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才子-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加上黄公有请,人家乃是首席内相,不好不去。
    就立即让连老三雇了马车,就要过去。
    “等等,公子你腿伤还没有好,怎么乱跑。连叔你也真是的。”蛾子一通埋怨,弄得连老三有些尴尬。
    这几日,吴节总算没有到处乱跑,整日呆在家中。蛾子看到吴节的伤腿,心中虽然难过,可却感觉塌实了许多,只觉得就这么守着公子,却是人间最好的日脚。
    吴节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哈哈一笑:“蛾子,你若不放心,随我一道去就是。在屋子中也呆得烦了,难道你就不想出去走走。”
    蛾子哼了一声:“真当我想着跟你出去玩耍,公子,我是放心不下你呢!”虽然口中说得凶巴巴的,但她眉宇间却露出一丝喜色,立即就跳上了马车。
    本以为北顶娘娘庙应该有不错的雪景,可真到地头,却让吴节有些失望。
    这地方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健得门附近。在后世正好位于北京市最繁华的地带。可在这个年头,这地方还很荒僻,到处都是农田,远远地还能看到一条小河,河北面却是一片黑压压的森林,生态看起来不错。只可惜正值隆冬,地上东一片积雪,西一片枯黄的野草,看起来就好象瘌痢头一般。至于树木,都掉光了叶子,光秃秃地迎接冷风,显得非常萧瑟。
    说起来,这地方在后世也非常有名字,正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奥体中心,在北顶娘娘庙的旁边就是大名鼎订的水立方和鸟巢。
    当然,这两个地标性建筑还要等四百多年才会出现。
    当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吴节也关心过一阵子,知道这座北顶娘娘庙的情形。
    这是一座道观,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有山门殿、天王殿、娘娘殿、东岳殿、玉皇殿等气势恢弘的建筑群,一共四个大得出奇的院落。9v k 。 首发
    可真进去,才发现里面简陋得很,完全不相后世那般宏伟。几个主要的殿堂都还没有完工,很多地方也有些破旧,比起西苑嘉靖皇帝的居所玉熙宫好不了多少。
    不过,一旦看到北顶娘娘庙的红墙碧瓦,蛾子却显得很兴奋。甚至还站在山门前对着门口那棵松树看了半天。
    小丫头本是南方人,这次来北京是她平身第一次看到北方的雪,和万物枯黄的景物,一切都透着新鲜。
    黄锦约吴节来这里游玩,却没见着人。反到是有几个太监模样的人换了便衣,东一个西一个地站着,看是无意,却隐约有戒备的架势。
    想来也可以理解,人家黄太监毕竟是内相,出门游玩,这保全工作自然要做到极处。
    玉熙宫的太监吴节都认识,这几个人看着脸生,让他心中奇怪。
    上前去问:“黄公到没有。”
    被问话的那个太监一脸的冷淡:“黄公还没倒,你自己在观里等着。”
    吴节无奈,只得带着蛾子进了道观,四下游玩,只片刻就将四个院子看完了,觉得相当无趣。
    天气实在太冷,观中也没有其他游客,连个道童子都看不到,死寂寂的。
    他感觉身上有些冷,就想去后面找个房间避避风,烤烤火喝点热汤什么的。
    可蛾子却不依,径直跑进刚修缮完毕的娘娘殿上下左右地看着上面的碧霞元君神像,面上带着笑容,口中喃喃地说:“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
    吴节倒是奇了,问:“什么原来是这样?”
    蛾子:“公子,我以前虽然没来过,可却人听过这里的事情。这京城里一共有五座娘娘庙,称之为五顶。麦庄桥是西顶;草桥那座叫中顶;东直门外,东顶;安定门外,北顶。
    这五座娘娘庙中有三座供奉的都是肉身的娘娘。年龄都是十几岁的小姑娘,是一母所生的亲姐妹。有一天母亲带着三个女儿去逛南顶,大姑娘非要上大殿香案上坐不可,母亲阻拦不住。庙里的道士就劝说:‘她要上去,就一定是有根基的,不用拦她了。’谁知这位姑娘一坐金佛龛,立刻坐化,就成了肉身的娘娘。母亲悲痛之余带着剩下的两个姑娘去逛北顶,二姑娘又坐进了佛龛坐化了,成了北顶娘娘。母亲只好带着三女儿回家,谁知在归途中三姑娘闹着要逛西顶庙,母亲又答应了,结果三姑娘又在西顶庙坐化,成为肉身娘娘。”
    说到这里,蛾子朝前走了一步,又是好奇,又往事畏惧。期期艾艾地问:“公子,你说,这神像真是肉身的吗?”
    吴节哈哈一笑:“怎么可能。”
    这个时候,神像后面的后门口转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人也朗声笑起来:“道家讲究的是**飞升,一旦得道,别说身体,就是家中的鸡犬也会一道上天逍遥自在,怎会留下蝉蜕?肉身菩萨那是佛家的说法,我们道家可不兴这一套。”
    吴节转头一看,出来的正是嘉靖皇帝和东厂督公,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陈洪。
    嘉靖皇帝身穿一件宽大的湖州棉布道袍,很薄,里面只有一件绢衫,大冷天的,看得人心中发寒。
    这家伙,真抗冻。
    嘉靖的头上还戴着一顶道冠,手中拿着一把浮尘,在穿堂冷风中显得飘逸无比。
    至于陈洪,则两眼阴翳,一看就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也同样做道士打扮,只可惜穿得极厚,跟个雪人一样,臃肿可笑。
    吴节心中一惊,立即明白过来:什么来北顶娘娘庙游玩,分明是皇帝的诏对。
    北顶娘娘苗始建于宣德年间,本不过是一普通的道观。可嘉靖初年,因为嘉靖的母亲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经常来这里烧香还愿什么的。又让皇帝拨下一大笔款子从新维修,久而久之,这里就变成了皇家道观。这一点从道观大门上的匾额上书:敕建北顶娘娘庙,中的那个“敕”就能看出来。
    难怪能够在这里遇到嘉靖皇帝,想来皇帝是想诏自己讨论厘金一事了。
    不过,吴节还是奇怪,皇帝要想见自己直接派人叫他进西苑就是,又何必弄得这么麻烦?
    吴节慌忙一作揖:“吴节见过道君,见过陈公。吴节先前接黄公的令,让我来这里游玩,却不想遇到道君神仙,真让人诚惶诚恐。”
    大概是看出吴节眼中的疑惑,嘉靖淡淡一挥大袖,激起的冷风让蛾子缩了缩脖子:“黄锦有事来不了,这里供奉有一册张三丰真人手书的〈道德经〉,本道君今日过来看经,听说你到了,就过来看看。本来想传你去玉熙宫的,可那里都拆光了。就连本道君也搬走了,索性在这里与你见面。”
    还没等嘉靖说完,旁边的蛾子就惊叫一声:“哇,你是神仙,真的是神仙啊!”
    就走上前去,跪在蒲团上不住磕头:“神仙老大人,千万保佑我家公子大富大贵,身体健康,到高中进士。”
    见蛾子扑上去下跪,吴节大惊,这才想起自己还没来得及让她回避,这下只怕要糟。
    旁边,陈洪也是脸色一变,满眼杀气:“大胆!”就将右手握成凤眼拳的架势。
    他和黄锦一样,也是有数的拳法高手,否则也不可能掌管东厂这样的强力机构。
    嘉靖却是朝陈洪摆了摆手,正色问蛾子:“你这小女娘从什么地方看出本道君是神仙的?”
    蛾子抬起头用景仰的目光看着嘉靖:“老神仙,蛾子里三层外三层穿得厚实,已经冻得手脚发木。这天冷成这样,普通人穿如你老人家穿这么点衣服,只需半个时辰就僵了,一个时辰绝对冻死。可你却谈笑自若,想来定是寒暑不侵,那不就是书里的神仙吗?”
    这一句话正好搔道嘉靖皇帝的痒处,他常年服用仙丹,丹毒早就深入骨髓里去了,也感觉不出冷热来。因此,大热天的时候,他总喜欢穿棉衣大氅,到了数九寒冬,偏偏是宽衣薄衫,就是想显出自己与常人的不同。
    当下,皇帝哈哈一笑:“你这小丫头倒是眼尖,叫什么名字?”
    吴节忙道:“回道君的话,她叫蛾子,是我的贴身丫鬟,不懂事。”
    “不错,不错,是个伶俐的女孩子,有些像你书里那个忠心耿耿的俏晴雯。”夸奖了一句,嘉靖又笑对蛾子道:“没错,我就是神仙,方才你的祷告我已经听到了。你家公子大富大贵身体健康什么的,本真君可保佑不了。一切皆有定数,非人力可为。”
    蛾子欢喜得眼圈都红了:“还请神仙保佑,若公子将来中了进士,我年年过来给烧香。”
    嘉靖笑得更欢畅,一挥袖子:“蛾子,不错这个名字取得好。飞蛾扑火,虽百死而不悔。烈火中陧盘,未必不飞出只金凤凰来。下去吧,我同你家公子还有话要说。”
    “是,谨遵法旨。”蛾子又磕了一个头,退了下去。
    陈洪也退了下去。
    殿中安静下来。
    嘉靖盘膝坐在蒲团上,看着吴节:“你的条陈朕已经看过,也揣摩了好一阵子。吴节,你好大胆子,竟然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富贵荣华长命百岁什么的,朕自可保佑你。可今日若不说出个道理来,一切都要休提。”
    ps:月底了,估计大家的月票已经出来了。若没个好的去处,不妨投给这本书,算是对本书的一种支持。谢谢大家!

第二百三十八章 从弄臣到干臣的关键
    第二百三十八章从弄臣到干臣的关键
    嘉靖的话说得很是平淡,面容也是异常平静,可吴节依旧能听出一股阴森森的味道来。
    这句话中包含有两层意思:一,这个条陈他也吃不准,需要吴节解释。若说得中了他的意,自然会简在帝心;二,若说得不好,嘿嘿,金杯与汝饮,白刃不相饶。
    吴节自然知道自己所上的这个条陈的厉害之处。
    说到底,这个折子上所说的东西完全照搬明末的厘金制度。就是允许地方军队在战区设置关卡,收取商业税没,自行凑集军饷。
    这一举措虽然可以让朝廷在战争期间不用花一文钱军饷,可后果也是严重的。不要说是明朝,即便是其他朝代,军队的后勤给养、军饷器械都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可说前线的士兵的每一件衣服、所吃的每一粒粮食都需从后方,由单独的配给体系供应。
    如此,中央就可以利用财权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可这个制度一出,军队有了自行征税的权利之后,军政一把抓,经济上对朝廷的依赖程度下降为零,换谁做这个军事长官,都不会鸟中央政府。
    这样的结果就是…………军阀割据。
    然后,乱世降临了。
    嘉靖皇帝可不是昏君,不但不昏,对于权力和政治的嗅觉比起普通人却要敏锐上三分,如何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若换成其他的臣子上这样的奏折,光一句“心怀叵测,其心可诛”就足以让上条陈的人万劫不复。
    皇帝和吴节前段时间天天呆在一起,极喜吴节的青词和小说,对他也算了解。知道吴节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举人,同朝中各大势力也没有任何瓜葛,这样的条陈也不可能出自他人的授意。
    如此才没有当场发作,反秘密会见吴节,探讨其中的细节。
    厘金制度关系实在太大,很有可能养出一个庞大的军事集团,对明朝的文武相制,以小制大,中央强地方弱强干弱枝制度的一种反动。就算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也不为过。
    正因为如此,嘉靖皇帝觉得西苑里耳目众多,索性就将诏对的场合设在北顶娘娘庙里。
    嘉靖看着吴节,心中却是有些黯然:等下吴节若能说服朕倒是罢了,若说不通,只能舍弃他了。此例若行不通,以后也不用再提,而且得严格保密。否则,让有心知道,难免不会兴起同样的风浪。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旦让别人知道朕曾经在这事上面动心过……后果不堪设想。
    忍不住皱了一下眉,暗叫一声可惜:吴节啊吴节,你也知道朕宠着你信任你。你平日里侍侯朕,写写青词,做做文章,将来中了进士,朕肯定会让你有个好的去处。奈何……好今日就看看你在军国大事有有什么过人之处,若不过是一个大言炎炎之辈,今日定叫尔走不出这座道观。
    ……
    吴节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厉害,说句实在话,今天嘉靖皇帝还真是打了他一个突然袭击。若换成其他人,只怕早就懵了,或者被他这一句话吓得魂不附体。
    好在吴节毕竟是一个现代人,对于等级观念,或者所对于所谓的权威有一种天生的叛逆。加上这几日他也预先揣摩过诏对时该如何说服皇帝,心中已有腹稿。
    当下也不畏惧,却是一笑:“道君,吴节自来就是个胆子小的人,何德何能,敢给道君出主意。只不过,道君问起如何改善前线的窘迫状况,这才有感而发,照实回答罢了。至于个人的荣辱沉浮,只要能解道君之忧却也顾不得了。”
    嘉靖依旧一脸平淡,却扭头朝大殿外看去。
    柳絮一般的雪突然飘飘扬扬地落下来,静谧无声。
    陈洪还是那张凶横的脸,蛾子却不惧怕,反主动同他聊起来:“大叔,这里实在太冷,有没有避风的屋,生炉火才好。”
    “随我来。”大约是觉得蛾子站在院子里也不法,难免打搅到万岁爷和吴节的诏对。陈洪冷冷地应了一句,转身领着她进了旁边的一间耳房。
    “夏有凉风冬有雪,便是人间好时节。可朕在位四十年,没一日清闲过,这做皇帝却是世上一等一的苦差事。”嘉靖不为吴节这一句话说动,反道:“这四十年来,朕的内阁、六部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很多人的名字都记不清楚了。这其中有机敏百变善于揣摩人心的,有愚蠢透顶,或者心术不正的。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这么多人,正直者有之、刚烈者有之。可无不试图用他那一套打动帝王之心,以图攀龙附凤之举。朕看得倦了,也听得累了。有话直说,不要弄话头。”
    嘉靖这话说得已经有些不客气了。
    吴节背心微微出汗,他还是低估了嘉靖的智商。以为自己说一些什么从后世的所谓宫斗电视剧上学来的套话,大话,就能将皇帝给忽悠过去。却不想,嘉靖皇帝在位这四十年,什么样的人物没见过,能够混到皇帝身边的朝廷重臣,谁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尖子。若没有三分本事,还真要被他们给架空了。
    说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