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子赐读-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弟并不牵挂与我?”
对于张静来说,文瑞这种耍宝一样的表情基本上算是他的死穴,明知道应该骂对方一句“不正经”,却怎么也骂不出来。反而支支吾吾了半天之后,终于还是憋出很小声的一句:“如何不想。”
基本上这话对于文瑞就跟终于下了圣旨一样,转身就熄了烛火:“贤弟今晚就留在此间?”
张静本来就是因为突然想文瑞想的不行才赶回来的,虽然到了之后发生的事情有点出乎他的意料,让他有点没心思,但这会儿文瑞一边问一边就在动手动脚,两人又不是从没有过经验,没两下就把他捏的手脚都软了:
“你……如此……急色不成!小……小王爷的气度……都不要了么?!来日传……出去,让人……笑掉大牙……”
这话把文瑞逗的差点笑场,立刻堵上那张还在喋喋不休的嘴,一番纠缠,直到两人都气喘吁吁,张静只觉自己的舌头都被嘬的麻木,这才放开:
“我却不怕贤弟与人说,横竖旁人必是不信的,皆因我这般模样只你见过,无从对证,口说无凭。不若便让为兄与你留些把柄,好拿去说嘴?”
话音落,就在张静胸口茱萸上略微用力咬了一口。张静只觉一股激流由那一点起,蹿过全身,顿时就没了追究文瑞那些混话的力气。
第121章 第 113 章
书院后头有几进院子的建造规格特别高,一座是钱夫子的,毕竟老先生是书院的灵魂人物,他的院子代表的是地位;两座则是张静和张妈妈的,因为分别还住了文瑞和文祈父子。另外还有两座院子,却是空关着,是以防万一可以用来招待贵客的。
这几座院子用的建材就特别好,另外窗上都没糊窗纸,而是直接镶嵌的透明琉璃瓦。白天的时候分外的敞亮,就算不开窗,房间里也比一般的屋子都还要亮堂。
于是第二天张静一觉醒来的时候就发现,窗外的阳光竟然真的晒到了他的床上。
虽然昨晚被文瑞留了下来,他现在在的这屋不是自己那屋,但是他知道两个房间的格局相似,床的位置都比较靠里,阳光都能照进来,说明现在的时间绝对不早了!
一想到自己回来第一天就睡了个大懒觉,张静几乎是从床上弹了起来。结果腰上使不上力,一阵酸麻,又把人给摔回了床上。这才想起来昨晚文瑞算是彻底的展现了禽兽的一面,只怕自己这会儿身上都带着各种痕迹。
好在那家伙虽然难得的表现的十分急切,该有的温柔却也没有丢,并且也很体贴,并没有索求无度。事后还细心的记得准备了热水,帮他洗了澡。如果昨晚是睡自己屋的话,一趟回来也够累的了,估计都不一定会有那个力气去洗。
说来他刘大哥曾经说过,情事除了能带给人欢愉和繁衍后代,其实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解除压力的方法。
他昨天回来之后就被钱夫子的事情弄的人都懵了,本以为晚上肯定睡不踏实。没想到的是这一觉竟然连个梦都没有,一闭眼一睁眼,太阳都晒屁股了!看来刘大哥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七想八想的又躺了一会儿,感觉腰上的酸痛感觉略微好了些,后头虽然还有些感觉奇怪,却并不痛,只是有些异物感,忍忍的话,行动应该肯定没问题。张静这才挣扎着爬起来,掀被子下地。
在他穿衣服穿鞋这点时间里,外头一直候着的小蚬子听到了屋里的动静,直接就推门进来,摆上了脸盆热水盐,还打开了靠窗的镜台。
等张静摸索着穿好衣服从床上下来,绕过窗前的屏风来到卧室前半间,就看到小蚬子笑嘻嘻的迎上来,一手漱盐一手热水杯,一看就是来伺候他洗漱了。
之前听到外屋动静的时候张静还以为是文瑞,没想到出来看到的是小蚬子,一愣之后反应过来,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心里立刻就纠结起来,舌头也有些不利索:“你你你你…………”
小蚬子依旧是那副笑嘻嘻的样子:“爷早上起来关照的,说公子昨夜同吾们家爷商议事情,讲说的太晚,便留在这屋里休息了。公子此番回来的急迫,并没有带人,所以爷就吩咐我留在这里伺候公子洗漱。”
这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张静觉得脸上的烧略微退下去了一点。昨晚的事情后来他迷迷糊糊的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不过好像去灶上搬热水的确实不是小蚬子。所以他跟文瑞的事儿,小蚬子应该还不知道吧?
侥幸心理在很多时候都有安慰人的作用,张静这会儿也不例外,觉得松了口气,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这才想起来连现在什么时候都不知道,而且怎么起来到现在也没见到文瑞?
听他问,小蚬子就一五一十的汇报:
“现时还差两刻便到巳时,学里早课已毕,现下正上午课。因公子困乏,爷一早已同钱老夫子告罪,并嘱咐吾们莫要打扰公子休息,还请公子莫怪。至于爷,他今日城门一开就回府了,说是去帮公子请风水先生。公子,莫非是此间房屋要改动?”
小蚬子问的好奇,张静这才想起来昨天晚上他跟文瑞去钱夫子那里的时候,小蚬子虽然一直跟着,但没一起进屋,而是一直在廊檐下候着。
当时虽然雪没再下,但是夜里天气阴冷,他也是一路上跟自己一起紧赶慢赶跑回来的,不说有多疲劳,反而今天一早还等着服侍自己洗漱。
再联想到自家小四哪回不都是跟着自己进屋,冬天的话,缩在暖炉边的时候比自己还多,不由有些感叹,没回答小蚬子的问题,先愧疚了一把:
“你与我一同赶回来的,必然也累了。我这里不用服侍,你也去歇歇罢。”
没想到小蚬子一听这话,吐了吐舌头,难得又露出了比较孩子气的样子:“小的不问了,公子切莫赶我走。不然等爷回来,必然说我不曾尽心做事,又是一顿好骂。”
知道他理解错了方向,张静也不由失笑,只得跟他再耐心的解释了一下。听得小蚬子唏嘘不已,颇有岁月易老的感慨。
小蚬子年纪也就比小四大些,正紧算起来比张静都要小,这会儿一本正经的感慨,终于把张静彻底逗乐了。等听说今早钱夫子在刘泽沁的督促下依然认真的服了药,昨天压在心里的沉闷感也终于完全消散掉,心情总算爽朗起来。
今早文瑞的心情也很好。
本来一大早赶回府去和文宪商量要去哪里请风水先生最好,结果被文宪告知这种迁坟的大事不是算个日子就完,还得准备新坟地的资料一起,甚至是最好要让先生上新坟地看过,再结合相关人士的生辰八字,才能算得出时间,他就觉得心里一凉。
原本只是觉得这事儿是大事,不能随便乱来,现在听起来似乎不仅仅是大事的问题,还是个很需要慎重的大事,如果要请先生来回去看,那只怕一俩月都未必能马上解决得了。
一想到张静还满怀希望的等着自己的消息,他就有些发愁。
结果正愁着,文十四却突然回来了。
他之前在文家庄跟着文十一处理过杨管事的事情,后头押送杨管事上京之后,文十一回了文家庄,他就留在王府,继续彻查。前些日子刚摸索到一些线索,所以按着线索去了一趟邻府。文瑞原以为他还得一些日子才能回来,没想到今天一早,人就出现在了王府里。
文十四这头的事情是大事,他既然回来,文瑞自然没有不见他的道理。文十四此行收获颇丰,甚至还在那地方找到了个大人物,文瑞跟他两人在书房里详谈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把所有事情来龙去脉都理清,心里对未来也突然有了明确的概念。
他皇帝大舅最近有禅位的意思,而且也并不想重新立太子。对此,文瑞能理解,但是也很头疼。
毕竟不改太子并且通过禅位的方式让新帝登基,这对于国家来说确实是最好的方法,因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皇室兄弟之间操戈相向,进而避免因为内乱而影响民众的生活、国家的发展。
可是事到如今,他已经是完全有了自己的选择,而且这个选择和老皇帝的选择截然不同。之前的话,还能从遗诏之类的入手,现在老皇帝有这个打算,那么就只能从文谙本身来入手了。
说白了,就是要有办法让老皇帝对这个太子十分不满,才有可能让老皇帝自己推翻自己的想法。
文歆不是那种为了权力丧心病狂的类型,如果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找不出办法来绊倒文谙,那么为了社稷稳定,他会采取韬光晦迹的办法,养精蓄锐从长计议。
而且他和文谙怎么说也是亲兄弟,不到逼不得已,也并不想害文谙的性命,所以到底要怎么做,确实需要谨慎的考虑。
可文歆或许等得起,文瑞却等不起。张静及冠也不过就在眼前的事情,张妈妈年纪还不算老,回头要真逼着让张静娶了妻子可怎么办?
这种时候,当权者的私心其实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项很重大的动力。文瑞本来就一直在考虑这事儿,今天文十四带回来的消息让他精神一震,怎么栽赃陷害文谙但又不会让事情严重的不可收拾,他心里终于有了一个大致的办法。
不过这个办法肯定还得想办法和文歆先通个气,看看他的反应。当然这事儿就不急在一时了,所以文瑞从书房出来的时候,脸上再度扬起了笑容,心情愉快的上马进了宫。
然后很快,他发现他的好心情只持续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太卜署里那群老头子的一大堆建议给砸了个七零八落。
文瑞到的时候政德帝刚下早朝,听文瑞说了钱夫子的打算,老皇帝也是觉得应该支持一把。毕竟年轻的时候没能给人提供好的当官的环境,人都老了,这点心愿还是应该帮忙他达成。所以他就直接下旨,把太卜署里的太卜令太卜丞卜博士全都宣了来给文瑞出主意。
要知道这些官儿全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官儿,平常上朝都不可能轮到他们,今天突然之间接到圣旨让直接进宫,那些老先生们立刻慌了神,整个太卜署里顿时就鸡飞狗跳起来。
虽然据来的公公说是不需要面圣的,只是进宫给睿王爷出主意,但仅仅是要进宫这一点就够这些一辈子也没想过自己还有可能进一次皇宫大门的老头们亢奋了,各种准备自然做的更加充足。
所以文瑞刚开口把有需要迁坟这事儿一提,立刻这些老头就把各种规矩习俗注意点什么的全都给他罗列了出来,要多详细有多详细,要多让人头晕有多让人头晕。
文瑞耐着性子听他们唠叨了小半个时辰,期间老头们互相之间还因为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争论起来,最后文瑞实在熬不过,干脆截了他们的话头:
“这些儿事情,只怕小王一时也弄不清楚,做得差了,惊扰了死者倒是不好。或者诸位老太卜们可有可担当此任之人选推荐?本王必有重谢。”
这句话一出,刚还讨论的热火朝天的老头们瞬间息了声。
要推荐人跟直接出主意可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出主意,睿王爷用了谁的就是谁的荣耀;可推荐人的话,那就是要担责任的,万一睿王爷用了自己推荐的人却感觉不好,自己被牵连了,那就糟了。
第122章 第 114 章
文瑞一看这架势就知道这帮老头子心里在想什么,心说本朝才不过十几年,官僚腐败的问题就已经很明显了,长此以往可怎么办。
如果文谙登基称帝,以他那个性子,只怕还要去打边上的小国。到时候对内政治腐败,对外边境吃紧,那就是真正的内忧外患了。
想到这里不由烦躁,看这帮子老头也越发没劲,让他们把相关的内容罗列成册,就把人又赶了回去。
但事情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他都答应张静这事儿包在他身上了,言而无信可不像话。为今之计,反而是文宪那里或许还有找到可靠人的可能。
不过这些事儿文瑞也没去跟他皇帝大舅再多说,反正眼下最重要的还不是找这些小官吏的麻烦,只要他的计划能顺利实施,那将来有的是机会整顿朝政。
从宫里出来,已经是快午饭的当口。本来政德帝也打算留他吃饭,不过文瑞心里惦记着事儿,不想多耽搁,就带着那些书册直接回了睿王府。
府里前些日子处理了春娘和秋菊的事情,整体上所有人都安分了许多,文瑞现在倒也不反感回府了。不过到了府里却发现文宪不在,顿时让他又觉得不爽。宫里没找到好的解决办法,结果文宪都不能依靠么?
文宪是真冤枉。
一大早听他家爷说了这个事儿,他就琢磨开了。他手里确实有一份京都及附近州府里有名望的风水先生的名单,但是对于迁坟这事儿,他比文瑞知道的多些,所以他一开始想的是只在京里找人只怕没用。
可如果不在京里找,那么就是得去文家庄附近找了。
钱老夫子的老家和他们文家算是同乡,离文家庄不算太远。如今老先生要返乡,他儿子的消息也没有,就成孤老头一个了。这个无论如何不行,所以赡养老先生的义务,必然也要落在文家庄头上。
文家庄附近可以下葬的山头不多,而风水先生,方圆百里,也就一位比较有名望。文宪想了半天,觉得或许应该直接飞鸽传书一下,或者派一个影卫直接带着钱夫子和他发妻的八字直接跑一趟。
可这事儿是他们求人家,就算是睿王府,也不能直接用分派任务的方法去请人风水大师开工。于是文宪又愁了,多跑来回明显耽误工夫,要怎么才能让去的人一次就能请动对方呢?不然多给银子?
一边纠结他一边翻手边的册子,然后突然发现,以前没注意,那位文家庄附近的风水大师名字和京里某位风水大师竟然十分相似。顿时他就有种直觉,这可能就是个突破口了。
可惜文十一不在府里,文宪要打听消息都没以前顺手。十二十三应该是跟着文瑞的,十五十六轮休也不知道去了哪儿,唯独十四一大早赶回来,跟小王爷汇报完之后就回房去休息了。文宪考虑了一阵子,决定还是去骚扰他。
从某种角度来说,文瑞的这六个影卫,每个都是万事通。文宪问的事情果然文十四也十分清楚:
“那是一对双生子,坊间都传闻他兄弟间互有感应,故此在玄学一道尤其擅长。他兄弟平素里分居两地,但每有大事,必回相互感应,甚或无需通信,梦中便能相会。”
文宪听完就乐了。
感情这还是对双胞胎兄弟,而且关系应该还不错。他才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梦里就能见面互相交流,他只要确认他们的关系就行。既然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