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钗重生记-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的寝殿里面五光十色对着无数的锦缎和首饰摆设等物,这些都是太后要在新年的时候赏赐给后宫和进宫来朝贺的命妇们的。太后今天难得露出来点笑脸,她靠在软软的靠背上,一个小宫婢正拿着美人拳给她轻轻地捶腿。
“我上年纪了,越发的精神短了。以前还不觉得什么,今年看见这些都觉得眼花。你们把这些给我整理出来,好预备着过年的时候赏人。”太后叫宝钗拿着册子念上面的名字和赏赐的份例,她一边听着做出来些什么修改。例如给外面的诰命夫人的,年记长的就选一些老成的颜色和端庄的样子的东西,谁家娶了新媳妇或者添了孙子孙女的,赏赐里面就有喜庆颜色的东西和金银器。
宝钗拿着册子念的很清楚,声音不算很大,可是叫太后每个字都听见。太后听着宝钗念册子一边指点着底下的:“皇后这几天有些咳嗽,西洋人参给她一些……贤德妃要回家看看,可怜见的,那些新样子的首饰给她,回家也光鲜些,省的叫人家看着笑话,堂堂的贤德妃竟然穿戴寒酸的回家,不知道还以为是皇上穷的养不起嫔妃们了……”随着太后的指挥,一个黑漆螺钿的首饰盒子放在一边,宝钗瞥见里面的东西暗自诧异——好金贵东西,一整套的花丝金凤头面,上面的宝石竟然是鸽子血红宝石。这样的东西对贤德妃是不是太贵重了?
太后倒是没什么异议,接着分着给命妇们的东西,很快的就到了给忠顺王妃的东西了,只是一些按着份例的料子什么的,一个不怎么精致的螺钿妆奁,看起来忠顺王还真是犯了大事,连带着王妃也跟着没脸了。太后忽然想起什么,迟疑一下无奈的说:“到底是我的儿子,那个西洋人物自鸣钟就给水瑛那个小子吧 !可怜见,跟着他老子吃瓜捞。”
很快的赏赐分配完了,太后接过来小宫女奉上的茶杯,叹口气说起来水瑛和忠顺王的事情了,长乐宫里面的人都隐约的听说是因为有人在皇帝跟前告状,说忠顺王包占优伶,放纵声色,倚仗权势欺压百姓云云。还有顺带着告水瑛仗着父亲的权势,在京城里面横行无忌,在朝堂前羞辱大臣等等。皇帝似乎真的生气了,把忠顺王叫来教训一顿,连带着水瑛一起跟着回家反省去了。不过这些只是小道消息,太后说的才是真正的消息啊。
太后感慨一声:“水瑛从小在我身边长大的,他的性子什么样子我最清楚。皇帝不过是气恨了,小孩子淘气难免的,他们都说水瑛的性子不好,什么残暴的话也敢说戳来!这些混账糊涂官,一个个整天朝廷有事的事也不见他们出什么良谋计策,一点小事情和苍蝇似地,追腥逐臭,上来过早的没完!若是我的孙子残暴成性,我倒是看不出来还有谁是忠厚善良的了!裁剪女官,叫女官们回家嫁人的主意还是水瑛提出来的。我看着那个孩子是个有孝心,有仁心的。”太后为自己的孙子抱不平,她气鼓鼓的对着宝钗说:“你去把我选出来的书都整理出来,叫人给水瑛送去。就说是我的话,只管安心在家读书,那些乱吠只当着是怪风乱耳,不要理会。”
宝钗有些诧异,她根本没想到,水瑛竟然在太后跟前说了遣散女官们回家。要知道女官制度是当初太祖皇帝定下来的,宝钗听着太后的吩咐忙着蹲身一福,忙着按着太后的吩咐办去了。
书房里面宝钗按着太后的书单子把上面的书籍全都找出来,水瑛身边的小内侍把这些书本仔细的放在提盒里面。宝钗最后检查一下,见没有纰漏了对着他说:“就是这些了,你好生的把这些送去,太后的话你记住了,千万别混忘了。”
水瑛身边的小内侍双喜呵呵一笑:“薛才人做事仔细认真太后都夸奖的,当然是妥帖了。太后的吩咐奴婢也记住了,忘不了的。只是还有一件事,我们爷说上次画得画,没完呢,请才人找出来一起带回去好接着画。”
宝钗想起来水瑛上次说要画山水图,谁知刚起稿子就扔下了,硬叫宝钗把接下来的给画完了。宝钗无法只能接着画了。她转身从柜子里面拿出来一圈画,交给了双喜:“你把这个交给郡王,他吩咐的我已经画完了。只是没什么意思,叫他不要嫌弃吧”
双喜接过来那卷画笑着说:“既然是才人的墨宝,我们主子也不会嫌弃的。”说着双喜挤挤眼睛跑出去了。
宝钗无奈的看着双喜走了,微不可闻的叹息一声转身收拾着书房,等着打开方画稿的格子,一阵浅浅的香气传来。她懊恼的哎一声,因为秋天多雨潮湿,宝钗在画稿里面卷着个香囊,预防着画稿生霉,那个香囊是她做的,随便传出去——宝钗的脸上一热,她无心收拾那些书房了。
作者有话要说:理智与情感,宝姐姐好纠结啊!


、38

宝钗在宫里的日子也没闲着;皇宫里面有三位妃子要省亲,这是个大事情;尽管长乐宫和后宫是两个分开的区域,但是那些关于谁家准备了什么园子;谁家话了多少钱预备着接驾的消息一经传进了长乐宫;深宫之内鲜少有话题作为谈资,这样的事情正好成了新年的伴着瓜子和零食的好消遣。
因为是新年,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新年的气氛里面,按着例子大年夜太后把长乐宫的人都叫来一起吃饭;底下的内侍和宫女们也就在廊子底下坐着,女官们则是能在太后的身边坐着。太后坐了一会也就起身去太上皇那里了,临走的时候太后看看身边跟着的人:“你们也不要跟着去了;大年夜的难不成一顿安稳饭也不能吃么?叫她们几个跟着我就是了。”太后只带贴身的侍婢走了,留下来宝钗这些女官在殿内吃饭。
没了太后在,大家都放松些,宫宴十分丰富,除了应景的屠苏酒年糕汤等等,还有不少的真馐美味。这些女史们都是官宦人家出身,从小也是见过些市面的,对着这些东西也罢了。不过有些人过年就出去了,跟着和自己脾气相投的姐妹们难免是有些不舍的,三三两两的在一起说话。宝钗想着母亲和哥哥这个时候也是在团聚,忍不住有些想家,可是转念想等一段时间自己也能回家了,那个时候一家人团圆,有什么好伤心的,也就转为欢喜了。
方若看着宝钗的神色,低声的说:“你是不是想家了,如今也快回家了,只是咱们一出这些时间猛然要分开了,以后见面也不容易。”
“既然如此何不趁着眼前灌几杯?也好省的出去再要这样放肆饮酒怕是不能了。没准等不了几个月,你就要出门子了。”宝钗给方若斟上一杯酒,她的话引来一桌子人的共鸣:“这话很是,我们还等什么。都喝了才好。”
宫里的新年过的热闹,贾家的新年却有些心不在焉,两府上下没有一个有心思过年的,贤德妃要回来省亲,贾家正忙着预备着一应的东西,前几天礼部和宫里的内侍们过来看过,安排了贾家人起居进出的地方。整个大观园成了禁地,被皇家派来的侍卫们看管起来。这些人的饮食等等都要贾家来承担,这还不算是什么,省亲那天的筵席和戏班子也在准备着。厨房里面堆满了小山似地东西,什么珍奇野味都成了平常的土疙瘩了。
贾母看了一遍准备的东西,小尼姑们也会念经了,小戏子们的行头也让都整齐,贾母忽然想起什么,对着凤姐说:“这几天怎么不见宝玉呢?别是他老子逼着他念书,大过年的,叫他出来散散心省的整天闷着。叫小戏子们演一出大家看着热闹热闹是,虽然要忙迎接娘娘的事情,可是过节也不能太随便了,叫亲戚家的看着不像话。把薛家姨太太和林家的太太也请来看戏。”
贾母的话一出来,凤姐忙着附和着:“还是老太太经历的事情多,哪像我们这些软脚虾,没见过什么大事情,整天丢下扫帚弄耙子的,没个章法叫人笑话。今年过年咱们家忙着预备着娘娘的事情,就把请亲戚们喝年酒的事情给怠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咱们家舍不得那顿戏酒呢。”说着凤姐忙着传话出去叫人特别写了帖子去请薛姨妈和林如海一家来看戏喝酒。
薛家这个新年过的还算是不错,因为宝钗就要回家了,薛姨妈欢喜的叫人给女儿收拾房子,预备新料子等等,那个架势仿佛是明天宝钗就回来了。薛蟠忙着把铺子上的好东西搬回来,什么珍惜的珍珠啊,外国来的香水啊,全都堆在宝钗的房里。薛家的新年按部就班的请亲戚朋友们喝酒看戏,这天薛蟠请了外面的伙计们喝酒,等着回家已经是天色渐晚了。他一脸兴冲冲的回来,还在院子里就大声的嚷嚷着:“香菱呢,妈妈有好消息了!”
薛姨妈正在灯下坐着,指点着丫头们做针线,听着薛蟠的声音香菱忙着站起来上前给薛蟠掀帘子,薛姨妈嗔怪的看着儿子:“大过年的你扯着嗓子叫什么?有什么事?”
薛蟠舒服的坐下来,叫香菱:“香菱给我沏上好的茶来,我可是大功臣了,你该怎么谢我?”
香菱疑惑的看着薛蟠,忙着倒茶来:“大爷喝茶,我有什么事?上次太太叫我做的针线也全都做好的,姑娘临走叫我没事读读书,我如今认识了不少字,姑娘给的那些书都读了。”
薛蟠呵呵一笑,对着薛姨妈:“张德辉年前赶过来了,他打听出来香菱的老子娘是谁了。”薛姨妈和香菱都是一惊,她们一起惊讶的看着薛蟠,一脸的不可置信:“真的?香菱的家里人现在在那里?”
香菱听着自己有家了,傻子似地呆立着,直直的看着薛蟠。薛蟠把张德辉如何找到香菱家人的事情说出来。张德辉去金陵的铺子查账,南边的账目清楚,没几天功夫也就把账目查清了,张德辉这天把南边商铺的盈利银子带到钱庄换成银票,就想着薛蟠嘱咐的事情,叫他试着寻访下香菱的家人消息。张德辉本来是不抱希望的,因为香菱是从小被拐子给拐骗来的,她自己也记不住家在那里,父母的名字了。那个拐子已经死了,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呢。
正在为难着,张德辉就坐在一个茶馆里面暗自伤神,作为薛家的老人,张德辉跟着薛蟠的父亲和爷爷都做过生意,眼看着薛蟠日渐成才,薛家的生意得以保全。在张德辉看来薛蟠和自己的小辈一样的。薛蟠对着香菱的心思他也能察觉出来,以前薛蟠也是个公子哥的心性,花街柳巷的也不是没去过。可是自从得了香菱,薛蟠一日日的竟然是老实做生意,那些地方去的也少了。而且薛蟠每次出去做生意,或者谁出去,薛蟠都要吩咐去寻访香菱的家人。看起来薛蟠是有了要明媒正娶的心思了。
自己家大爷的性子什么样子张德辉很清楚,薛蟠的牛脾气上来,谁也拦不住。可是茫茫人海已经过了这些年了,能怎么办呢?正在为难的时候,他忽然想起来,香菱跟着拐子总要住房子,当年他们好像是租房子住的,那个拐子担心被人发现,绝对不在一个地方住长久。若是能寻到那个房东,没准能打听出来些什么。一个房东一个房东的找去,总是能得了消息的。
张德辉忙着回去想办法,薛家老根子就在金陵,这些事情没什么难为的,很快的托了里面的师爷把案宗调出来,查到了那个拐子住的地方就去了。等着张德辉过去一看,才发现这位房东似乎见过,房东认得张德辉,两人一起出去找个地方喝酒叙话。门子把香菱的身世一五一十的说了,感慨着说:“当初我在葫芦庙里面做小沙弥,那个英莲就住在隔壁。我们经常逗着她玩耍哪里不认识呢。只是当年一场大火,甄家已经败落了。后来听说甄老爷跟着个和尚出家去了,他家的娘子一个人孤苦无依,在娘家过日子呢。也是英莲的命运好,进了你们家里。”
感慨一会英莲的坎坷身世,张德辉心里的担心稍微落下来些:“看来她还是个好人家的孩子,谁知竟然有这样的境遇。如今找到了她的家人,还能团聚也是一桩功德了。现在她的母亲在什么地方,她的父亲跟着和尚走了,他们除了她母亲再没别人了?”
门子想想说:“这件事你去苏州葫芦巷打听打听去,甄家娘子娘家姓封,就在附近。只是还要经过官府,上报之后方能确认。这位甄小姐也算是命运两济,能有这个结果。”张德辉重谢了门子,就忙着叫人去寻找封氏。
薛姨妈听着十分欢喜,对着薛蟠说:“香菱的娘现在在那里?可是接回来了?”薛蟠道:“还没消息呢,张德辉要赶着年前回来,他安排了金陵那边的人去查访了,等着有消息就快马来报信。”说着薛蟠看香菱,香菱完全呆住了,拿着绢子捂着脸,只是一个劲的哭。同喜和同贵笑着说:“看香菱是欢喜疯了,你别急,一旦有了地址,就能找到的。”
薛姨妈欢喜的说:“香菱别伤心了,这是件好事,你们母女团圆都是神佛恩典。你妹妹也该回来了,可不是皆大欢喜么?今年必定要多多的施舍些香油钱。求佛祖保佑全家平平安安的。”
薛家在欢喜中等着南边的消息,林家也是一团喜气的过年,林家人口简单,可是林如海的之交同年,学生不少,夏氏虽然是太后身边的四品女史,可是她是太后身边的得意人,以前太后见诰命什么的,夏氏都在一边伺候着。因此夏氏认识不少的诰命夫人和宗室命妇们,如今林如海正得圣宠,仕途眼看就是平步青云,因此不少人家的太太都来请夏氏和黛玉过去看戏吃酒什么的。
贾家的帖子送来,夏氏有些为难了。贾家这个时候才送来请帖来,叫安排好了整个新年的事情的夏氏有些为难了。京城的大门大户,人情来往多,年底下更是忙上加忙,因此亲戚朋友们都心照不宣提前安排好初一去谁家,初二谁来拜访等等。而且这些请帖在年前都送出去,也方便各家安排。谁知贾家等着过年了才送来,这叫林家有些措手不及。
夏氏为难的对着林如海说:“贾家请我们过去看戏,老爷看呢?”夏氏看着林如海的脸色,顿一下还是说:“毕竟是玉儿的外祖家,他们家老太太对玉儿也算是心疼了,本来想着今年带着玉儿出去走走,可是她是定亲的人了不好出去随便走,亲戚家走走也无妨。别把孩子憋闷坏了。”本想带着女儿出去见见各位夫人诰命宗室命妇们,为她以后人脉打底子,可惜黛玉定亲的消息出来,就不好出门了。现在黛玉每天在家里绣嫁妆,不能出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