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秦二世-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亥暗暗下定了决心。按下心中所想,点点头道,
“将如今天下大势告知此三处之劳役。劳役之民愿意回乡的就准其回乡,想必那时朕的诏书已经到达各郡,不会有人阻拦;不愿意回乡之劳役,两位爱卿要寻地妥善安置,万万不可生乱。”
“陛下,这……”
李斯和冯去疾犹豫道,胡亥这个命令跟他们之前商议的有了不同,原本是所有劳役遣送回乡的,如今胡亥要让不愿意回去的都留下,这可都是定时炸弹啊。
其余的诸多大臣听到胡亥的话也是小声议论起来。
“诸位爱卿不必担忧,朕自有定计。”
胡亥胸有成竹的淡淡道。见皇帝如此,李斯和冯去疾对砍了一眼无奈的应喏。
“此三处四百余万劳役,诸位爱卿务必协助两位丞相处理妥当,万不可生乱。然所遣之官吏但有仗势欺民、贪污受贿者斩立决,家产充归国库。诸位爱卿但有阻挠和作梗者!休怪朕不讲情面!”
胡亥这句杀气腾腾的话,顿时让所有了解不了解而今胡亥的众多大臣全都心中一凛,不管心中愿于不愿,顿时齐齐起身道:“臣等遵旨!”
如果没有李斯、冯去疾、尉缭、蒙氏兄弟、章邯等人收心相助,那么胡亥说不定还会考虑下这些大臣的意见跟他们商议一下。
但是如今咸阳之兵尽在掌握,又有这些名臣良将相助,胡亥决定坚定不移的用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解决关中和山东等地的乱势。
不仅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乱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战乱之后中华大地能尽早的恢复元气。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他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那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回到咸阳后胡亥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在催促着他,他不知道这危机感来自何处,但是却一直存在,让他心惊肉跳。
这两天下来他甚至觉得自己有点神经过敏了,但是转念想到如今因为自己的到来很多的历史已经改变,难道还会出现一个原本在历史中没有的大敌?
他不敢肯定,但是早早做打算总是好的。到时就算真的出现了这样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大敌,也能从容应对。
“诸位爱卿都是我大秦的柱石,自然知晓今时我大秦之危,所以还请诸位爱卿能精诚一心,共卫我大秦江山,使父皇一生辛劳所得基业能得以延续!亥在此拜托诸位爱卿了!”
胡亥说着起身对堂下的众多大臣团团一礼,郑重的道。
(对于一个没有存稿的非职业写手是很悲剧的一件事情,所以望大家谅解。九洲只要能多更一定会多更,后面也会努力让自己能有存稿进行挥霍。所以九洲要票都要的很没底气,但是还是要说声推荐大家有就投一票给我吧。另谢谢帝国元首兄弟的打赏。)
第四十二章鞭责之争
“臣等愿为陛下赴死!”
堂下的众多重臣同时拜伏在地齐声高呼道。
直起身的胡亥听到这句话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尼玛,怎么又是这一句,难道这句话在大秦帝国的官场中是流行语?这么多人高兴的时候、兴奋的时候,翻来覆去都是这句话。
白眼归白眼,事情还是要做的,不管是真忠心也好,假忠心也罢,只要军队都握在自己手里,那么谁也不能在咸阳这一亩三分地上翻了天。
“诸位爱卿请起。”
“谢陛下。”
等诸多大臣都一一重新坐下后,大殿中的气氛又有不同。
之前心中有打算的如今见到胡亥的变化自然会重新有打算,原本不了解胡亥变化的如今自然是清楚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一个个高官都干劲十足了。
胡亥扫视了一圈,心中满意之极。对蒙恬道,
“蒙恬爱卿,如今九原是哪为将军驻守领军?”
“回陛下,如今应当是九原将军辛胜在统领诸军。”
“哦,辛胜。那依爱卿看来,匈奴若南下攻我大秦取河套之地,当出兵多少?”
“回陛下,始皇帝时匈奴曾屡次南下攻我九原,想取河套之地,尽皆被臣逐之。最近一次是始皇帝三十二年秋,匈奴头曼单于五十万大军犯我九原,被扶苏殿下、臣以及章邯大人败于河南地以南。
头曼单于所领部族五十余万人被臣等斩杀三十余万,余者皆逃。”
其余的大臣听到蒙恬说到扶苏灭匈奴无不脸上变色,对蒙恬的鲁莽担忧不已,蒙恬自己也是一直在偷偷观察着胡亥的脸色。
“好!大哥果然智勇过人!可惜……”
胡亥神色如常的的先大声赞道,随后一脸痛惜之色,可惜什么他没说出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可惜的和堂下众臣所想的肯定不一样。
他不说出来,但是堂下的众多大臣可是都浮想联翩,胡亥对蒙恬说扶苏神情不变,更是一脸痛色说可惜,那显然问心无愧,而且也并没有因此怪罪蒙恬。
如此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始皇帝陛下真的立诏传位的是胡亥而非扶苏。那么扶苏就只能是始皇帝下旨赐死的了。所为只为给胡亥除掉隐患而已。
“陛下节哀!”
想到此处的众多大臣包括蒙氏兄弟,看到胡亥一脸悲色同声劝道,尤其蒙恬和蒙毅更是满脸忏愧,显然对自己之前一直怀疑胡亥愧悔不已。
胡亥为什么能面色如常呢?因为扶苏不是他杀的,是前身杀的,这跟现在的胡亥的确没什么关系。就是基于此,胡亥才能神色如常而且对扶苏很是痛惜。
当然胡亥如果知道就因为蒙恬道出扶苏这个名字而在群臣中造成如此效果的话,一定会让蒙恬多说两次的。
胡亥听到群臣劝慰的话,摆摆手道:“诸卿不必如此。蒙爱卿继续说。”
“是陛下。距匈奴上次南下如今已经七年有余,若是此刻匈奴再次南下河南地,臣以为来犯之兵当在三十万余骑之数,断不会有四十万骑。”
蒙恬斩钉截铁的道。
“嗯。那爱卿以为九原当需多少兵卒方能抵挡此三十余万骑匈奴南下大军?”
“若是臣领军九原,有长城天堑在,当需二十万大军。”蒙恬想了想答道。
“蒙毅爱卿,若是由你掌军,仅只需挡住匈奴不使其南下,需兵多少?”
胡亥听了蒙恬的话,突然转而问到了一直没说话的蒙毅的身上。
堂下众臣显然对胡亥这跳跃性的思维很不适应,听到他的话都是同时一呆,随即想到,难道陛下想将蒙毅大人调入九原领军?
蒙毅从见到胡亥直到现在,除了行礼表忠心的时候跟堂中诸多大臣一起喊过那么两句外,就一直没开口说过话,只是静静的坐着,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此刻胡亥突然问到蒙毅的头上,蒙毅懵了一会,反应过来连忙道:“陛下,下臣从无领军之经验,这个实在是回答不出。”
蒙恬这时道:“陛下,毅弟乃是文职,怕是……”剩下的话他没书出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是什么。
“章爱卿也是文职,可是他也曾领军作战。你蒙氏一族和王氏一族同为我大秦武勋世家,我想蒙毅爱卿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听到胡亥的话所有人这下都肯定了,胡亥的确是想让蒙毅去九原领军抵御即将到来的匈奴南下。难道陛下真的要除掉蒙氏一族?
蒙恬听到胡亥的话沉默不语,蒙毅也是神色变幻,良久,蒙毅起身一礼扬声道,
“下臣愿领军二十万为陛下寇边九原,定让匈奴蛮夷不能南下寸步。”
“好!果然不愧是对我大秦忠心耿耿的蒙氏一族。李爱卿,即刻拟旨调十万九原之军入关,归蒙恬将军统领,蒙毅爱卿领九原二十万兵卒防守匈奴。晚上就快马传讯至九原大军。”
“喏!”
“两位蒙爱卿毋须担忧,明日朕会再于两位爱卿商议九原之事。不管如何,朕不会让我大秦柱石之臣去九原送死的。淡然不仅是对蒙毅爱卿,对诸位在座的爱卿亦是如此。”
“陛下圣明!”
大堂中的所有大臣听到胡亥这句话显然脸色平静了许多。
“尉爱卿,咸阳等地刑徒和奴生子统计的如何。”
“回陛下,此事属廷尉姚贾大人所辖之责,臣今晨已将陛下旨意告之姚大人。还请姚大人为陛下禀明此事。”
尉缭对着坐在他对面的姚贾拱手道。
“国尉大人严重了。理当如此,理当如此。”姚贾慌忙对尉缭回礼道。
廷尉看来就是管理这些罪犯和查案的人了,那这姚贾就等于后世的公安部部长了。胡亥心道。
“禀陛下,咸阳各地狱中统计有犯案未决在押之人二十三万六千七百七十七人,已决刑徒六万八千八百人将于秋月之时行刑。
咸阳各地统计有奴生子十八万七千六百五十四人,此乃登记造册之奴生子,未登记造册之奴生子……请陛下恕罪,下臣并不知此数多少。”
秋月刑杀,这是华夏最古老的传统之一。《吕氏春秋》云:“孟秋之月,以立秋……是月也,修法制,决狱讼,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盈。”所以古代死刑犯一般都是入秋行刑。
奴生子就是由奴隶之间通婚生下的子女。
姚贾说到这里脑门上已经见汗,这是陛下第一次正儿八经的下旨要办的事情,但是自己并没有查清楚。
其实这也不怪姚贾,堂中的众多重臣和不在这堂中的高官,哪个人府中没有数十上百的家奴,还有众多的望族富户府中,家奴更是不计其数。
但是这些人要么是朝中位高权重之人,要么是跟朝中某个高官大臣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没有皇帝明确的旨意下,他难道要直接冲进这些人家中去一个个查?若真是如此,估计明天他就要下台了。
这些问题,胡亥同样清楚,但是他现在决定先不过问,仅仅是姚贾报上来的这些人目前来说就足够用了。
“姚爱卿辛苦了。很好。此等刑徒和奴生子有男子多少,女子多少?”
听到胡亥的话,姚贾松了一口气,连忙答道,
“回陛下,所有刑徒之中女子只有区区不到千人,奴生子中女子有八万余人。”
这样算来有将近四十万人啊。尉缭果然没说错,有了这些人,自己的兵卒就有人了。
历史扭扭曲曲的走了一程到这里又回到了一个交叉点上。秦末就是章邯带这些有咸阳刑徒和奴生子所组成的军队,剿灭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军。
如今自己需要兵卒,转了一圈之后,还是转到了这些刑徒和奴生子身上,不能不说一句,一饮一啄,自有天定。胡亥在心里感叹道。
“章爱卿,即刻领朕旨意,调随朕东巡之禁军十万,由爱卿统领,明日配合姚爱卿将刚刚所报之刑徒和奴生子全数带到灞上大营安置,男女分开羁押,万不得羁于一处,两位爱卿切记。十万禁军领看押之责,吃食用毒都需完备,但有不听号令闹事者杀无赦。等朕明日领完鞭责将亲赴灞上大营安排。”
“陛下,不可!”
“不可啊,陛下!”
……
胡亥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堂下一片“不可”声,包括李斯、冯去疾、尉缭等几个跟胡亥一起商讨计策的人,这就让胡亥纳闷了,事先都已经跟你们说好了,别人反对我可以理解,你们反对什么?
胡亥沉下了脸,饶有兴致的问道,
“诸位爱卿,有何不可?李爱卿你先说。”
听到胡亥的话堂下的众臣立马安静下来,都能看出胡亥笑脸下的愠怒。
“陛下,臣等只是同意尉大人的用刑徒为兵之议,然并无陛下亲去大营之说啊。”
听到李斯的话,其余几人都是一脸确是如此的表情。胡亥想了想好像当初的确没说自己要去,但是自己不去这兵朕想怎么练你们知道么?难道披上铠甲拿上兵器就是兵了?
“那另外几位爱卿所说不可又是为何?”
胡亥没搭理李斯几人,转头看向其余几个自己并不认识的大臣。这几个大臣互相看了一眼,反而没人说话了,过了一会一个白发苍苍满脸菊花纹的老者道,
“陛下,老臣赢腾,我大秦自立国而今,从未有君上受刑之说,况陛下为天子乎,谁人敢鞭打于陛下?陛下身系天下,为天下、为万民计,望陛下三思啊!”
第四十三章土地之议(一)
赢腾说完,胡亥看向另外几个刚刚也喊不可的大臣,不等胡亥问,剩下的几个大臣同声道:“臣等所想亦然。”
胡亥撇了撇嘴,尼玛,你以为哥有受虐倾向想玩玩皮鞭么?
“李爱卿,可将实情告诉赢爱卿?”
他猜想这赢腾应该就是宗正了,想来应该是自己的长辈,可惜他不知道这长辈是什么长辈,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所以只能这样叫了。
果然,胡亥的话一出口,大堂中重臣们的表情都很精彩,老赢腾更是花白的眉毛乱蹦,胡亥立马知道自己应该称呼错了,但是尼玛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叫!
胡亥只能假装没看到堂下众多大臣们的表情,微笑着看着李斯。
李斯对胡亥也很无奈,赢腾可是胡亥的叔祖父辈。
“禀陛下,老臣已告知老宗正大人。”
李斯说着对胡亥眨眨眼,胡亥看到李斯对自己眨眼,先是一愣,随即醒悟过来,赫然的对着李斯感激的一笑。
“老宗正,此等缘由还不够吗?”
“陛下乃万民之主,无论对错都不应受刑,更遑论受刑于万民眼前。”
赢腾听到胡亥的新称呼,淡淡的瞟了李斯一眼,硬生生的道。生硬的语气把胡亥给噎的一滞。胡亥也有点火气了,脸上带着坏笑道,
“但朕之诏令恐如今已经出了函谷关了。老宗正以为该如何?”
“这……”
“既然老宗正也说朕乃天子,那朕之诏令可称金口玉言,能否朝发夕改?朕既是万民之主,当为天下表率。朕如今诏令既出,若出尔反尔,老宗正让朕日后如何统领这万民?如何在万民面前自处?莫非老宗正想让朕失信于天下万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