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上回他跟太史慈奉了大公子之命,紧急率军驰援冀州,坑了袁绍一把之后,大公子就把他和太史慈两人留在了冀州,这一晃就是整整两年过去了。

在冀州的日子,对于鲜于辅而言,不能说难过,可也不快活。不论韩馥还是后来的卢植,待他都很客气,一直将他摆在冀州武将的第一位置,太史慈也不跟他争什么,凡事都会主动向他请教,平时谦虚客气的不行。

然而越是如此,鲜于辅就越是怀念当初在幽州跟大公子和鲜于银一起厮混的那些日子。

鲜于辅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见到大公子是因为太傅大人发火,所以派他率领三千轻骑保护刘和返回幽州,然后就在高邑城外见到了那个瘦弱得像麻杆一样的书生咧着嘴朝自己笑。大公子的笑容很亲切,一点也不做作,当时看自己眼神是那种毫不掩饰的喜悦和信任。

从那以后,鲜于辅就跟在刘和身旁,亲眼见证了他主持信都会盟,见证了他返回蓟城之后的霹雳手段,见证了他在歠仇水边大败轲比能,见证了他在蓟城谈笑间逼退公孙瓒……

没有大公子的日子,真是寂寥无趣啊!

时间就在鲜于辅的百无聊赖中慢慢度过,忽然有一天,高邑方向传来密报,命令鲜于辅立即尽起兵马开赴渤海,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渤海郡治所南皮城。

鲜于辅接到命令时,就像吃多了羊腰子,那叫一个兴奋!

不兴奋不行啊!老大竟然从并州袁绍的地盘上无限风骚的穿过去了,而且一回到幽州就开始收拾公孙瓒这个王八蛋。真是大快人心啊!既然老卢让自己带兵前去南皮抢地盘,那就说明公孙瓒这次肯定是有来无回彻底玩完了,还有比这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么?

太傅大人待公孙氏向来不薄,可公孙氏却像一条永远也喂不饱、养不家的恶狼,这些年三番五次的以下犯下,屡屡带兵进犯蓟城,像这样的白眼狼,早就该收拾了!

鲜于辅兴奋归兴奋,但脑子一点不乱,他派出快马立即给位于信都城内的同僚刘政报讯。告诉他大公子已经从并州突围顺利返回幽州,接下来就不必留在信都接应公子,而是赶紧收拾东西,把信都的仓库都给搬空,随自己一起去南皮!

别看鲜于辅的单体武力值不高,可他不是缺心眼的那种人,否则当初也不会把袁绍都坑了。他知道现在形势十分紧张,既然袁绍已经向幽州宣战,那么自己一旦率军离开安平境内。留守信都的刘政就会处于危险之中,而他在信都替幽州方面打理的那些财货也就不再安全,所以不如暂时让刘政跟随自己一起去南皮,路上既有一个照应。也不会让袁绍的人跑来捡便宜!

从关津至信都,快马只需一天便可抵达。刘政接到鲜于辅的密报之后,立即做出决断,让手下人将城中所有财货打包装车。一日之后就带着一千多辆大车离开了信都。

自从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对幽州发难之后,原本生意兴隆车来车往的信都自由贸易市场就关闭了,留在城中的除了幽州的生意人。剩下的就是冀州的生意人,他们有的眼见大战在即,立即向北撤离,如今随刘政离开的却是蓟城暗中花钱雇来帮忙的一些人。

鲜于辅在前开路,刘政紧随其后,两支队伍进了渤海郡的境内。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鲜于辅让人敲锣打鼓的吆喝着公孙瓒已经兵败幽州,自己率军前来收服渤海的话语,以此扰乱渤海境内公孙氏残余势力的军心士气。遇到那种不开眼的小鱼小虾,鲜于辅也不跟他们客气,该砍头的砍头,该驱散的驱散,一路上竟是无人可以阻挡。

等到鲜于辅率军抵达南皮城下时,刘政的队伍也跟了上来,两伙人索性合成一股,在南皮城西二十里处扎下营寨。

留守南皮城的,是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和拜把子二弟刘纬台,城中有五千东拼西凑的杂兵,算不得兵强马壮。这二人都是庸碌之辈,若非跟公孙瓒有一层裙带关系,根本爬不到现在的位置。他们前几天就获悉鲜于辅率军进入了渤海郡,却是不敢迎击,只是躲在城内死守不出。

鲜于辅散布的消息已经传进南皮城内,如今城中人心惶惶,士气低落,公孙范和刘纬台如坐针毡,就盼望着幽州方面传回大捷的消息,这样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城外的鲜于辅也不着急,反正有刘政这位客串的后勤官带着一千多辆大车的货物跟在自己身边,粮草军需根本不用自己操心。他带着一队骑兵仔细观察了南皮周围的地形,然后派出三千兵马沿着绛水向北三十里,将防守空虚的北皮城夺了下来,随后将大军开进北皮城。

如此一来,就成了鲜于辅率军驻守北皮城与南皮城内的公孙范和刘纬台进行对峙。

鲜于辅的想法很实际,如果公孙瓒在幽州兵败身死,那么迟早会有消息传回南皮城,到时候不用自己出兵攻打南皮,公孙范和刘纬台也会如丧家犬一般逃往青州与田楷汇合;如果公孙瓒率领残军从幽州撤回南皮,那就少不得一场血战,这次说什么也要把他堵在漳水以北!

可不要小觑了鲜于辅率领的这一万兵马!这其中有五千骑兵,还有五千大戟士,都是当初跟袁绍军血战到底的强悍部队,真要不惜性命的拼杀起来,就算公孙瓒的残军从北而来和南皮城内的公孙范对鲜于辅形成南北夹击之势,鲜于辅也不会惧怕。

只可惜,枉费了鲜于辅的这一番等待,最终传回渤海的消息是公孙瓒与乐何当被烧死在飞狐道内,季雍被徐晃一斧劈死,王门被张郃一枪挑死,公孙越被慕容平一箭射死,单经和关靖两人做了俘虏,攻打幽州的五万东路大军和三万南路大军全部覆灭!

为了证明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幽州方面已经让士兵带着公孙越、季雍和王门的三颗人头一路向南传首!

这一下,渤海震动,冀州皆惊!

南皮城内的公孙范和刘纬台没了主心骨,又见鲜于辅如今驻军在北皮城内,于是急忙率兵出城向紧邻渤海郡的青州平原郡逃窜。

本来鲜于辅是不打算追击这两个家伙的,但是他们实在是自寻死路,弄得鲜于辅不动手都觉得不好意思。

为什么呢?原来刘纬台这几年在南皮积攒下了一大笔的财富,这个财迷就算是要逃亡,竟然不忘将这些财富全都带走。公孙范本来不想带着这么多的辎重逃亡,但是经不住刘纬台的一番蛊惑,于是将公孙瓒留在南皮的家底全都搬运出城。

刘纬台是这么对公孙范说的:“如今大哥兵败身死,吾等还需借助青州田楷手下兵马替他报仇,如果不将这些财物带给田楷,如何说得动他?”

两个自以为是却不长脑子的财迷,于当日夜里让五千士兵替他们当脚夫,肩扛手抬和车载,席卷南皮城内所有财物向南逃逸。

不等天亮,鲜于辅便接到了细作传回的密报,他立即亲自率领五千骑兵向南追击公孙范和刘纬台这两个要钱不要命的蠢货,同时委派刘政率领五千大戟士进驻南皮城。

从南皮到距离最近的青州乐陵,有三百里的路程,公孙范和刘纬台带着笨重的队伍缓缓南行,两日之间才走了不到七十里的路程。

这日下午,当骑在马上的公孙范正挥舞手中皮鞭抽打肩扛重物走在后面的士卒时,忽然看到身后有滚滚的尘土扬起,心里顿时一惊,急忙让士兵放下辎重,原地结成防御阵型。疲惫不堪的士卒放下重物,哪里还有什么气力结阵迎敌,他们只是拿着武器呆呆的看着远处那支骑兵围逼上来。

不多时,鲜于辅率领大队骑兵追至近前。

“公孙范小儿,你家爷爷在此,可敢出来与某一战!”

从来不跟人在阵前斗将的鲜于辅,这次难得遇到一个软柿子,所以毫不客气地抖起了威风。

公孙范是从小骑在马背上长大的,他明白步兵想要逃出骑兵的追击难如登天,除非是有另外一队人马前来接应,否则有多少人也不够骑兵衔尾追杀的。如今的形势,要么是自己甩下这些士兵只身逃往青州,要么是跟鲜于辅单挑独斗打上一场,最好是能将其活捉,这样就能保住这支队伍和财物。

面对鲜于辅的邀战,公孙范总算是硬气了一把,他催马提枪直奔鲜于辅而来,口中喊道:“鲜于小儿,莫要欺人太甚,看枪!”

“我擦,这货还真敢拼命!”鲜于辅吃了一惊,转头对身后骑兵大吼一声:“兄弟们,替我招呼着,本将军忽感腹中疼痛,先去后边解个手!”

于是,公孙范一人迎战五千人……

ps:感谢书友“meteorjames”继续投出宝贵的月票支持南道!

第二四三章没有吃白饭的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鲜于辅就比较贵重。他见走投无路的公孙范要来跟自己拼命,毫不客气的将一个“立大功、抓大鱼”的机会让给了身后五千闲了两年的好兄弟们,这份“高尚情操”,实在令人佩服至极!

倒不是鲜于辅怕死,更不是他怕了公孙范。说实话,以鲜于辅身上铠甲之坚固,胯下战马之优良,还有全套装备的马具辅助,还真不怕公孙范跟自己拼命,大不了多费点力气而已。只要不是碰上关羽、张飞那种万人敌,鲜于辅还是能抵挡一阵子的。

之所以要借口拉肚子闪人,鲜于辅是为了节省时间。他本来以为自己一声大喝就能吓得公孙范抱头鼠窜,然后他也不会继续去追击公孙范,只要将这些士兵捉回南皮,将公孙瓒聚敛的财富搬回南皮就行。

抓个杂鱼公孙范算啥本事?放这货逃到青州田楷那边才有意思,到时候让他跟田楷争夺兵权,渤海郡暂时就不会受到来自青州方面的威胁,可以专心对付袁绍部下的来袭。

鲜于辅已经收到密报,获悉袁绍手下大将麹义率领两万大军正向东而来,看样子目标正是南皮。麹义手下的先登营可不是闹着玩的,鲜于辅曾听张郃亲口说过,当初先登营在高邑城下与大戟士打了个平手,所以他现在急着赶回南皮进行部署,做好迎击麹义的准备。

既然公孙范非要寻死,鲜于辅便遂了他的心愿。

五千骑兵将倒霉的公孙范踩成肉泥之后,迅速将刘纬台和逃出来的这些杂兵全都包围,然后齐声高呼:“太傅大人仁慈,从不杀俘,尔等放下兵器,便可活命!”

不等幽州骑兵喊第二遍,包围圈内的士兵有七成放下了武器。而剩下的那三成手里压根就没拿武器!

刘虞不杀降兵的好名声可是有口皆碑的,想当年连自称皇帝的张纯手下五万降兵,刘虞都没有坑杀,而是将他们留在了幽州,一部分转为边民,一部分转为自己麾下的士兵。刘和随他老爹刘虞,似乎对降兵情有独钟,这几年下来也从未传出他虐杀降兵的丑闻。

如今公孙氏已经全部死光了,士兵们失去了勉强可以称作效忠对象的主子,在面对杀气腾腾的幽州骑兵时。那是真心想要当降兵的。

躲在士兵当中的刘纬台被几个胆大的降兵揪了出来,鲜于辅也没有动粗,只是让人看押着他,然后指挥降兵们将所有从南皮城内搬出来的财物照原样再搬回去。鲜于辅听说刘纬台这货是个什么卜数师,或许将他送到蓟城之后,大公子还能派上用场。

两日之后,鲜于辅率军返回南皮,身后跟着五千降兵。

已经进驻南皮的刘政亦非庸才,他取代刘备入主安平的这两年来。按照刘和的授意做了不少的事情,不仅稳定了安平境内的百姓,而且将信都城经营的颇具规模,初步实现了刘和当初订下的自由贸易区的设想。

若论刘政的能力。或许比不上李严,但与韩珩等人相比,也是不差。

鲜于辅率领骑兵先行一步追击公孙范,刘政随后便带着五千步兵和他招揽的脚夫们将北皮城搬了一个精光。顺便还将城内所有的居民也带上,然后一起进驻了空荡荡的南皮城。

刘政进程之后的第一件事情是四处张贴安民告示,派出口齿伶俐的士兵到各条街道上进行宣传。好让城内惊恐不安的百姓知道新入城的这些兵马不仅不会扰民,不会抓丁拉夫,不会抢掠民财,相反还会保护城中百姓的安全,维护城内的秩序。

别看鲜于辅个人武力值不高,可他带出来的部队军纪一点都不稀拉散漫,特别是在保证群众纪律这方面,更是从来都没有放松过。随刘和进城的五千步兵,按照刘政的指示,立即清理城中的垃圾,检查所有的仓库和地窖,包括有可能通往城外的地下暗道。

五千士兵,没有一人在城中扰民,秩序一片井然。

刘政进城的第一天,统计出了城内的人口总数,清理了城内积压多日的垃圾,派兵登上城头值守,并在夜里进行巡逻,城内百姓在紧张中度过了这一日。

刘政进城的第二天,让士兵挨家挨户给城中百姓送去了几斛粮食和一些财物,请求换取他们家中存放不用的木料和砖石。南皮城内的老百姓还从来没有见过提着东西来家里换木料砖石的士兵,他们有些战战兢兢的收了粮食和财物,然后将家里存放不用的木块、砖石全都搬上了南皮的城头。

刘政进城的第三天,他征调城中为数不多的泥瓦工匠登城指导士兵们加固南皮的城墙和各门的防御,制作用来砸人的擂木滚石。

第四天,也就是鲜于辅带着队伍返回南皮的时候,刘政已经初步掌控了这座郡城,令鲜于辅大吃一惊。

鲜于辅走的时候,不过是委托刘政帮忙将五千步兵带进南皮城就好,他可没想到刘政竟然主动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刘政出任安平相,论级别也是一郡太守,比他这位正牌领兵将军一点也不低,所以鲜于辅是无法给刘政直接下命令的。

有准确情报的显示,麹义率领大军已经过了修县,再有五天时间就会兵临南皮城下。鲜于辅来不及跟刘政客套,他将南皮的内政和后勤军需方面的事情一股脑的交给了刘政,自己却一头扎进了兵营之中。

刘政给鲜于辅造成的压力有点大,他本来因为抓到了五千降兵,俘获了许多财物而有点小得意,结果返回南皮见过刘政的手段之后,这才发现自满不得。鲜于辅现在终于知道原来大家都不是吃干饭的,谁都有几把刷子,要是沾沾自喜,说不定哪天就被甩出去几条街。

鲜于辅从士兵当中挑选出当初是由公孙瓒降兵中转投过来的数百名普通士卒,然后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