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林帝国-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位了。
反贼胆大包天,竟然能干出这么逆天的事情来,偏偏这伙贼人还是经过潼关去的长安,还是在潼关四百骑兵的护卫下干出的杀害钦差的勾当,这个罪责,无论如何是脱不开干系了。
两个人欲哭无泪,死罪都是轻的,至少抄家灭门啊。
夏修志长叹一声:“事到如今,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什么路?快说。”
两人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藏在窗户跟下偷听的那人听不真切,便悄悄地离开了。
“砰”燕王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这两个废物,竟然把反贼放走,还奉送四百骑兵,简直罪无可恕!”
亲信道:“他们俩在商议对策,我怕对王爷不利啊。”
燕王是干什么出身的,那可是参加过宫变的狠角色,当机立断道:“事不宜迟,动手夺取潼关!”
说干就干,趁着夜色,三百多名侍卫悄悄集结起来,甲胄上身,刀出鞘箭上弦,燕王也是一身甲胄,手拿佩剑,亲自指挥作战。
潼关虽然是重要关口,但是现在天下太平,并无战事,所以吃了晚饭之后,大多数士兵都躺下了,只留有少数士兵在城墙上值守,其实不难对付。
燕王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亲自带领一队精干侍卫直扑夏修志的房间,院落外面,一个小兵正在打盹,被人一把拽下去结果了性命,大脚踹开房门,一群人蜂拥进去,大呼奉旨拿贼。
夏修志正在收拾细软,他和王魁商量过了,无路可走,只有潜逃,没成想燕王如此机敏,竟然抢先下手,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他。
夏修志到底是个武将,哪肯束手就擒,伸手就把墙上的腰刀拉了出来,踢开房门刚想杀出来,迎面十几枝羽箭就射了过来,可怜夏总兵就这样死在自己的房门口。
王魁那边也好不到哪去,被砍伤了一条膀子,血流如注,眼看是活不了了,此时潼关守军被惊动,躺下的士兵们都爬了起来,穿盔甲拿兵器,蜂拥出军营,来到总兵衙署前,只见火光熊熊,一人站在衙署大门口,手里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喊道:“夏修志附逆,已经伏诛,现在潼关由燕王殿下主管,尔等还不速速退去,否则一概以谋逆论处!”
此时一身鲜血的王魁也被拉了过来,跪在大门口,侍卫们横眉冷目,和潼关守军对峙着。
黑压压的人群望着夏总兵的人头和身负重伤的王监军,鸦雀无声,他们只不过是普通士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并不清楚,也不需要了解,他们只知道,夏修志再坏,也是他们的总兵大人,而这些骄横的家伙们,不过刚来三天,就杀了他们三十八个兄弟,现在又杀了他们的总兵,于情于理,这些士兵都难以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样,大周朝的天下,还能造反不成,人家可是堂堂的王爷啊。
正在僵持,忽然西门处一阵噪杂,有人喊道:“西边来军队了!”
潼关保持这么多的驻军,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现在有人来攻,不需要人下令,士兵们就自发的赶了过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位,很快就按部就班进入了战斗位置。
可是他们却惊讶的发现,来的是自己人,当先一人正是潼关骑兵营的张百总,他一身铁甲风尘仆仆,想必是连夜赶来的,身后黑压压一片也都是潼关自家的骑兵。
张百总大喝一声:“城里那个燕王是假的!安国亲王,陕甘总监军海公公有令,拿住假燕王者,赏银万两,官封千总!”
城头上顿时一片哗然。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封建时代 5…24 招兵筹粮经略长安
下面这么一喊,城墙上的士兵们顿时醒悟过来,原来这伙京城来的家伙们是冒牌货啊,怪不得这么阴狠呢,杀了俺们的兄弟不说,连夏总兵也被他们杀了,合着他们是想夺取潼关啊。
人总是容易相信自己认识的人,张百总是潼关的老人了,带着骑兵营从长安赶过来,那还能有假?先入为主的印象一确定,所有人都不在相信燕王的身份,大小军官们领着士兵一边大开城门,一边提着兵器去找燕王算账。
城头上一闹腾,燕王在下面就听见了,他派出侍卫手捧自己的金印前去弹压士兵,可是事到如今,谁还认他这一套,侍卫很快就被乱兵吞没,眼瞅着一队火把奔着这边来了,燕王束手无策,若是夏修志没死的话还能压一下,如今这些大兵看到自己就如同仇人一般,哪还有容他表明身份的机会。
无边的暗夜里,到处都是喊杀声,战马的蹄铁急促的击打在石板路面上,发出暴雨般的声音,燕王一行人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四面八方都是要杀他们的人,每个侍卫都知道大难临头了,但皇家侍卫的骄傲依然支撑着他们的意志,没有人贪生怕死,毕竟他们的家人还都在京城,若是附逆,就不是死一个人的事情了。
潼关是一座大要塞,驻扎着数万士兵,此时虽然是夜晚,但大家已经涌出兵营,到处是人,西门已经开了,张百总印着从长安一路急追而来的一千五百精兵冲了进来,城内更加混乱了,天色黑暗,夏总兵又死了,没人指挥,没人疏通,到处乱作一团,但每个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要干掉假冒的燕王。
燕王的脸色苍白,嘴唇有些哆嗦,就算上次皇宫政变的时候他都没有这么害怕过,可现在身处异地,身边只有几百个士兵,在这样一个充满了仇恨士兵的要塞里,杯水车薪。
更何况,他面对的敌人神秘莫测,居然胆子能大到冒充亲王占据长安,倒打一耙说自己是假冒的,这种级别的敌人太难对付了,燕王没有把握。
急中生智,他一把扯下头上的束发紫金冠,塞在身边一个和自己身材相仿的侍卫手里,急道:“穿上我的衣服。”
侍卫一愣,随即便明白了,替王爷死本来就是他们的责任,此时也不敢有二话,赶紧戴上王爷的金冠,披上杏黄袍,燕王另外找了一套潼关士卒的普通号衣,胡乱套了上去,带领十几个侍卫仓皇从侧门逃走。
潼关城内的乱局帮了他的大忙,到处是兵,黑灯瞎火都穿着一样的号衣盔甲,谁也认不出谁,燕王和他的部下们混进人群,小心翼翼的向东门靠拢,正走着,忽听总兵衙署方向一阵杀声,是乱兵们在进攻,他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想回头看,又忍住了,咬一咬牙,继续前行。
总兵衙署本身就修建的如同一座小堡垒,易守难攻,潼关兵马虽多,但一时间也发挥不了战斗力,当然,最终结果毫无悬念,侍卫们死战不降,为燕王的出逃赢得了时间,三百多侍卫战死大半,剩下的也都身负重伤。
到了凌晨时分,战斗终于结束,假冒的燕王被生俘,连同那些车辆仪仗太监侍女一并押往长安,至于生俘的侍卫们,则一一押上城头,斩首示众。
领军前来潼关的是大将军汤和,老将军出山的第一战打得并不算漂亮,但也达到了战略目的,虽然未捉到真正的燕王,至少潼关是牢牢掌握在手里了。
他下令将侍卫们斩首,更是出了潼关众军心中一口恶气,然后又下令厚葬夏总兵,更是博得了官兵们的好感,汤和顺理成章的接管了潼关,卡住了中原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
至于如何安插班底,彻底收服军心,那是后话了,凭着汤和的本事,这些不在话下。
登陆一起看中文网,支持正版阅读,支持《武林帝国》
……
长安,城外大校场,一杆高高的招兵旗迎风飘扬,朝廷又招禁军了,待遇优厚,不光管饱,一个月还有三吊钱的军饷呢,大批青壮闻风纷纷前来报名,巴望着能吃上粮,当上兵。
关中是个人口密集的地区,地少人多,渭河平原的良田再肥沃,也养不了那么多人,而且这禁军不比平常的省军,乃是朝廷的军队,吃穿军饷都有保障的,死了伤了也有抚恤,这一点,营门口的布告上写的很清楚。
一个兵每月三吊钱的军饷,简直抵得上一个农民忙和半年的了,还管穿衣服吃饭,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可是人家也不是啥人都要,只收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健壮男子,要举石锁,念数字,分左右来考核呢,即便这样,还是在短短三天内招募了一万新兵。
陕西虽然比甘肃富裕,可是养这么多兵也吃不消,一万人,光一个月的军饷就是三万两,还不包括吃饭穿衣,营房、兵器、旗帜马匹这些开销,都算下来,每个月没十万两挡不住,可是这些钱从哪里来?
元封自有办法,他已经命人伪造了许多公文发往相邻的省份,措辞严厉的命令河南、四川、山西、湖广等地官府,让他们征调粮食和钱银来陕西,反正朝廷准备对西部动武的事情也已经公开化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打仗的规矩,合情合理,谅那些地方官也不会生疑。
即便有哪些精明的官员意识到不对头,等他们向京城核实,一来一回已经过去成月的时间了,黄花菜都凉了。
总之,元封是抱着能忽悠几个是几个,忽悠不了也无所谓的态度来做这件事,就算全忽悠不到,能打乱周朝的政令系统,让他们动辄怀疑上面公文的真假,也是一件好事。
招收了一万新兵,对于原先那些陕军的依赖性就降低了,前任吕家军的战斗力虽然不错,但用起来毕竟不大放心,还是有自己的武装比较好。
元封最擅长的就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发展自己,当初在十八里堡是这样,在西凉也是这样,现在长安又是这样,只带着二十来个人来到长安,竟然在短期内巩固了政权,拉起了一支队伍,不能不说是奇迹。
虽然他是西凉国主,但此时西凉正值外患,轮台突厥人叛乱,大军平乱不知道何时才能凯旋,敦煌又遭到吐蕃人的趁火打劫,一兵一卒也抽不出来,不但不能派兵东进,还需要元封的援救呢。
长安需要人坐镇,元封不敢擅离,毕竟这里是对东周作战的第一线,所以驰援敦煌的任务就交给徐达了,徐达带着他的两个儿子,拿着范良臣签发的军令,前往兰州调动甘军,然后增援敦煌,甘军虽然弱,但毕竟是西凉人训练出来的部队,再加上徐达这个宿将,定然能解敦煌之围,后方的问题,元封是不用担心了。
……
京城,皇宫文渊阁,小文官们一改往日恬淡的做派,忙的不可开交,战事临近,征调钱粮兵马的任务越来越重,事关重大,六部以及各地官府的公文雪片一样飞过来,都要由内阁处理,整理出意见交给皇帝批阅。
皇帝将两个儿子倒了个,燕王派往长安,秦王派往燕京,对这个策略,他一直洋洋自得,自以为是妙计一条,既能消除儿子们的势力,又能看出他们的真本事,野心归野心,天下总还是要传给他们的。
至于新立的太子,皇帝也不仅仅是将他当成个靶子,老三打小就聪明,也未尝不是个可造之材,于是皇帝让老三去内阁帮忙,有什么不重要的文件,太子可以直接批复。
皇帝是个权力**很重的人,所以司礼监那些太监并没有多少机会披红,大多数的票拟都是皇帝亲自批阅,曹少钦只需负责他那一摊子税监、矿监的事情,为内库赚钱便是。
乾清宫,皇帝批完了一叠票拟,伸了个长长地懒腰,以前都是撒手放给两个宰相去做,现在大权重新掌握在皇帝手里,才让他感觉到为君的艰苦,自己只需要批阅票拟即可,可那些内阁的大学士们却要从万千条奏折中找出重要的,然后写出中肯的意见和对策,工作量岂不是更大。
皇帝忽然突发奇想,想去内阁走走,看看大臣们是如何辛劳的,也看看太子在那边干的如何,到时候看谁努力,再赐点东西啥的,还不感动的他们热泪盈眶啊。
皇帝没有带大批仪仗,只是一个步辇,几个侍卫,就这样悄悄来到了内阁的所在地,文渊阁,守门人看见那明黄色的步辇,刚想大声通传皇帝驾到,却被人拦住,皇帝想偷偷的看看大臣们。
皇帝穿过了文华殿,来到文渊阁,里面忙忙碌碌,竟然没有人注意到皇帝的驾临,看着一个个埋头苦干的臣子,皇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忽然有人抬头看见了皇帝,吓得一**坐在了地上,其余人等纷纷抬头,也看见了御驾亲临的皇帝,刚要起身跪拜,皇帝伸出一只手摆了摆,示意大家不要影响了工作,众人感激涕零,无不动容。
皇帝很满意这种效果,得意的笑了笑,忽然,一阵争论的声音传来:“这些票拟,还是递给乾清宫吧,本宫不能批。”
“可是陛下有旨,州府级别关于钱粮民夫的奏折,太子可以代为披红啊。”
“本宫能力有限,处理不了,还是找乾清宫或者司礼监吧。”
皇帝的眉毛渐渐拧了起来,这个老三,不该能的时候瞎能,真正放权给他了,却又黏黏糊糊,畏首畏尾,当真扶不起来!
皇帝没说什么,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封建时代 5…25 柳迎儿揭穿伪君子
昔日的安国郡王,今日的太子殿下张承太,实在是被他的父亲吓怕了,四个皇子的心智加在一起也顶不上父皇一根小指头啊。
想起宫变那天的事情,张承太就心有余悸,玄武门之变是张家几个儿子心中永恒的梦想,老三也不例外,在沐英等人冲进来拥立他的时候,他也曾动心过,可是一瞬间的犹豫救了他的命,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不费吹灰之力,坐享其成竟然当上了梦寐以求的储君,入主东宫,何等的风光,但是前任太子的阴影时刻笼罩在老三心头,睡在东宫的头几个晚上,每天都能梦到大哥满身血迹的跪在丹陛前,手持宝剑声嘶力竭:“愿生生世世不在帝王家!”哀号之声让老三猛醒。
这太子,不是那么好当的。
张承太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那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兢兢业业当太子,绝对不干出格的事情,这日子是过的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疑神疑鬼。
皇帝让他去内阁参知政事,甚至放给他一些披红的权力,这让张承太很是警醒,父皇又在考验我了,看看我是不是贪恋权欲,父皇健在,春秋鼎盛,这政事完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