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阳光大宋-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进城,韩琦在后面对梁丰悄悄说道:“这个安抚使怕不是个好相与的。”
“为什么?”梁丰虽然同意,但还是要看看他的观点。
“此人貌甚倨傲,对武将勉强之至,怕是这次督帅他们,要难过得多。”
梁丰默不作声,岂止难过呀!
接风、升堂、宣旨一系列手续完毕,三rì后,秋风萧瑟之中,众人又在范雍的带领下,送走了王曾相公。临走,王曾拉着王德用手到:“枉顾延州一回,寸功未立,是所憾也。务须辅佐伯纯,同心同德,破得羌贼,老夫与尔等遥庆!”
王德用默然不语,拱手低头,送别上司。
过了一天,范雍升堂理事,分派各人事务。王德用身为副帅,自当肩负起部队rì常各项差事。他范雍堂堂京官,出来是找机会同党项谈判的,怎么能做这些鸡毛蒜皮的腌臜之事?石元孙领剩余五万禁军,专任拱卫延州,不与永兴军相统属,但可以襄赞永兴军务。其余各司、各房,仍归其旧,不予变动。
这一项布置,虽有推怠之嫌,但好歹还算稳妥有条理,众人皆不反对。平rì议事,只有自己与王德用二人固定,其余随意传调。不可相违。大家也没意义。
接下来就是真正议事了。范雍在公事房问王德用:“元辅。今党项锐气已失,不敢言勇。本部yù趁其铩羽之时,招来相见,若其真能臣服,谈妥之后,就可复旨了。你以为哪天合适?”
“相公,恐怕此事须得谨慎才是,元昊祖孙三代。素来反复无常,屡有食言而肥之举,虽小败两阵,未动其根本。不可轻信。”
“诶,你们在前方打得声威大震,朝廷已经很满意了,怎么说是小胜呢?勿用谦虚,他们既然求和,我自会周旋,绝不坠了大宋威名就是。你是副帅。就偏劳你,去传他们来。咱们抓紧谈吧!”范雍打仗是不敢的,但谈判却急得很,这种栽花不栽刺的事儿谁不愿意早点完成,向朝廷请功?
“相公还是多听听帐下各属僚的意见吧,此事天大干系,下官一人却承担不起。”王德用还是婉拒道。
范雍心中不爽,自己堂堂主帅,居然俩人单独说话都不好使了?但初来乍到,也不yù与王德用撕破脸皮,只好点点头道:“那就把你的两个小智囊叫来说说看法吧,额对了,善良和陈平原他们也来,一起听听,拿个主意。”
他想梁丰和韩琦俩人绝对算是王德用的铁杆,叫来说意见,那还不等于逼自己么?多叫些人来,壮壮自己声势,实在不行,还可以转移话题,不至于尴尬。
众人到齐,范雍本想叫他们全站着听训的,但因为自己是文官,梁丰韩琦又分别是探花和传胪,最是清贵无比,便爱屋及乌,人人都有了座位,团团坐在下首。
“本部宣抚西北的使命,各位都是知道的,不多说了。方才与副帅商议同党项何谈之事,副帅特意说多听听你们的意见,不知各位有何教我?”范雍轻轻笑道,但语气中显得颇不以为然。
大家都默不作声,尽都揣度他的心思。
过了一会儿,还是于禁挨不住,站起来行礼道:“相公,咱们西北地广人稀,元昊世代据此,来去如风,困扰西北百姓数十年了。此人甚不可信,历来爱行欺诈之事,议和恐怕不妥,倒不如大军直取,恢复我大宋疆土为上。”
他虽是大将,但这种场合出席不多,真心不懂规矩,见各位都不说话,便忍不住开口言道。
范雍不悦,以你一个武夫,大爷我假装mínzhǔ一下,你还真敢说话了?还尽说些老子不爱听的。心里骂,脸上带笑道:“于将军言之有理,不过呢,朝廷不yù连年征战,苦害生民,本部也是奉旨而来,你这番言语,怕是不合时宜吧?”语气却颇为严厉。
于禁听得心寒,知道这位是个不能乱说话的,赶忙躬身坐下。不再言语。
范雍心道拿下一个,下面的就好开交了,又侧身朝梁丰韩琦看去:“你们二位年纪虽小,确是饱读诗书,明理之士,有何高见,也请说来。”人家直接就无视了其他武将,就对读书人高看一眼,怎么啦?
不过这俩读书人算是另类,并没有音声附和,韩琦当先站起道:“相公容禀,党项羌族甚有来历,唐安史之乱后,拓跋朝光迁至银州??????”韩稚圭口吐莲花,当着一种文官武将,给范雍上起历史课来,好半天功夫,就听他一个人的吧,从拓跋朝光一直扯到拓跋思恭,又扯到如何赐姓李氏,再到太祖赵匡胤怎么样削藩夺权,李继捧怎么全家搬到开封,李继迁如何不服管辖,好一大堆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范雍是进士出身,治史乃是必修科目,哪里会不知道这些陈年老货?开始还耐着xìng子慢慢听他说道,也这小屁孩也太能说了,简直没有收嘴的意思,他不嫌口干,自己倒不住地咽唾沫。最后实在忍不住,皱眉举手打断了韩琦才描述道赵德明的故事道:“稚圭,下面无须多说了,你讲这半rì,到底是甚个意思?”
“额,相公,学生是想说,党项历来反复无常,唯利是图,不可轻信,若要议和,也必须对方拿出足够的诚意来才行。”
“靠,你他妈的绕这半天就为了这么句话么?”范雍腻歪之极道:“那么,依你之见。怎样才算他们拿出诚意呢?”
韩琦这才说道:“第一。元昊大军必须从乌白池后撤二百里之外;第二。须让出银州、夏州、龙州等先前夺我之地;第三,岁赐可以,但年年朝贡不得低于岁赐所给;第四、榷市可以重开,但不许强买强卖,侵占我汉人利益。”
平心而论,这四个条件凡有点正常脑子的人都不会觉得过分,理所应当,天经地义。
可是他们也知道。以范雍为代表的一大票文臣,遇到这种事情根本就不能以正常人的思维去揣度。果然,范雍听着听着,不禁冷笑起来:“果然英雄出少年啊。稚圭一身是胆。可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不用对天下苍生负责,可以不用管尸山血海离乱多少户口。老夫却不能不考虑这些啊!”
韩琦听得小脸涨红,他自尊心最强,明明是老头在嘲笑自己位卑职小,年轻娇嫩。不懂大局。yù待反驳,又实在拧不过这位最高军政长官。当时难堪之极。
这是梁丰才站起来。躬身说道:“相公,属下有一言,请相公教正!”他动作,语气,做派,比之韩琦毕竟成熟许多,显得雍容而不急躁。范雍就多生了几分好感,点头道:“玉田但说无妨。”
“先前各位都说了羌贼来历与秉xìng,属下就不赘言了。属下窃以为,于将军与韩书记所言有些道理,羌贼的确不可轻信,有史为鉴,相去不远。”
这几句话他说得挺温和,范雍也很认同,微微点头。
“可是相公奉旨前来,又不能不谈,此大难也。”
范雍大生知己之感,用力点头道:“不错不错,你接着往下说。”
“似此左右为难之际,相公不妨做好两手准备,都妥当了,方可开始议和。第一,我乃天朝上国,无须自降身份主动找他。若有诚意,须是他来求我!第二,羌贼狡诈,前番假借礼佛,竟私行探路之事,现他jiān细来使,还在延州看管之下,相公一问便知。因此必须先做好防范,才能见他。有此两条,彼酋气势已沮,必不能再行漫天要价之事。”
范雍自从开始开会到现在,才在梁丰口里听到些合他心意的话,中庸之极,不能不承认,想得真是周到啊!便脸露笑容起来:“玉田言之有物,不错不错,第一条是没问题了,那么依你之见,这第二条当如何准备呢?”
他这么笑眯眯地同梁丰说话,旁边韩琦却气得不轻。方才并不是他真的啰嗦,只是想多说些事例,让范雍有所jǐng觉而已。谁知人家不待见自己。这倒也罢了,最可恨就是玉田兄,怎么不跟着自己直言进谏,反而无由退让,博取上司欢心?忍不住就嫉妒恨了起来。
他真心冤枉了梁丰,经过无数次的内心交战,直到进了议事堂才下定决心,对范雍这样的人,用强是不行的,人家位高权重,冷哼一声,自己们所有成果就要灰飞烟灭,无论如何,先巩固此前战果再说。
“无他,延州最当贼冲,彼酋驻兵乌白池久矣,虎视眈眈,然我处地阔而砦栅疏,近者百里,远者二百里,实难彼此相顾,请相公扩大防范,稍加时rì,增修城砦,务使防备固若金汤,以免贼子长驱直入。如此议和方能落到实处。”
等他把话说完,范雍又默然了。还要修城砦?那得多少时间啊?难道自己要长期呆在这个鬼地方么?朝廷催的急,这几个看起来又是阳奉yīn违的主,万一再像上次一样,勾引对方起些冲突,借机开战起来,那如何是好?
老范真是神机妙算,梁丰确有此意,先稳住老儿别慌谈判,暗地里寻个机会,挑些事端。只要手脚干净些,谅这老糊涂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到时又是故技重施,人家要打,咱们有什么办法?
他哪知道范雍误打误撞,已经把这事给猜出来了。沉吟半晌道:“虽然言之成理,毕竟劳民伤财,又太过费时,此计不妥。不过老夫可以答应你们,先让彼酋来求见时才开议程。到时候偏劳元辅,悉心准备,勿使彼酋yīn谋得逞就是。”
梁丰心里顿时大骂:“这个老东西,打仗不行,斗心眼还他妈一套一套的。防范的事情交给老王,这不是说议和功劳归你,万一打起仗来就是王德用的过失么?难怪那么大度,直接就分工王德用负责军事,埋伏在此啊!”
虽然心里大骂,但不好反驳,只好唯唯退下。
范雍这边虽然没有完全达到尽快谈判的目的,但毕竟也有所得,也不好完全驳了众人的面皮,也见好就收,大家都能接受最好。
接下来就无聊了,该训练的训练,该文书的文书,大家各归其位,貌似正常。只不过梁丰抽空去拜见了被贬来军中效力的监判官刘平几回,虽然年龄悬殊,却相见恨晚,大有知己之感。而韩琦却为了当天开会惹范雍的不愉快,勉力办差,恪尽职守,周旋左右,竟渐渐和范雍愈加亲密起来。
话说到了冬月,漫天寒风呼啸之时,元昊终于遣使前来请降,恭敬递上下书,请范相公择rì择地开启和平之门。
382、什么好男儿
(多谢‘dhzx‘的月票,多谢“小僧能持”的打赏!)
~~~~~~~~~~~~~~~~~~~~~~~~~~~~~~~~~~~~~~~~~~~~~~~~~~~~~~~~~~~~~~~~~~~~~~~~~~~~~~~~~~~~~~~~~~~~~~~~~~~~~~~~~~~~~~~~~~~~~~~~~~~~~~
安抚使行辕的暖阁之中,范相公在烧得旺旺的银丝炭炉边舒服地坐着,交椅上还垫着厚厚的猞猁狲皮,暖和无比。手里摊开红绸封皮夹板,恭楷誊书的《上钦命咸平进士龙图阁待制右谏议大夫知延州事陕西安抚使范公书》,一字一句地读着,不时脸露微笑。
为了表示自低一等的规格,这封外交信以元昊年幼的长子宁令哥的名义递来。信中很谦卑的语气对范雍表示了敬佩和向往,言说既然宋天子已发明诏,先前下国罪孽深重,得到喜讯都不敢相信,迟迟没有主动上门,请求原谅。范公威名震于西北,无论各族,俱都五体投地,有你老人家来主持和谈,再好不过,希望秉持朝廷一贯泱泱大国的气度,不与属国计较,早些促成双方和平,则番外之民之大幸!。。
范雍很享受这种辞藻华丽,语气谦卑,又对自己极尽尊崇的信件,顿时觉得虽然西北清苦,能有此风光一回,也不枉走这一遭了!
他认为,以自己的身份地位、在西北党项人心中的威望。主持这次和谈。很般配。
几千年来。所有的中国官僚,无一例外都有这个毛病,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似的。其实几千年来所有的中国秘书,无一例外写这种公文的时候,作的都是填空题罢了。别说是范雍,就算换一个桶雍,人家也只把名字一改,照样送来。毫无差错。
要知道,下属、员工、老百姓表面上尊重你,哪里是因为你这个人?而是你这个屁股下面那把椅子而已。哪天卷铺盖滚蛋,你他妈连个屁也不是!
可惜,范相公不知道这个道理,或者是明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起码这感觉很好啊,何必去深究它煞风景呢?
所以他根本就不会去想,要不是王德用、郭遵、刘奎他们打了几个胜仗,人家回来求和么?跟你有鸟关系啊!
扯远了。拉回来。
话说范相公爽了好几遍以后,命人把王德用请来。商议和谈rì子。按说他可以自己决定的,但军事方面还是王德用负责,问问人家准备好没有是必须的。梁丰提议没错,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王德用虽然心里难过,但还是恪尽职守,表示马上jīng心准备,争取尽快将各种防范措施做好,以便年前把这事儿给办了,让京城官家、太后过一个开心年。
“元辅啊,也不必太忙,我得到信,你们上次两场胜仗,朝廷特旨嘉奖,估计过几天就要到了。到时候先给授奖的将士们庆贺一番,让他们先风光风光,感受朝廷恩典,也好顾全大局,莫坏了事才好。”
范雍心里知道西北将士对党项的感情,内心深处还是怕他们做出什么有失大国体统的事来,反正奖赏也是朝廷给的,先拿来安抚一下,有了面子,自然要稳定一些。王德用不知他心中的弯弯绕,听说有嘉奖来,当然大喜,毕竟是弟兄们一刀一枪挣出来的,既然一把手发话了,焉能不大办一次?赶紧答应了,喜滋滋地出去。
果然,不多几天,朝廷的宣抚队伍就来到了延州。等梁丰跟着王德用出城迎接的时候,两人心中都是一凉,原来朝廷只派了三班院和西府审官院的两个郎中并几个自己都不认识的老黄门前来宣旨。打了两个胜仗,活活赚了党项六七千人,还抵不了一个县令捉拿几个响马盗贼,得到流内铨的嘉奖规格高。
虽然不忿之极,却不敢说出来。将士们哪里懂这个?就光知道朝廷嘉奖了啊,难道要说出来寒了大家的心么?只好强装笑脸相应。
黄门来使宣读诏书,永兴军守土有功,作战勇猛,特赐李士彬加昭武校尉衔、郭遵振威校尉衔、刘奎御侮校尉、狄青仁勇校尉、焦用陪戎校尉。
王德用带兵有功,主帅中书,赐红袍一领,钱五百贯。其余各有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