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才子-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牵着手互相凝视泪眼相望,竟喉咙哽咽说不出任何话语。想这一次离别千里浩淼烟波,暮云昏暗弥漫南天无边辽阔。
    是的,吴节所抄袭的这首词就是宋朝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色衬托和渲染离青别绪,画出一副秋江离别图。“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以白描手法将情人分别时的不舍,相对无言刻画入微,语句虽然简单,却从此交叠着循序渐进,一步步将听众带进那中氛围之中。
    每一首经典的诗词都是活的,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只要你沉进去了,再不可能逃脱它的征服。
    实际上,所有的词都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这也是这首《雨霖铃》的上阕并不那么惊艳的缘故,可仔细一想,却愕然发现,那片秋江雨后男女分别的景物就那么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眼前,让人手心微凉,心中酸楚。
    刚才严世藩的诗虽然写得好,可却没有这么强烈的画面感。
    同样写离愁,但就画面描写上,已是高下立判。

第二百七十章 名动
    第二百七十章  名动
    且不说在座诸人已经将心神深深地沉浸在这上半阕《雨霖铃》的意境之中,就连吴节的心神也为彩云的歌声吸引住了。
    他从小学起就开始读唐诗宋词,读大学的时候学的又是中文专业,对柳永这首词可说是倒背如流,早就审美疲劳了。
    可身处在明朝的这一方时空,想起自己与唐小姐的生离死别,又看着灯光中不断飘落的雪花,突然间,就那么地深入进去了。
    彩云还在幽咽地唱着,接下来是这首词的下半片: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下,就连李妃身边的桂圆也听懂了,忍不住低呼一声:“好一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被她惊醒,吴节转头看去,李妃的眼神中有异彩闪烁,旋即又化成一点泪光。
    至于其他人,也都小声地叫起来。
    见场面有些轰动,归老头的胡琴拉出长长的颤音,如那醉后离人的叹息,如江水般不可断绝。
    待到又安静下来,彩云将整首词唱完: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今夜酒醒时我又身在何处?杨柳岸边晨风清爽残月高悬。这一次远去可能是是长年累月,虽有另辰美景也定该是虚设。即使纵然有千种眷恋的衷情,更又项何人述说我的心声?
    ……
    送别和分离本是古人的诗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其中泪眼、长亭、古道、驿站、渡口是最常用的意象。从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是其中名篇。
    离别这个题材又可以装进去许多内容:兄弟离别,送别同僚、夫妻分离、情人分手……
    其中,文人士大夫常与青楼妓女交往,甚至产生了真情。这类的诗词尤为众多,并流传最广,一直都是青馆人们最喜欢演唱的题材。
    因此,今天的这一场花魁比试,吴节和小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情人离别。
    只不过,严世藩选择了原创,而吴节则是站在柳永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柳永所在在北宋,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座高峰,其中以宋词为代表。宋词按照风格和流派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
    放派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所作之词雄浑大气。
    婉约派则以柳永和李清照为宗。“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此种艺术风格用来表现男女之情,最为擅长。
    这首《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他年轻时看遍青楼,寄情风月,醉卧花丛,写起男女之情最为拿手。这首词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更是千古名句。
    后人一提起宋词中的婉约派,首先就会想起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和柳永这句中的杨柳、河岸、晨风、残月。
    所谓有井水处皆唱柳词。
    严世藩的诗虽好,可怎么比得了柳永?
    若真要比较,打个比方,小严的诗如果是高考满分作文,而柳永就是被选进中学语文教科书的范文了。
    根本就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东西。
    一般人在演唱曲子的时候,因为诗词的篇幅太短,大多会唱上几遍,然后在最经典的句子上反复回旋,如此才能给听众加深印象。
    适才湘月在唱严世藩那首五言诗时也是如此,可轮到彩云演唱吴节的《雨霖铃》时,却只唱了一遍,就抱着琵琶站起来,朝众人微微一福,然后转身离开。
    似乎,如此天籁之音,如此绝妙好词,在人间只能出现一次,再重复唱下去,却失去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余韵。
    又或者,她对这首词,对自己的唱工有极大的信心。
    是的,吴节的词,彩云的歌喉,已经将所有人都彻底征服了。
    等到彩云退场,院子中众人都静静地站在那里,任由着雪花落到彩棚顶上,发出“沙沙””声响。
    此刻,只能用如痴如醉才能形容所有人的面部表情。
    在座诸位,大多是有举人功名在身的应试举子,还有不少达官贵人。
    这些人读了一辈子书,有的人平日间也喜欢写写诗写写曲自娱,就算不能作的,读了一杯子前人诗作,鉴赏力也是极高的,怎么会听不出吴节这首词的好处。
    就算有心喝彩,话到嘴边,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真好,真好啊!”良久,桂圆感叹一声,胖乎乎的脸蛋上竟带着两行泪痕,哽咽道:“娘娘,士贞先生。不知道怎么的,听了先生这曲词,我突然想起《石记中》宝玉和晴雯生离死别时的那一章……虽然同这曲子有些不同,可是……可是奴婢心中还是一样地难过……我能哭吗?”
    李妃却软软地坐在椅子上,面上带着悲戚,无力地挥着手,小声道:“桂圆,想哭……你就哭吧……”
    “我……奴婢还是不哭了……”
    ……
    看到所有人迷醉的表情,吴节知道事情已经成了。
    今天能够来出席这场宴会的,都是京城,或者说整个大明朝文化界的精英。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公知,新浪围脖的大v,代表着整个文化界的风气向和舆论导向。
    而自己又在这么一场比试中赢了自唐伯虎和徐文长退出文化圈后的文化领袖严东楼,想不成名都难。
    或许,在士人的目光中,我吴节就是接过严世藩手中那面文化旗手称号的第一人选,特别是在厘金制后,严党被当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下。
    只需两日,自己的名字就会在整个北京传遍,只需放出自己要参加今科春闱的消息,礼部还敢不给自己报名吗?
    若如此,全天下的读书人一人一口唾沫,淹也把礼部给淹没了。
    天下读书人同为一体,读书人身份特殊,自视甚高。若有人敢动吴节,在科举一事上从中作梗,无疑是对读书阶级的一种挑战。
    “这词是谁作的,怎么如此之好!”静默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有喝彩声如雷响起。
    “据说是今科顺天府乡试的头名解元,姓吴名节。”
    “对,先前就听人说过这个名字。”
    “不愧是头名解元,一手诗词作得如此了得。今天能够来参加这场宴会的,都是一时俊彦,这个吴节究竟来没有?”
    “吴节来没有?”
    同样是谈论本届顺天府乡试的解元,先前众人还不放在心上。如今,等彩云的曲子一唱完,一样的话,在大家口中却是另外种意思。
    叫声中,先前还围在严世藩身边的读书人们都散开了,四下询问。
    严世藩站在小戏台前,捏紧拳头的手微微发颤,一张脸变成了死灰色。
    经此一役,他小严的一世文名已经当然无存了。
    今后,一提起诗词,别人只会想吴节,而不是他严东楼。
    “不,不行,绝对不能就这么认输!”一个声音在他心中呐喊:“诗词讲究的是灵感,有的人一生之能写出一首看得过眼的诗句。或许这个吴节是撞大运,妙手得了这一曲《雨霖铃》,再让他写,未必能有如此水准……不,不能认输……我严世藩每十天就能作一首新诗,你吴节可以吗……”
    雪花纷纷落到他额头上,被汗水一激,冒起了氤氲水气。
    结果是如此之好,吴节看看天色,大约是晚上九点钟模样,天气又冷,再坐下去也是毫无意义,反正目的也达到了。
    他朝李妃一作揖,再不说话,就大步朝外走去。
    说来也怪,桂圆还在轻轻抹着眼泪,而李妃依旧痴痴地坐在那里,好象在想些什么。
    临走之前,吴节还得去和彩云说一声,叮嘱她接下来几日在青楼里多多演唱这首曲子,最好能让楼子里帮她做做广告。
    正要绕过小戏台,路过小严身边的时候,看到他那副怅然若失的神情,吴节一笑,低声在他耳边说:“小阁老,吴节在作出这首词之后,就知道这场比试彩云赢定了。至于湘月要唱什么,所唱的诗词出自何人之手,某却不放在心上。”
    这已是原话奉还,直接打脸了。
    这一句说出口,严世藩面皮涨得通红。
    一般人被如此挑衅,早就羞得无地自容,大败亏输之下定然无颜逗留,自会拂袖而去。
    可严东楼什么任务,堂堂大明内阁辅臣,工部侍郎,文坛领袖,人称小阁老是也。一辈子荣华富贵颐指气使惯了,平日间别说小小一个举人,就算是六部堂官,各省布政使,他也敢指着鼻子一通训斥,如何受得了这么的屈辱。
    他因为一只眼睛有白内障,看东西的时候很吃力。
    当下猛一转头,用那只好眼睛盯着吴节,怒啸道:“吴节,别猖狂,你什么身份,敢在本官面前如此自大!”
    吴节仰首轰然大笑:“小阁老,文人聚会,诗词比试,本是雅集。座上都是文友,无有高低贵贱,尔却以势压人,传出去还不让人笑话!”
    “啊,他是吴节,就是刚才那首《雨霖铃》的作者!”所有人都惊叫起来。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冲突(二合一大章节)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冲突(二合一大章节)
    听说刚才这一首震古烁今的绝妙好词的作者就是眼前这个高高大大,气度不凡的青年,所有的士子都围了上来。同时拱手:“见过吴士贞。”又各自报上名字。
    那刁德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一脸的兴奋:“士贞兄,前番茶舍见面,就觉得兄台雅量高致,不是凡品,想不到这首好词居然出自你手。哈哈,竟然将大名鼎鼎的小阁老都给比下去了,刁德与有荣焉!”
    说着话,他就以吴节好友自居,不断地收着其他士人送上来的片子,兴奋得满脸微红,胸膛也比往日挺得高了些。
    吴节淡然一笑:“不过是一首《雨霖铃》罢了,乃吴节前一阵子心有所感,无心偶得,不值一提。倒是小阁老着相了,在吴节面前耍官威。此番比试至此,却已了然无味,告辞了,告辞了!”
    一拱手,就要离去。
    明朝读书人都生了一身桀骜不驯的骨头,特别是这种文友之间的比试,胜者为王。至于比试双方的的身份地位,却不要紧。若在这当儿抬出自己的官位,以势逼人,不但落了下乘,还得惹人笑话。
    于是,所有人都用鄙夷的目光看了严世藩一眼。
    严世藩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鳖,这才醒悟到自己刚才心神激奋,一时失言,已成士林中的一大笑话,只恨不得地上有条缝隙好钻进去。
    一般人到了这种情形,早就该无颜在这里呆下去了。
    可严世藩今日来见李伟、李历父子却另有要事,事情没半好,如何肯打道回府,顿时僵在了那里,面色又红又白,眼神里全是嫉恨。
    狠狠地打了严世藩的脸,又让自己大大出名,吴节也不想再停留下去,举步欲走。
    这个时候,桂圆突然从彩棚里钻了出来。
    大约是觉得外面都是上前争相与吴节结识的读书人,实在太挤,就喊:“士贞先生,士贞先生。”
    喊了几声,见没人让道。小姑娘作为李妃的贴身丫鬟,在王府里也是能说上话的人,如何按耐得住,就朝旁边的人推了几把:“让让,让让!”
    这一推,正好推在严世藩的身上。
    小严真心神恍惚,一时不防,竟被这个十四五岁的胖丫头推得一个趔趄,一头撞在旁边的那颗玉兰树上,“沙沙”声中,树上的积雪落了他满头满脸。
    吴节见桂圆出来,忙走了上去:“桂圆姑娘,可有吩咐。”
    众士子这才发现来了个小丫头,以为是吴节的家人,都很客气地让到一边。
    桂圆小声问:“士贞先生,先前倒是忘记了,你那三个引导法门中第二个下蹲动作实在太难,我家主子身子沉重,做的时候可不可以用人扶着?”
    吴节:“不可以,否则还有什么效果,这一式锻炼的是腰腹的力量。”
    “哦,这样啊,桂圆明白了。”桂圆连连点头:“多谢士贞先生,我这就去回话了。”
    正说着话,严世藩总算是站稳了身子。他头脸上落满了积雪,被头上的热气一蒸,化成雪水流进脖子里,又冷又湿,顿时怒火攻心,骂道:“哪里来的贱婢,有娘生没爹养的狗种!”
    今天晚上的失败是如此惨痛,一向脾气暴躁的小阁老再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起来。
    一时间,污言秽语滚滚而来。
    众士子本对严世藩的诗词文章颇为佩服,可今日的小严身上哪里还有内阁辅臣的模样,纯粹就是一个市井泼皮。
    都心生厌恶地悄悄退后一步,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
    女人和男人吵架,天生就要吃些亏。桂圆虽然生性泼辣,可毕竟是个小姑娘,如何招架得住,顿时眼眶微红,眼泪都下来了。
    吴节冷笑:“好一个小阁老,居然骂起一个女人,成什么体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