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赐读-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就算已经明白,目前来说他却也知道自己估计是大势已去了。
眼前这个家伙,虽然今天应该是第一次见,并且他的自我介绍也说的疙疙瘩瘩,但是之前因为鞑子比较少见,有好事的部下那过画像来给自己看过,这会儿自然不难确认。
只是确认之后心里发寒的感觉就越加的严重,他可是记得这家伙的罪状的,如今突然能跑到自己面前来,毫无疑问也是个越狱货。明显这是有人在算计,而且,就算知道了,眼下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也已经无力回天了。
文谙这里还在各种幡然醒悟悔不当初,克勒塞却等的有些不耐烦了。他们现在虽然已经出了城,距离却跑的不远。就算有人接应,但该派的追兵肯定还是有的,如果在这里多耽搁,回头被抓回去就不好玩了。
眼看着文谙不像是能马上回过神的样子,他也不多说什么,直接两步跨上前,一把就把人抱起来扛上肩头,扭头对那六个暗卫一挥手:“快、走!”
第161章 第 153 章
后头这些事小蚬子统统不知道,他所知道的也就是目前以讹传讹的消息:文谙逼宫失败,现在让人劫了天牢,并且还把他的姘头给带走了。早上的时候皇帝已经下了诏书,废了文谙的太子位。
张静听的各种惊讶,完全找到了在茶馆里听说书先生讲古的感觉。只不过一想到这可不是故事,这事儿眼下正发生在眼前,又有些担忧。
虽然这来来去去的事情里文瑞没跑到明面上来,但他实际上没少在里头搀和,这要是追究起来只怕……
看他表情小蚬子就大概能猜到一二,于是连忙宽慰几句。正说着呢,突然就有下人着急慌忙的从外头跑进来,冲到不远处刚要招呼,大概是看清了张静也在,顿时收敛许多,轻手轻脚起来,只是脚步依旧很快,显然确实有急事。
张静正打算开口让小蚬子先去忙,没想到那仆从直接就给他打了千儿:“张公子,小蚬爷,宫里来了两位礼仪大公公,道是来教导公子并小少爷进宫礼仪。现下人已经进了王府北门,要请公子尽速出外接旨。”
这次来基本上会被授予官位,这点张静心里有数。但进宫什么的,这可是文瑞从来也没提过的,当下就愣了。
小蚬子也愣了一下,但随即反应过来。就算这不是文瑞计划内的步骤,眼下人都到了,总不能抗旨不尊,急忙扭头对张静道:
“此必是圣上恩顾,公子还请尽速更衣,外出接旨才是。在下先去外面替公子打点一二,小四你且手脚麻利些些,那宫中来人却是耽误不得。”
其实按正经做法,外地官员进京面圣都需要在驿馆里先驻扎十天,用来充分的学习上朝的礼仪,然后才可以进宫听宣。
张静这是才到京里,过了才一夜,突然就有人主动上门来教宫规,还要马上带他和文祈进宫,张静或许还没想到这事儿本身的奇怪之处,小蚬子却是感觉到了。
所以他要先出来给看下,那到底是来的是何方神圣。
结果一见到人,他就知道这次不是有人在搞鬼了,因为来人和政德帝身边大公公福寿长的有五六分相似,竟然是内务府大总管福礼。
这位福礼公公和福寿是姑表兄弟,老家比较偏远,条件不好,生的又多,家里负担不起,就往外卖孩子。
当时正好是开国初,宫里需要大批人手,全国各地的买卖或者招募。这可比直接卖给人贩子要强得多,他爹娘就直接把他送到衙门口里签了卖身契。
福寿长的好,人又聪明,教习的事情都是一遍就会,底下的人自然也要挑好的才往上送,他经过一层层筛选,竟然全都过了。
可惜他家出身实在太差,不要说没背景,本身就是贫困户,从小营养不良,身体条件自然就要稍微差一些。于是到了最后关头,没办法入选京城护卫队,只有进宫当太监一个选择。
那时候他也已经别无选择,本身的卖身契就是死契,除了乖乖按照安排进宫也没有别的出路。好在他人实在聪明,一年年熬着,终于熬出了头。
不过认到福礼这个表弟还是后来的事情,当时两人并没有机会见到,也不知道彼此家里都是把自己卖了。等到发现的时候,一个已经是皇帝身边的贴身大太监,另一个则发展的更加不错,成了内务府的大总管。
所以这兄弟俩,基本上皇家的人没有不认识的。
一看到是这位来了,小蚬子都有点发蒙,立刻先跪了礼。那福礼为人还是挺随和的,马上把人扶起来,又问了下张静和文祈什么时候能出来。知道马上就会过来,也不着急,端起茶慢慢的喝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小蚬子聊天。
屈山他们几个早在这位大太监悄悄便服从后门进来的时候就已经过来了,这会儿继续陪在一旁,有意无意的就提起张静被突然宣召入宫的原因。
福礼还是知道些内情的,而且也清楚眼前这几个人不是外人,话可以说,不紧不慢的回答:
“其实咱家知道的也不并非十分清楚,只是今早二皇子殿下跪于圣上寝宫门前请罪,称他放走了大皇子,罪该万死。圣上自然不致苛责,只是大皇子如此行事,终究心中不畅。恰逢六王爷入宫,提起新进的粮种,一来二去,也不知怎地就提到了小世子。六王爷见圣上烦闷,这才提起不如宣他入宫,也好承欢膝下。”
这一席话,几个人都是七窍玲珑心,自然立刻明白过来,文瑞这估计就是打算把有些事过了明面了。只不过张静对此并没有任何经验,只希望一会儿进宫之后不要有什么意外才好。
这些事,眼下担心也没有结果。与其想这些,不如相信文瑞,他既然敢把事情捅出来,自然肯定就是有了万全的打算。反而是张静那里,第一次入宫,又是这么仓促,很多事情都变的容易出错,这是绝对大意不得的。
张静没让他们多等,很快就带着文祈出来了。
文祈经过这次,又成长不少。以往虽然言语上比同龄孩子要通透些,但行为上还是很孩子气的,经常喜欢粘人,还喜欢要抱抱。今天听说要进宫,小孩儿却一本正经起来,猛一眼看过去简直比张静这个干爹还要严肃认真。
这幅小大人样子在福礼的眼里自然又有了不同的意义,本来他对这个据说从小就寄养在民间的小世子多少是有些担心的,但这会儿看来果然皇家的威仪就是和旁的不同,小世子这一身的气度,明明年纪还小,却已经有了六王爷的风范。
其实福礼这多少是有点偏心才看出来感觉特别好,不过这点偏心对于张静是有利的。虽然马上就要宣进宫,基本上半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根本学不了多少,但无心人教和有心人教到底还是有差异,起码一些很细节的地方,福礼就交代的分外到位。
像就算皇帝让你抬头你也不能真的直接抬起头直勾勾的看皇帝这些常规礼仪不用说,就是连跪下时候的角度,腰背挺直的程度,衣摆在地面上该如何摆放等等等等,这些一般人想不到的地方,福礼也都尽可能的交代了。
这些小细节虽然并没有太过严苛的规定,但是做的好和做的随便,其中给皇帝留下的印象差异可以是天差地别的。
福礼作为宫内总管财政礼仪等等事务的部门总管,当然最清楚这其中的区别,而且难得的是他对政德帝的喜好也十分清楚,指导起来自然极其到位。
张静努力记忆,实在不行就写下来,进宫的路上马车里继续背诵记忆。反倒是文祈,或许真的有血统的缘故,在这些事情上头一点就透而且记得十分清楚,简直让张静这个大人都汗颜。
福礼的指导十分有效,张静又背了一路,就算车窗并没有完全遮住也连皇城里有多么庄重森严都顾不上看,效果自然十分到位。起码他在御前遥遥一个头磕下去,远处高高在上的政德帝就觉得顺眼。
张静身上只有一个秀才功名,按品级是根本不可能到御前见驾的。现在特殊情况特殊处理,但就算政德帝再不讲究,御前这一段路却还是得他慢慢的磕头磕过去。
老皇帝每一声“近前些来”,他就只能按规矩往前走三步,这个规矩美其名曰不得惊驾,实际上就是个形式主义。但在这到处都是眼睛的宫中,却也不能不做。
毕竟皇帝和皇后不同,后宫里见长辈还能直接跑到近前再跪,在御书房这里,却是必须要把架势做足的。
老皇帝反复了三次“近前些来”,张静才终于走到他跟前三丈开外,这时候总算勉强能看清文祈的样子,政德帝眼里又是一亮。
他的三个儿子不是没心没肺就是心思太活泛,可是却没有一个在女色上头比较积极的。本来文谙好歹总算要选妃了,结果现在成了这样,老皇帝有时候都觉得自己这辈子估计是看不到第三代了。
然而文瑞这个惊喜实在是正中靶心,所以对于文祈,老皇帝本身就是充满了期待的,只可惜一直以来都没机会见一面。今天总算这小子松口,答应让小外孙进宫来一趟,老皇帝自然是万分期待。
所以之前远远的还看不清的时候他尚且还能忍住,按规矩让他们一点点往前走,但等能看到小外孙了,老皇帝也终于没了耐心:
“张静,你便带文祈上前来,不用再跪。”
前面已经做足了架势,何况这要论起来还是老皇帝的亲戚,这会儿旁边的太监宫娥侍卫自然也没道理出来阻拦,张静心里暗暗松口气,又跪下磕了个头谢过老皇帝恩典,这才拉着文祈的手,走近前去。
打从下了马车,由宫人往里引开始,张静就谨遵福礼的嘱咐,头一直没抬起来过,这会儿也是,虽然牵着文祈在往前走,但依然垂着头看着自己的脚面。
所以他没发现,在他们往前走的时候,老皇帝已经命人把自己跟前的珠帘拉开,彻底搬掉了最后一层隔阂。而当他的眼光落到文祈身上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红了眼眶。
第162章 第 154 章
文瑞就跟在他大舅身边,在场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注意到张静完全没发现老皇帝神情异常,文祈也乖乖的低着头不乱动,连他这个爹都没注意到,心里有些叹息这是不是乖过头了,只能自己站出来:
“阿静你带祈儿直管上前来,此间无有外人,不必如此紧张。”
张静被文瑞的声音惊了一下,文祈更是直接抬起了头。等看清真的是他爹,小孩儿终究还是小孩儿,一个忍不住,直接就喊出了声:“爹爹!”
这一声里带着惊喜又带着一丝委屈,刚才跟着张静进来,一路上的头小孩儿也没少磕,这会儿膝盖都疼啦!早知道是爹爹在这里,说什么他也不会那么认真的磕头的!从小到大的头都在今天磕完了!
小孩儿别扭劲儿上来,喊了一嗓子之后就别开头去,打算给他爹来个视而不见。
这点小动作文瑞自然看得清楚,老皇帝也看得清楚,就连张静都注意到了,心里就是咯噔一下,生怕文祈这么孩子气,惹恼了龙椅上的那位,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可是在御前他也不好多做多说什么,只能偷偷的把文祈的手攒的更紧些,把孩子往自己身边稍微拉了拉。希望这样的动作能在不引起别人注意的情况下,提醒文祈表现的好些。
文瑞一看张静这样子就知道他被惊吓到了,加快了从老皇帝身边跑下来的速度。三步并作两步走的来到张静跟前,直接从地上把文祈抱了起来:“祈儿,你如今竟如许沉重。”
文瑞都跑到跟前了,张静也抬起了头,反正文瑞正好把他的视线挡了个结实,估计老皇帝也就同样看不到自己,他用眼神示意文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瑞微笑着眨眨眼:“放心。”
看他表情还能这么轻松,张静七上八下的心情略微平复了一点。结果刚觉得稍微定心,就听皇帝的命令又下来了:“文瑞,你却快些儿将祈儿抱上前来。福寿,你与张秀才备座。”
备座那就是要赐座了。
如果是在寻常百姓家,见了长辈,长辈一般肯定都会让坐下再慢慢聊天。可这里是宫里,张静一个无德无能不过比白丁稍微好一点点的少年,正经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给他座位坐的,能让他一直站着就算不错。
不过谁让他如今身份特殊,文瑞可是给他大舅把什么都说了,政德帝虽然不赞同,但面子上却还是会照顾到的。反正好在文瑞已经儿子都生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也老了,管不了那么多了。
张静一听这个备座,立刻又跪了下来:“谢主隆恩。”
文瑞看的心疼,直接就手就把他扶了起来。老皇帝冷眼看着,有点气恼,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不多时就有小太监捧着一个金丝缎的五彩团花牡丹蒲团过来,给摆在距离老皇帝案前差不多一丈左右的台阶下,然后过来引张静入座。
这个位置,也就是御书房刚进门的位置,又是个蒲团,张静就觉得比起正经往蒲团上坐,还不如他直接跪在上头似乎更合适。
文瑞也看的别扭,但马上讨座位还不行,心里念头转了转,抱着儿子先来到了老皇帝跟前:“皇上,这便是侄臣那不成器的儿子。只眼下局势动荡,侄臣尚未敢将他认祖归宗。”
介绍完了,用手托了托文祈的小屁屁:“祈儿,此乃爹爹舅父,你的舅公。”
如果是普通人家,这会儿大人多半会加一句“快喊人”。文瑞当然不会这么做,而文祈也总算对得起钱夫子的教导以及之前一个时辰里头福礼的各种关照,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仔细打量了一会儿面前带着鎏金冠的老者,乖乖的开口:“舅公。”
小孩儿的声音软糯清脆,刚刚还有点虎着脸的老皇帝这会儿这声舅公入耳,整个人都春风拂面起来,伸手就把文祈接了过去:“祈儿乖,可饿了?想用什么便说,舅公命人与你准备。”
大概是觉得这会儿抱着自己的老爷爷看上去和爹爹有些像,而且给自己的感觉很慈祥,文祈也没有闹,乖乖的窝在老皇帝怀里,好奇的看着龙案上的笔墨案牍,一时间老皇帝问的话也没放在心上。
儿子不开口,老子却闲不住。文瑞凑上几步:
“圣上明鉴,张静便是那新学府少东,钱老夫子的门生。祈儿放养在民间,总算承他关照,不仅衣食无虞,更能读圣贤书,学做人的规矩,不致辱没了他世子的身份。”
政德帝瞥文瑞一眼,心说你小子想的什么我还不清楚?其实这事儿真要论起来还是文瑞去招惹的人家、祸害的人家,只不过很多时候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