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抗战-第2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势力极强。他蒋某人自己就是这种人,但却绝不会喜欢这种人。

“呵呵,当时只是信口胡诌了一句,可没想到就传得那么快。”秦卫苦笑了一声,“您放心,回去我就找白祟禧跟徐庭瑶算账。”

“算账什么的就算了吧。你也是**上将,不要这么小心眼。”蒋介石摆了摆手,“不过你既然来了,我也正好想问问……广西准备得怎么样了?”

“基本就绪!用不了多久,就能把咱们丢掉的再拿回来,顺便斩掉寺内寿一的一条胳膊。”秦卫答道。

“有信心是好事。可日本军队的战斗力毕竟不凡,你只用两个军,却要对阵远多于己的日军,即便是有空军助阵,是不是也有点儿太轻敌了?”蒋介石又担心地问道。

“委员长您应该对杜聿明和孙立人有信心。”秦卫笑道:“您难道忘了,不久前,正是杜聿明以一敌三,死守红河防线。如果不是桂林总指挥部命令他撤退,他最后就算战败,也至少要撕下日军几大块肉下来,予敌以重创。而孙立人……”

“孙立人能打我是知道的,可他的新1军毕竟只是初建,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还未可知啊。”老蒋的心里舒坦了点儿。他喜欢别人夸奖自己的学生,学生越有能力,就越证明他这个校长慧眼识人嘛。可惜孙立人不是黄埔出身,以前虽然打过几仗,却没指挥过大战。他心里难免有点儿疑虑。

“郑介民和郭汝瑰可就在孙立人手下。这俩货对孙立人都挺服气的。”秦卫笑道。

“是吗?”郑介民和郭汝瑰可都是自己的亲信。老蒋明白秦卫的意思。新1军不管能不能打,说到底,以后都是他老蒋的部队,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嫡系。

“郑介民和郭汝瑰实战经验不行,可论及指挥水平应该还是可以的。能让他们服气,这个孙立人恐怕还真有几把刷子。”戴笠一直都没捞着话头儿,现在说到了郑介民,他赶忙插了一句。不管怎么说,郑介民跟他也有几分香火情嘛。

“有没有刷子,还是要到战场上见真章。”蒋介石沉声道:“秦卫,中条山**大败,你们可不能再败了。再败,我可是要动军法的。”

“委员长请放心,我有九成以上的把握。”秦卫肃声道:“中条山十万条性命,我们就用日本人的三个师团来还。顺便让那些瞧不起咱们的洋鬼子瞅瞅,看看咱们到底能不能打!”

“好,要的就是这个不畏强敌的气势。”蒋介石点头,“不过不畏强敌,也要小心谨慎。明白吗?”

“明白。”秦卫立正答道,暗地里却翻了个白眼儿。既要不畏强敌,又要小心谨慎,这老蒋,摆明了是被多田骏那一通猛拳打得心虚了。

“有你跟白健生在,广西的战局我还是放心的。”蒋介石又开口了,“可我现在想问问你怎么看山西的局势?多田骏和筱冢义男合兵十万,已经摆出了一副进攻陕西的架势啊。”

“这个……”秦卫咂了咂嘴,“委座,我觉得还是动用八路军比较合适!让朱德和彭德怀二位指挥八路军,沿正太路展开大规模破袭战,我相信只要**发动,多田骏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朝陕西进军了。”

第430章理由

“八路军可不是好调动的。”

蒋介石何偿不想调动八路军?他不仅想调动,还想大大地调动,最好是能全都调动出来……让八路军跟日本人死掐去,反正不管是谁有损失,他都只会高兴。可朱德跟他交手无数次,哪会不晓得他的那点儿套路?命令,接了;仗,也打了;大仗……等着!

他不停地发命令催,甚至中条山战役的结果出来之后,他还曾让《中央日报》的一群人不停地谴责**,谴责八路军。说八路军一直避敌不战,只会躲着日本人,暗中发展自己,却坐视**大败。妄图将中条山战败的罪责分一部分给**。可**根本就不理会他的这一套。就逮着一个事实纠缠不停:**在中条山有二十多万大军,日寇三次进击皆不能胜,怎么这一回才三五天就全线溃败了?我们倒是帮你们来着,但我们的根据地本来就已经被多田骏的“囚笼政策”分割得极为零乱,把军队集结起来非常的不易,所以需要点儿时间。可谁曾想你们根本就没有给我们这个时间……换言之,你们自己无能,别赖老子头上!

“其实我觉得这是委员长您用错了方法。”秦卫有些好笑。蒋介石时时刻刻都想置**于死地,**也时时刻刻在防着他,当然不可能乖乖听命。而且**在宣传舆论方面一直都远胜国民党,中条山大败又确实是**溃散太速所导致的,不管是什么理由都掩盖不过去。蒋介石一边想把屎盆子往人家身上扣,一边还想推着人家去送死,肯定要自取其辱。

“用错了方法?”蒋介石一怔,“那你又有什么办法?”

“是啊,**那些人个个都狡诈如狐。滑如泥鳅,你怎么能让他们乖乖的发动大战?”戴笠也很好奇秦卫能用什么办法催八路军出战。

“不管好不好听,也不管名义上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就是我们中国此时最大的一个在野党,最大的反对党!只不过它与一般的在野党不同的是,它还有自己的武装!”秦卫整理了一下措辞,正色道:“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两党或者多党制的国家,都没有执政党命令在野党听命的先例。当然,现在是战时。应该有战时的规矩。可国共两党之间的不信任是由十几年的相互征战而来的,简简单单的一个‘战时’就想让他们听命,这显然不现实。”

“他们不是反对党,更不是什么在野党,他们是‘匪’!”蒋介石胸口起伏。“即便我们现在囿于抗战的形势,不得不与他们合作。可匪终究是匪。等把日本人打跑。还是要消灭的。”

“可那也是以后的事情。”秦卫笑了笑,他没兴趣纠正老蒋的认知,他只是想起了日后**解放中国之后的情景。那时候的老蒋同样也成了“匪”,国民党的军队更成了“蒋匪军”。后世有人说**得志便猖狂,可看看现在老蒋的“坚持”,“蒋匪军”这三个字又何尝不是今天“共匪”二字反作用力的显示?

“以后就以后吧。你说调动八路军,到底怎么调动?”蒋介石同样也没兴趣给秦卫讲课,讲一讲为什么**会被自己称为“共匪”,他现在只想知道怎么才能解除多田骏这个威胁。

“交换!”秦卫淡淡地说道。

“交换?”蒋介石一怔。

“秦卫。你的意思难不成是……让政府出钱,‘请’八路军出兵?”戴笠在一边皱眉问道。

“出钱?”秦卫一哂:“就算咱们出钱,八路军也不可能轻易出动的。何况八路军再怎么说也至少有一个集团军,真要出钱,咱们得出多少开拔费才合适?这要是形成了惯例,以后其他非中央军嫡系的部队出动也要问政府要钱,咱们又该怎么办?”

“不出钱,那你的‘交换’是什么意思?总不可能是物资,或者什么地方官职或者地盘儿吧?”戴笠又问道。

“我从不做亏本儿生意。”秦卫依旧摇头。老蒋的物资自己还不够用呢,听命令却非嫡系的杂牌都捞不着几根毛,何况**八路军?至于地方官职或者地盘儿……老蒋最怕的就是**有地盘儿,更不可能给对方以正式的名义。

“那到底是怎么个交换法?”蒋介石有些等不及了,沉声问道。

“飞机!”秦卫笑道。

“你要给**飞机?”戴笠骇然惊叫。

“屁!”秦卫瞪了他一眼,“你当我傻的?我都说了我不做亏本儿生意。”

“那你是什么意思?”蒋介石也瞪了戴笠一眼。他虽然刚才也吓了一跳,可秦卫应该知道他绝不可能答应给**飞机的……连人手一杆枪,每人五发子弹的标准都达不到的**就已经够难对付了,要是再有了飞机,那还不翻了天?

“八路军大规模出兵破袭正太路及其周边地区的日伪军据点、要塞,做为交换,空军可以派出两个大队的运输机听其使用两个月。”秦卫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晃,“怎么样?”

“运输机?”

“废话。要是战斗机或者轰炸机,你就不怕人家一不小心‘掉’到曾家岩来?”秦卫又瞪了戴笠一眼。净问些不着调的问题。跟胡蝶呆一起呆得脑浆都退化了吧?**八路军里面可有不少老红军,老红军里面跟老蒋有仇的那简直就是不可计数,万一真有人脑子一热,借口什么八路军要来重庆“视察”,来个民国版的“911”,得出多大问题?

“自从**搬去了喀尔喀,政府知道那边儿的消息越发的少啦。”蒋介石想了想,叹了口气,“如果再派两个大队的运输机给他用,那他岂不是要在库伦更加坐大了?”

“委员长,难道我们不给**运输机用。他就会停止发展了?”秦卫笑道:“何况就算我们派了运输机,两个大队而己,他们又能运多少东西过去?那里可是蒙古人的地盘儿,他们的人到那儿越多,就越有可能跟当地蒙古人起冲突。而他们运过去的人越多,在关内的人就会越少,势力自然也就越小……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在喀尔喀的实力越强,就越会受人忌惮。不管西伯利亚一战的胜利者最终会是谁。都不可能任由这么一头老虎在自己的卧榻之侧……可话再说回来,**不管怎么说也是为国守土,咱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人打败,或者干脆就被人弄成了附庸吧?”

“话是这么说啊。可**毕竟不是一般人,”蒋介石眉毛挑了挑。似乎有些意动,但依旧有些担心。“根据我们在东北的情报人员送回来的消息。**领导的一些抗联的队伍正在越过兴安岭,朝着东蒙古集结!而就在不久前,也就是第34集团军东进之后不久,**王震的第359旅在东蒙古与喀尔喀交界处袭击了一个日军中队,同时还剿灭了伪满‘安**’的一个团!他们可是不甘寂寞的很呐。”

“是啊,光听这话。他们确实是很不安份。可委员长,”秦卫阴笑一声,“越不安份,才越不受人待见。喀尔喀战略地位紧要。东进就是东三省,北进则直插西伯利亚腰腹,南下又可威胁京津山西等地……苏联人要是胜了这一仗也就罢了,可如果日本人胜了,**恐怕就没几天好日子过了。这时候,他们在喀尔喀的人越多,才对咱们越有利,不是吗?”

“时近10月!隆冬将至啊!”蒋介石抬头看了看窗外,“西伯利亚严寒酷烈,最适合苏联人,日本人能嬴这一仗吗?”

“能嬴。”秦卫笑道。

“你就这么有把握?”蒋介石奇道。

“至少有八成的把握。”秦卫笑道,“除非斯大林突然发羊角风,把他布置在欧洲的防备德国大军调过来,不然,铁木辛哥就败定了。”

“苏联可是大国,铁木辛哥也是名将,不要小看了人家。”蒋介石微微皱眉,“何况苏联军队数百万。以前战事在远东,因为路途遥远,不能派过来太多,可现在战事已经到了乌拉尔山以东,斯大林难道还能容忍?他只需要调动一小部分就可以抵定战局,日本人哪来必胜的把握?”

“战事确实已经到了乌拉尔山,可决战之地依然在贝加尔湖一带。而且乌拉尔山以东因为劳改犯的暴动和日军的进攻,政局基本糜烂,如果想要平定,需要投入的力量恐怕远不只铁木辛哥带来的那点儿人。斯大林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自找麻烦。”秦卫笑道:“当然,他这样也是体现了对铁木辛哥的信心。认为他手下这个大将绝对有足够的能力在冬季来临之后反击成功,取得这场西伯利亚保卫战的胜利。”

“那铁木辛哥万一真的胜利了呢?东三省岂不是有落入**之手的危险?”蒋介石问道。

“东三省是日本人的命脉,死也不可能放弃。而苏联面临德国的威胁,肯定也不会在远东跟日本人生死一战。所以,即便是苏联人侥幸胜了,东三省依旧会是日本人的。而只要东三省在日本人手里,那他们就一定不会允许**在喀名喀生存!而除了日本人,苏联人到时也肯定会再次进入喀尔喀。那样一来,**就是两头难做人。何况日本人集结大军去保卫东三省,在关内的势力自然也就要再次缩减,这对我们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有道理。”老蒋沉默了。秦卫分析的每一项都有十足的理由,他虽然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可却找不出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儿。而且他也确实心动了……如果能借苏联或者日本人的手把**给干掉,无疑是最好的结果。可这样到底行不行?**那些人可是非常狡猾的。

“我再想想。”

第431章进攻越南

老挝某处。湄公河边上。

“看看那帮中国猴子,你觉得他们今天会往后撤退多少里?”贝努瓦把枪拄在地上,看着河对岸的帐篷,对着身边的同伴吹了个口哨。

“谁知道呢?半个月来他们已经撤退了好几百公里了,”鲍里斯耸耸肩。他和贝努瓦都是法属印度支那当局下辖的殖民地士兵,当听说中**队沿着湄公河顺流而下,“侵犯”老挝之后,就被派过来阻挡“敌人”。原本他们和同伴都是打死也不愿意来的。因为敌人足有两个师,据说有一两万人的。这是一个让人恐怖的数字。整个法属印度支那当局的士兵加起来恐怕也就是人家的一个零头。可为了法兰西的荣耀,他们必须出面。因为老挝人根本就没兴趣、更没有能力阻拦这些中国人。于是,一共两百人的连队就这样出发了。

两百对两万……身为连长,鲍里斯原本打定主意,只交涉,绝不交火。而如果中国人发怒的话,他会在第一时间投降。反正整个法国都投降了,他们区区一个连队投不投降的估计也没人会在意。

可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中国人本已经“打”过了他曲,可说是一路凯歌,但在见到他们,并且接到了他们的“通碟”之后,居然真就停止了“进攻”,尔后就开始撤退。先是一天几公里,看到他们“逼迫”过来之后,又接着往后退,再退,从一天十几里,到一天几十里……现在,他们一个连队,已经将两个师的“侵略者”“驱赶”着走了数百公里。他相信。如果不是怕过度激怒那些中国士兵,他们特意放慢了速度,现在恐怕早就把这群中国人赶过万象了。

“从这些中国猴子那里,我知道了日本猴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