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易鼎-第4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弘毅得了天下,各地各世家纷纷向朝廷示好。
而示好方法之一,就是配合着选秀,选拔合适女儿参与。
皇帝有嫡妻嫡子,皇后册封手握凤印,早早入宫的妃子位列贵妃和瑾妃,别的妃嫔,虽数量不算少,可位份不高,四正妃之位空缺大半,这样的情况让一些人有喜有忧。
暗地里,有不少世家勋贵为此事奔波着。
薛远却叹的说着:“我有一女,十二岁,正合着入选年纪,却不知应去不应去。”
通玄听了,劝的说着:“这是朝廷法度,大人是从龙老臣,还是不宜违抗,再说此时皇上不在金陵,由皇后处理,更不宜在此时。”
薛远听了,默默点头。
帝宫
新朝初建,新帝登基两年,后宫中虽选入一些少女,多是宫人,妃嫔并不多,皇帝子嗣也只是寥寥几个。
因国事逐渐安稳,为稳人心,太后举办选秀,挑选才貌双全、德言容工俱佳的尚未婚配少女入宫,充实掖庭,为皇家开枝散叶。
因着皇帝不在金陵,选秀只会进行初选复选,最后人选由皇帝决定,因凡是官宦世家有着适龄女子,莫不翘首以待,以盼可以一朝入选光耀门楣。
这些女儿自幼被家人娇养,为着有一日联姻时为家族谋得利益。
瑾妃素儿浅蓝色宫衣裙,配饰中规中矩,看前面宫殿到了,吩咐宫人内侍停下,让内侍向里面传报。
片刻,被召入宫殿。
这一天是复选时,秀女被送入宫来,当着皇后、贵妃、瑾妃的面,展示自己才艺,入选者被登记在册,由皇帝最后来选择,不入选者,可选择担任女官,或者回家。
“妹妹来了,快入座吧!”皇后坐在正中位置,贵妃赵氏坐在一侧,在皇后另一侧的座位是空置着,应是给她留着。
素儿向着皇后、贵妃依次行过礼,被让到空座坐下。
随后皇后对一个太监点了下头,太监立刻走出去,喊:“唱名!”
一队被唱名的秀女进入了殿中,等着皇后检阅,众秀女按着教的礼仪,向上面三人行着跪拜礼,起身站至一排,无人问话时,垂手静待。
一时间,气氛沉寂下来。
不知皇后和贵妃是以什么心情看待这些秀女,瑾妃的眼中波澜不动。
她端坐在上面,脸上带着恬淡的笑容,目光扫向下面这一排秀女,这些秀女个个都穿着宫衣,这夏天宫衣很薄,透出大片肌肤,露出了摇曳婆娑的动人身姿。
这些大半是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的少女,或妩媚、或娇憨、或冷艳、或圣洁,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能到这里,容颜都不差,瑾妃也不是看谁漂亮,以她的修为,自能看出她们中,谁身上带着可跃龙庭的贵气,谁身上只是略带贵气。
这些贵气在别处很重要,但皇帝是造命之主,本身又有玄妙,因此并不会起作用,而且今日主持选秀是皇后,皇后不问,瑾妃自不会随意开口,更不想插手。
正宫娘娘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无奈。
眼前的这场选秀,瑾妃自然看出,这是为了安稳政局,多几个女子充入后宫,能安抚了那些敬畏朝廷的诸侯世家,平衡了人心。
皇后面色如常的看过,视线停在一抹俏丽身影上:“你抬起头来!”
瑾妃的目光扫过去,容颜上,此女只算是这些少女中的中上之姿,清丽中带着出尘气,一双眼眸更仿佛会说话一样。
皇后温言问:“你是谁家的女儿?”
此女上前两步,行礼:“回皇后的话,臣女徐娟,家父青石郡太守徐茂!”
皇后点点头,笑说:“原来是徐太守之女,听闻青石郡人杰地灵,倒长的伶俐。”
徐娟忙向上谢了,皇后问了几句,让徐娟退下了。
而几个秀女,皇后也各自询问了姓名,让她们展示才艺,无非是琴画女红,后宫女子见的多了,不过是走一个过场。
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美丽又有些才艺的少女了。
皇后端坐在高位上,时不时的问上几句,看着一拨又一拨的美貌少女进进出出,面上看不出异样的表情。
到最后一拨秀女退出去,皇后面上现出一丝疲倦,殿内虽有冰,可夏天炎热,却还是使人疲倦,看看贵妃和瑾妃,皇后难得的叹了口气,打起精神问:“两位看了些秀女,可有什么有眼缘的?”
其实,这不过是一问罢了,和二人有些关系的人也可以借着这机会选上。
可贵妃和瑾妃本没有家族,这事也不掺合,都说:“看着都好,由皇后定夺就是。”
皇后命太监将名册取来,在一些少女名字上圈了个圈,吩咐将这些少女的名字、出身、家族记录在册,等着皇帝归来,再做定夺。
入选者,包括徐娟在内,一共三十六人,是地方世家和官员的女儿。
宫殿退出来后,瑾妃回转了自己的宫殿。
所在宫殿,有上千翠竹遮映,入门是曲折走廊,院中又有花卉,并有泉水尺许,绕竹林盘旋宫殿,最是清幽不过。
一进去,只见上面五间连绵精舍,陪着中间一殿,四面走廊,绿藤爬壁,清雅异常,女官就迎了上来:“娘娘,臣刚刚做了些冰梅汁,您可要用些?”
“端上一些,天气实有些酷热,你们也各自饮上一些!”素儿笑的说着,听了这话,周围几人都是谢恩。
这冰在夏时是稀罕用品,在宫中只有着太后、皇帝、妃嫔才有,而给多少也是要按着品级来,谨妃虽不是正妃,待遇却按照四正妃来。
她们这样女官和宫人,除非赏赐,哪里能吃到冰?
时间长了,这些女官和宫人,也习惯了,这里虽侍奉少了些,却也舒服适意,没有太多斗争。
下面宫人动作很快,过一会瑾妃的手上捧着一小碗,慢慢抿了一口,味道还不错,但就在这时,突然之间,“轰”的一声,让她全身一震。
瑾妃嚯然而起,亲自挑帘出外,只见沉沉一线浓云如墨,翻滚着,隐隐间雷声。
凝看了片刻,她说着:“本宫要歇息一会,你们先退下吧。有事本宫自会唤你们进来。”
“是!”众人退了出去。
此时漫天浓云,雷声中,“啪”的一声,雨点扫落下来,整个宫院,变得晦暗,见四下无人,素儿凝看北方,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天生异变,黑龙陨落?”(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三十六章 内圣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
浓重的黑云中,一个闪电,将天空照得雪亮,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炸雷,震得玻璃都连连震响,转眼,又是一片黑暗,雨点直泻而下,隐藏着某种玄机。
“天地变色,黑龙陨落?”
瑾妃凝看远方,渐渐面上惊讶淡去,剩下的只有欣喜了,这件事属实,说明大成朝已经扫清了最后一个障碍,集天下亿万之人大命于一身,再难撼动。
瑾妃急行几步,很快意识到这点,这时这殿内没有人进出,几个贴身宫人都在殿门外把守着,很是安全。
她上去盘坐于塌,只是片刻,返观内照,一条金色小龙,体内骤然浮现,淡淡的光晕,将其包裹其中。
金龙一出,就见得整个宫殿中,满满浓郁的龙气,更密布着律令。
虽外形是龙,但素儿金龙内,只有数条律令,这是她掌握河神的律令,而天子真龙掌握三万律令,控制天下,不可同日而言。
不再多想,金龙早就得到王弘毅的许可,有出入法禁之权,当下一道光闪过,化成一条细线,直飞了出去。
在此期间,瑾妃一动不动,和泥胎一样,此时龙女,已不是昔日只能借助人身修炼的时候了。
她受天子之命,负责天下诸神清点,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就占了莫大便宜,在成朝统辖范围内,行使着监管之权。
天下诸多神灵,许多要听她调遣,对于龙气,她的感觉很是灵敏。
此时角度一变,只见整个天下,弥漫着金黄色的吉气,并且还在转化中,迅速向草原方向而去,只见原本天柱滚滚直冲云天,原本盘踞着黑龙,这时已彻底陨落。
不仅龙气散去,连龙身都不见,果如她之前所感,不仅黑龙气散,连有此气数的人,也已身陨了。
黑龙之气,象征着汗国气数,主要由父子二人执掌,四王子忽尔博当日身陨,不仅去了大汗一只臂膀,更直接散了一半龙气。
忽尔博本是货真价实的真龙天子,大汗后真正登上帝王宝座的天下共主,身si后,汗国气数自难以后继。
不过草原还有根基,将龙气束住,不至于一溃千里。
只是内部还可束住,外部却无法抵御。
看去,只见洛阳上空,一根天柱滚滚直冲云宵,一条金黄色的巨龙盘旋在上,威震四方,而在并州到草原处,又有几丝龙气潜伏。
本来龙气有隐藏之能,素儿也看不出具体,但现在天命已分,天机已显,却是没有大的妨碍了。
瑾妃只查看到结果,就结束了,只见一条细小的金龙,瞬间化成一条细线,回入了瑾妃眉心之处。
“皇上班师回朝之日不远矣。”她暗暗想着,睁开眼。
站起身,唤来了自己的贴身女官,吩咐:“传令到咒禁司,调这一月清点名册,立即送进宫来。”
这女官听了瑾妃的吩咐,立刻应诺前去联系。
洛阳
洛阳城恢复了太平,虽经过战争,但是洛阳底子hòu,转眼又有几分繁荣气色,皇帝率大军来至,百姓一时恐惧后,见大军秩序森然,并没有什么战事发生,也就渐渐放松了下来。
宫中殿内,王弘毅批完了御案上折子,还有最后一份时,一个内侍捧着一个红木盘子进来,上面摆放着一只精致的匣子,贴着封条,这是并州送来的折子。
王弘毅看了一眼,问:“是并州送来的?”
“回皇上,是并州十万火急送来。”小内侍回的说着。
“放到案几上吧。”王弘毅头也不抬,手继续写着说着。
“诺「明儿无错字提供」。”内侍得令,将匣子放置在案几上,退了下去。
王弘毅批完,吁了一口气,取过匣子看了看,随后将封条一下撕开。
匣子打开,取出里面折子,王弘毅呼了口气将折子展开观看。
面色平静将内容看完,已是一会,定了定神,又将内容看了一遍,确定所看内容无误才面露笑容。
“你出去请张攸之过来!”王弘毅吩咐的说着。
站在内侍忙应了声,急急的出去了。
王弘毅瞥了一眼,起身踱了两步,就出了殿,殿门二个侍卫“啪”的行礼,摆了摆手,让他们起来,就望着远处。
宫内繁花似锦,不远处的花簇,隐隐有香气传来,使人精神一震,但王弘毅不是看这个,只是眯着眼。
只见浓郁的明黄色的气运中,原本存在的一丝丝红色渐渐消去,有着完全变成明黄的预兆了。
片刻,见内侍领着一人行过来,王弘毅才转身进了大殿。
“臣张攸之,见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进了内殿,张攸之行着跪拜礼。
王弘毅令起身,让内侍为张攸之备了座位,将并州送来的折子,递给了张攸之。
“皇上,这是……”
“并州送来的军报,可喜事一件,你看了自会明白。”王弘毅微笑的说着。
并州?
张攸之目光一凝,猜着了,却还是接过折子认真看着。
在这份折子上大将军樊流海禀报了战斗结果。
夜袭胡营,十万胡营崩溃,俘虏两万,杀二万,这些就是天大的捷报,而汗国大汗si亡的事,更绝对算是一件大喜事。
“恭喜皇上,恭喜皇上,胡汗真的身陨的话,那草原上再无可对抗成朝之人矣!”张攸之看了再也坐不住,起身伏着叩拜说着。
王弘毅满脸喜色,摆手:“你起来说话……胡人中惟有二人,朕一直忌惮。”
“首先就是忽尔博,此人威信重,又有谋略,在胡人中一直声望很高,此人一si,朕顿时就觉得身上一松。”
“还有就是这胡人大汗了,他虽年事已高,但征战多年,草原上颇有威严,此人不除后患无穷。本以为要除此人还要多费一番周折,不想这一次会身陨在并州……”
对此人王弘毅也是有些唏嘘。
他是知道此人出身,由卑贱一步步爬至高位,平定叛乱一统草原,要是没有自己这一变数,此人至少会平定北方。
而吴兴宗,前世虽没有听闻,但根据现在气运来看,怕亦是一条龙。
因自己改变天下,此人成为了大成的臣子,他的运数有所改变,但还是潜龙之格,对上黑龙时,仿佛冥冥中自有着定数一样,本来逆转的命运在某一点又碰撞在一起。
杀忽尔博,bīsi大汗,这人真是了得。
“皇上,草原已不足为患,派兵长驱直入就可收复此地,为大成再添一块疆土……”见情况大好,张攸之又起了这念头。
皇上并不想将草原纳入版图,张攸之却一直有着这样心思,自不会轻易si心。
王弘毅说着:“不,张卿,此事,朕早有决断。”
“可控制的地区,割给大成养马地,这当然可行,并且必须,但草原深处,朕按八旗制,将胡人分化成八部,在草原上分区治理,一旗设一汗!”
“一旗设一汗,这样岂不是纵容了他们不臣之心?先燕的藩镇之乱就是例子。还请皇上三思。”张攸之有些不赞同的劝的说着。
“爱卿说的严重了。朕这样决定,也是因着此地实不适于朝廷管理。草原地域广阔,但地处偏僻,又不适合种植粮食,只有着草地放牧着牛羊。”
“草原民族繁多,牧民部落不固一地,随时迁移。这样地方管理起来,何其之难?就算是派人将这里治理出来,到时候便宜了谁,还不好说。”对张攸之,王弘毅向来是hòu待和深信,不过这时还有些不耐。
这事是早就定的国策。
王弘毅设八旗,分封八汗,为的是令草原势力零散不能一统,八旗旗主都是汗,自是不会居于人下,那再扭不出一条绳来。
让他们互相辖制,平衡势力,互相削弱实力,比朝廷直接控制方便许多,朝廷只需名义上统辖着此地,对八旗旗主有着任免权,并且能把指定的耕牛收上来,别的事根本不必去多加理会。
见皇帝根本不打算改变主意,张攸之不禁叹了口气,不再劝说。
“八旗旗主,巴鲁是一支,幽州押来的三子必格也是一支,别的六人要筛选一番,每支五千人,这样吧,将归降胡人将领名单列出一份来,选出余下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