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占别人的便宜就这么开心吗?
贾环对这个身子的生母赵姨娘完全无语了,想提点她都懒得那功夫,估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她这小家妇的性子是改不了了。
父亲又是个不通事务只知摆架子训人的道学,嫡母更别说,能让他活着就不错了,哪里可能对亲儿子的潜在对手真心好。只知混女人堆的兄长也指望不上,他只能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混出头,活得有尊严,避免抄家的命运,就算避免不了,他也要在抄家前脱离这个注定要沉没的豪华大船。
可是,在这么个环境他怎么才能混出头呢?
别说现在他只是个六岁小正太,就算再大一些,又能怎么样?
经商?他没本钱,也没经验,又没人手。
从军。走军功的路子对贾府这样的人家也不是不可以,可是现在天下太平,从军也难以挣军功。
有宝玉贾琏在,世职轮不到他头上。分家也分不到多少财产。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走科举了。
中了举就有了当官的资格,当了个官意味着可以离开这个腐朽的大家族,在更广阔的天地做一番事业,活得有意义有尊严。
旁人看到这么个小孩子在严肃的沉思,只觉得这小子病了后愈发的呆了,哪里想到他正在思考人生未来等无比严肃重大的问题。
“你在想什么呢?”赵姨娘把药收拾好,“难得你宝哥哥肯关照你,他那里有许多好东西,你喜欢什么可以趁机要了来。”
贾环无语望天翻翻眼睛,道:“你别老想着沾别人好处行不?方才我在想,那丫头将来没有好果子,你以后避着她些。”
“咦?那个晴雯是老太太放在宝玉屋里的,还说将来给他使唤,意思很明显了,看她长得又这么好,一定会得宠。”
“不是长得好就一定得宠,最重要得会经营。”贾环想说你长得也好,可是混得连奴才都不如。想了想还是没说。
晴雯对他无礼,他一个大男人不跟小丫头片子一般计较,可是换上其他主子就不一定了,就算有宝玉罩着拿她没法子,日后有机会了也会踩一脚。象晴雯这种性子,喜欢谁讨厌谁都放在脸上,肚里没有太多弯肠子,相处起来轻松,可是在贾府这种环境,她这样肯定会得罪不少人,也难怪日后她的下场凄惨。
不过,贾环知道现在不是同情其它人的时候,重要的是自己要强大起来。
既然只能走科举一途,就得早些准备了,听说古代科举考试极难,说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点不假,他还真不敢仗着自己穿来的就可以小瞧那些古人,肯定自己是挤过去而不是被挤下去的可怜虫。
再看这屋里没有书架,也没有纸笔之类的东西,估计没人关心这个庶出子的学业问题,贾环只能自己争取,说:“我想读书。”
“你怎么想到读书?”赵姨娘停下针线奇怪地问。
“我这个年龄也该启蒙认字了,俗话说,笨鸟先飞,我比不上宝哥哥聪明,所以要早下功夫,我把书读好了,将来中举做官,也好让娘享享人上人的福。”
这话把赵姨娘感动地拿帕子捂着嘴抽噎起来,当晚伺候贾政时就把这事说了,第二天,贾政跟王夫人商量,王夫人说说宝玉尚未入学堂,环儿这么急进学堂也不好,万一累坏了可不好。
最后,就这么不了了之。
贾环得知结果很郁闷,宝玉是老太太命根子,恨不得含在嘴里,不舍得让他进学堂受罪,而且之前他已经由元春教了认字背书了,底子打得很坚实,就算晚些进学堂也没什么,
贾环可没有这么好的福气,虽然有后世带来的知识,可是对于看古文写繁体字背四书五经还真没有多大把握,如果和宝玉一同进学,他肯定被落下一大截。
不过,他了解这个便宜哥哥,一谈及读书就头疼,可是被贾政斥为“精致的淘气”方面却很有功夫,他只要寻找机会善加利用就行。
贾政经常在赵姨娘屋里歇着,也方便看见贾环,所以贾环用小胖爪子抓着丫环们描画样子的笔在纸上画来画去做写字状。
现代人不是很注重书法,尤其是电脑普及之后,习惯敲键盘的手更是对拿笔写字生疏了,书法什么的实在见不得人。所以贾环的字本来写得如狗爬,现在用小正太的力气,胖乎乎的爪子抓着软软的笔写字,更是连狗爬也不如。只能勉强认出写的是匾额上“紫气东来”四个字。
可是贾政看在眼里却是很感动,瞧这小子,没人督促就自己拿着笔写字了,虽然写的不咋地,但是胜在态度端正。贾政感动,觉得这小子象自己才会这样,自恋了一会儿,拿起笔来给贾环做示范,又抓着他的小手握在手里手把手地教他写字。
贾环的字虽然是一穷二白的基础,可是这副小身子里是成人的灵魂,不象一般小孩好动爱顽容易分神,他有耐心有毅力,能坐得住沉得住气,所以,没几天,字就写得可以辨认出那是地球人的产品,再过几天横平竖直有个字样,相信再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写一笔能看的字了。
虽然在贾政手把手的教导下,贾环已经会写几十个字,却还没有放弃进学堂的打算。
一天,宁府的尤氏带着贾蓉媳妇秦氏来给老太太请安,这种场合,贾环自然是上不得台盘和家人进行一般的家庭活动,散了以后,他瞅个机会问宝玉:“听说珍大嫂子带着蓉哥儿媳妇过来了?老太太很喜欢蓉哥儿媳妇吧?”
“可不是,凭她那性格,那容貌,谁不喜欢?”宝玉不加思索地说。
“我听说蓉哥儿媳妇有一兄弟,年纪和宝哥哥差不多大,生得特别好,比他姐姐还好。”
说者有心听者也有意,宝玉动了心思,正巧尤氏请凤姐去宁府赴宴,他就要求跟过去玩,去了宁府,秦氏便将自己的兄弟叫来,和宝玉凤姐相见。
和宝玉这样的侯门公子交好,对兄弟以后的前途有好处无坏处,所以秦氏巴巴的把兄弟秦钟叫来,宝玉一见秦钟的人品相貌就犯了痴病,几句言语过后,两人就好得难分难舍,再问他可曾读书,秦钟心领神会说:“读书一事得要有三二知己一起讨论才有进益……”
不待说完,宝玉就说:“是啊是啊,我家有个家塾,族中子弟都可以上学,不如……”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两人计议以定,只待禀明贾母,就好上学相见了。
贾母对宝玉的要求自然是千依百顺,立即拍板定下上学日子,贾环再提醒赵姨娘吹吹风,把自己跟着入学读书的事趁机敲定。
作者有话要说:'img'sqmjhff_2。jpg'img'不愧是红楼第一漂亮的丫环,果然俊俏
受庭训兄弟上学
第4章
贾环一早收拾了书包,所谓书包就是一个蓝布缝着一个扣子,可以把书和文具包在里面,并不华丽,也是尊从孔夫子“宁俭勿奢”之意。
丫环们也不管事,任由他自己收拾了文具到宝玉屋前等他。
只见屋里一帮丫环拿手巾的,拿书包的,系披风的,个个花枝招展的围着宝玉,眼看要上学,宝玉不去检查自己的文具书本,只是不停地唠叨:
“好姐姐,你怎么不自在了?难道怕我去上学,让你们冷清了……”
贤袭人也嘱咐他:“你也别累着,念书时想着书,不念时想着家,别跟那些人胡闹,宁可功课少些,身子要保重……”
然后,衣服记得添,脚炉手炉想着换什么的零碎一堆,宝玉答应着,一边嘱咐其它丫头:
“你们也别闷坏了,要出去玩耍才好……
如果李嬷嬷再叨叨,你们切忍耐不要再顶撞……
麝月,你的咳嗽好了没有?记得喝枇杷膏,我不在时只管向厨房要就是……”
贾环听着里头如此絮叨,脑门子直掉黑线,捂着嘴直想笑,贾宝玉这般细致的怜香惜玉,若是把这心思用在读书上,还愁不能顶家立业。忍不住有点同情贾政先生,贪上这么个儿子,又被祖母护着管教不得,只能肚里生闷气,难怪对宝玉没个好脸色了。
宝玉本性讨厌读书上学,视其为追求功名利禄的庸俗之举,为何这回如此急着上学?
无他,只为和秦钟相见而已。
贾府是公侯府第,门禁森严,内宅无三尺之童,秦钟怎么说也是外男,经常出入内宅和宝玉相会很是不便,上学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堂而皇之的在一起。
只是知子莫若父,宝玉这弯肠子里打的是什么算盘如何瞒得过当爹的贾政,听得宝玉来请安时说要上学去,贾政不由得冷笑:“你再提‘上学’两字,连我都要羞死了,干脆玩你的是正经,仔细弄脏了我的地……”(曹公原话,政先生还是很了解宝玉同学的花花肠子滴。)
对于贾环他倒是相信这小儿子是真心要读书的,还问了几句,譬如上学的东西,文具,跟着上学的小厮什么的,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都没怎么准备。赵姨娘这没见识的妇人只备了笔墨纸,其它的也不知道该怎么准备,王夫人又不管,好在贾环年纪尚小,也用不着专门的课本,倒是跟上学的小子需要好好挑个人。
贾政也没个主意,又不想让人看出自己是个没主意的,打算晚上再考虑,便挥手让兄弟两个退下。
宝玉见过父亲,又去辞黛玉,在房里磨磨叽叽千叮万嘱,中心思想是:我不在时你去找姐姐妹妹玩,我放学回来再找你,等我下了学再吃晚饭,那胭脂膏子也等我回来再制……
贾环受不了他这么婆婆妈妈唠叨不止,示意跟宝玉上学的李贵去催,总算,宝玉依依不舍别了林妹妹和丫环们上学去了。
贾府的学堂离家不远,属于义学,所谓义学就是免费学校,是当初始祖建立的,供贾氏一族中想上学却上不起学的子弟读书,费用靠族中当官的帮助,由年高有德的老儒任塾师,中午管一顿饭,有些与贾家沾亲带故的亲戚也来蹭学。
主持贾家义学的就是贾代儒,和贾母一辈的老头,辈份不低,摆在学堂很有震慑作用,至于教书育人方面的水平嘛……
可以想象,这贾代儒若是学问好,肯定中举考进士,就算点不了翰林入不了内阁,最不济也能外放做地方官,任上不出大错把资格熬够,至少也该做到布政使一级了,哪里还能屈就在一私立学堂当教师呢?
至于育人方面,看他把唯一的孙子贾瑞教成那副德性就知道了。
贾环还没见贾代儒就在心里给他定了位,想着就算这老头水平不咋地,给他启蒙也足够了。当即小厮取红毡,贾环行过跪拜大礼,算是完成拜师仪式。
贾代儒先立了规矩,学堂有学堂的规矩,学堂的规矩就是,要听师父的话。
这学堂里除了贾氏族中子弟,还有亲戚中的子侄附学的,年龄有大有小,属于混合班。
只是这年龄不等,基础不一,学生的资质和进度也各不相同,如何教学?
贾环头次入学在一边旁听,一边暗自观察,一天下来,也明白了怎么回事。
首先,学生挨个把前一天的作业交给先生检查,这作业就是背书写字,先生检查学生写的字,写够数了便罢,写不够,那就不客气,戒尺啪啪打下来,打得学生五官移位直掉泪珠。至于写什么字写多少,视学生年龄进度,先生有不同要求,并不是一刀切。
然后是背书,视学生基础不同,分别让背《三字经》,《千字文》,以至四书五经,背几十字到上千字不等。
到了午牌时分,贾环已经饿得前心贴后背,闻到西厢房的小食堂传来饭菜香味更是感到饥肠辘辘,可是先生没说下课,谁也不敢走。
最后轮到他了,贾代儒简单问了他认几个字会背什么书,贾环答了,如命背了几句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靠着前世记忆,他只记得这些,贾代儒听他背得虽少,却是背得流利不磕绊,满意地点点头,给他一张贴,上面有十个字,布置下作业。
“今天回去把这些字每个写四遍,三字经背下二十句。”
贾环接到作业觉得很悲摧,真把老子当小学生啊,现在非常理解高中生柯南变小后不得不在小班背诵乘法口诀表,还被迫和那帮小屁孩玩捉迷藏的心情,真是人生如大茶几,上面摆满杯具。
好在可以散学吃饭了,贾环顾不上哀悼自己的杯具,急忙跑到小食堂吃饭,学里的饭菜自然比不上府里的,但是饥饿之下觉得味道很不错。
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贾宝玉和秦钟两个窃窃私语:“这学堂里的饭食好难吃,我回了老太太,明个儿自己带点心来。”
贾环心里冷笑:“好个一点苦都吃不得的公子哥儿,只怕再过两天连学也不想上了。”
很快,学生们都吃了饭,贾环注意到角落里一个少年吃得很慢,然后把桌上剩下的馒头和自己吃剩的半个油饼用布包裹了藏在怀里,一边藏还一边偷眼看着有没有人注意到他。
贾环无意中瞥见,心里阵阵发酸,想必是个贫寒家的子弟,来这里读书混一顿吃,还要惦着家里的亲人没有吃的,所以裹了馒头带出去,可是他这年纪正是敏感的时候,心里不知是如何煎熬的。
和贾宝玉一心为女孩儿着想不同,贾环对这种贫寒的学子很有同情心,再看他举止沉稳,身上是洗得发白的旧衣,小小年纪却有点与众不同的气度,很想结交他,帮他一把又怕伤了他自尊,只得凑上去没话找话东问西问。
一问得知,这孩子名叫陆霄凤,今年十岁。
“哦呀……”贾环吃了一惊差点被这名字咬了舌头,再听他详细介绍才知道他的大名是凤飞九霄的意思,很有气魄的名字,可知其志不小。
这孩子跟那个什么璜大奶奶的侄儿金荣差不多,也是贾氏族中不知哪一房的亲戚,没钱上学,所以来贾氏家塾附学,父亲早亡,家里只有一老母,母子相依为命,日子很艰难,全靠族人帮衬。
这种仰人鼻息的辛酸就算他不愿意说,贾环也可以想象得到,也不再细问,只向他请教学问上的事,两人一来二去居然熟得象秦宝两个。
午后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又开始上课,上午是检查作业个别授课,下午是大讲时间,是全班一起听讲,内容是封建社会标准教科书,也就是四书五经,对于刚入蒙的学生,这是正式学习前的熏陶,对于学过的学生来说,这算是复习一遍加深理解。
讲完散学,至于学生听懂了没有懂了多少,老师也不管不问。
坐在后面的金荣见贾环很疲惫的样子,好心的提醒:“累吧?不想来可以不来,反正先生不点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