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才子-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其中未必没有人想摆他一道的心思,果然,这个海大人进京之后就没消停过,三天两头就上折子弹劾人。最后,居然弹劾到皇帝头上,说什么皇帝穷奢极欲,生活糜烂,弄得百姓民不聊生,嘉靖嘉靖,家家皆尽云云。
    果然触怒了嘉靖,皇帝也没客气,直接叫锦衣卫将他给抓了。
    如今,海大人还关在北衙的大牢里。估计要等到嘉靖死去才会被放出来。
    吴节看着手中的报纸。无奈地摆了摆头。这事他在南京也隐约听人说过,好象是皇帝见国库没那么紧张了,又不打仗了。就想再弄他几百万两银子修几座宫馆,结果惹得海瑞出来呛声。
    “这个皇帝,真是个能花钱的主。眼见着日子总算过得下去了。就想超前消费。”
    另外一条消息是御使李瑚弹劾胡宗宪贪赃枉法,亏空军饷,说是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
    于是,皇帝就命胡宗宪进京述职,顺便自辩。
    看样子,嘉靖是要对严党对手了。
    他笑了笑,将报纸扔到一边,将手放在火炉上面。
    南方战事已平,整个福建再看不到一个倭寇。吴节的任务已经完成。自然不会再在福建呆下去,于是,就带了家眷。乘船顺大运河北上回京城。
    说来也怪。戚继光和他手下因为军功都受了封赏,可吴界还是一个普通的翰林院编纂。
    吴节对封赏倒没有任何兴趣。翰林院学士本就是储相,将来可都是要入阁了,自然不会封其他官职。
    估计是再锻炼个十来年,直接入内阁,兼任六部的侍郎吧?
    实在是太冷了,已经有快一年没有回来,竟然有些受不了北方的严寒。
    手还是那张手,却没有往日的白皙纤长。手指粗大,皮肤粗糙,有的地方还裂了口子。在福建带兵那么长时间,又一心打出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为国家多保留一些元气。又或者是为了建功立业,吴节风里来雨里去,同戚继光一道在福建沿海纵横驰骋。皮肤也黑了,人也壮实了,身上的书卷气也被一股勃勃英气所替代。
    “老爷,你的手都裂口子了。”旁边,蛾子心疼地抓过吴节的手,将油脂小心地涂上去。
    “没什么要紧的,主要是冷的,大半年没回来了,却冷得有些经受不住。”吴节将蛾子的手握住。
    蛾子:“是啊,实在是太冷了,我还是不习惯北方的冬天。不过,这半年,同老爷你在南方游历,倒是大大地开了眼界。老爷对妾身的厚爱,真是无以为报了。说起来,妾身比起唐姐,却是要幸运多了。”
    说起唐宓,吴节露出了一丝微笑,然后又是一丝烦恼。早在几日前,京城家里就有快报船来报,唐小姐生了,是个女孩,请大老爷给起个名字。
    这个李时珍还真是神了,居然能够体现判断孕妇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比x光都厉害。
    吴节如今在天下人心目中,简直就是王阳明重生。文章大家、一代诗宗、士林领袖,上马将下马相,说句难听的话,将来若是死了,一个文正工的镒号是跑不了的。
    可如今突然有了个私生女儿,还于道家女修的宗师私通,无论怎么看,都是私德有亏,这个污点是跑不掉的。
    可是,为人父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一儿一女,真是福气啊!
    如今强儿已经能够满地乱跑,再过两年,就可以请个老师教他读书了。不过,这孩子好象没什么灵气,是个听话老实的孩子。这大概是遗传的关系吧,吴节的状元全靠抄袭,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过,孩子能够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就够了。
    “老爷,这唐姐姐连孩子都生下来了,老呆在道观里也不成,什么时候接过家中?”蛾子倒是关心起唐宓来。
    吴节点点头:“这还得到陛下那里去请个恩典,不过,我倒是买了座大宅院,这次回京,倒可是搬去新家了。”
    “啊,搬家啊,妾身怎么没听说呢?”蛾子也是欢喜,家里的人越来越多,以前住的地方显然是挤不下了。
    “是水生来信说的,就是以前赵文华的宅子,没充公之后,又卖给了我们,他都操持好了。”一提起水生,吴节就是一笑。
    这小子打仗是一把好手,为人又凶悍,在横屿立下军功之后,吴节保举了他一个正七品的武职,如今正在北京五城兵马司做副指挥,早在两个月前就回北京任职了。
    他当时还想过也提携连老三的,结果连老三死活不从,说是要一辈子呆在吴家,吴节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由着他。
    这次去福建收获巨大,主要是财务上面。
    拿下横屿之后,岛上的倭寇抢劫了三十多万两银子的财物,其中十万两用于赏赐有功将士和抚恤阵亡士兵,其他都被吴节和戚继光等将领瓜分一空。
    这一仗下来,吴节就得了十万两。然后又打了几仗,得了十几万。
    一年中,吴节的家产达到三十万两之巨,且都是合法收入。
    这是他在战场是拼杀来的,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正说着话,突然船舱外有人来报:“大老爷,浙直总督衙门的胡总督请您过去说话。”
    吴节走上甲板,抬头看去,后面是一只庞大的船队,大约有十两艘:“巧了,竟然与胡宗宪做了一路。”

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阁老或许还有办法
    按说,吴节和胡宗棠分属不同的阵营。朝中的大臣们大致有三派:严党、清流、裕王一系。
    其中裕王一系实际上也属清流,比如张居正、谄纶、高拱,人数虽然不多,却个个身居高位。
    而六部的实权官职大多由严党派把持,觉羽遍及朝野。
    至于吴节和李春芳,严格说来,算是帝党吧,嘉靖皇帝的随侍、贴身秘书。
    眼前的情形是嘉靖觉得严党多力实在太大,有意剪除,而胡宗宪则是严嵩的得意门生。
    吴节自从和戚继光一起违抗浙直总督府直接出兵,并诛杀罗龙文之后,可说与严党彻底翻脸了。大家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个胡宗宪又为什么要请自己过去说话呢?
    吴节非常不解,站在船头,立于风雪中看过,那十来艘穿缓缓地靠了过来,船头胡字大旗在风中凄厉地招展,在阴霾的天空下显得甚是苍凉。
    胡宗宪这次被解除了淅直总督的职务回京述职,如果不出意料,皇帝这回是要对严党动手了。堂堂二品大员,一手执掌江南五省军政大权多年,如今却要落马,吴节心中不觉有些恻隐。
    雪落得很大,被河风一吹,打在脸上分外的疼。
    大运河的水流很急,老半天,胡宗宪的官船才同吴节靠在一起,一条跳扳搭了过来。
    说来也怪,三九隆冬,北方的河流都上了冻,连奔涌的黄河也不例外,偏偏大远河依旧流得畅快,这让吴节感觉非常奇怪。
    关于大运河冬天不上冻的缘故,后世有好几种说法。一是说,大远河水流急;二则是说大远河含盐量比普通河流高,冰点低。不管怎么说,不上冻总是好的,否则若是南北交通断绝就麻烦了。
    一个书办模样的人立在船舱门口,喊道:“可是吴节吴大人,还请入舱。”
    这一通喊,很不礼貌。不过,吴节不过是一个正六品官员,胡宗宪虽然已经被免去淅直总督的职务,却还挂着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正二品大员。
    所以,吴节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径直上了胡宗宪的船昂首朝舱里走去。
    一进窗舱,就感觉一股热浪袭来,里面的富贵景象也让吴节微微吃惊。地上铺着厚实的羊毛毯子,点了几口红铜火炉,里面的家什漆得油光锃亮。里面放了一个小桌,桌上是金银做制的碗儿碟儿,盛着叫不出名字的精美菜肴。
    没有多的人,就胡宗宪和徐渭。
    徐渭大约是醉得厉害浑身都是酒气,直接趴在毯子上,一副放浪形骸的名士派头。
    而胡宗宪则挺直了腰杆子盘膝而坐,眉宇间显得非常精神。
    见吴节进来胡宗宪哈哈一笑,一伸手:“士贞,当日杭州一别已逾半载,今日得见,风来依旧啊,请坐。此去京城,尚有半日路程,不如你我同居一室,把酒言欢排遣寂宾,如何?”
    “有劳胡部堂,敢不应允?”吴节也不推辞,也盘膝坐到了胡宗宪的对面。
    桌上早已经准备了一副碗筷,胡宗宪缓缓地提起酒壶,给吴节斟了一杯酒:“胡宗宪这次回京城述职,因为靠近年关,急欲拜见恩师走得快,却不想在半路上碰到士贞不胜之喜。今日你我相聚,胡某要敬你三杯。这三杯却有讲究,先干为敬。”
    说罢就端起杯子,一饮而尽:“第一杯子,算是胡某向士贞赔罪。”
    胡宗宪亮了亮杯底:“那日在杭州田猎,胡某欲给士贞一个下马威,如今想起来,当真是惭愧,非君所为。”
    吴节没想到胡宗宪居然向自己道歉,一呆,却佩服起来。这个胡大人还真是光明磊落啊!
    他苦笑一声,也不说话,端起杯子一口喝尽。
    胡宗宪又给自己和吴节满了一杯子,又先干为敬:“第二杯,胡宗宪是替东南百姓敬士贞的。若非士贞带兵剿灭倭寇,这一仗也不知道还要打多少年,又有多少生灵涂炭。”
    吴节心中微微有些不快,喝干杯中酒,缓缓道:“胡部堂,恕吴节直言。横屿乃是东南战事的关键,只要剿灭了岛上的倭寇,福建之敌当一举而定。这一步走对了,全盘皆活,吴节不懂军事,尚能看出这一点。部堂带兵多年,文滔武略不知胜过吴节多少,为什么就看不出来呢?”
    胡宗宪又默默地给自己和吴节倒了一杯酒,良久,道:“丈夫于世,须行不得快意之事。世事人情,谁能堪破。”
    吴节大笑:“大人还是丢不开一党一派的私利,为了所谓的恩情和团体,竟置于百姓社稷于不顾。没错,胡大人对你的恩师那是忠心耿耿,别人提到你,都会心中敬佩。可你想过没有,你胡大人拿得是谁的俸禄。我等为官,身上衣,口中食,都是百姓交纳的税赋。忠孝不能两全,可忠字却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国家民族利益,大于一党一团体。吴节以前还景仰大人的品德,如今看来,大人却是可怜。”
    明宗宪长叹一声,又干了一杯:“这次回京,胡某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却是不悔。也许你说得对,胡某之所以落到今日田地,还不是因为私心作祟。这一杯子还请干了,不枉我与吴大人相识一场。”
    他将杯子丢在地上:“士贞,胡宗宪这次回京,与大人同朝为官,将来见了面,就是政敌。各有坚持,各有师长,若有得罪之处,还请谅解。”
    眉宇间却有说不出的萧瑟。
    吴节郑重起来:“大人说得是,不枉你我相识一场,这一杯吴节无论如何也得干了。今后立场不同,还请大人不要留手。”
    说完,仰头饮尽,将杯子扔在地上,就大步朝外面走去。
    门帘飘动,有冷风贼将进来,夹杂着大股雪huā,竟让舱里顿时朦胧起来。
    胡宗宪一动不动字坐在那里,任由风雪扑面,一双眼睛亮得如同刀子。
    大约是冷风惊醒了趴在地上的徐渭,突然间,他身体一动一个骨碌地坐起来,放声大哭起来:“生平见雪颠不歇,今来见雪愁欲绝。昨朝被失一池绵,连夜足拳三尺铁。”
    哭完唱完,就提起桌上的酒壶大口起灌起来。
    冰凉的酒液顺着胡须流淌,在前襟沁漓而下。
    胡宗宪微笑地看着徐渭:“文长长歌当哭,正放达名士也!”
    “你啊你啊你啊,胡宗宪,你还笑得出来。”徐渭突然大笑起来,指着明宗宪咯咯怪笑,肩头算动不停。
    胡宗宪与徐渭河宾主多年,知道他的禀性,也不生气,道:“文长可是担忧胡某这次因为东南战事被吴节抢了彩头,在陛下那里失去了宠信。无须当心,胡宗宪这些年与陛下君臣相得,况且,有恩师在朝,此次回京必然有惊无险。
    “你倒是想得到好。”徐渭跌跌撞撞地站起来,大约是醉得历害,就用手扶着舱壁,斜着眼睛看过去,道:“君臣相得,那就是一个笑话,君王的心里只有权谋,可是没有感情的。”
    胡宗宪毕竟是正统的儒家弟子,对君臣父子那一套看得极重,面色一沉:“文长慎言。”
    徐渭:“陛下信你重你,那是看中你带兵的能力,和严阁老理财的本事。可这次吴节和戚继光一出手,东南匪患就一举而定。至于理财,哈哈,吴士贞可不弱于阁老和小阁老。况且,还有个理财手段更高明的张居正,你说,咱们丢万岁还有什么用处?陛下这人难道你还看不明白吗,用得到你时,就将你捧到天上去。一旦用不着了,你就是狗屎不如。”
    胡宗宪心中一沉,良久才道:“不,文长你还真看错陛下了。万岁笃信神仙术,又好大喜功。胡宗宪这次在淅江寻得一头白鹿,这可是大夫的祥瑞,已着人送去了京城。”
    的确,嘉靖皇帝这人好面子,对祥瑞之类的东西有着特殊的嗜好。胡宗宪这些年也送过不少希奇古怪的东西进京,比如身长六尺的猪婆龙,从海商那里得来的吕宋岛的叫不上名字的鸟儿,每次都引得嘉靖一阵欢喜,并下令褒奖。
    这次淅直总督衙门被裁撤,胡宗宪也意识到不好,忙将这头白鹿送去京城,希望能够投了嘉靖欢心,平安度过这个劫难。
    “祥瑞祥瑞,晚了!”徐渭摇头:“皇权至高无上,大人和阁老这些年势力实在太大,已经遭陛下忌了,送再多的祥瑞也是无用,这就是一个刚强的君主,知道自己要什么,需要做什么。”
    胡宗宪愣住了,半天才喃喃道:“恩师肯定会有主意的。”
    徐渭大约是觉得自己醉得厉害,也没力气说话,索性躺在地毯上,喃喃道:“阁老只怕也没什么主意吧,不过,小阁老绝对不会束手就擒的。大人进京之后,务必第一时间找小阁老谈谈,或许还有回天之机……呼呼……”
    话还没有说完,人就已经睡死过去。
    胡宗宪苦小着摇了摇头,提起一张虎皮,轻轻地盖在他的身上,一个人坐在桌前,望着窗外好象永远停不下来的大雪发呆。

第四百三十八章 把所有人拿下
    ~日期:~11月04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