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妻居一品-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陛下?”石磊抬头“您不意外?”

“母后不是教导你吗?女子不可小看,你这辈子赢过皇妹否?”

“没有臣对安国夫人心服口服,可丁夫人并非安国夫人,她不是丁家庶出吗?朝堂上的阁臣不可能看不出其中收尾。”

“他们在等朕,等朕的决断,等朕会不会将让尹小子背负一切的罪过。”

文熙帝叹道:“先帝曾说过名声都是狗屁,朕用错了人,朕自然会承担下来,如果一场风暴能让大秦重现活力,朕以为知错能改很好,朕不是下罪己诏的第一位皇帝,也不会是最后一位,如果尹小子顺着这条线除了大秦多年的隐患,罪己诏朕下的心甘情愿,况且”

也可以使得最近躁动的儿子平静下来,他还没老到准备后事的地步,文熙帝把奏折又看了一遍“她可不仅仅是丁家的庶女。”

石磊越发的困惑了,文熙帝心中一痛,宝相庄严的说道:“佛曰,不可说也。”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七章 变数

京城信阳王府中,信阳王被木太妃关在了佛堂数佛豆静心,不管他是不是心甘情愿,他都不可能违背祖母的命令。

上个月信阳王大婚,娶得却是名不见经传的王家小姐,提起王家最让人津津乐道就是女子的教养,一个个是淑女的典范,王家男人也大多在清水得不能再清水的衙门任职。

如今的信阳王王妃王氏是一位端庄的女子,虽然容貌不是很美,但品行稳重,遇事沉稳,刚嫁进来一个月,王府的事情操持得井井有条,齐恒对她也很尊重,夫妻之间可称为夫唱妇随。

至于兰陵侯府受了木太妃的警告,又听说定下的是王家小姐为王妃后,原本还是想将嫡出的小姐嫁过来做次妃,却被丁怡拼命阻止了,丁怡说过,王妃最守规矩,遵礼教,赵婉柔嫁过去只有受苦的命儿,信阳王不会怜惜她,兰陵侯府比王家富贵,但赵婉柔以为能凭着娘家欺压正妃就想错了,太妃不会准许的。

丁怡也不想让兰陵侯府被木太妃厌弃了,联姻不成还有一份的情分在,如果赵婉柔去做次妃,别说侯府脸面有伤,一旦赵婉柔凭着侯府小姐闹出点动静来,木太妃下手绝对不留情分,丁怡听丁柔说过,木太妃最厌烦小妾不知分寸的张狂,不能为了她的无知对信阳王的爱慕,将兰陵侯府搭进去。

丁怡将儿女交给兰陵侯太夫人照顾,让她无暇分心听赵婉柔的恳求,她又得到了丈夫兰陵侯的支持,借着学规矩将赵婉柔关了起来,并且为她思考婚事,京城总是有些许风声传出的。虽然闺阁小姐爱慕个年轻俊杰无伤大雅,然赵婉柔被二房挑拨得做得有些过,名门勋贵之家不会想娶个名声有损的小姐。

况且兰陵侯府在勋贵中不过是中等人家。也没谁为了巴结侯府就结亲,丁怡煞费苦心压下流言,并出门应酬时探听家里别人口风。如何暗示男方上门提亲也是很有讲究的,丁怡走访了几家之后。知晓一点小姑子怕是无法嫁到京城,她认为有可能娶小姑子的人家兴趣不高,或推辞,或婉拒。

丁怡也不能强行让他们提亲,最后她挑了两家远离京城的人家,赵婉柔被二房太太放出来,冲到丁怡面前大闹了一场。但这也改变了不了她远嫁的命运,丁怡同侯府太夫人说过,不愿嫁的话,她只能去做填房,并且问她是想要女儿,还是想要兰陵侯府长保富贵。

在家族兴盛同女儿之间,兰陵侯太夫人当然会选择家族,认可了丁怡的安排,丁怡将隐患消除,她给赵婉柔选的丈夫是一名副将参军。靠近北疆,但却是北边最富庶的城市,北边民风开放豪爽,武将出身本身性子就很豪迈。即便将来听说了京城的流言也大多会一笑了之,他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小妹妹,赵婉柔嫁过去就可当家,不用在婆婆身边立规矩。

那人前途也很看好,长得并无武将的粗鲁,反倒有几分儒将的风采,各方面条件都很不错,很多人家都看上他,不是安阳郡主牵线,赵婉柔根本不可能嫁给她。丁怡很感谢安阳郡主,也知晓郡主是看在六妹妹的面子郡主才肯帮忙说和,她在嫁妆上不会亏待赵婉柔,因为远嫁比寻常更厚实了一分,下定,筹备婚礼,忙得丁怡团团转,在成亲前一夜,丁怡去了赵婉柔的闺房,也不知道她说了什么,赵婉柔在出嫁前很正式的拜谢了丁怡,并同太夫人说,‘大嫂是好人。’

有了她这句话,太夫人对丁怡的几分不满消失了不少,孙子有很伶俐可爱,长子后继有人,她也清楚自己已经弄不明白京城的动向了,便将侯府全部交给丁怡,安心的养孙子,对二房冷淡了不少。

丁怡在准备嫁小姑子时,也没忘记暗中收拾齐了兰陵侯弟弟的不孝之举,捅给同六妹夫相熟的御史知晓,御史自然知晓如何承奏文熙帝不会过多的牵连兰陵侯,文熙帝命兰陵侯管教兄弟,虽然被责骂了几句,但也彻底的抹平了以前的是非,兰陵侯也同侯府太夫人恳谈过一次,太夫人警告二房无事不用再登门了,年节过来聚聚也就是了。

夫妻同心,丁怡彻底扫平了隐患,做下这些事儿,丁怡虽然感觉劳累,并且在事成后喝了一个多月的补药,但她认为很是值得,兰陵侯对丁怡越发体贴,很久没招幸妾侍,丁怡的日子过得平稳顺心起来。

她深知没有丁柔帮忙提点,她无法做到这些,丁柔虽然去了广州,但同丁怡时常的通信,丁怡会将一些苦恼烦心的事情告诉她,丁柔也没直接说用什么办法,丁怡受得是最正统的嫡长女教养,只是一时迷糊了,丁柔大多时候是开解她,提醒她快刀斩乱麻。丁怡下定了决心,处理府中的事情雷厉风行。根本不需要丁柔再操心。

“六姨妹的事儿,你怎么看?”

兰陵侯对挽回丁怡性命的丁柔印象很深,也知晓六姨妹是妻子最倚重的一位妹妹,“虽然陛下不准朝臣讨论广州知府叛国案子,但私底下流言不少,她帮过你,本侯能帮忙的一定会帮忙。”

说丁怡不担心,那全然是假话,丁怡摇头说道:“六妹妹一贯是有主意的,她如果有是事求我,而我又能做到的话,一准会来来信,六妹妹可不会同我客套,如今她即便给我娘家的书信,也只有四个字,平安,勿念,许是不想让我们做多余的事儿,我虽然不懂六妹妹想法,但我以为还是听她的好,如今不仅广州乱,京城也太乱了。”

兰陵侯俊美的五官也透着一抹深思,最终衡量侯府的能耐,点头说:“你说得也是,京城什么风声都有,可六妹夫”

他实在不忍说出炸死这句话,接到消息后,丁怡就不在穿着艳丽的服饰,去佛堂念经的次数越来越多,丁怡一身素色的衣服衬得她多了几分柔和,她幽幽的叹息:“也许不是六妹夫,六妹妹没亲口同我说,我绝不相信六妹夫去了。”

“夫人,夫人,是岳宁侯夫人的书信。”

丁怡移动了一下身体,端着茶杯抿了一口,平淡的说道:“烧了。”

见兰陵侯皱了皱眉头,丁怡解释:“自从知晓六妹夫在广州出事后,她三天两头的来信件,竟说一些帮着六九妹妹的话,可以丁点实质用处都没有,岳宁侯也是个老实明白人,不会容许她胡闹的,况且勋贵不掌权是太祖皇后留下的铁令,她又能帮到六妹妹什么?”

“前两日来信说更不好了,说我冷血冷酷,就差指着我说不顾姐妹情谊,或者说我忘恩负义了。”丁怡揉了揉脑袋,“她不知道六妹妹为人,一个劲儿的瞎胡闹,我岂能同她搅和到一起?”

丁怡下一句话没说的是,让岳宁侯心烦去吧,丁敏也真是有心思管闲事,到现在还没被封为诰命,府里也是一团糟,不关心自己的事儿,倒操心起丁柔了,丁怡弄不明白丁敏的心态。

兰陵侯听丁怡这么说,心里多了几分的释然,对岳宁侯多了几分同情,好在自己的夫人懂事从不让他费心,摊上三姨妹,岳宁侯跟着操心。

最近几日丁敏不知怎么同二皇子妃越走越近,丁怡心中有了警觉,燕王是储君最大热门,但一日不是储君,一日就有危险,丁怡知晓她的话,丁敏听不进去,如今看燕王机会很大,丁怡不求丁敏将来有了从龙之功提携她,但求丁敏不连累她就好了。

郡主车架驶入信阳王府,安阳郡主从马车上走下来,她面前摆放着在王府代步的软轿子,“不必了,我活动活动,陪皇后娘娘坐了一个多时辰,腿都有些麻木了。”

“遵命。”

妈妈将软轿抬下去,安阳郡主迈步向后院走去,不意外的在佛堂见到了侄子信阳王,“姑姑。”

齐恒虽然是在数佛豆,但因为惦记着被炸死的小尹,他实在放不下心,“您是入宫了?皇后娘娘有没有说什么”

“齐恒。”

木太妃的声音从佛堂内室传出,齐恒跪坐在佛前继续数佛豆,安阳郡主走到他身边,“如何将炒在一起的红豆绿豆一下子分清楚?”

齐恒不懂的摇头,安阳郡主将捡起两颗豆子,“小柔说过,只需要炒两颗豆子就好了,恒儿,静下心来,小尹是你知交好友,他的品行为人你不明白?皇后娘娘如何都不会多插手朝政的,我只是单纯的陪伴她。”

“姑姑就不担心表妹?”

“小尹是她选的,我不一定会相信他,但却相信小柔的眼光。”

柳氏唇边露出恬淡的笑容,“我亦会相信小柔什么困难都难不住她。我只要等在京城等消息便好,我是没用的帮不到她,然恒儿啊,你肩上担着信阳王府,不可意气用事。”

木太妃停下捻动的佛珠,阖眼叹息了一声,心里隐隐有几分骄傲,柳柳是她的女儿。

ps每个人都有立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求两张粉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望

“母亲。”柳氏跪坐到木太妃身边。

木太妃侧头看了一眼女儿,嘴角勾起,压低声音确保只有她们两人听见,“你女婿全须全好的,叛国罪并非指得是他。”

柳氏眼里闪过喜悦,同样压低声音:“您为何不告诉恒儿?”

“他一路顺风顺水,我又一力教养他不懂官场的弯弯绕绕,性子直且烈,然我终究不能跟着他一辈子,他娶妻子就想让他沉稳一些,经过尹承善这件事,料想他也会明白懂事了。”

木太妃手放在唇边咳嗽了起来,柳氏帮她顺气,木太妃拍了拍柳氏的胳膊,眸子里有不容错辨的惋惜,如果她在自己身边长大,她会更放心一些,如果当初她不曾对庶出的丁柔看不上,守着庶女不得为正妃的规矩,丁柔嫁进来可保信阳王府无忧。

只可惜一切都迟了,木太妃并非沉寂在后悔的人,既然事情已经注定了,再想过去的事情也没用,示意柳氏搀扶她起身,柳氏陪着她坐在一边,主动的端茶,安排好后柳氏说道:“其实朝政上的事儿,我也不懂,我只是单纯的相信小柔,至于陪伴皇后娘娘也只是不想让她过多的想着往事。”

木太妃颔首,柳柳最好的一点就是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老实本分的尽量不给任何人添乱。信心单纯得没害人心思,也没所求,因此皇后才会那么喜欢她,京城谁不知晓安阳郡主差不多被皇后娘娘当成女儿养着。

皇后一生无子无女,对宫里的皇子公主始终怀着戒心,不可毫无忌惮的疼爱他们,反倒在柳氏身上找到了做母亲的感觉,柳氏自觉的将今日见得事情讲述了一遍。她并非是个有主意的,遇见什么人她想不明白背后代表的意思,却记得女儿说过。凡是进宫不管遇见谁回来都要同木太妃报备,哪怕遇见个眼生的奴婢也得说。

一向是丁柔说什么,她听什么。遂每次进宫之后,她总是会来见木太妃。即便知晓丁柔没事,但女儿出了那么大的事儿,柳氏也无法整日的露出笑容,

“四皇子妃也去看望皇后娘娘了,她爽朗得紧,言谈间很是有趣,虽然为逝去的贤妃娘娘守孝。但我瞧着她不见丝毫的颓废。皇后娘娘今日多用了几块甜点。”

“你的意思是四皇子妃的功劳?”

柳氏羞涩的一笑,“我嘴笨,不会说话,每每皇后娘娘不想用了,我都想不出怎么让她多吃点,四皇子妃轻轻松松的就做到了,我觉得皇后娘娘笑得比以往不能说开心,是多了几分恍惚。”

木太妃攥着茶杯,敏感的柳氏比一般人观察得细,这也是她能从那般危险的环境下活下来的原因所在。北疆每年被拐卖的孩子很多,有很多都被卖到青楼楚馆中去了,木太妃心中一痛,柳柳能活着让她找到。并且除了做妾之外没什么不顺心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的细心,她回避了很多的危险。

“傻丫头。”木太妃嗔了一句,“皇后娘娘什么好话没听过,你这样反倒更让她安心,皇后娘娘很喜欢辽王妃?”

“说过让辽王妃过两日再进宫,辽王妃还问起早逝贤妃的事儿,勾起了皇后娘娘诸多的回忆,我见她们聊得好,又插不上嘴,便想着离开。”

木太妃凝眉,问道:“是你主动离开的,还是皇后让你先王府?”

“是皇后娘娘让我离开的,并且娘娘还给您带了点心甜食。”

木太妃叹了口气:“皇后娘娘赐予得可是桂花糕?”

“是呢,母亲不是很喜欢桂花糕,娘娘怕是一时弄错了。”柳氏见木太妃神色深沉,仿佛想什么事儿,她闭紧嘴巴不敢打扰思考的木太妃。

她们一个个都做些她不懂的事情,柳氏此时很思念女儿,她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因为叛国案子她无法离开京城,虽然她帮不上女儿,但一旦有个意外,她已经不是丁家见不得人的妾室,而是受过册封的郡主,如何都应该能帮点小忙,就因为知晓她在京城比广州更对丁柔有帮助,她选择留下。

“桂花糕是我师傅最喜欢用的点心,皇后娘娘桂花糕做得最和她胃口,师傅还在的时候,她们婆媳一起收集月桂花,一个做点心,一个用,最是谈得来,仿佛母女一般,我我当时对此没有一点兴趣,被她说不知晓人生的乐趣。”

柳氏安静的听着,木太妃说道:“皇后娘娘让你先回来,最近几日你”

“不用再去皇宫是吗?”

木太妃勾起嘴角,点头说:“她是不想你,我,以及信阳王府掺和进立储的浑水中,辽王所图不小。”

“娘娘看重辽王殿下?”

“我也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