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道行-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观主说道:“我年岁大了,总要走的。这观中不好无人主事。我见这道人不错。可以继承我的衣钵。”

道童瞠目结舌,呆愣在地。

就见老观主问那痢道人道:“道友,你可愿入我观中?”

痢道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却有几分趾高气昂道:“你要收我为徒?你还不够资格。”

旁边的道童听了,鼻子差点没气歪了。老观主脾气倒好,也没生气。说道:“是,是,是。老朽道低德浅,一辈子却无师德师能。只是这观中总要有个主事的人,我若走了,这道观只怕也要散了去。”

痢道人想了想,说道:“你不怕我这一身恶病,下走了这观中的香客?”

老观主说道:“我懂些医术,可以给你治好病。至于那些来进香的居士,若是被你吓走。想来也是与道祖无缘了。”

痢道人听了,便答应了。

这痢道人在这jī足观,一住就是几年,果然如老观主所说,将这道人一身脏病治好。这道人也应了老观主的话,留在了观中。

这一rì,天方正晴,老观主正在带着观中道众做早课,唱经至一半。忽有所感,止了讲。

侍者问:“观主,发生了何事?”

老观主道:“今儿不讲了,不讲了。我有些累了。”

旁人莫名其妙,但老观主这般说,也不敢多言。

老观主又对侍者说道:“你不要扶我,让你道兄来。”

侍者请来痢道人。这道人如今一身痢病与脓疮消了去,虽依然声像丑陋,但总不至于吓到人。

痢道人上前扶起老观主。问道:“去哪?”

老观主道:“先回静室,让我歇一歇。”

痢道人扶老观主回到观主房中,老观主找来一身从前一直舍不得穿,只有在盛大节rì时才穿的青蓝道袍。

痢道人帮着老观主洗手,净面,一切完了,又问了一句:“去哪?”

老观主jīng神一阵恍惚,说道:“上行可否?”

痢道人道:“可。”

老观主道:“破天关几重?”

痢道人道:“天关五十,天凡天十二,道清天三十六,玄藏妙有天不见不知不思。”

老观主激动道:“老朽如何做?”

痢道人道:“定信以滋道田,功德以润道果,神游虚空之时,自有所感,一应接引,自有功果丹书评定。”

老观主如梦初醒,脸上露出欣慰笑意,道:“如是就好。如是就好。”

说完,闭目不言。

痢道人站定旁边,不久,作揖一礼,随后出去唤了旁人来。

侍者和弟子进入一看,老观主跌坐在榻上,面sè安详,不言语不语。

侍者一惊,问道:“观主怎么了?”

痢道人唱道:“老道积功六十篮,田中硕果九十璨,今朝圆满飞升去,仙班籍布有名姓。”

侍者和弟子听了,这才琢磨过来,原来是老观主已经登仙去了。

众弟子面面相觑,老观主往来都没病,脸上看不出一点死气,怎么会说走就走?

一个弟子不信,上前探手一摸脉。

脉象弱,却有脉搏。再一摸身心口,虽不见心跳,却是温热。

弟子松了一口气,语带埋怨道:“你这人,不说好话,怎么拿观主生死开玩笑?”

痢道人没听明白,似答非答道:“有生皆死,无生无死。本聚无限光明,何来了断生死?既说,如是而已。”

弟子一愣,旁边侍者上前,告罪一声,一抚老观主心口,果然是温热,脉相仍有余波,但仔细再看,却是断断续续,接连不上。

拨开眼皮,瞳中无仁,拨开嘴一看,却是僵硬。

侍者生前曾听老观主交代过:“他rì我若去了,你便看我身上是不是温的,若是。那我便登仙去了,你且将我遗骨放个木舟里,放在水中,随他去了,土中养,水里去。

若身体僵了,那是未得道果,还有余罪未断。那便将我用火化了,做个龛,埋在观中土下。”

侍者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明白了一些,对众人道:“老观主的确去了。”

众弟子听了,都生出悲意。

倒是痢道人说道:“莫悲,莫悲,当喜,当喜。”

有一个弟子早就看他不顺眼,上前抓住他的衣襟。挥拳怒斥道:“你个不知思恩的恶道!满口胡言!”

痢道人被打个跟头,眉眼青黑。

侍者吓了一跳,上前一把拦住,呵道:“干什么,干什么,怎么动手动脚。”

那弟子正欲再打,道人开口道:“观主tuō了轮转,登天而去,虽无位果,却也超了天人福报。再积了功德。便做个天仙也不在话下,有何不喜?”

见那弟子面sè一怔时,又对众人说道:“莫不是你等认为,这六欲红尘有值得留恋之处?回去就是个寡水清汤?”

一众弟子哑口无言。

侍者这时瞧着时候差不多了,立刻说道:“好了,好了,都别争执了,现在还是要处理老观主的后事。”

那大徒弟说:“不知老师生前有何交代?”

侍者便将老观主生前遗言交代一番。

那大徒弟说:“老师虽然一辈子守着这道观不出,但总有几个至交好友。山下县城的父母官。也是个亲善人,还有几个常来的员外,总要告诉一声……”

众弟子点头称善,那道人又开口道:“凡事。烦事!”

大徒弟怒道:“你又待怎地?”

痢道人道:“观主要清清静静的走,你们非要给他敲锣打鼓?怎么不是烦人?”

有弟子辩道:“老师后事,不是我们一个人说的算,早年往来总有人情。不请人来,于礼不合,怎说的过去?”

其余人当即符合。只有道人哈哈大笑道:“都言死者为大。怎么到头来,死人还有拿后事给生人做人情?”

不待其他人说,道人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昔年有一个老妪,早年修道,后年修佛。一辈子行善积德,博学多闻,是个有正信的善知识。

这样的人,走前已知生死,晓命寿。命终之前,早有所感。故而早早就在生前交代了后事。

这妇人膝下有三子,一个做官,一个大富,还有一个还未成家。将离去之时,这妇人就交待说:‘儿啊,我走时,千万莫要啼哭,不然我走的也不甘心,总会念想你们,怕上去不得。’

大儿子说道:‘娘啊,我们晓得了。’

妇人道:‘那就好,那就好了。你们若真有心,那便给娘请些道人法师,请他们为娘助念,早归法界青天。’

三子应了。

三天后,妇人仙去,众子大悲,按照妇人生前交代,请来道人和尚给做法事。

妇人的大儿子,二儿子,都是广交多友,一个大贵,一个大富,母亲要办丧事,来人众多,其中高官大富之人不知几何。

出殡当rì,正做着法事,孝子上前时,那二儿子突然上前拉住大哥衣袖,问道:‘大哥,待会儿我们哭是不哭?’

旁边小儿子听了,插嘴道:‘母亲生前交代,千万莫要啼哭,当然是不哭,二哥怎么这么问?’

做官的大儿子说道:‘小弟年纪小,太不懂事。不知道人情世故。这世间,人言可畏,莫过于此。我是官,你二哥是绅,活着靠的就是名和面皮。母亲送葬,若是不哭,岂不是要背个不孝之名?’

二儿子听了,连连称是。小儿子虽然觉得不应该如此,当只能从了两位哥哥。

于是,老母棺材钱,三子哭的呼天抢地,在座宾朋无不动容,皆称其母有德,其子孝悌。”

痢道人说完,便看着众人,众弟子都听完,老观主大弟子就道:“你想说什么?百善孝为先,三子哭母,也是当为。”

痢道人哈哈笑道:“何来当为?你若听完,便知三子才是真不孝。”

众人又疑,道人又说道:“先前说了,那妇人有修行在身,又百善奉行。但毕竟只是个在家修行的人,虽有正信正念,却未必会定心定念。

我与你们说来,你们未必会懂,毕竟自古万圣不言生死后事。这本不必说,但人眼观来,却有大恐怖。今rì,我便将这生死大怖,说与尔等听来!”

ps:好吧……我知道我不务正业……但道行一定会完本的捂脸

第278章大成山中天人落;众生何来几人知?

启。蒙。书。网☆更。新。最。快☆无。弹。窗☆全。免。费

◆启蒙~书网。qmshu.◆道人口出狂言;要言生死大怖。众人又惊又愕;转而嗤之以鼻。

笑话;自古以来;谈生死者;无不超凡入圣。

你一个曾受病痛折磨的破道士;凭什么口出狂言;在这里言谈生死?

道人说完;也不看众人脸色;转身走了出去。

众人看的一愣;正有些不知如何做时。

侍者这时说道:〃都跟着出去吧。老观主生前说过;死后这观门就要交给道兄;如今老观主都不在了;他便是主事的。〃

众弟子心中早就对老观主生前交代不服气。鸡足观虽是小观破观;但好歹也是个道观不是?

君不见;这世间多少游道;野道;连个家门都没。

几个弟子都有争位的心;虽大小各不相同;但都没有明着表露出来;毕竟早有老观主定下的口戒;必须要敬着。

侍者这么一说;几个弟子心也活络了起来。

那大弟子本是几个弟子中根器最好的;但现在原本心理就不痛快;又听那道人大放厥词;争胜心反倒盛了起来。

当下暗思:〃且听这人胡言乱语;若说的不是;便要驳他个哑口无言;看他到时候还有脸皮待在观中?〃

〃既然他要开示;我们便去听他说。〃大弟子如是说。

〃师兄说的是;同去;同去。〃

侍者将老观主遗体平放在榻上;用绿柳条沾着清露水在遗体的眉心;两眼;心口;分别点上了三滴;随后也随众人出去。

大殿中;那痢道人;当仁不让;坐了老观主昔日坐的位子。

随后。几个弟子都到了;拿了蒲团坐下。

痢道人说道:〃今日缘法;雨露均沾;且请几位童子都进来。〃

侍者点头出去。让门外种田;看门;打扫的童子;都进入门来听。

此时正直农耕日;有些童子不愿耽误了种园;找借口请了假;不愿来。

有懒疲懈怠的;倒想个春困午休偷个闲;随口应了;却也没来。

最后。痢道人看门中除了侍者;弟子加上童子;一共十二人。

〃我来观中数年;来时一身脏病;老观主不计较。施妙手医术;解我病痛;这是恩缘。如今他去了;许我代他执此观;代他弟子;承他衣钵;这是法缘。〃

痢道人伸出一指。说道:〃恩缘易偿;法缘难了。既然今日坐在这里;大伙儿也来了愿听。我今日便在此开示;不说老生常谈;只道尔等惑业。〃

大弟子心中不知如何做想;开口打断道:〃昔日老师做讲。都有个名正言顺;你来时无名无号;凭什么做讲?〃

痢道人看了他一眼;说道:〃本无无明;非做有名。明者不名。名者不明。此六欲红尘;五浊恶世;却只能做方便说。既然非要有个名姓。我便名山水;尔等日后便唤我山水真人。〃

几个弟子听了楞了一下;山水真人?是名是号?起的倒是随便。

那侍者久随老观主身边;懂的却多。

这世上有地位的道人;虽都称个真人;但都是恭敬说;是客气。没哪个道人会轻易自称真人。

他竟自称真人?

侍者忍不住抬头看去;只见这道人;平日一身恶相;不知为何;此时看来;竟也有几分殊胜庄严。

侍者福至心灵;起身作揖问道:〃说山言水;不知是何山何水?〃

这是请示。

山水道人眉眼平视;语平言清;又如黄钟大吕道:〃山是大成山;亦是大承山。成就一应有灵有惑有感之众生山。承一且有灵无灵众生居所居之山。

水是功德水;亦是坏空水。孕万物化生润器之功德水。坏一切灵感天人命性坏空水。〃

众人听的迷糊;侍者却听了个似懂非懂。

山水道人这话说道此处;便止了;转而说道:〃人言常说;圣贤不话生死;师不说神通便利之道。贫道卑微;非是圣贤;亦不是师;倒可说这些。〃

众人洗耳恭听;又听这道人说道:〃世人畏死迷生;皆因生来不知生前事;死时不知死后世。总而言之;因不明而畏。今时再说来;便要道清这两点。〃

〃说人生死大怖;总有个次序。便说‘前生’。〃

〃这‘前生’;非是前今后三生。人灵不灭;随业而转;哪只有三生?此说前生;是你从何处来;因何来。〃

〃我言此世众生所居之所;为大成山。昔年大成山未成之前;不过虚无一片;后化有形有相之合时;便分了光暗阴明。初时;地火先成;风定随后;再有大水。〃

〃那时四时未定;气节难分;世间无生无灵;便是大成山初具之相。〃

〃而在大成山外之外;无有天清虚空灵妙之地;还有诸天境。从大成山往上;次第为光音天三十三;天凡天一十六;道清天四十九。此为有欲有念意灵之所。再往上说来;还有诸天;低至无想非想无念非念天外天;高至玄藏妙有法界虚空。〃

〃尔等从何来?便是光音第十四天;!〃

〃光音天何相?诸人何相?非无形;非胎生。自然化生而来。与现时我等有何分别?〃

〃光音天人不食五谷;以念为食;自心明同;不言话;口含光明;诸光便明诸意;非以声色沟通;而是自性明光。〃

〃行走之时;无需累及身器;本身便具足神通;可以飞天而行。〃

说到这;听讲众人都露出神思向往之色。

山水真人此时忽然只了口;众人不解;却听一个小道童起身请问:〃师傅;师傅。那我们现在怎么不能飞天?还有说话才明白别人的意思?〃

山水真人说道:〃那便是大成山初成之时;有光音天人转生此中。那时天人身清体透;未染成坏。落其上时;便有地泉涌出;甘甜可口;又有谷物成熟;香嫩扑鼻。

光音天人忍不住饮了清泉;吃了谷物。顿觉三寸满足;生了贪食之念;便聚他人;饮水食谷。便如此;水入身中;重了体器。谷物入了腹中;没了出离地;就变了体相。

便如此;天人身生出了脾胃心肝。体中水;便成了血液。要排泄出去;又成了毛发孔洞。

比之从前身清体轻;便重了许多;再飞天不能。失了足神通。

水饮的多;谷物杂物食的多的;体貌变化便多;便丑陋;食饮少的;还算端庄。由此一来;便有了美丑之别。

有了三寸贪念;美丑之别;灵性便遭了污浊。又失了天人妙身;诸光明也难再现。不得已;体器便生了声带;后人只能以声言交流。〃

说到这里;山水道人露出悲悯之色;说道:〃如是说;诸生与我;本是天人妙身;上行无阻;亲法易得。却因贪恋这大成山中地物;成了如今这番模样。

想初时;诸生与我体高万八丈;命寿十万岁。后来食之更食;饮之更饮;吃空了谷良。只能种植。而地有好有坏;这时便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