无力继续。要是再来一次刚刚的事情,就算大臣们不多想,他自己也说不过去。天下间,哪有那么巧的事?每次他一开口就地动山摇,住口便恢复正常?
、第一百一十二章 先灵之怒
无疾而终的祭祖大典成了横在君无邪心中过不去的坎。舒蝤鴵裻
大臣们面子上仍是恭恭敬敬,眼神里透露出的目光却悄悄地有了些许改变。他不是不明白其中含义,但是发生这样的事,连他自己都想不通,又如何能让别人宽心。
宫内人尚未对祭祖大典发生的事有所议论,她们的注意力全被离临汾不远的良城发生的灾难吸引住,尽管帮不上忙,倒也唏嘘一阵,替那些死去的活着的人默默祈福。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东陵国建国几百年,遇到这样的灾难也不过十只手指的数目。而对于君无邪来说,这是他登基以来,遇到最痛心的事情。天地晃动只一霎,埋葬的却是数万百姓的命。头一次,君无邪隐隐有种宿命难挡的感觉,冥冥中一切似乎早有天定,非人力能够改变。
“皇上,粮食草药已调配妥当,明日便可启程去良城。”底下大臣恭声说着。
也幸亏良城与临汾虽不近,却也不是远到天边的距离。那边地震,临汾也引得巨大动静,让朝廷能提早知道,况且信使来得及时,为救援争取了很多时间,缩短了来去的时间。
“多调些人马。”君无邪叹口气。仅仅几日,他便像老了数岁一样,眉宇间的意气风发被说不出的忧愁代替,整个人虽稳重了许多,但也变得颓废不少。
“临汾到良城,去一趟少说也要半个月。这半个月,承此大祸的百姓又该如何渡过?”君无邪喃喃道。
底下大臣知他忧心忡忡,可如今除了尽快派人前去赈灾,别无它法。只能期望于邻近城镇能收留难民,帮良城百姓渡过难关。
等了半天也不见大臣说话,君无邪情知不会有结果,但真的见他们垂头不言,心里徒然生出几分闷气。他挥挥手:“除了无恨,其他人都下去吧。”
大臣退去,被点名留下的君无恨见君无邪愁眉不展,出声劝道:“皇兄,这不是你的错。天降横祸,岂是你我能阻拦的?皇兄能做到如此,已是不易,别为此事急坏了身体。”
“天灾人祸,天灾总是伴着人祸。我虽倾尽全力,但对于良城百姓而言,如今也是远水解不了火。”君无邪满面苦涩:“不怕告诉你,我现在根本不敢睡觉,只要一闭眼便浮现房屋倾塌,百姓受难的场景。想我登基几年,不是边关战乱,便是朝野动荡,刚刚有些眉目,又出这样的事,我实在……”
君无恨知他会有此想法,大抵是前几日那场虎头蛇尾的祭祖大典种下的因。他倒不觉得这一连串的事件有什么预示之类的,只是感叹未免太巧合,都凑到一起了,由不得人不往歪处想。
“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君无邪神色怔然,喃喃自语:“那日我立于太祖庙中,宣读祭词。只要一张口,便是地动山摇,那灵牌也跟着东摇西晃,一排排往下掉。”他说着,自嘲的笑笑:“奇怪的是,我一闭口,所有一切就都停止了。”
“皇兄……”
君无邪从座上起身,仰望门外的明月,背对君无恨,幽幽道:“你也见到那种场景。那灵牌在神龛上供奉多年,从未发生这样的事,之前我未念祭词也没发生什么事,偏偏今年我自作主张亲自上阵,便惹得庙堂震颤,良城大祸,百姓流离失所。”
“皇兄,切不可这么说。”君无恨道。
“你说,若是先祖在天有灵,是否在借此事提醒我?”不待君无恨回答,君无邪自顾自的说道:“历帝的灵牌哪儿也不落,偏偏跌落在我面前,我低头便能看见上面那几个大字。还有之后的地震,那些灵牌直接从神龛往我身上扑,若非身旁的人护着,我就要被砸个鼻青脸肿,狼狈不堪。这些难道都是巧合?说出去恐怕都没人会信吧。”
君无恨皱眉提醒道:“皇兄。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柳易在一旁虎视眈眈,你若因此萎靡不振,被他趁虚而入,不止会丢了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也会让众将士寒心呐!”
“柳易。”君无邪低喃着,似想到了什么,“他知道此事吗?”
“恐怕已经知晓了。”君无恨道:“那日他虽未去祭祖,但去的官员中有不少他的同党,那些人会将发生的事情全部告诉他,他应该已经知晓。现在不知在背地里编排什么,等着对付皇兄呢。”
果然不出所料,在接下来的几日里,临汾陆陆续续开始出现传言,说此次良城大难,非上天降祸,乃是先灵之怒。而太祖庙中发生的一切,经过添油加醋,变成了君无邪被灵牌砸中,先祖不接受君无邪的祭拜,宁可灵牌落地碎裂,也不愿听他念祭词等荒唐的言论。
虽然百姓对此也是疑惑有加,并未真的相信。但这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就算不信也要心里泛几声嘀咕,与人交谈中不免提到此事,不出几天,这话就传得街头巷尾全部知晓,就连洛王府里也能听到婢女凑在一起议论的声音。
君无恨对此已有防备,马上命人将叫嚣得最厉害的人抓了起来。并张开布告,言明有人趁乱散播谣言,诋毁圣上,并将君无邪忧心百姓寝食难安之事讲出。
朝廷做出这般姿态,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制止了传言的散播。但百姓心中如何想,就不得而知了。从如今看来,形势还是偏向君无邪那一方的。
但这并不等于君无恨等人能松口气。那先灵之怒的传言虽消散,却在百姓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毕竟这一怒,去的可是数万人的性命!谁又能轻易忘却?!恐怕连君无邪自己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会默默记下这四个字。
、第一百一十三章 陷害
无疾而终的祭祖大典成了横在君无邪心中过不去的坎。舒蝤鴵裻
大臣们面子上仍是恭恭敬敬,眼神里透露出的目光却悄悄地有了些许改变。他不是不明白其中含义,但是发生这样的事,连他自己都想不通,又如何能让别人宽心。
宫内人尚未对祭祖大典发生的事有所议论,她们的注意力全被离临汾不远的良城发生的灾难吸引住,尽管帮不上忙,倒也唏嘘一阵,替那些死去的活着的人默默祈福。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东陵国建国几百年,遇到这样的灾难也不过十只手指的数目。而对于君无邪来说,这是他登基以来,遇到最痛心的事情。天地晃动只一霎,埋葬的却是数万百姓的命。头一次,君无邪隐隐有种宿命难挡的感觉,冥冥中一切似乎早有天定,非人力能够改变。
“皇上,粮食草药已调配妥当,明日便可启程去良城。”底下大臣恭声说着。
也幸亏良城与临汾虽不近,却也不是远到天边的距离。那边地震,临汾也引得巨大动静,让朝廷能提早知道,况且信使来得及时,为救援争取了很多时间,缩短了来去的时间。
“多调些人马。”君无邪叹口气。仅仅几日,他便像老了数岁一样,眉宇间的意气风发被说不出的忧愁代替,整个人虽稳重了许多,但也变得颓废不少。
“临汾到良城,去一趟少说也要半个月。这半个月,承此大祸的百姓又该如何渡过?”君无邪喃喃道。
底下大臣知他忧心忡忡,可如今除了尽快派人前去赈灾,别无它法。只能期望于邻近城镇能收留难民,帮良城百姓渡过难关。
等了半天也不见大臣说话,君无邪情知不会有结果,但真的见他们垂头不言,心里徒然生出几分闷气。他挥挥手:“除了无恨,其他人都下去吧。”
大臣退去,被点名留下的君无恨见君无邪愁眉不展,出声劝道:“皇兄,这不是你的错。天降横祸,岂是你我能阻拦的?皇兄能做到如此,已是不易,别为此事急坏了身体。”
“天灾人祸,天灾总是伴着人祸。我虽倾尽全力,但对于良城百姓而言,如今也是远水解不了火。”君无邪满面苦涩:“不怕告诉你,我现在根本不敢睡觉,只要一闭眼便浮现房屋倾塌,百姓受难的场景。想我登基几年,不是边关战乱,便是朝野动荡,刚刚有些眉目,又出这样的事,我实在……”
君无恨知他会有此想法,大抵是前几日那场虎头蛇尾的祭祖大典种下的因。他倒不觉得这一连串的事件有什么预示之类的,只是感叹未免太巧合,都凑到一起了,由不得人不往歪处想。
“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君无邪神色怔然,喃喃自语:“那日我立于太祖庙中,宣读祭词。只要一张口,便是地动山摇,那灵牌也跟着东摇西晃,一排排往下掉。”他说着,自嘲的笑笑:“奇怪的是,我一闭口,所有一切就都停止了。”
“皇兄……”
君无邪从座上起身,仰望门外的明月,背对君无恨,幽幽道:“你也见到那种场景。那灵牌在神龛上供奉多年,从未发生这样的事,之前我未念祭词也没发生什么事,偏偏今年我自作主张亲自上阵,便惹得庙堂震颤,良城大祸,百姓流离失所。”
“皇兄,切不可这么说。”君无恨道。
“你说,若是先祖在天有灵,是否在借此事提醒我?”不待君无恨回答,君无邪自顾自的说道:“历帝的灵牌哪儿也不落,偏偏跌落在我面前,我低头便能看见上面那几个大字。还有之后的地震,那些灵牌直接从神龛往我身上扑,若非身旁的人护着,我就要被砸个鼻青脸肿,狼狈不堪。这些难道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