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伪完美重生-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你!”
“儿子,它招不了了,你去给妈劈点劈材呗,一会儿审讯完了,这些烈士就该下锅了。”苏妈一边把猪头翻面,一边给小儿子指派任务。
农村买来的猪头、猪蹄都是带毛的。用火烤,一是可以去毛,二是烤过的东西下锅再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
苏锦华依依不舍的去劈木头,二飞家的小狗跑过来,一口一个吃下烤焦的猪蹄壳。
劈完了足够未来几天用量的劈柴,苏锦华想了想,洗干净斧头到大缸里拎出半扇排骨一根根剁成了小块,又把两只鸡也剁成小块。
“妈,我帮忙干点什么?”苏锦盛发完短信晃了出来。
“你打点儿浆糊,一会儿和二华把对联都贴上。”苏妈想了想说。
“我不会啊,让二华打吧,我帮忙贴就行了。”苏锦盛挠挠头说。
“好吧,那你帮我择点儿菜,二华知道地方。二华,打点儿浆糊,把对联贴上,把豆角和韭菜给你哥找出来,让他择。”苏妈朝正在打水泡干菜的二儿子喊,这大儿子小时候一个人独惯了,也宠惯了,还真没有小儿子能干。
苏锦华在门后边的橱柜里找到一袋豆角和一袋韭菜,各分了一半递给他大哥,又找了两个干净盆递过去。
在面口袋里舀了一小瓢面粉加上水放在奶锅里,架在火上搅拌,不一会儿一小盆香喷喷的浆糊就做好了。
“二华!不许吃浆糊!”苏妈像是有千里眼一样在门外喊,苏锦华只得放下刚刚拿起来的勺子。
大门、前后门,哥俩儿前院后院转了一圈把对联都贴好了。福字一边大门贴了一张,屋里墙上贴了一张。窗花背面带着胶,撕下保护膜就贴在了窗户上。
“过年好啊!送福来了。”大门外一个男人拎了一袋子对联、福字等东西对院子里说。
苏锦华刚想说家里已经买了对联,苏妈一个眼神制止了他。苏妈洗了一下手,把来人让进大门里,在袋子里挑了几张小福字、一对门神和一张财神,付了钱,男人又说了一堆的吉祥话才告辞离去,不一会儿,听见隔壁二飞家的院门外又响起了同样的声音。
“妈,这东西你买这么多干什么?往哪儿贴啊。”苏锦华看了看手里的浆糊盆。
“那也不能往外赶,那是福气!再说了,大过年的挨家挨户的赚这份钱肯定家里日子不好,能帮一把干嘛不帮?”苏妈说完又去审问猪头去了。
苏锦华还真没想到一向抠门的老妈能有这番觉悟,赶忙又打了一点儿浆糊把新买来的福气都找地方贴上。
大哥择完了菜,贴完了春联就又回到屋里发短信去了。苏锦华烧了一大锅的热水,把家里的盘子、碗碟通通丢进去,用丝瓜瓤一个个的洗干净。
洗干净碗、刷干净锅,苏锦华坏心眼的在西屋灶膛里架了劈柴,左一锅右一锅的烧开水。排骨焯水、鸡块焯水,菜花也得焯水,哦,暖壶都没水了,还得烧。
不一会儿,他大哥在炕上坐不住了,跳出来问:“二华,你干什么呢?炕都让你烧红了!”
“啊?没干什么啊,我就是烧了点水。咱家炕热得快。”苏锦华又往灶膛里填了一根劈柴。
苏锦盛拿着手机转了一圈,末了躲进东屋炕上去了。
苏志成忙完了大棚里的活儿,从后面菜窖里抱了一棵大白菜和几根地瓜进来,看见小儿子忙里忙外的干活,进屋一看大儿子老太太似的盘着腿坐在东屋炕头上,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全家就伺候你一个人吃饭啊,下地帮忙干点活!”
“哪有什么活儿啊,都让我妈和我弟干完了。”苏锦盛低头发着短信。
苏志成心想,你弟弟还在灶台前面忙活呢,你小子就说没活儿?!得了,大过年的不能和儿子发火。放下地瓜,翻出一袋苏锦华拿回来的红枣,对大儿子说:“下地把地瓜削皮,红枣洗干净,一会儿你妈给你们炸着吃。”
“又炸那些东西,不健康。”苏锦盛短信聊得火热,不愿意动地方。
苏志成真有点压不住心头火了,提高了不止一个分贝说:“你不吃别人还吃呢,下来干活。你弟弟在外面忙你没看见啊,你比他大五岁、个子高半头,你好意思老太太似的坐炕上呆着!你问问你弟弟,人家二华半年才花了不到一千块钱,你一个破手机就花了老子两千多块!你有什么业务整天捧着没完没了,自打买了这个破手机,老子哪个月都得多打三百多块生活费给你!原来全花在这儿了……”
苏锦盛被训得抬不起头来,他也知道他自己花的有点多,但是周围的同学哪个不是这样呢?女朋友的短信难道不回?没有打长途电话苏锦盛觉得自己女朋友已经很善解人意了,当然这些不能和老爸老妈说,农村的父母是不会理解的。
苏妈听见屋里自己老公发火,赶忙放下东西走进来,“大过年的,吵什么!儿子一年才回来一趟,你训他干什么?儿子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孩子。行了,刚才二飞他爸隔着院墙喊你下棋呢,快去吧,吃饭叫你。”
苏志成发了一通火,觉得该说的也差不多了,借着台阶又叨咕了两句,转头找老哥们高德发下棋去了。
苏妈看着依旧坐在炕上的大儿子叹了口气,坐在炕沿上对大儿子说:“谈朋友了是吗?妈都知道,妈也不反对,你不像你弟弟,你大了。但是妈觉得你还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小伙子有本事,将来找个好工作,那些姑娘还不上杆子找你来啊。行了,别和你爸置气了,下来帮妈干点活儿去。”
苏锦盛在老爸老妈两面夹击之后,不情不愿的下了炕,不到五分钟之后又理直气壮的回去了,大学生削了不到半个地瓜就被削皮刀划破了手指,这下想干也干不了了,大过年的还见了血。
苏锦华一边给他包扎一边有点儿想乐,那么热的炕大哥他怎么就坐得住呢?待会儿再加点火好了。
下午,苏锦华揪着一根卤小肠走来走去的吃,苏锦盛羡慕的盯着他的肚子。他弟弟这半天已经消灭了一整只猪爪子、六个炸元宵、半小盆的炸地瓜和炸枣,现在手里拿着半米多长的小肠,竟然还盯着刚出锅的骨汤焖子,他也太能吃了!
“二华,你少吃点,一会儿就吃晚饭了,你能吃得下去吗?”苏锦盛对弟弟说。
“今天都没给午饭,这点儿算什么。哥,你吃不吃焖子,我给你端一碗来。”苏锦华吃完了小肠,抬腿向外走。
“我一碗吃不了,你也少吃点吧,咱俩吃一碗得了。弄点酱油过来啊……”
骨汤焖子,是用刚熬好的滚烫骨汤倒在凉水和开的淀粉里上锅蒸制而成,是关外人家过年常吃的一种食物。
晚上六点准时开饭,小鸡炖蘑菇、猪肉豆角炖宽粉、红烧排骨、干烧燕鲅鱼,辣椒炒肥肠、胡萝卜炒肝尖、炸茄盒、凉拌肚丝,还有苏锦华做的黄瓜拌拉皮和糖拌西红柿。
苏志成倒上一杯白酒,苏锦盛一杯啤酒,苏妈和苏锦华一人一杯可乐,一家人乐呵呵的一起碰杯。
吃完了饭,苏志成和苏锦盛喝得醉眼迷离,一起躺在炕上打盹儿。苏锦华让苏妈也歇一会儿,自己快手快脚的把桌子收拾好。不一会儿,端了个面盆进屋,问:“妈,今天包饺子我和面,放多少面和水啊?您教我。”
苏妈乐得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自己的小儿子真是越来越懂事了,自己也不在炕上呆着了,下地和小儿子有说有笑的一起和面、拌馅。
韭菜上午就准备好了,白菜也剁好了,只剩下肉馅儿还没准备。机器绞的肉馅不好吃,苏妈自己剁肉馅,猪肉二斤、牛肉二斤。调了三种馅,苏爸苏妈爱吃的纯牛肉馅、苏家老大爱吃的韭菜猪肉馅、苏家老二爱吃的白菜猪肉馅。
苏锦华遵照老妈教导,把面和得“盆光、面光、手光”,端着成品让老妈检查,得到苏妈的大力赞赏。
晚上八点,全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苏锦华对于看过一遍的节目兴趣不大,趴在炕上有一眼没一眼的看,偶尔打个小盹儿,苏锦盛给他盖了一个小被子,十分担心自己漂亮的弟弟过完年变猪。
晚上十点,全家动手包饺子。
苏锦华手指细长,动作灵巧,一个人包出他爸和他大哥两个人的量,又一次得到苏妈的大力表扬,得意忘形之下被自家大哥摸了个正着,变成了白花花的奸臣脸。
晚上十二点,饺子下锅,苏锦华和他大哥出门点了一挂鞭,在周围噼里啪啦绚烂夺目的烟花中显得有些不起眼,苏锦盛埋怨他没买烟花,点完了鞭就回屋吃饺子去了。苏锦华乐呵呵的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别人家点的礼花,最后觉得冷了才进屋。
后半夜两点,全村人都进入了睡眠状态。苏锦华和二飞摸出门,在地上点了一排二踢脚。大年初一早上每人被自家老子赏了一脚。
作者有话要说: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看见我的文呢?不懂
还是多给点分吧,看着实在
、第十九章 苏锦华生病了
大年初一,苏家一天吃了三顿饺子,吃得苏锦华腻得不行,最后不得不躲到空间里吃了两天水果才出来,真佩服连吃十三天饺子的李自成,那是何等强悍的肠胃啊!
空间里现在风景不错,有山有树,就是山有点矮,树有点少,不过那几棵果树倒是够苏锦华吃了。
苏锦华躲在空间里算计着要用山上的木头打一张床,可是看看自己细白的手掌,考虑到自己的手艺决定还是算了,有张吊床不错了。
大年初二一早,二姨带着表弟就到了,二姨夫在家看管着猪鸡猫狗没有跟来。二姨一到苏锦华就解放了,厨房里姐俩一边聊天一边就把饭准备好了。
苏锦华和表弟每人一捆二踢脚,一个一个点着放,惹得周围人嫌狗厌。没一会儿,二飞也加入了他们,三个人一上午没让人耳根清静,玩得不亦乐乎。
下午三点,老舅一家开着车终于到了,姥姥年纪大了,经不起长途跋涉,一进门就躺在炕上吃了几粒救心丸。苏锦华连忙倒了一杯灵泉水,洗了点红枣、苹果给姥姥拿过去。姥姥喝过水之后,不一会儿精神头儿就缓过来了,坐在炕上拉着两个女儿聊天,一点儿之前萎靡的样子都不见了。
老舅车后备箱里大袋子小袋子装了一车的东西,苏锦华忙前忙后的帮着往外搬,大米白面豆油,成箱的对虾和带鱼,竟然还有半扇肉。
“老舅,你这新车就这么压,不好吧。”这出县城可就是土路,这新车还没过磨合期呢。
“怕什么,车买来就是开的,不让它拉东西,我买它干什么!”老舅满不在乎的进厨房掀锅盖去了,不一会儿传来惊叹声,“太好了,大姐,粉面子还有吧,等我回去给我拿点儿啊!”看来是发现焖子了。
老舅就是这样,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拿东西,怕自己姐姐不舒服,每次走时都带一点儿干菜啊、带壳花生一类的东西走。
舅妈闲不住,拉着小儿子的手来找苏锦华,“二华,你家大棚呢?走,带我看看去。”
苏锦华抱起小小表弟,叫上二姨家的表弟一起到大棚参观。
关外的天气过了春节依旧很冷,大棚里却绿意盎然,气温维持在二十八度左右。
苏锦华家的大棚外面连着一座小屋,用来放农具和衣服。苏锦华帮小包子脱了羽绒服,自己也脱下外套进了大棚。
一进大棚,小包子就不让人抱了,自己倒腾着两条小腿跑来跑去,高兴得嗷嗷直叫,舅妈也很兴奋,并且在棚边的地方发现不少水灵灵的野菜,立刻打电话让自己老公拿着袋子过来,两口子蹲在大棚里挖野菜。
苏锦华和二姨家表弟两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坐在一边,看着两个城里人对着一堆草欢天喜地的,偷偷窃笑——土包子。
晚饭十分丰盛,比过年那天还要丰盛。人多就开了两桌,老人和孩子在炕上一桌,大人在地上一桌。
苏锦华十分想把自己混在大人堆里,谁知舅妈把小表弟往他怀里一塞,自己到地上饭桌吃饭去了。
“哥哥喂,哥哥喂……”小包子在苏锦华怀里扭来扭去,一口都不肯自己吃,而且只要哥哥喂。
苏锦华小心翼翼的挑鱼刺,恨不得找面放大镜来,这小破孩儿不能吃点省事儿的吗?!小爷压力好大的。
还好舅妈吃得很快,把自己儿子接过去了,苏锦华这才踏踏实实的吃上自己的饭,屋里大小有三个表哥,不明白为什么小包子就认自己,费解!
晚上人多睡不开,苏锦华和他大哥一起被抛弃到二飞家里。
二飞家的炕白天火烧多了,热得睡不了人,麻将牌早就被大人拿走了,苏锦华他们四个小子只能买了三副扑克,打大连扑克。
后半夜,炕终于不那么热了,四个人东倒西歪的睡下,连衣服都没脱。
初三过得很悠闲,饭有人做,屋子有人扫,苏锦华只是干了点儿倒水洗水果的活儿,就是得防备和小包子表弟碰面,只要被小包子抓到,苏锦华必然会被黏住,‘哥哥香香、哥哥抱’就是小包子的理由,苏锦华不明白,自己一个大小伙子哪里香了?要不要在厕所多待会儿呢?带小孩烦死了!
晚上依然睡在二飞家,苏锦华有点儿熬不住,玩了一会儿扑克就张罗着铺床睡觉了,二飞抱着枕头一个劲儿的往他身边靠,被苏锦华嫌弃地一脚踢开,狗东西睡觉不老实,还是挨着自家大哥好一点。
初四一早,大伯家的堂哥苏锦岩骑了一辆摩托车拉上苏锦华到四里外的李家屯拉初六办酒席要用的家什。
大冬天的坐摩托车可不是什么舒服的事儿,苏锦华把大衣帽子扣上,把手□堂哥兜里搂着腰,把头埋在堂哥后背上,依然被冻得直打哆嗦。
李家屯一户人家专门做这种出租酒席家什的生意,苏家兄弟到的时候,家什已经堆在地上只等来人点数了。
帆布大帐篷两顶,十人的桌子面7个,配套的折叠桌子腿7架,塑料椅子70个,大盘子150个,小盘子150个,碗碟150套,方便筷子一箱,汤勺一箱,炖锅四个,80公分直径的大炒锅两个。
苏锦华负责点数,苏锦岩负责装车,一个中年男人开了一辆五十铃等在大门外。
苏锦华点完数,跳上五十铃的副驾驶座,把从他堂哥兜里摸出来的烟递给司机,“大叔抽烟,这天儿可真够冷的。”
苏锦华和司机大叔一个劲儿的套近乎,打定主意回程不能再坐摩托车,冻死他了,让苏锦岩自己开回去得了,自己可不陪着了。不料装完了车,苏锦岩把摩托车扔在五十铃上,自己也挤上了驾驶室。
苏锦华把烟扔给堂哥,自己把衣领往上拉了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