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安宁侯传奇-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记得你以前都自称“臣妾”的,像个小大人似的。
明珠正要说这事呢,我想出宫。反正我现在也不是皇上正儿八经的女人,我有自己喜欢的人了,求皇上成全。杨明珠像剥豆子似的叭叭说完,热切地等待回应。
哦,皇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她,问,这才几天的工夫你就变心了。天下还有比朕更好的男人吗?皇上虽然年近四十,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脸上难觅岁月痕迹,眼睛明亮,充满睿智,身姿挺拔,俊朗无敌,不愧为天之骄子,人中龙凤。
杨明珠呆呆地看着皇上,脑海里却掠过另一人的身影,轻叹一声,道,皇上是天子,明珠配不上。
这就奇怪了,你都进宫了,朕都没说出来,你怎么突然妄自菲薄起来。皇上面上笑着,心里却在想着另一个问题:深宫之中她哪里有接触其他男人的机会。
杨明珠未曾料想,她的几句话有可能祸及他人。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后和几位贵妃看到皇上,过来请安。
皇上……杨明珠还想说什么,被制止了,这件事容后再议。
都平身吧。
众人的目光齐齐投向杨明珠,只有她还跪在地上不起来。加之刚才她与皇上的对话众人不知就里,更想从她脸上看出端倪。
宝玥在她手臂上重重捏了一把,杨明珠听从好友劝告,乖觉起身,站了起来。
皇上转头看着皇后,笑道,春日好景不可辜负。
正是如此,臣妾才带着众姐妹还有公主来此游赏。
是呀,我们正在谈论皇后年轻的时候踢毽子厉害,皇上都夸赞呢。
是呀,好似都是昨日的事,一转眼朕和皇后都老了,只能看着孩子们玩。
皇上圣体康健,青春不老。皇后说道。
皇上圣体康健,青春不老。众妃齐声附和。
朕想去皇后那里讨杯茶喝,明珠和宝玥陪朕一起去。他意味深长地看着两人,携手皇后转身走去。
臣妾恭送皇上。众人行礼毕,用艳羡的眼神目送皇上皇后等人离去。
皇后寝宫原为“其华殿”,取之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后改为“俪宫”,隐喻伉俪情深,百年好合之意,是那个年代最浪漫最高规格的示爱。这对皇家典范夫妻,是梁国人的偶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民众凡成亲之人纷纷效仿皇帝,仿造“俪宫”。有的在家中建造小巧别致的“俪园”、“俪坊”、“俪堂”,有的干脆把字刻在假山上,还有的去制作匾额的店铺订购,直接悬挂在门廊上。这最后一种方法简单易行,省时省力省银子,效仿的人最多。制作匾额的店铺顾客盈门,生意好的不得了。
此刻正是在俪宫,皇上向杨明珠道,有话就在这里说与朕和皇后。
杨明珠扑通跪在地上,明珠想出宫。
皇后噗嗤笑了,道,刚进宫的时候,你还说这里好玩,想待一辈子。这么快就改变主意了?
我有自己喜欢的人了,不想耽误辜负了皇上。
这次不止皇后,皇上和宝玥也都笑了。皇上轻咳一声,面上又是帝王的威严之色,朕只想知道你喜欢的人是谁?
皇后明白这话的分量,收敛笑容,带着几分紧张看着她。此刻无论她说什么,都免不了担几分后宫管理失职的责任。杨明珠素来孩子气,皇上因此可能会网开一面,若其他妃嫔也有蠢蠢欲动之心,那么皇后的头衔能不能保住,谁都不知道。宝玥也替她捏了一把汗。
杨明珠道,是李安宁。
此话一出,众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李安宁持金牌修整宫殿,工期紧张才临时住在了宫里,且是得到皇上默许的。杨明珠亲近她宫里人人皆知,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无人当真,遂未曾在意。连未曾与李安宁谋过面的宝玥也听说了些传闻。
皇上的沉默让在场的人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谁都不说话,连心无城府的杨明珠都闭口不言,带着几分紧张等待着皇上的宣判。
好!朕准你出宫。皇上说道,你是以公主陪读身份进的宫,不存在耽误辜负之说。李安宁是朝廷肱骨之臣,你喜欢她说明你有眼光。只是朕劝你一句:万事莫强求,你是首辅之女,你的身份,你父亲的体面还是要顾及些。
皇上答应了,太好了。皇上说了那么多,她只在意第一句,并笑着跳起来,拉着宝玥转圈。
皇后可有异议?皇上问道。
臣妾一切都听皇上的。臣妾一直把明珠当做女儿看待,一应用度都和宝玥一样的。所以她的请求情理之中,臣妾没有异议。
宝玥拉着杨明珠坐在下首的榻上,笑道,我倒想亲眼看看这个李安宁是何方神圣。
等我出宫之后,带你去找他。
不可造次!皇后嗔怪道,首辅之女怎能随便出入官宦之家。
好了,朕又要去批折子了。皇上起身,又道,乍暖还寒,皇后多穿些,手太凉了。
多谢皇上关怀,皇上也要保重龙体。臣妾正在炖滋补浓汤,稍候让人送去偏殿。
朕等着。他带着一股风转身离去,众人起身相送。
还没走到偏殿便见长寿宫的公公急急赶过来,一边行礼一边禀告道,皇上,太后请您去长寿宫。
母后旧疾又复发了?
禀皇上,太后身体无恙。
太后正在宫女搀扶下慢慢行走,似乎在活动筋骨。看到皇上进来,不等他行礼便向前伸出手去。皇上上前一步握住,扶着她一同走到暖榻边上。
母后怎么不去外面走走,天气不错。
在这宫里待久了,外面明晃晃的不适应,风还是凉。年纪大了,身子不行了。哀家知道你忙,就不耽误你的工夫了,今日想起点儿什么就想嘱咐你几句。
儿臣洗耳恭听。
还要记在心里。
是。
皇上怎么看君臣之道?
母后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你先回答哀家。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礼应如何?忠又如何得知?
母后若有告诫之言,不妨直说。
好,哀家不兜圈子了。君者,孤者,寡人也,亲密则同流,君不为君,臣不为臣,祸将至矣。
母后说的是谁?
李安宁。
他有何错?
错不在他,在你。你对他过于倚重抬举,用皇上的话说就是礼太过。
儿臣以往也有此举,母后从未劝诫过。
此一时彼一时。哀家未见过此人,却已经听过他不少的事。内阁谏议,破格提升,钦点主持整修事宜,还有……皇帝呀,太过了。
这次整修宫殿足见他的智谋,是个堪当大任之才,儿臣任人唯能,无愧于朝廷,无愧于天下。母后深居后宫都能听闻他的种种事迹,如此能人为何不予重用?
现在无愧,母后怕的是将来。人因德才声名远播,定会流芳;若因流言享盛名,定为后人不齿。
难道母后所闻除了他的德才,还有留言?
当下太后默然,没有回答,而是端起宫女送来的滋补茶,轻啜一口,将缠绕指尖的宫绣细罗帕举到嘴边,擦了擦嘴角,做完这些,她才长舒一口气,没有接皇上之前的话茬,却问道,皇上可听说过弥子瑕与卫灵公的故事?
儿臣知晓此事,出自韩非子所作《说难(shuìnán)》。
哀家之初觉得弥子瑕天真幼稚,不懂礼仪分寸,才最终招致祸端,其实卫灵公何尝没错?他不辨是非,任意妄为,误导了弥子瑕。前朝之事可当故事逗趣今人,也可以当一面铜镜引以为戒。皇上觉得呢?
半晌沉默后,皇上低声应道,儿臣明白。
唉~太后长叹一声,哀家希望你是真的明白,有时间去“荒苑”反省反省,切记律己正身。
刚转出宫门,张太英迎上去,皇上,蔡丰老将军求见,在偏殿外等候。
皇上没有听进他的话,问道,近日谁经常来向太后请安?
回禀皇上,皇后似乎来得比平日勤些。
皇后之前是否找你问过话?
张太英低头认真想着,喃喃道,没有哇~
好好想想!
张太英哦了一声,又低头沉思起来,过会儿说道,整修竣工宴席上,皇后曾交代奴才将皇上的皮袍找出来晾晒一下。只凭空这一句,奴才觉得皇后似有所指……
你怎么回答的?
奴才只答应着,没有多说什么。
皇上前后一思量,便明白了原委。他说道,不过,皇后的吩咐你照办就是,万不可多做揣摩,你宫中服侍多年,怎么连这点规矩都忘了?
奴才失言,皇上恕罪。
好了,这事不准再提。你方才说谁在偏殿等候?
蔡丰老将军。
蔡丰一向无事不登三宝殿,皇上了解此人,便急急向偏殿赶去处理。
第九章 皇上的“心猿意马”
更新时间2016…5…4 20:59:05 字数:6085
梁国境内有个盛安县,县内有条细柳河,因岸边广植柳树而得名。每年的夏季多雨季节水面就会突然上涨冲毁河堤淹没农田和房屋,经过多年加固加高河堤仍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银子花了不少,盛安县的贫民却越来越多,都是被河堤害的,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家破人亡,因此当地人对盛安县令怨声载道,说他贪污修河堤的银两,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不管百姓的死活。流言蜚语甚于刀剑,皇上派特使亲自押盛安县令刘本道到京城陈情述职,大有先杀后快的紧迫感。
刘县令是个平庸的父母官,任职期间虽无大政绩,却也从未欺压百姓。这次要不是几个泼皮无赖寻衅滋事故意造谣,他也不会有此一难。朝廷所拨的赈灾银一笔笔花费账簿上写得清清楚楚,审判官瞄了一眼,心中就有了论断,当即向皇上禀报:刘本道令系被人诬陷,无贪赃枉法之事。
皇上沉思后问道,这个盛安县令任职几载?
审判官回答:三载有余。
皇上:县内河堤可年年泛滥?
审判官:年年泛滥。
年年修?
年年修。
无能之辈!
皇上让百官举荐通水利的能人去盛安县治水。
一个官员站出来说,臣举荐一人定能不负皇上和百姓的期望。就是大理寺左寺丞李安宁李大人。臣曾看过李大人的一篇陈述水利之道的文章,与其探讨过疏通之理。李大人认为细柳河底定有暗河与其相连,这点与下官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上游蓄积的雨水流入下游的细柳河中于是造成了盛安县的水灾。
皇上问道,可曾验证过?
这名官员道,微臣与李大人联名给刘县令写过一封信,请他据此勘测,刘县令回复说,没有发现暗河。
皇上:那为何还要举荐李安宁?
官员道,微臣和李大人仔细查过盛安县志,都认为盛安县存在暗河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微臣此次极力推荐李大人到盛安县实地考察,彻查水灾不断的原因。
朝堂之上一片寂然。
皇上接着问道,既然李大人所想与你不谋而合,由你去治理水灾如何呢?
官员回道,臣可去,但请求做李大人的副手。
皇上一针见血地问道,你是怕治理不好担责呢还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官员回道,两者都有。
你倒是实在。
官员又道,若臣辜负了皇上期望,那么盛安县百姓可能因此诟病朝廷,臣担不起这个责任。
皇上问道,你为何对李大人如此有信心?
官员道,李大人初入朝廷便主持宫殿重建,且不负皇上所托,圆满完成任务。李大人有勇有谋,令臣等钦佩不已,加之那篇陈述水利的文章,所以臣举荐李大人。
皇上忽然问三王爷:三弟有何高见?可有人推荐?
三王爷愣了一下,道,臣还没有想到合适人选。
全天下的人才都装进你脑子里,看来这次真的是有些棘手啊。
李安宁当天因病告假在府上休养,对已被举荐的事毫不知情。当晚宫里的太监宣她连夜入宫面圣。
李安宁心里忐忑不安,一是病体还未康复精神觉恍惚,二是不知皇上深夜所召为何事。一路上虚汗不断,贴身的衣服像被水打湿了一般粘在身上。
皇宫白天看起来透着寒森森的威严,晚上又增添几分阴森恐怖,李安宁拖着虚弱的病体,怀着万重心事,一步一步朝着光明走在无知的黑暗里。
张太英在前面领路,李安宁突然想到有个问题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黢黢的遮掩下最适合脱口而出。
李安宁不禁喊道,张公公?
走在前面的张太英猛然收住脚,转身看着他,问道,李大人可是有事?
她上前一步,环顾四周,明知道不会看到什么她还是做了这个动作,病痛影响着她对周围事物的判断,她问道,张公公可知道皇上的那件银狐皮袍送给了谁?
张太英想了想,说道,初雪夜那天晚上皇上穿在身上在宫中散步,之后就没再见过。
李安宁问道,皇上当晚可曾去过……重建的宫殿附近?
张太英想了想,说道,当晚确实走到了重建的宫殿附近,当时皇上问奴才李大人的帐篷里是否有炭火盆,奴才说没有,皇上便命奴才回去取。
李安宁道,那么皇上自己进了帐篷?
张太英道,这个就不清楚了。李大人,我们还是赶快走吧,别让皇上等着急了。
虽然已是深夜,皇上却目光如炬,仍穿着上朝时的龙袍,玉带束得紧紧的,看起来毫无倦意。烛火的光亮填满了整个空间,为偏殿增添了柔和,消减了几分肃穆的气氛。
李安宁额头上沁出点点细密的汗珠,一定是皇上亲手将皮袍盖在了自己身上,她心想。
皇上问道:爱卿懂水利?
李安宁道,微臣只翻阅过李冰所著的水利典籍,不敢称懂。
皇上为什么将如此珍贵的皮袍悄悄盖在我的身上?要不要还回去,怎么还回去……她的身子微微晃动着,她已经意识不到这点。
皇上起身在大殿里踱着步子,说道,今日朝堂上有人举荐爱卿可治理盛安县水灾,朕问你,你能担此重任吗?
李安宁在想,冬至日那天皇上说将皮袍送了人,如果还回去,是否忤逆圣意……
偏殿外当值的宫女和小太监有的站着打起了盹,有的倚在墙角已经传出了轻微的鼾声。偏殿内的近侍只有张太英一人。他远远地站在门口,竖着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