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赐读-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想到文祈小小年纪,在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之后竟然就懂得要自我总结!
这么一比,只觉自己其实真是连个三岁小孩儿都不如。呃,好吧,文祈目前来说其实三岁都还没到,只不过因为出生在下半年,虚岁什么的满打满算勉强够得上三岁。
再看文祈那悔过书。虽然篇幅不长,并且其中还有他不会写的字,有些有点印象的,写下来就写错了;至于没有印象的,干脆是个圈儿。但每句话都很诚恳,虽然说不上有多么深刻的想法,却也足以表达他后悔难过的心情。
文祈于文学一道是很有天赋的,这悔过书虽然不可能出现骈四俪六那种华丽的文字,甚至也没有通常八股文那样的起承转合,但言简意赅,思路通常,中心思想表达的十分突出,并且一笔楷书横平竖直,隐隐已经有了自己的气势。
单以他这点年纪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看,这孩子还真是个小神童的胚子。
到这时候张静心里的气也早就消了,抬眼还看到庄子门边似乎他老娘也站在那里,正偷偷看着自己这儿。心说大概文祈下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写悔过书这事儿他娘也已经知道了,这么乖巧,估计他老娘肯定是已经把小孩儿原谅的不能再原谅了。
再看看那文章,还有小孩儿那一脸紧张看着自己的神态,脸上的神色也终于柔软下来,蹲下身和文祈平视:“这封悔过书干爹收到了,只你所做保证,你可能遵守?”
文祈看张静那样子,也发现似乎终于可以雨过天晴了,只是还不敢随便说话,咬着下嘴唇用力的点头。
看他那样儿,张静终于忍不住,一呼噜他脑袋:“嘴在何处?”
这是这三天里张静第一次终于露出了往常的亲昵态度,小孩儿大眼睛里瞬间又开始水汪汪,不过很硬气的忍着没哭出来,反而很大声的回答张静的问话:“文祈一定遵守!”
这一声广场上还在做工的人们都听到了。
文祈这次这事儿动静挺大,大家多少都知道一点,张静平素里也不是喜欢摆架子的人,工人们和他也比较亲,一看这样,不由都笑起来,帮文祈说话的都不少:“公子,小少爷既然认了错,便饶了他罢。”
张静也终于绷不住笑了起来:“也罢,既然大家都为你求情,此次便暂且饶过你。但你要记得,男子汉大丈夫,一言九鼎,言出必行。你今日这保证,干爹会与你收着,到来日你成家立业,方能交还于你,到时你还自己来看,可曾做到。”
张静这几句话很有煽动性,边上就有大人跟着教训自家小孩儿:“你们也都看着些,言出必行,这才是能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为。”
到这个时候,文祈的情绪也终于真正放松下来,再被张静这么一督促,加上周围还有人在看,立时挥舞起了小拳头:“文祈一定做到!”
不再紧张兮兮的小孩儿眼里恢复了那种灵动的活力,实在是可爱的不行,张静把人抱起来,做为奖赏,终于带他去看了那盏百鸟朝凤。
那灯是这次中元节的标志,第一个点,最后一个熄灭,所以现在还点着。再加上冬天天黑得早,这会儿其实场上已经都暗了,人们都是点了火堆在做事,那灯自然越发显得好看。
不要说文祈看呆了,就是张静,因为这几天一直在想着文祈的事情,也没心思多在意游玩的事情,这会儿也是第一次仔细看那灯。果然色彩缤纷光华烁烁,煞是好看,不枉大家费尽心思给灯上缀上了那么多的琉璃片!
说来琉璃片在这个时代可是金贵玩意儿,为防万一,这几天都是日夜有家丁守着这灯的。等撤回去之后还要一片片拆下来,然后妥善收藏。张静不在庄里的这段时间,万一有急需用钱又周转不来的地方,还指着这些琉璃片呢。
至于灯笼本身倒是没那么麻烦,因为这灯做的实在精巧,隔壁清河镇上有富户特意出高价把它订走了。等拆完上头的琉璃片之后,会重新上色,然后由对方派人来取就是。
至于卖灯所得钱款,虽然是张静全权做主,他也没想过要把这钱给吞了,早就安排好给参加制作这盏灯的众人分一下,对于这些庄户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是这次上元节里的又一个特别意外的彩头。
这之后,他就要整装出发前往京里了。而且在看到文祈的自觉行为之后,他还起了另一个心思,为了不耽误小孩儿的功课,他觉得应该从京里再带个好老师回来。或者干脆把钱夫子说动了跟他到文家庄,那就再好不过。
第112章 第 104 章
说服小蚬子回去的时候带上他是张静进行自己计划里的第一步。
本来这事儿还挺麻烦,小蚬子来之前被文瑞嘱咐的就担心张静只身在外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各种不放心。听张静意思还想跟自己回京里,就差跪下来求他别了。
张静这次是难得下定决心要做什么,自然也不愿意让步,天天盯着小蚬子,甚至还扣了他的路引,就怕他一个不注意自己偷偷跑掉。
好在这种僵持的情况没持续多久,因为十七那天文十一竟然就回来了。
大清早跑到前厅里就看到文十一一身风尘仆仆,正坐那儿喝茶,张静不由一愣。文十一看上去倒是十分镇定,虽然眉目间有些疲倦,精神却似乎还不错,一看到张静出来就站起来拱手行礼:“公子,我回来了。”
张静也迅速回了神,立刻上前两步:“文大哥,这一路可好?”
文十一这一趟是真没白跑,文瑞一直在发愁的问题没想到在杨管事身上有了相当的突破,文谙里通外国的证据竟然就一直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简直让文瑞喜出望外。
不过这些事,一来张静离的比较远,没得再吓到他也没必要;二来也确实是少一个人知道就好一分,所以文瑞虽然并不想对张静隐藏什么,这次也还是在文十一回来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只挑其中部分让他跟张静说。具体事情到底到了什么程度,就不用再和张静详细汇报了。
所以现在张静这么问,文十一回答的十分顺溜,先是说了一下过去的时候一路上的惊险。
追着杨管事的就是往日里跟他接头的团伙,文十一他们上路的时候做得是十二分隐秘,不过那些人能力也不错,出发之后第四天,也就是文十一他们和小蚬子遇上的时候,就发现那伙人又追了上来。
他们自然没时间和小蚬子多说,匆匆打过招呼就连夜赶路,中间又安排了好几次金蝉脱壳暗度陈仓的行动,这才有惊无险的把人给押送到了京里。
这也是他们这次上路的一群人基本上都有功夫傍身,其中还有文十一这样的高手,有时候背着人跑上一天山路都不会影响速度,才有可能办得到。
这些事听的张静咋舌不已,眼睛都不由瞪大了。又过了会儿,后头张妈妈她们也都起床,带着文祈都往外头过来,也加入了听众的行列。
文家庄本身所在的地方就比较偏僻,平常的生活中并没有太多的娱乐。张静来这里两个多月,知道的也就是镇上有说书人讲故事。他去听过一回,比京里茶馆里讲的故事质量差多了。
于是今天文十一回来之后讲的路上这些事儿,成为了大家这几个月来听过的最好的故事,就连原本是重点的到了京里之后怎么处置杨管事的部分都变的不那么重要起来。
这种情况虽然有点出乎文十一预料之外,但不可否认让他大大的松了口气。只不过这口气才松了一半就又给提了起来,因为张静突然给他说:“既然文大哥已回来,我便能走的安心了。”
文十一瞪大了眼:“走?你要走去何处?”
看他那样紧张,张静自己反而笑了起来:
“文大哥莫要担心,我只是听小蚬子说可以寻那捷径,即便走的不快,往来京中也不过月余。便想着回去看看,顺道也好帮文祈再请个好些儿的先生来。文祈聪慧无匹,我的学识,不瞒文大哥,如今要教导他竟是已觉吃力。”
一听是请先生的事情,文十一立刻拍胸脯:“请先生这些事公子不用担忧,包在我身上便是。”
张静心说都你包了我就不用挪窝了,这可不行!而且他确实也还有想再试试说服钱夫子来这里,尤其是在听文十一讲过送杨管事上京的事情之后,虽然具体怎么处理的杨管事文十一没说,但他已经很敏感的觉得京里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不太平:
“其实吾还有个打算,倘能说服钱老夫子一同来此,便是大幸。但此事必然只能吾去,即便是吾都未有十足把握能说服他老人家动身,旁人的话,只怕……”
这是实话,文十一在之前离京之前就见识过老先生的固执了,这次来回一趟,自然也去看望过老先生,发现对方要留在京里的想法依然十分坚定。
其实文瑞这段时间里也不断在劝他,但是钱夫子打定了主意人在学府在,到最后他也没办法多说什么了。张静再去劝说,还真的是未必真能见效的。
但无论如何,文十一的担忧和小蚬子是一样的,尤其现在小蚬子还一脸焦急的站在张静背后看着他,显然张静也有点劝不听,他也不由皱眉:“可是……”
“自古有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况静幼童丧父,是夫子他数年一日,淳淳教导。更兼多方扶持,方才有静今日。虽静不才,此恩毕生未敢忘也。如今京中暗潮汹涌,今日未卜来日,静心不忍,还请文大哥成全。”
想到钱夫子,这么多年的感情到底不是假的,张静眼眶都有点发红。幸亏听完文十一的故事,张妈妈带着文祈回后宅吃早饭去了,否则估计也要跟着担心。
张静这话说的就比较重了,文十一一看这还真不是事儿,如果一门心思拦着,就算能拦住了人,心也留不住,要是回头再出现一个人偷跑的事情那可就大大不妙。
文十一的直觉很准,张静话说到这个份上心里确实起了自己走的心思。原本思念文瑞他还能责备自己怎么如此儿女情长,现在想到钱夫子,心里的自责就转换了方向,成了责备自己怎么能真的把老人家丢下不管。
眼看张静一副快要急得哭出来的样子,文十一终于叹了口气,招手把小蚬子喊过来:“你便辛苦些,陪公子跑这一趟罢。倘你不敢,索性再等一日,明日我与你们一同上路。”
文十一都这么说,小蚬子一比二,不得不也放弃了让张静留下来的打算:
“十一大哥你才回来,这一趟赶的又急,就在庄里歇息罢。那来回的路并不难走,我服侍公子上路尽够的。”
就算万一遇到个把劫匪什么的,他这半年来也不是在吃干饭,拳脚功夫虽然比不上文十一他们这些影卫,但要对付些宵小之徒还是绰绰有余。
何况就他们主仆两人的话,又没什么钱物带在身上,难道还要来抢他们王府的出入牌不成?真要有人敢做这种事,那脑子估计也是有问题的,回头不是送官就是送医,那才是真无聊瞎折腾了。
小蚬子不知道,张静虽然表面上看上去还是个文弱书生的样子,但因为这大半年来一直每天都在坚持大刘教他的那套有氧健身,这会儿轻易也不会被人欺负。
既然最终张静还是赢了,小蚬子在庄上待的时间也有点长了,两人收拾了下,当天下午就上了路。这样的话晚上正好到隔壁清河县,休息一宿后直接租车马翻山到隔壁州,大约四天就能到兴元府。
这之后再换长途的马匹,背上足够的干粮和水,依然走山路,往东北方向一直走,可以在十天内直接到达京都。
当然这路上是必然要吃苦的,特别是现在数九寒冬,有时候能在山坳里找到住户或者猎户搭的临时歇脚的小屋,那么能稍微休息的好一些,否则就只能裹着厚毯子扛着。
好在这条线睿王府里的人长跑,哪里有落脚点,哪里需要加急快跑免得耽误在半路的,都有地图绘制的十分清楚,照着路头走,可以把危险降到最低,还能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吃的苦头。
对于这种急行军式的赶路方式,张静是第一次亲身体验。他虽然身体素质这段时间来锻炼的颇有成效,但很多时候为了确保行路速度是要骑马的,马术却是现在才开始锻炼。
虽然冬天穿的比较多,而且考虑到路途颠簸,里头的小衣他都穿了平常根本不会穿的文瑞送他的那些,但十来天下来,依然折磨得他路都要不会走了。
张静不太懂面料,只知道那种小衣触手轻滑软腻,贴在身上仿若无物,是他所有衣物中间最不容易磨损皮肤的。可就算是这样,经过这段时间马背上的考验,他的两条腿大腿根部的皮肤也依然都红肿了起来。更别说那两爿屁屁肉,每次坐下来都觉得好像已经烂掉了。
不过这些事他都自己咬咬牙忍下了,也没跟小蚬子说。只是如果能找到歇宿的人家,晚上洗漱完他会自己给自己上些伤药,然后第二天继续赶路。
也亏得吴方老大夫的医术确实高超,就是这样高强度的磨练,靠着这些伤药,张静虽然苦头是吃了些,但硬是没让自己真的破了皮。甚至到了最后几天的时候,他还隐隐觉得好像经过这些天的锻炼,那些地方的皮肤似乎也变的厚实起来。
不过就算皮肉伤控制住了,身体的颠簸却是没办法靠吃药或者抹药就能克服的。还好他们这一路紧赶慢赶,老天爷也算帮忙,中间没让他们遇上大雪,时间并没有怎么耽误。
到十四天头上,张静自觉身体已经快要真的支持不住散架的时候,远远的,能从山上看到山脚下有大片的水域,小蚬子也变得激动起来:“公子,你看,那便是锦湖!你我再熬一日便可回府!”
第113章 第 105 章
这绝对是这些天来听到的最好消息,张静不由精神也跟着一振,坐在马背上,脊背都挺直了不少:“当真?你我且快着些儿!”
有了奔头,行动的速度提升的立竿见影,不过两个时辰,近中午的时候主仆二人就踏上了往京都南门的官道。
虽然宫里的情况眼下算得上是紧张,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不打仗不逃难,皇帝没颁禁令,日子就照样还得过。
现在已经是二月,离春耕还有一点时间,正是交易活跃的时期。来往买种卖种,收粮放粮,乃至鸡鸭活禽种猪种羊交易都可谓是往来不绝。
也就是京里这块只有个锦湖算是比较大的水域,渔业不发达,而且现在也冻的厉害,不然还得有鱼贩子往来弄鱼苗。
更别说除了这些农耕生计的交易,还有其它做买做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