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霸主-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中非经贸论坛,搁在平常时候,也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却都有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想不让中央领导人关注都不可能。

可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年轻人,却在省里受到了处分。这个处分对于林振华来说,简直就是打仗时候挂的彩,越是血迹斑斑,越能够证明武动乾坤最新章节他的光荣。但对于江南省来说,这可就是一个极大的尴尬了,人家在前方卖命,你在后方捅刀子,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

“*平同志,我代表江南省委、省政fǔ,做一个自我检讨。在林振华同志的事情上,我们犯了主观武断的错误,在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之前,出于保护干部的想法,对林振华同志做出了停职审查的决定。现在看起来,这个决定是非常草率的,非常错误的……”邬书霖讷讷地说道。

“那么,小林同志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现在搞清楚没有?”老人家缓缓地问道。

邬书霖道:“已经搞清楚了。对了,前一段时间,对林振华同志做出不实报道的那份媒体,已经正式向林振华同志表示道歉了。据他们反映,当事的记者是一位临时工,她为了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严重违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编造了一些不实的内容。目前,这位记者已经被开除了。”

“那么,林振华现象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呢?”老人家尖锐地问道。

邬书霖的头上沁出了汗水,他硬着头皮说道:“我们已经调查过了,汉华重工的前身,是由林振华同志承包的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它的xìng质嘛……属于股份合作制,其中有国有股份,也有林振华同志以及其他一些工人、干部的股份。后来汉华机械厂、浔阳自行车厂和湘平省的永禾农机厂合并进来之后,成立了汉华重工。从股权结构上看,国有股的比重虽然是最高的,但的确没有达到50以上,所以存在一些隐患。我们目前的考虑是……”

老人家打断了邬书霖的话,质问道:“是谁说国有股占到50以上就是社会主义,占到50以下就是资本主义?”

“这个……”邬书霖有些语塞了。这可不是一个能够随便回答的问题,在传统的观念中,公有制占主体,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可是,听老人家的这个意思,似乎是对这个观念颇有一些不屑。

其实,邬书霖作为一位封疆大吏,思想观念也是非常开放的,他深知,这种纠结于谁多一点、谁少一点的争论,对于国家、对于社会都没有什么价值,要说有什么价值,就是能够满足一些人追求“最纯最正统”的嗜好。但是,这种话,他能随便说出来吗?

老人家似乎知道邬书霖的想法,他用眼睛看着坐在一个角落里的林振华,说道:“小林同志,你来说说吧,你觉得你们汉华重工,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在这一屋子的人中,除了服务人员之外,林振华无疑是级别最低的。如果不是工作人员叫他进来,他恐怕也只能像那些省里、部里的处级干部们那样,老老实实地呆在会议室外面等着。在刚才领导们发言的时候,林振华一直是一声不吭,这在他参加会议的历史上,算是比较罕见的。

听到老人家的问话,林振华赶紧装出一副羞涩的样子,说道:“*平同志,我是一个做企业的,我只懂技术,不懂政治,所以,您这个问题,我恐怕回答不上。”

老人家笑道:“小林同志,你就不用谦虚了,你是非常懂政治的,也是非常懂经济的。没关系,有什么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在座的都是一些老同志了,我们非常需要听一听你们这些年轻同志的想法。”

林振华的推托,当然只是一种姿态而已。听到老人家的鼓励,他tǐng直了xiōng膛,说道:“那好,我就斗胆说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吧。我的观点是,公有制多一点,或者sī有制多一点,这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我的建议是:不要问姓资姓社”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_^o~!;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正文 431 尼宏的黄昏

(的)(的)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或...不要问姓资姓社!

林振华一言既出,可谓是满座皆惊。==。首。发==

建国42年来,大家一直都在讨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一把意识形态的尺子去量一量,看看到底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来主义的。

远的不用说了,就以当时的情况(武动乾坤最新章节)来看,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在国内都已经开始萌芽了,但大家无不战战兢兢,每向前走一步都要左顾右盼一番,怕的就是被扣上一项资本主义复辟的帽子。像冯茂乔的那种民营企业,在风bō来临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赶紧把手上的企业捐出去,以免被当成资本家而打倒。

在汉华重业成立的时候,其实林振华拥有的股权已经超过50%了,但不得不采取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把自己的一部分股权分给几个哥们掌握,自己掌握41%的股权,低于轻化厅所拥有的44%的比例。他这样做的原因,不就是为了规避姓资姓社的质疑吗?

可是,这一刻,林振华突然放出这样一句豪言,声称不要问姓资姓社,这样的话如果放在改革开放之前,简直就是诛心之论,足以让他万劫不复了。

在座的这些官员,都是从实际工作的,他们何尝不知道“姓资姓社”这样一个紧箍咒的厉害。在他们的心里,又何尝没有动过这样的心思,他们永远都只是想想而已,充其量在一些非常要好的朋友和同僚之间隐晦地说一说,谁敢当着总设计师的面说出来?

所有的人都在心里暗暗叹息:这个小林,真是太嫩了!不,应当说真是太愣了!刚才高祖兴与*平同志一唱一和,分明是在给你平反的。你这样一句话出来,恐怕要把自己重新推入深渊啊!

旁人都在替林振华捏着一把汗,林振华的心里却是十分坦然。他刚才说的这番话,不过是大学时所背过的“邓论”笔记内容,他现在剽窃过来,老人家即使要生气,也只是气他盗版、侵权,在政治上是绝无问题的。

“哈哈,说的非常好!”

正如林振华所预料的那样,老人家的脸上绽出了欣慰的笑容,林振华说的这话,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这一段时间以来,他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这次专程到中非经贸论坛上来接见林振华,就是想利用林振华这个事件,把他的思想说出来。让他觉得惊喜的是,林振华居然抢先把他要说的话说出来了,这样一来,就更可以让他有发挥的空间了。

“同志们,小林同志的话,非常有道理啊!”老人家说道,“我们的改革迈不开步子,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些同志的脑子里总是担心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一种制度,到底是姓资姓社,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保守也不是社会主义。在当前的形势下,我非常赞成小林同志的观点,不要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要大胆地去闯一闯,闯出一条新路来!”

“好!”一屋子的领导干部齐声喝彩,自发地鼓起掌来。这一年多时间里,大家憋得太难受了。老人家的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大家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林振华只觉得自己像做梦一般,老人家说的这些,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就是著名的南巡讲话啊。WW提供本章节最新书mí群4∴㈥㈠㈧正是这段讲话,确立了中国整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基调,使中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平同志的这段谈话,应当是在他视察珠海特区的时候说的,这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莫非,自己的穿越真的改变了历史?

老人家说完这些话之后,把脸转身邬书霖,用商量的口wěn说道:“书霖同志,对于汉华工,我有一个想法,江南省能不能把安当作一块试验田,尝试一下由民营资本控股来经营大型、特大型企业。我在美国、日本看到的那些大企业,都是民营资本掌握的,它们同样可以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关键时候,他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远的不说,这一次中非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也证明武动乾坤最新章节在国家遭遇困难的时候,民营企业是完全可以站出来为国分忧的吗?”

我卖糕的……何海峰忍不住扭头去看林振华,他真心地为林振华的运气感到震撼了。何海峰清楚地记得,在10年前,林振华承包汉华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的时候,正是*平同志指示“不宣传,不限制,不得借故打击”。为林振华撑起了一把政治保护伞。如今,老人家居然亲自张口,批示把汉华重工作为试验田,*平同志亲自关照的试验田,以后还有谁敢妄加指责啊?

邬书霖心中的震撼一点也不比何海峰更少,老人家这样一说,他已经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做了。他连忙承诺道:“*平同志,您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我们回去以后,马上就专mén开会讨论这件事。这些年,汉华重工在林振华同志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营成就,这充分说明林振华同志是位非常有能力的企业家、改革家。对于这样的有能力的同志,我们的确是应当给予他更多的自主权,让他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地去闯。”

有了这样一个开头,后面的讨论就完全放开了,各省市以及各部委的领导干部纷纷提出了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各种问题,向老人家请示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老人家频频点头,不断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胆去试,不要争论。

到了要离开的时候,老人家意犹未尽。他看看林振华,说道:“小林同志,你的名字对我来说,是如雷贯耳啊。你为国家做了不少事情,你受了不少委屈。我也没什么可以送给你的。这样吧,我为你们汉华重题一幅字,你看如何?”

这还能如何?林振华如果不是脑袋被驴踢过,还能对这种天大的好事说不吗?

工作人员迅速地找来了笔墨纸砚,老人家站在桌前,对着一幅上好的宣纸,对林振华笑着问道:“小林同志,你希望我写点什么呢?”

林振华想了想,说道:“不敢麻烦*平同志太辛苦,我斗胆请您为我们公司题写一个公司名称吧,就写汉华重四个字就可以了—武动乾坤最新章节—。”

老人家微微一笑,提起笔来,饱蘸浓墨,在纸上写下了六个大家:中国汉华重工。

几个月后,汉华重工正式改名为中国汉华重型工业集团公司。在去办理工商注册的时候,工商局的办事人员提出来说,企业名称里是不能随便带有“中国”二字的,要求汉华方面修改一下。

负责去办事的彭少哲呵呵一笑,亮出*平题辞的影印件,结果立即就把对方给震住了,注册过程从此毫无障碍。想想看,*平同志都说这是“中国汉华”,浔阳市工商局有再大的胆量也不敢把安改掉吧?

就在企业更名的同时,汉华重工的所有制结构也进行了重大调整。江南省政fǔ积极贯彻中央领导指示,将汉华重工作为所有制改革的试点单位。林振华将自己实际控股的鲁中机chuáng厂、汉鲁机chuáng公司、江南省实华电器厂等单位正式并入汉华重工,从而使自己在汉华重工拥有的股份超过了50%,而原来由省轻化厅持有的国有股则由44%下降到了20%。

除了林振华和江南政fǔ分别持有的股权之处,汉华重工余下的近30%股权分别分配给了集团的高管以及创业时期的一些老职工。

拥有股权最多的是岑右军兄弟俩、褚红阳、彭少哲和赵勇群,这几位都是林振华最早的合作者,现在也到了让他们分享成果的时候了。这几个人每人都获得了2%的股权。他们有此前其实也都拥有一些汉华重工的股权,但那是属于替林振华持有的股权,目的是掩人耳目。这一回,他们手上的股权就是实实在在归他们所有的,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这些股权未来的升值空间是不可限量的。

项哲、胡妫、方延武等一批省壮派高管也获得了数额不等的股权,这是林振华模仿西方企业的做法所搞的管理层持股计划。分出去一些股权,换取高管们的忠诚,这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或者是管理能力,或者是技术权威,构成了汉化重工的核心运营团队。

谢chūnyàn、朱铁军、郎冬等一批老领导虽然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即将退休,但也得到了林振华所赠送的少许股权。对于这些人来说,做梦也没有想过自己还有持股的机会。谢chūnyàn、朱铁军、郎冬等人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一脸愕然,本能地表示推辞。不过林振华还是坚持着给他们赠送了股份,以表达自己对他们过去无sī支持的谢意。

这些老领导每人所得到的股权比例不高,只相当于整个集团股份的百分之零点几,但按当时集团的资产总额来算,也是价值一两百万了。这些股权都是汉华的原始股,未来汉华如果上市,这些股权的价值恐怕还要再翻上几番。

有了这样一笔资产,这些清贫一生的老领导们也都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了,要给孩子买套房或者买点电器之类的,都有足够的实力,相信他们的晚年应当会是非常幸福的。

还有一小部分股权,卖给了方方面面的关系户。当然,这些关系户都是出于“支援国家建设”的光荣目的,拿出自己“多年积蓄”来购买这些原始股的。据说完全没有一丝想占汉华重工便宜的意思。不过,另外还有消息说,这些没有机会去做这种贡献的人,心里都充满了羡慕嫉妒恨啊。

林振华是委托原来浔阳自行车厂的副厂长史达伦去办此事的,此人比较jīng于此道。林振华知道,自己纵然有中央领导指示作为保护伞,也还是需要照顾一下各方面的情绪的。拿出一些股份来安抚这些社会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