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话三国-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辩听蔡邕说过,也听蔡琰说过。“正大光明?”
“对,正者,正其礼仪容止;大者,壮其浩然之气;光者,浩然气外发,体自生光;明者,返光自照,是以洞悉其身,掌握阴阳,进乎大道。陛下,依臣之见,你可能已经踏入了明的境界。”
“我只修过一次凤仪心法,感受到了浩然之气,后来就再也没有练习过,怎么可能一步跃过光的境界,直接进入明的境界?”刘辩将信将疑:“元化,你会不会搞错了?”
华佗摇摇头:“陛下,臣也不知道是不是搞错了。因为臣连大境都没有跨进去,根本不知道光境、明境是如何的神奇。陛下,这件事,你也许只能问荀彧。”
ps:周一,求推荐,求月票!
今天还有,老庄有债必还。
第311章千年世家(谢书友橙孓万点打赏!)
又是荀彧?!刘辩有些恼怒,他现在的敌人仿佛不是袁绍,而成了荀彧。袁绍这个儒‘门’领袖不过是虚有其表,真正主持儒‘门’事务的人却是荀彧。
“为什么要问荀彧,除了荀彧,就没人知道这些了吗?”
华佗想了想,茫然的摇摇头:“臣不知道除了荀彧之外,还有谁可能了解这其中的秘莘。”
刘辩没有再追问。华佗是荀彧派来的,他虽然也读过儒经,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儒生。要成为真正的儒生,不仅要熟读儒经,还需要有师‘门’传承,知道一些普通人无法知晓的经义,并不是会读儒经就是儒。像关羽也能读《‘春’秋》,而且朗朗上口,可是他对一些微言大义不甚了然,所以也没人把他当成儒生。
华佗也是如此,他只是一个读过书的医匠,不可能接触到儒‘门’内部的修行法‘门’。
华佗兴致勃勃的说道:“不管陛下是不是已经到了正大光明的明境,臣以为陛下肯定可以‘洞’悉自身,如果愿意学医,可以事半功倍,一日千里。”
刘辩眨了眨眼睛,觉得华佗言之有理。如果他能借助佛骨舍利照见自身,知道每一块骨头,每一根神经所在的位置,甚至能看到每一条经络,每一个‘穴’位,再对症施治,那还能不手到病除?
不过他现在最上心的不是医术的问题,他更关心正大光明四境。佛法和凤仪心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他要尽快的‘弄’清楚。
刘辩又派人叫来了荀攸。
夜已三更,荀攸不像华佗,大半夜的不睡觉。天气寒冷,朝廷的财政吃紧,每个人分到的取暖木炭有限,为了节省,他早早的就上‘床’休息了。被人从暖和的被子里叫起来,荀攸虽然有些遗憾,却还是最快的速度赶来了。他知道刘辩不是那种不体恤属下的人。这么急着找他,肯定有重要的事情。
刘辩已经回到了温暖的楼船上。荀攸一进舱‘门’。就感受到了一阵暖意,顿时心情一松。他走到刘辩面前,在准备好的榻上坐下,躬身道:“陛下深夜招臣至此。不知有何事垂询?”
刘辩摆摆手,孙策端过来一杯热酒。“大半夜的把你叫起来,又吹了一路的风,想必是凉了。热酒一杯,以示歉意。”
荀攸接过酒,谢了恩,将酒一饮而尽。
“我想了解一下,你们荀家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奇存在。”刘辩微笑着摆摆手,孙策会意。退了出去,顺手带上了舱‘门’,执戟立在‘门’外。警惕的目光注视着黑漆漆的昆明池水。隔着舱‘门’,他依然能听到刘辩和荀攸的对话。对儒‘门’内部的秘密,他也非常感兴趣,但是更让他意外的是刘辩明知他已经悟命,耳力过人,还让他在舱外候着。而不是让他走得更远。
似乎在刘辩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可以信任的近卫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荀攸不解:“陛下为何这么说?我荀家哪里谈得上神奇,不过是颍川一个普通的世家罢了。”
“恐怕不能这么说。”刘辩笑道:“且不说颍川四长,荀陈钟韩,你荀家居首,就说你叔叔荀彧对儒‘门’内部事务的掌控,恐怕荀家就不是普通人。戏志才、郭嘉,可都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这两个人,任何一个都可以称得上当世奇才。”
荀攸想了想,点头道:“不瞒陛下,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问。不过,我从来没有问过家叔。家叔虽然还不是家主,但却是下一任家主无疑。他愿意告诉我,自然会在合适的时候我,他如果不想告诉我,我就是问了也没用。这是臣从小就听到的教诲,所以从来不敢主动发问。事实上,直到离开洛阳之前,臣都不知道洛阳是个局。”
“这么说,荀家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好啊。”
“荀氏也是千年世家,保密不到位,哪能传承到今天。”荀攸不卑不亢的说道:“世家不是王朝,容不得犯错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小小的错误,都有可能致使整个家族覆灭。”
刘辩非常意外:“千年世家?荀家也是千年世家?”
荀攸平静的点点头:“陛下,荀氏源自晋大夫原氏黯,至今已近千年。”
“这么说来,荀家不仅是颍川第一世家,即使是放眼整个天下,也是首屈一指的世家啊。”
荀攸摇了摇头:“陛下,天下传承千年的世家虽然不敢说很多,却也不少,只是世家为了生存,大多不会太招摇,一旦遭到皇家忌惮,往往会招来灭族的大祸。荀家传承千年,的确是一个家世渊源的世家,但即便是在颍川,也不能称第一,更何况是整个大汉。”
“是么?”刘辩反问道:“颍川谁第一?”
“臣不知道谁第一,但是据臣所知,陈家就不亚于荀家。”
“陈太丘的陈家?”
荀攸点点头:“家祖当涂公在世的时候,不为俗儒所容,亦不以俗儒为意,唯独对陈太丘青眼相看。臣年少时,尚不知家族秘莘,所以只当是士林轶事,现在想来,荀家与陈家之间的关系大有文章。”
刘辩皱起了眉头,沉‘吟’不语。颍川四姓中,不仅荀氏的动向可疑,陈氏的举止也非常可疑。据他收到的消息,陈纪父子由徐州来归,和他们离开老家颍川之前,有一段较长的时间空白,他们究竟去了哪里,见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谁也不知道。他本来只是觉得陈氏是在观望,现在听荀攸提及,他忽然意识到其中大有文章。
……
洛阳,一座前后五进的宽大宅院中,陈纪仰首看天,一动不动。
陈群静静的站在他身后,拱手而立,肃穆不语。
月已西斜,东方见白,陈纪才低下头,摇了摇酸痛的脖子,轻叹一声。
“父亲看出了什么?”
“没什么,一场梦而已。”陈纪吸了吸鼻子,忽然笑了起来:“哦,黄粱熟了,真香,食指动矣。”
陈群看看满脸笑容的陈纪,又看看香气缥缈的东厨,一时茫然。陈纪也不理他,快步上了堂,连声道:“快点洗漱,快点洗漱,尝了黄粱,好上朝堂。”
陈群摇摇头,连忙去安排。等‘侍’候着陈纪洗漱完毕,用了早饭,穿上朝衣,陈纪忽然说道:“我可能要出一趟远‘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机会合适的时候,你问问陈留王霸王戟的事。”
陈群眉头一皱:“陈留王虽然进展神速,但是以他目前的境界,还用不了霸王戟吧?”
“用不了没关系,也得看看霸王戟愿意不愿意让他用啊。”陈纪轻叹了一声:“神兵如能臣,不仅是君择臣,臣亦择君啊。”
陈群点点头:“父亲要去哪里,陈留王能同意么?”
陈纪眼睛一斜,轻笑一声:“天子的诏书,他敢违抗么?”
陈群愕然变‘色’,急声道:“父亲当真要去?”
陈纪笑而不语。
……
天子诏书很快送到了洛阳城,随行而来的还有二百龙骑,率队的正是龙骑督张绣。诏书上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说天子有疑,要向少府陈纪请教,特命龙骑奉安车蒲轮,护陈纪西行。可是看看张绣的态度,陈留王刘协也好,陈纪本人也罢,都知道这一趟非去不可。
陈纪没有拖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随张绣起程。
陈留王刘协亲自到城外送行。陈纪的官职虽然不算最高,可是他的身份和名声在这里,陈留王送送他,一方面是表示对陈纪的尊敬,与他诀别,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展示自己礼贤下士的好机会。
除了送行之外,刘协还亲笔给刘辩写信,报告了一个喜讯:经过刻苦修炼,臣弟进展不错,现在已经能拿起霸王戟了。
……
陈纪走上了楼船,不紧不慢,不偏不倚,向刘辩行礼。
刘辩起身,还礼:“陈公远来辛苦。”
“陛下为国事‘操’劳,比臣辛苦百倍。”陈纪温和的笑着,看着刘辩腰间佩带的黑刀,如见故人:“能在陛下身边再见到这把玄刀,臣倍感欣慰。不过,天子当佩剑,佩刀有些不伦不类啊。”
刘辩‘摸’了‘摸’黑刀的刀环,非常意外。既意外这黑刀原本叫玄刀,又意外于陈纪的坦诚。他还没问他什么问题,他就开始主动解‘惑’了。
“关于此刀,陈公还知道些什么?”
“此刀与龙一样,是个魔物,是个不祥之物。”陈纪抬起头,静静的看着刘辩:“陛下,此刀常伴陛下身边,陛下有没有感到不安,或者做一些坠入深渊的噩梦?”
刘辩眨了眨眼睛:“以陈公的境界,难道看不出朕有没有坠入魔道吗?”
陈纪目‘露’疑‘惑’之‘色’:“陛下,臣愚钝,看不出陛下的境界。不过,臣能感觉到,陛下中正平和,还没有入魔的迹象。”
刘辩笑笑,举起左手,向陈纪展示大拇指上的佛骨舍利:“也许是因为朕的心中有大慈悲。”
“这是……”
“天竺之神,佛祖涅槃后的佛骨舍利。”
陈纪脸一沉,面‘露’不屑之‘色’:“‘蛮夷之有君,不若华夏之亡也’。蛮夷的神,不提也罢。”q
ps:谢书友橙孓万点打赏!……7aahhh+24395306……》
第312章家法
荀彧昏昏沉沉,眼前一片雪白,空无一物。
他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自己是死是活。他已经彻底迷失了方向,一连十几天的大雪,看不到太阳,也看不到星辰,他只是凭着一腔信念在一眼看不到头的雪原上艰难跋涉,**的肉干吃完了,半块麦饼也在七天前被他吃完了最后一小块,连续几天没进一口食,只能吞咽冰冷的雪,他终于没能走出雪原。
他最后记得的印象是阴沉的天空,旋转的大地,就连这些最后也融化在一片茫茫之中。
天地在摇晃,在颤抖,仿佛幼时的摇篮。
荀彧的眼前忽然出现了一张熟悉而陌生的脸,那个给他带来超越常人能力,却又给他带来无尽负担的脸——母亲唐氏。
这张脸已经在他的记忆中消失了很久,他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忘记了母亲的脸。可是现在,这张脸却特别的清晰,特别的慈祥,就像他在襁褓中时看到的模样。
他是母亲的骄傲,母亲却是他的耻辱。不为别的,只因为母亲是臭名昭著的阉竖唐衡的女儿。
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荀彧知道自己与众不同,而这个不同就是来自于母亲的血脉。他不知如何自处,只能一心读书,在那些发黄、发脆的古籍中消磨自己的精力,谁也不见,特别是母亲。直到有一天,唐家势衰,母亲在忧郁中辞世。他才走出书房。
他看到一张枯槁的脸,可是他知道,那时候的母亲尚未三十。他盯着那张脸看了很久。一直以为自己记得的是这张脸,可是没想到,现在他回忆起母亲,想到的却是那张年轻而幸福的脸,光彩照人。
还是这样的母亲好看啊。荀彧叹了一口气。
耳边突然传来了一连串叫声,他听不懂是什么,但是他能听出声音中蕴含的喜悦。正如母亲看到他醒来,伸出双手来抱他时的喜悦。他睁开眼睛。眼前一片光明,亮得有些刺眼。他眯着眼睛,定了定神,慢慢看清了眼前的一切。
一个年轻的女子跪坐在他面前。脸色黝黑,两颊黑里透红,一头黑发,两只发亮的黑眼睛满是喜悦,直勾勾的看着他,嘴里发出奇怪的声音。
“你是谁?我在哪里?”
女子兴奋的拍着手,嘴里发出一连串的声音,荀彧却一句也听不懂。他皱了皱眉,放慢了声音。一字一句的说道:“你是谁?我在哪里?”
女子疑惑的看着他,忽然起身冲了出去。荀彧费力的抬起头,四处观看。这才发现四周是透明的冰墙,地上铺着厚厚的毛皮,毛皮发出浓烈的味道。冰屋中间,一堆火正熊熊燃烧,上面吊着一只黑乎乎的壶,火苗舔着壶底。发出欢快的声音,壶口有白色的热气冒出。还有清甜的奶香。
冰怎么能做屋子,还在里面生火,不怕冰墙塌了?荀彧诧异不已,忽然想起东方朔游记中记载的一些内容,“屋冰乘鹿”,当时他曾经觉得可能是传抄失误,应该是“卧冰乘鹿”才对,现在一座冰做的屋子真的出现在他眼前,他一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道我误打误撞,居然又遇到了那些终年在雪原上游牧的引路人?荀彧的心中忽然升起了希望。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苍天佑我,儒门必然大兴。这个念头一浮现在脑海里,荀彧又摇了摇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我如果能死里逃生,化险为夷,也是这些人的原因,与天有什么关系。
过了一会儿,一股凉风涌入,那个女子又走了进来,双手比划了一阵,说一些什么话。荀彧也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只能猜出她是让他吃点东西的意思。一提到吃,荀彧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起来。
女子嫣然一笑,虽然她的容貌与娇媚无关,可是她此刻的神态却极其妩媚,看得荀彧心中一动。
女子从火上取下壶,给荀彧倒了半碗雪白的奶,递给荀彧。荀彧想抬起手,却发现四肢无力,竟是动弹不得。女子见了,膝行到荀彧身边,一手抱起荀彧,一手端着碗,凑到了荀彧的嘴边。
喝了大半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奶,荀彧慢慢恢复了元气。半天后,一个脸膛黑红,身材高大的老人走进了冰屋,看了一眼荀彧,两眼放光,神情激动:“儒门……来人?”
他的口音虽然很生硬,很别扭,却是汉话无疑。不过不是洛阳话,而是长安话。
荀彧起身,一揖到底:“儒门后进荀彧,见过老丈。”说着,从怀里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