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炮灰翻身记-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他尚不知何时能报答这份恩情,又岂能忍心让恩人失望?
唉……
真是惭愧啊!
越朝会不会灭亡,他倒觉得无所谓。
反正,他对皇帝、朝廷毫无感情,不存在忠君报国的思想意识。
他也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
他仅仅是一个自由散漫、不爱受条条框框约束的普通人。
只是,不知这越朝能苟延残喘多少年,又会被什么样的王朝取代。
每逢改朝换代,必定灾荒连年、生灵涂炭、盗贼蜂起、天下大乱。
都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他怎么就这么倒霉,穿越到乱世来了?
以前,他没有机会了解天下大势。
如今,有了状元郎做老师,他决定好好了解一下时政,以便为将来打算。
第二天清晨,尹炳照找上杜唯勤,将王正茂没有身份一事说了,问杜唯勤有没有办法解决。
杜唯勤思索了一番,说道:“杜氏宗族,有一支断了香火,人也没了,倒是可以将他安到那一支去。家父身为族长,应该可以说服族人,办成这事。”
尹炳照击掌赞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王正茂被尹府仆人领到杜唯勤的房间,得知自己可以摇身变为杜唯勤的侄子,顿时大喜。
身份有了着落,他这颗心踏实多了。
事急从权,杜唯勤来不及禀明父亲杜永严,便擅自做出决定。
“你排行‘恒’字辈,便取名杜恒茂吧。在族人面前,你唤我叔叔。其它时候,你还是唤我老师。”
“是!”
杜恒茂乖巧地答应,心里乐开了花。
尹炳照当即派人去官府,为杜恒茂办理过所。
尹炳照本就喜欢杜恒茂,如今,见这个小毛头变成了杜唯勤的侄子,他出手更加大方。
他命人给杜恒茂置办了多套面料精细、做工精良的衣物,准备了笔墨纸砚及必读书籍,还收拾出一辆宽敞、结实的马车。
他领着杜恒茂一一查看完书籍,又拿出五百两银票、二十两碎银、一吊钱,叮嘱后者细心收藏。
之后,他递上一张卖身契,说道:“你出门在外,得有人照顾。这个叫武至忠的奴才,懂点粗浅功夫,人也忠厚老实。有他跟着你,我能放心点。
“这是他的卖身契,你仔细收好。他在尹府的月例,是100文钱。他跟了你,你可以给他涨到200文钱,让他对你心存感激,更加忠心。
“你这一走,不知何年才能相见。望你刻苦读书,早日成才。”
杜恒茂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跪倒在地,带着哭腔说道:“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尹炳照扶起杜恒茂,满怀不舍地抚摸着后者干枯泛黄的头发,叮嘱道:“你这身体,亏得太过厉害。以后,得多吃点好东西,把身体养好。子清不会亏待你,不过,你要是想额外吃点好的,就自己掏钱去买。这些银两虽然不多,但是,只要你不挥霍无度,也足够你花销了。”
杜恒茂点了点头,情难自禁地抱住尹炳照的腰,潸然泪下。
尹炳照起先一愣,继而伸手抱紧杜恒茂那纤细、单薄的身体,胸膛里溢满柔情与伤感。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尹炳照送完一程又一程,终究还是与杜唯勤、杜恒茂道别。
杜恒茂将脑袋伸到行进中的马车车厢外,一直目送着尹炳照乘坐的马车消失在路的尽头,这才缩回被寒风吹得冰冷的头。
他倚靠着身后柔软的靠垫,身体随着车厢轻轻摇晃,一颗心茫然若失。
同样是萍水相逢,有人好心地送他馒头,有人恶毒地要置他于死地,有人和蔼可亲地为他安排一切,有人大慈大悲地保护他脱离险境、给予他永恒身份。
对他好的人,他来不及回报;对他坏的人,他没能力报仇。
他太过弱小,急需要快速成长。
他要跟着杜唯勤拼命读书、向武至忠学习武艺,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文武全才,以便迎接那风雨飘摇的未来。

 9 智计

越朝拥有淮河下游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全国设九州:松州、毫州、楚州、杨州、江州、吴州、昌州、沙州、南州。
其中,江州为京城所在,乃越朝的政治文化中心。
其余八州,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以楚州最为富裕。
杜唯勤是南州人,此州位于越朝版图的最南端,地处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
越朝的海上交通尚不发达,他选择先走陆路、再走水路,车船并用。
杜唯勤不是个死读书的呆学生,也不是个教死书的笨老师。
他领着杜恒茂一路游山玩水,实时讲解诗文、地理、军事、历史等,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他将经、史揉在一起讲解,以经论史、以史证经,深入浅出、妙趣横生。
杜恒茂在前世时,被他爸打骂、逼迫了十多年,对文、史、哲这类东西生出强烈抵触情绪。
这一世,环境所迫,他不得不逼着自己读那四书六经。
他本以为,学习过程一定会很痛苦。
没想到,杜唯勤的教学,举重若轻,仿似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又如丝丝春雨,润物无声。
他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将知识牢记于心,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频频引来老师赞赏。
这师徒二人,虽然人在旅途,但是,一个教得轻松、一个学得开心,教学相长之下,反而欢乐无限。
杜唯勤一行人,自楚州首府江宁出发,经过两个多月的跋山涉水,赶在年末抵达南州首府潮岩,沐浴着西斜的金色阳光,进入雕梁画栋的杜府。
自从状元及第以来,杜唯勤已经连续4年没有回家。
4年间,他得罪权相、遭到贬斥、被罢官免职……风波不断。
他的父母一直为他提心吊胆,母亲章雅馨更是日日以泪洗面。
如今,得知杜唯勤要回家过年,章雅馨日盼夜盼,恨不得生出一双千里眼来,看看宝贝儿子到底行至何地、离家多远。
听到仆人汇报四少爷已经进府,她激动得差点就要飞奔出去迎接。
后来,大家闺秀的教养起了作用,她到底还是忍耐住了,没有做出失仪的举动。
不过,她这颗心,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那叫一个难受。
噗嗤一声,女子的轻笑声响起,这是章雅馨40年前嫁进杜府时带过来的陪嫁丫鬟章巧灵。
本来,章雅馨打算让她给杜永严做个填房,谁知,这丫头死活不肯,非要一直陪在她身边伺候。
40年里,章雅馨先后产下二女二子,如今已是儿孙满堂。
而章巧灵,则一直保持单身,从当年的青葱少女变成了现今的老姑娘,这辈子都不可能再出嫁、生子了。
章雅馨感激章巧灵的忠心、怜惜她的孤苦,待她格外和善,私下里说说笑笑,完全像是对待闺中密友,而非对待下人。
章巧灵在外人面前,那绝对是大家闺秀一名,言行举止,莫不娴雅大方。
关起门来,只对着章雅馨这个女主子时,她就活泼、俏皮起来。
“主子,我瞧您这样,哪像是等待4年未归的小儿子,分明是等待情郎嘛。”
“胡说八道!”
章雅馨横了章巧灵一眼,想要训斥两句,却忍不住微微红了脸。
仔细想想,她当年等待丈夫时,都未曾这么急切过。
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
到了章雅馨这里,小儿子却比两个女儿还贴心。
想当年,她为了自家老爷不断纳妾生子,没少抑郁过。
若不是小儿子巧言开解她,她哪能像现在这样活得舒心自在。
丈夫,如今得分成九瓣,和其他女人共享。
儿子,却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的。身体里,流着她的血;心里面,完全向着她。
被章巧灵这么一打趣,章雅馨心里那把焦急之火小了不少。
她坐到雕工精美的梳妆台前,一边揽镜自照,一边说道:“勤儿得先去拜见老爷,一时半会儿过不来。你先吩咐小厨房弄条新鲜的鲫鱼,收拾干净了放着,回头我亲自去厨房给勤儿做清蒸鲫鱼。”
“好。我再吩咐厨房用白萝卜、羊排骨炖汤,替小少爷补一补。”
章巧灵话音未落,人已经出了大门。
章雅馨听着那快速远去的脚步声,心中暗笑:“你比我还急呢!”
章雅馨生的四个孩子里,章巧灵最疼爱杜唯勤。
虽说杜唯勤在杜永严的八个儿子里排行第四,章巧灵却一直称他为“小少爷”。
杜唯勤则称呼章巧灵为“灵姨”,把她当成亲生母亲一样敬重、爱戴。
杜唯勤进府后,吩咐随同自己回家的书童杜墨林先行带领杜恒茂、武至忠主仆去自己的小院歇息。
他前往正屋拜见父亲杜永严,送上一套名贵的文房四宝。
杜永严接过礼品盒子大致看了一下,便放在了木几上。
4年没有见到宝贝儿子,他哪有心思赏玩这些死物。
他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丰神俊朗的杜唯勤身上,满满的全是慈祥、怜爱。
杜永严娶了九房妻妾,育有八个儿子、十六个女儿,还抱上了孙子、孙女及外孙子、外孙女。
在众多子孙中,他最为器重、疼爱的,便是与正妻章雅馨生的第二个儿子——杜唯勤。
而杜唯勤,确实不负所望,以20岁的年龄连中六元,轰动朝野,光宗耀祖。
只是,这孩子太过硬气,不懂圆滑,不但公然拒绝当朝宰相郑松仁提出的婚事,还作诗明志,大大得罪了这位权势喧天的人物,以至于落得被罢官免职的下场。
杜永严对此深感惋惜,却又无能为力。
就内心来说,他是赞赏儿子的铮铮铁骨的。
不过,如果换作是他,他就不会这么直来直去。
如今,木已成舟,多说无益。
能够看到多年不曾回乡的儿子平安归家,他就心满意足了。
见气氛正好,杜唯勤适时开口。
他先介绍了一下杜恒茂的情况,对这孩子的天分、风骨大加赞赏。
然后,他提出让杜恒茂入籍杜氏宗族的请求。
杜永严听完杜唯勤声情并茂的讲述,脸色有点发黑。
这小子,一回来就给他出了个难题。
居然想弄个来历不明的外人进杜氏宗族,还先斩后奏地改了人家的名字、定了人家的身份,连人都给带回来了。
虽说那支断了香火的,是庶系,没资格进宗祠参加祭祖大典,在族里并不起眼。
但是,族人还是不会答应让外人进来延续这一支血脉。
这当儿子的,没轻没重、鲁莽行事。
他这个当爹的,只好负责收拾善后了。
杜永严思来想去,沉声说道:“不能实话实说,否则,族里肯定不会答应。就算我是族长,也不行。
“我只能说,这孩子是杜唯云流落在外的儿子,被你千辛万苦寻了回来。而孩子他娘,是个小家碧玉,前些年因病亡故了。
“至于细节,还得推敲一下。你得跟那孩子说清楚,千万不能说漏了嘴,到时候惹来麻烦。”
“还是父亲足智多谋,孩儿远远不及。”
杜唯勤语气亲热地恭维了一下,引得杜永严笑逐颜开。
杜唯云的父亲杜永兆,是杜永严同父异母的弟弟,乃庶子。
他的妻子,因难产而死,留下杜唯云这个儿子。
杜永兆没有续娶,而是一人抚养儿子长大。
他去世后,杜唯云离开家乡多年,于5年前孤身回乡,没多久就病故了。
因为族人对杜唯云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杜永严、杜唯勤父子可以尽情发挥。
他们给杜唯云安排了一个秀才出身、当私塾先生的丈人,安排了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夫人,安排了一场令杜唯云妻离子散的洪涝灾害。
商量妥当后,杜唯勤辞别父亲,离开正屋。
此刻,夕阳西下,晚霞漫天,华灯初上,暮色如画。
“少爷……”一位中年男性仆人上前打躬作揖,毕恭毕敬地说道,“夫人吩咐奴才一直候着您,让您一出来就过去。”
杜唯勤认出这位仆人是母亲身边用惯的奴才,知道他在父亲这边耽搁久了,母亲定是等急了。
只是,他现在要去找杜恒茂统一口径,不能立马前去拜见母亲。
他想了一下,说道:“你先跟我来,把我送给母亲和灵姨的礼物搬过去。就说我要洗漱一下。一会儿过去拜见。”
杜唯勤领着仆人走进自己居住的小院——修园,见溪流淙淙屋前绕、修竹碧绿遮廊檐,心中顿生亲切感。
他招来杜墨林,吩咐书童带领那位仆人去搬礼物。
接着,他将独坐池塘边赏睡莲、逗锦鲤的杜恒茂叫到书房,紧闭门窗,点燃蜡烛。
“我和家父商量过了,你要想顺利入籍,必须修改身世。如果你和杜家没有血缘关系,族人肯定不会答应这事。”杜唯勤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们替你编好了全新的身世,你得牢记于心,千万不能说漏嘴,以免惹来风波。以后,你就是杜恒茂。这世上,再无王正茂。”
王正茂点了点头,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杜唯勤吩咐王正茂磨墨,在书桌上摊开宣纸,提笔画下杜家近几代的族谱。
他在杜唯云的名字下方画了一道竖线,写下杜恒茂三个字。
有了这简洁明了的族谱,杜恒茂一下子便搞明白了自己所在的族系,也知道了杜唯勤属于杜氏的正宗嫡系。
他很快记住了父亲杜唯云、母亲陶慕贞、祖父杜永兆、祖母陈开慧、大爷杜永严、大奶奶章雅馨这几个人的名字。
杜唯勤将画好的族谱放在一边,又重新铺开一张纸,言简意赅地书写杜恒茂的外祖父陶凤山、外祖母卢翠芬的情况。
见到“落第秀才”、“私塾先生”的字样,杜恒茂无声地笑了出来。
他觉得,自己很像个演员,演绎着别人替他编写的故事。
好玩,好笑,却又带着无奈,透出悲凉。

 10 成见

杜唯勤吩咐杜恒茂将族谱、身世背熟,快步走出书房,吩咐杜墨林端盆热水过来。
他在卧室里快速洗了一下手脸,换了一件干净的墨绿色长袍、一双干净的黑色布靴。
他又吩咐杜墨林替他把有些散乱的发髻拆开,重新梳理整齐,再戴上以整块和田清玉雕琢成盛开的荷花形状的玉冠。
当他一身清爽地从修园走出来时,天色已黑,月夜朦胧。
他健步如飞地赶到章雅馨所在的怡和园,抬手制止守在园子门口的仆人前去报告,独自一人穿过花木扶疏的院子,走向灯火通明的堂屋。
守在走廊上的两个身着红色衣裙的丫鬟望见杜唯勤前来,欢天喜地地行礼、问候。
章雅馨、章巧灵听到屋外丫鬟问候“四少爷好”,相视一笑,齐齐放下手里正在赏玩的精美首饰。
杜唯勤从掀开的布帘下方跨进堂屋,上前向章雅馨行跪拜大礼。
章雅馨扶起杜唯勤,目不转睛地盯着宝贝儿子那俊雅脱俗的脸庞,眼中泪花闪闪。
“瘦了这么多!我儿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