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第一军阀-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年的战争,基本上会以协约国、红色毛熊获胜而结束两大战场的战争。



同盟国在失去制空权之后,对协约国的大量战车将无力阻挡,战线一旦被突破,那么将进入运动战之中。



容克财团如果迫于压力,很可能向罗斯柴尔德财团臣服,德国投降是非常有可能的,毕竟德国还未与罗斯柴尔德财团彻底闹翻脸,并未对犹太人进行屠杀,只是没收了犹太人的财产。



俄国战场方面,红色毛熊从中华民国这边买走了很多军火,又征召了大量少年兵入伍。解决了兵力上的问题,并获得了广大贫苦俄国人民的支持。



白俄这边,则团结了一大群俄国贵族。但这些俄国贵族又有一部分被流亡中国的尼古拉二世拉拢。



白俄政府又失去了民心,白俄军士兵更不如苏军士兵那么能吃苦,根本就打不过红色毛熊。



白俄政府在庚申年被灭掉是可以预见的。



给中华民国的准备时间不是那么多了,战争结束后,即将进入正式的对抗了,西方殖民列强们将卷土重来。



东西方的剧烈碰撞也即将发生。



对俄国的进一步蚕食,也将在几年内发生。西进战略还将继续推行。



……



在最后的准备阶段,中华民国就欧洲战后,中华民国的出口商品进行了一次大的整合。对各类商品的竞争力进行了提升。



造船业依旧在抓紧制造远洋商船、远洋油轮。



对外资本输出,也抓紧进行。



特别是在南美地区,中国民族资本集团的剩余资本开始涌入南美。



此时美国财团对南美的商业掌控程度还比较低,或者说是开发程度很低。中国资本涌入南美各国。主要还是开发各种资源。



从而使南美成为中国的原材料产地。



南美是一个很富饶的地方,原材料产量非常丰富。中国剩余资本进入南美,这给美国在南美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只不过南美各国,此时随着中华民国海军的不断发展,他们也不敢再排华了。



在中美菲律宾战争爆发后,南美各国已经都彻底停止了排华政策。



中美菲律宾战争就是因为排华而引发的一次战争,鬼知道中华民国会不会把战列舰开到南美来炮击示威?



要知道,清末时北洋舰队就曾把军舰派到南美去炫耀了一次武力。那一次还蛮成功的,把南美国家镇住了。



南美。中华民国有两个主要对手。



一个金融方面的罗斯柴尔德财团,一个是美国财团在南美的商业势力,这些美国商业势力还是受美国政府保护的。



在对外扩张中,美国财团相当于就是一个商人,而美国政府就像是一个黑帮打手,在黑帮打手的配合下,美国的商品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中华民国此时也像是一个黑帮打手,同样也为中国民族资本集团保驾护航。



双方在南美地区,展开的竞争的中美双方之间,中华民国还是占了先手,美国现在正在进行战争,向南美的资本输出还未开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年开始,中国资本就陆续向南美加大投资了,例如在秘鲁建立鱼粉生产基地,在南美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在南美开采矿产等等。



己未年,是中国资本大量涌入的阶段。



同时也是青帮、洪门,甚至是中**情局大肆进入南美的阶段,这一阶段,中华民国开始向南美各国政府进行渗透。



这种渗透相比在澳大利亚来说温和了一些,没有大肆暗杀。



但中华民国对亲中派政客的扶持去是给与了很大的力度,中国的介入,而且是以一种很正义的形象介入南美。



使美国对南美的控制能力开始下降。



美国如果对亲中派南美国家发动战争,已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他们首先还得考虑中国的反应。



南美,将在战后成为中美主要的交锋地区。



南美的金融方面,中国民族资本尽管也和罗斯柴尔德财团进行竞争,不过竞争还不是那么激烈。



中亚、非洲,则是中国与美国进行激烈交锋的地区。



在俄国,中华民国则要考虑用武力继续蚕食俄国。



这些都得做最后的准备。



在国内,中华民国依旧是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大量的工程一个接一个的上马,而资金流动效率极为高效。



普通民众拿到工资,随后消费。



大部分的钱马上就回到财团和政府手中,财团和政府又用这些钱继续投资。中高收入阶层,以及满足了消费的低收入群体,则在政府号召下将钱拿去投资。



整个国家的钱都在不断的循环再循环,生产出的商品不断增多,建设起来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多。



加上民资在玩滚雪球游戏,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超乎想像。



第029章:彻底悲剧的日本



冬季很快就降临了。



北方迎来了第一场雪。



在中华民国的军事重镇——乌兰木图,此时已经是一片冰雪的天地,但华北野战军群却在雪中继续进行着训练。



经过一年的改编,华北野战军群正式完成组建。



一百万陆军已经完全编入野战军群。空军也在这一地区,建立了许多大型机场。除了陆空两军的编制人员外,还有不少地勤人员,负责战车、飞机的养护、维修等工作。



在中亚行政区,华西野战军群在冬季前,也完成了改编工作,一百二十万大军已经就位。



这两大野战军群,兵力达到了220万。



中亚边疆区还有50万国防军,北海边疆区也有30万国防军。



在整个西北部,中华民国的陆军兵力达到300万,很多新兵入伍,野战军群的战斗力还是需要靠训练来提升的。



在这个冬天,西北部各部队都展开了紧密的训练。



在军事装备方面,军工厂则不断的将所需的装备生产出来,并运往前线。中华民国的装备库存此时已经比较低,而且三百万大军的重型装备还未列装完毕。



这次列装部队的战车是无畏战车,也就是山寨版t34,其性能比t34还要好,之所以选择这种战车,主要是考虑到俄国的道路情况很糟糕,雪地、泥泞是普遍情况,t34能够克服这种恶劣环境。



除此之外。大口径的自走炮也开始大量列装部队。



因为底盘技术的突破,自走炮性能又有所提升,中华民国正式定型了一款射程为1。3万米的203mm口径自走炮。



这种大口径自走炮采用大仰角设计。可以对目标发射3发炮弹,通过不同的仰角,使这3发炮弹几乎同一时间到达(差距1~3秒)。



在对目标发射三发炮弹后,即可立即转移,拥有超强的战场生存能力,而且火力十分猛烈。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203mm迫击自走炮装备部队。这种火炮射程只有8000米,但是射速较快,爆炸力和203mm榴弹炮没什么差距。装备到了团级。



在自走炮大量装备部队,并且数量不断增加的陆军体系中,其火力猛烈程度绝对超乎想像。



陆军,无非就战车和火炮两种重型装备。



战车方面。还增加了架桥车。以对付反战车堑壕。另外增加了喷火战车,专门用来对付防御工事里面的敌人。



喷火战车比火焰喷射器猛得多。



要知道一个火焰喷射兵在战场的平均寿命只有10分钟,因为火焰喷射器是最让敌人恐惧的东西。



一旦他们发现火焰喷射兵,就会首先攻击他们。



火焰喷射兵背着一个油桶,一旦被子弹命中就会燃烧成一个火球。



变成火焰战车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外面加了个乌龟壳,子弹伤不了。而且能携带的燃油就更多了,火焰也可以喷得更远。



火焰战车的缺陷就是有些地形对付不了。不如火焰喷射兵那么灵活。



炮兵方面不仅是自走炮,炮弹类型也增多了。其中近炸引信技术是机密中的机密,还未装备部队。



在重型装备的建设上,基本上就是这两个方面。



整个陆军,装备的汽车也增多了。



装甲师建立的同时,这次改编之后,除山地部队等特殊部队外,其他的部队全部进行动力化列装。



所谓动力化,也就是摩托化。



动力化的意义,在于普通部队能够跟上装甲师的脚步。



闪电战的意义,是迅速突破、纵深穿插,有时间一天穿插五六十公里都是正常速度,步兵靠双腿要走五六十公里,是非常累的。



中华民国的步兵装备很优良,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装备重量增加,靠双腿是很难天天走那么远的路的。



摩托车、越野车、卡车,这些车辆都大量装备动力化部队,特别是越野车,也就是美军二战时用的那敞篷吉普。



这种越野车拥有轻型、快速、全地形的特点,载重600公斤。设计上与美国二战时使用的吉普车大体相同,不过车前挡风镜加高,驾驶过程中要求士兵不要把头部高出挡风镜。



这是为了防止被割首。



二战中德军发明了一种战术,即用透明的绳线,按照一定高度绑在道路两旁的树木或者其他什么物体上。



美军吉普车呼啸而过时,不少美军士兵的脑袋就这样被割了下来。



中华民国陆军装备这种越野车后,部队中的摩托车数量减少了,这种越野车比加一个械斗的三轮车好用得多。



不过越野车的装备速度是最慢的,因为汽车公司正在生产民用汽车,部队暂时先用摩托车吧!



反正也不急。



每个月陆军接收的越野车,还不到两千辆。



这种越野车装备部队之后,也受到了士兵的喜爱。不少士兵都在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开上这种越野车,从而把老土的三轮摩托车丢到一边。



就连部队中的长官们,都喜欢乘坐这种越野车。



陆军换装,可是用了不少钱。



现在对于中华民国来说,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生产力够不够的问题。生产力是先满足民用,还是先满足军用的问题。



显然中华民国是先满足了民用,军用方面很多装备的生产速度都还不是很快,主要是规模问题。



更多的生产力被应用到民用生产上,军用生产自然就不够快了。



对于陆军来说,换装的紧迫感也不是那么强。



他们的主要对手就是红色毛熊。如今的红色毛熊在工业领域基本上是崩溃了,剩下的工厂已经不到1914年的五分之一。



红色毛熊的军事装备根本就没有什么发展,现在还是靠向中华民国购买军事装备来作战。



空军方面。己未年又装备了500架天火轰炸机,改进型的天火轰炸机的性能又有所提升,主要是载弹量提升了一些,而4000公里的航程,足够轰炸到红色毛熊的全境各个区域。



山寨德国ju88的雄鹰轰炸机



巨鸟运输机则生产了2000多架,对于巨鸟运输机的生产,飞机制造厂没有一点压力。因为这些运输机大部分都用于民用运输了。



铁、公、机的建设,是很能拉动经济的。



机场在各主要城市都建设了起来,财团的快递公司已经开始使用运输机运送物品。使得财团的快递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完爆了民资的快递公司。



这些运输机编制的运输线路就像是一张大网,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运输机使物品流通速度加快了。



经过对于财团来说,就算是有国家优惠政策。空运也没什么利润。但是却为中华民国飞机制造业提供了生存土壤。



使飞机制造业可以持续不断的制造大飞机,而且是越来越大的大飞机,战争一爆发就能马上转化为战争潜能。



空军在战斗机方面,则依旧是用原先的型号,红色毛熊没有飞机制造业,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机。



空军主要是在轰炸机数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战争能力随着兵力的增加,重型装备的增多,而愈发恐怖起来。中华民国一个国家的兵力。就达到了五百万。



这些兵力现在投入战场,就足以压垮任何敌人。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协约国屈服了,罗斯柴尔德财团也屈服了。



罗斯柴尔德财团自支付了‘赔款’之后,他们所承诺的技工、工程师、科研人员也分批送往中华民国。



这些技工、工程师、科研人员大多是来自英法德之外的小国家。



如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国家,这些国家大量的技工、工程师、科研人员都被高薪聘请到了中华民国。



虽然是高薪,但对于中华民国来说,钱不是问题。



主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人。



中华民国毕竟培养人才比较晚,人才数量自然是不够的。总的来说,那些容易培养的工业人才,现在中华民国尽管还有些紧张,但是只需要一两年就能解决问题了。



主要的还是那些高级人才,以及高级技工。



罗斯柴尔德财团送来的人员当中,除了少数是滥竽充数以外,其他全是高级人才。



这些高级人才来到中华民国,其待遇都是各国当中最好的,他们当中很多之前还是个体户,没有任何国家支持,来到中华民国之后,他们的研究项目都有中华民国的资金扶持。



在自身的高级人才培养方面,中华民国是下了大力气。



地运只需两年就走到四绿文曲星了,此时的四绿文曲星虽然是未来之星,但只差两年,其气已旺。三碧禄存星已经快成为衰死之星了,俗话称之为:快过气了。



四绿文曲星的特性,就是大利教育。



在四绿文曲星这个阶段,世界各国都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就连刚独立的芬兰,二战中都有十万名高级人才被苏联屠杀掉。



历史上中国在四绿文曲星这个阶段,也涌现出了许多人才。仔细研究历史就会发现一个现象,国民党统治期间的中国,教育事业比北洋时期繁盛得多。



但是历史上的中国基础差,培养出的人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