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天上掉下个林哥哥-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甄太太这次来神色气度大不如前,身上穿着半旧的川缎褂子内里衬着棉布的长裙,裙角处还有些污迹,头上戴了黑缎子抹额,只用一只银钗挽发,再无别的首饰,年初来时她还是满头的青丝,如今不过三两月的光景已然半白,垂头丧气形容枯槁,整个人没一点精神,她身边的人也只剩下一个呆头婆子,一看就是没见过世面的,请安的时候唬得哆嗦。
贾母瞧着她们这幅丧气样就不喜,就算家业败了,出来走动也该收拾得利落一些,她们越是这般不上进就越是叫人瞧不起,衣裳首饰都是人的脸面,就算好东西一总没了,也该把衣裳浆洗得干净些,没的叫人恶心。
甄家太太来到贾母面前扑腾一声就跪下来,大哭道:“老太太救我!”
贾母虽不待见她,却也跟着哭了一回,可叹甄家这样的百年旺族说倒就倒了,贾母想到自家与甄家多有相似之处,难免物伤其类。
贾母对两个媳妇说:“快把甄家太太扶起来。”
甄太太一听这称呼心里就打了个突,她与贾府是亲家,按礼数老太太该称她为亲家母才对,这一句甄家太太叫得让人悬心,莫非贾府有悔婚之意?
大太太并二太太一左一右将甄太太扶起送至老太太的下首坐了,大太太觉得这人是二太太的亲家不该自己热络,因此也没搭话也没劝慰,只是拿个手绢在脸上虚擦了两下就回坐了。二太太本来就不满意甄家的婚事,不过是有老太太压着,又见甄家势大才答应的,如今甄家倒了,二太太恨不得立时就退了亲,更加不会理会甄太太,于是也没说话就回座了。
甄太太独自抽泣了一会儿,也没人劝也没人哄自然无趣,心里就凉了半截,抬头看贾府诸人,老太太面容悲切到真落了几滴泪,大太太拿个手绢虚应着,二太太低头不语,连虚应都懒。
甄太太一声长叹,心里只道世态炎凉。
贾母问道:“家里可都安置好了?”
甄太太回说:“嗳,差不多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安置的,不过三两间屋子,叫人打扫一番将就住吧,这处产业还是早年间记在一个远房亲戚名下,这才得以保全,”
贾母说道:“缺什么东西只管说,咱们两家几辈子的交情了,没有不帮衬的理儿。”
甄太太谢过贾母,又说:“如今家里遭了难,就只望众亲友救济,我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不脸面的了,此来就是想求府上给走动走动,好歹让我见我们老爷一面,自从府里被抄就音信皆无生死不知,如今我们娘们虽荫天恩得了自由,可是家里的男人还在牢里边押着,叫人怎么安心。”
贾母叹道:“你这话也在理,可是那大牢里哪是我们女人家去的地方,”
甄太太:“如今却也顾不得这许多,这些日子家里一个男子皆无,一应大小事情都是我自己打理到也摔打出来了。我不怕去那牢里,前些日子我们娘们也从牢里走了一遭,我只担心我们老爷,他那身子骨弱也不知道能不能挨得住,我知道府上去金陵薛家有亲,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在金陵当地颇有几分势力,若他们肯出面,料事能成。”
甄家在金陵当地经营多年,对当地士绅富商颇为熟悉,早知道薛家,却少有来往。只因为薛家虽为皇商,到底沾了个商字,难免轻贱,甄家这等显赫门庭自然不愿与一介商贾来往,因此两家虽同在一地却无交情可言,如今只能托贾府里再转托薛家了。
贾母觉着看在多年老亲的份上帮个忙未必不可,于是说:“薛家确与我们府上有亲,薛家的当家太太是我这二儿媳妇的姊妹,”
老太太这是把事情踢给了二太太,二太太平日里就不爱管这等闲事,但分有人求到头上是能推就推,这会子老太太当面把她亮出来,她心里就有些不美,岂料甄太太心急,听了老太太的话就过来给二太太行礼,二太太连忙扶住她,说道:“甄太太且慢行礼,薛家能不能帮上你还未可知,我也不白受你的礼。”
甄太太立时问道:“这是为何?”
二太太说:“薛家虽是金陵旺族,但他们家已移居京城多年,与金陵官场之人怕是生疏了,这会子要现打发人去金陵说情,怕是不中用。”
甄太太委实不知薛家的近况,想来甄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像薛家这样的人家都没有资格攀附的。因为听得二太太这样说她难免有些疑心,于是问道:“二太太此话当真?”
二太太说:“这等事哪有混说的,诚如老太太所言,薛家的当家太太是我的胞妹,她带着儿子女儿进京都好几年了,原本就住在我们府上,前一阵子才刚搬出去,你要请托她们家说情也不必去金陵送信,只去南城找一找薛家就行,极好找的。”
甄太太说:“我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又是个妇道人家不便在外头走动,烦请二太太把薛家太太请到这府里,容我在这里会她可好。”
二太太十分不情愿管这等事,但有老太太在上头压着也不说立时驳了去,只得说:“见上一面到好说,只是我那妹妹是个糊涂人,外头的事情一概不知,外甥又是个呆霸王最爱混闹生事的,他不惹事就算好的,哪有本事帮衬你府上。”
其实二太太这话到算不得推拖,薛家的事情正如她说得那样,老太太与大太太听了并无甚想法,只是甄太太闻言心里就窝了火,想这位二太太原是自己的亲家,本该是最热络的一个,谁知她竟这般冷情连个人情都不想送,老太太还陪着哭了一回,大太太虽未曾落泪到也装出个悲切的模样,这二太太到是装都懒待装了,恨不得立时把自己赶出门去,她好落个清静无事。甄太太在心中冷哼,你越是不愿招惹我们,我就越是不能叫你如愿。
于是甄太太对二太太说:“能见上一面就好,也不敢实指望,况且我家小女儿是订给二太太做儿媳妇的,薛太太即是二太太的胞妹自然就是我家小女的长辈,原也该去拜望的,就请二太太邀了薛太太过府,到时候我也带着小女过来,也叫她给长辈磕个头。”
二太太的脸色立时就不好看了,她勉强一笑说道:“这就不必了,贵府才遭了难,这会子让姑娘四处走动怕是不妥。”
甄太太说:“若去别处怕是不妥,可是来府上就不怕了,早晚是要嫁过来的,我还想让小女在府上借住几天,不知是否便宜。”
二太太冷哼道:“就没听说过哪家未出阁的姑娘在别人家借住的,甄太太这话可真叫我不知如何答复了。”
甄太太笑道:“二太太教训得是,借住一事的确不妥,到不如,咱们立时就选定日子把婚事给办了,两下里到也便宜。我正发愁现在银子不凑手,家里人口多开销大,难免叫小女受些委屈,早点打发她嫁了,也好叫她早点到府上享福。”
二太太嘴笨,这会子只能说:“这怎么使得,小定大定都没有就要迎娶,岂不叫人笑话。”
甄太太说:“这也好办,我回去筹划筹划下月小定再下月大定,咱们利落的把事办了,”
二太太只说:“这怎么好,这怎么好,”
老太太说道:“婚事且先不急,我们贾家以诗书传家最讲究孝道,断没有老子在牢里押着,姑娘就着急上花轿的,若是你们府上银子不凑手,我们到可以帮衬一二。”
老太太也不愿抬个庶民之女进府,但这会子人家刚刚遭了难,也不好直言退亲的事,大家子总要顾及些脸面的。
甄太太心里也明白这婚事八成是要退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断不肯与庶民结亲的,甄太太明白这就是世道人心强求不得,刚才那些话不过是为了气二太太才说的,这会子老太太出面说话了,她就不好再说,只能顺着老太太的话说道:“多谢府上的好意,我们到还过得去,如今不比从前,一切都要俭省着来,就我们娘几个到用不了几两银子,若说支借就免了,只是前几个月暂存的府上的那几箱银子,想着现在就抬回去,为的是人情走动,再给金陵那边打点一二。”
哐啷一声,二太太手里的茶盏掉在地上,众人向她看去,只见她脸色煞白身子摇摇欲坠,大太太坐在她旁边见状慌得不顾礼仪嚷道:“怎么了,这是怎么了?”
二太太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勉强站起身像是要告退的样子,才起来就一头栽倒在地。
113第113章
第一一三章
二太太这一晕倒;甄太太到也不好再留,只得先告辞离去,离行前还叮嘱老太太;让尽快把银子送过去,老太太自然应允;甄家人虽然有些疑心,但也只得先回去了。
二太太这一病少不得请医延药,府里忙乱了一阵,太医来请过脉也没说出什么;只说是气急攻心,老太太只当是为宝玉的婚事急的,也没当回事;只嘱咐她好生养着,府里的事多交与探春与李纨协理,只一件事是立时需要办的,就是尽快打发稳妥的小厮给甄家送银子去。二太太当时应了,贾母也就撂开手。
却不想十天以后甄家太太又打发人来说话,说是贾府还没把银子送过去,贾母这才警觉事情不对,当时封了大红包赏给来人,叫他回去好生与甄太太解释,就说二太太这些日子病糊涂了竟忘了此事,现在老太太知道了,立时就给她办。
等打发走了甄家人,老太太就命人把二太太叫到上房,又打发人去请了贾赦夫妇并贾政过来。
老太太居中而坐,贾赦夫妇坐在左手边,贾政坐在右手边,二太太最后一个过来,进门见了这个阵势就知道不妙,但又避无可避,只得硬着头皮上前给贾母行礼,又给兄嫂行礼。
贾母也没让她坐,劈头就问:“甄家的银子你送去了?”
二太太回道:“回老太太,前些日子媳妇病了一场,这事就耽误了。”
贾母说:“甄家遭了难,她们娘们身无长物正等着这笔银子过活,这档子事怎么好耽搁,你身子不利落也该回明了我,我自会安排,到叫人家来催好没脸面,这事你也不必管了,现时就命人把银子抬到这里,”
二太太说:“怎么好叫老太太费心,媳妇过两天就送过去。”
贾母冷笑道:“我也不敢再劳动你了,我活了八十多岁从未被人上门讨债过,今日到是见识到了,还要多谢你呢。”
二太太连忙请罪,“是媳妇疏忽了,媳妇自去给甄太太赔罪。”
贾母说:“不必了,速速打发人抬银子过来。”
二太太却站着不动,老太太才要问话,却被大太太抢了话头,她说:“二太太还不快去,我们现等着呢!”
二太太说:“近来事多,我又病了一阵子,叫我立时抬银子来,我到想不起搁哪了。”
老太太早觉着事情有异兆,这会子见她不肯交银子,就越发的不肯放过,她说,“几万两银子装了三个箱子送来的,那么大件的东西,又不是个薄片子,找还能找不到吗,叫大太太陪你去找就是了。”
二太太额角见了汗,用手绢轻擦两下,说道:“不敢劳烦大太太,媳妇自去就是,”说罢就告退离去。
贾母等在这里说些闲话等着,谁想一等就等了足足两个时辰,其间几次派人传话,都只说正找银子,终是贾母打发了鸳鸯去说话,才把二太太请了过来。
甫一进屋,大太太就问:“二太太这是去哪里找银子了,到叫我们好等。”
二太太说:“这银子的下处委实是忘了,我这里有一万两银子的银票,交给甄家暂用吧,”说着就上前来,把一叠银票放在老太太跟前,
房中众人闻言都惊疑不定,贾政骂道:“糊涂,那几大箱东西岂能长脚自已跑了,还不快仔细找来。”
贾赦在一旁说风凉话,“许是二太太的房子太多,藏在哪个犄角旮旯一时找不见。”
贾母此时撂了脸色,狠声说道:“你当我真个老糊涂不成!”
二太太知道今日之事难以善了,她咬咬牙跪下请罪,只说:“请老太太宽限几日,媳妇一定把钱凑齐。”
贾政闻言大惊,“莫非是被你花销了?”
贾赦却道:“此言差矣,那是六万两银子不是六百两,三两个月哪里花得了。”
大太太在一旁忿忿地插嘴“是啊,六万两呢,我都没一手拿过这许多银子,二太太到真是大家子出身,见过大世面的,这许多银子说花就花了,我们连个响都没听见。”
贾母拍着木榻骂道:“蠢妇,这银子究竟是何去处,还不快从实招来。”
二太太哭道:“这些日子家道艰难,着实花掉了一些,今年春天的租子收得晚,下人们的月钱没有着落,我怕奴才们抱怨就挪用了一些,还有端午的节礼,也用了些,前阵子北静王做寿皇后诞了嫡子都挪的甄家的银子,我原想着他们家也用不到,暂且借用等庄子上的收成交上来再补上。”
贾母瞪着眼睛问她:“真是公中开销挪用的?”
二太太点头
不料贾母立时大怒,把手里的茶盏直直的掷向二太太,茶盏在她面前摔个粉碎茶水溅了她一身,惊得二太太惨叫,其余人等也站起身请罪。
贾母指着二太太骂道:“你这蠢货,当这世上只有你一个聪明人,我们都是傻子不成,这府里一月有多少开销,我竟不知,端午节礼要准备多少我们也不知,只凭着你胡说乱造,可我们再不理家事,也明白六万两银子是好大一笔银钱,末说三两个月就是三二十年也未准花销干净。”
大太太在一旁帮腔,“老太太说得是,我们府里不过百十口人若是一个月能花销几万两银子,那摊到每人头上岂不是要花销上百两了,我可是没见着这些,二太太这谎编得太离谱,我们若是信了你岂不个个都成了傻哈儿。”
二太太紧咬着下唇不说话,贾政被她这闷葫芦气得无法,只能跺着脚喝骂:“快说,这银子被你弄到哪去了?”
二太太终是不肯说出银子的去处,只求老太太宽限几日,说是一月之内必能凑齐银子。再要问就只是哭不肯说话了。
老太太气得大骂:“是我没福,才修来这
等败家的媳妇,现时叫王家人来领回去,我们府里容不下这样的。”当时就命贾政去请王子腾,二太太闻言哭得更凶,老太太也不理她只命人将她关在房里不准出去。
……
王子腾夫妇来到贾府时已是掌灯时分,他们先去贾母的上房里见过贾母,贾母平日对王子腾到有几分看重,并不似一般晚辈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