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霸启示录 作者:潇水-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茸邮嗤蝓壕妓凸戳恕�

刘邦大喜,赶紧叫汉军拿着米缸子出来分谷子。

却说彭越这里,这时候待在魏地东部的谷城,就见汉国使者来了,说道:“大王现在屯兵太康之南,预备在其南固陵和项军决战,命您带领倾国兵马赴固陵并力击楚。”

彭越捻着老奸巨猾的胡子,说:“谷子不是已经送去了吗?壮劳力也要送啊,现在我把这魏地东部粗粗略定,还怕着楚人随时来反攻或者起义呢,我的这些人都得留在魏地不能去啊。使者,请到后面吃谷子,为汉王好好说说啊。”

使者下去吃谷子,没有办法。

齐王韩信那边,也是嘴上含糊答应使者,但是迟迟不发兵前去。

刘邦这时候把大军向南移到了固陵,修起壁垒,摆好决战架势,等着韩信、彭越军来,等啊等啊,到了预期战日,韩信、彭越都没有来,项羽却来了。项王大兵开出太康城,泰山压顶一样向刘邦的十数万军队压来了。

汉军赶紧丢了米缸子,提起大戟长矛,或上马或步行,和楚军作战。楚军作战疯狂彪悍,所谓归师莫扼,楚军都想着回家,对于这帮捣乱不让自己回家的汉军,攻击得如暴风骤雨,如战寇仇。汉军虽然人数比楚军多,但是单兵战力本不如,遂被杀得大败。

刘邦收敛残军,逃躲回自己的壁垒里,挖了深沟自我保卫,再不敢出来。

项羽又在外面讨敌骂阵。刘邦躲在壁垒里,说,叫张良进来。

张良晃悠着消瘦的身形,好像一张纸一样进来了,张良身体一直不好,于是他喜欢辟谷,靠这个治病。有时候辟起谷来,连说话也要辟,嘴里含个石头,三天不许说话。据说这样就能飞升当神仙了。

张良说:“我本来是不要说话了,但是情况不妙,我也只能说了。现在,楚军就要被攻破了,但是楚国灭了之后,分给韩信、彭越什么地,却没有说,他俩当然不来了。大王不如把楚地从陈城以东,直到大海(含安徽北部和苏北)都给齐王韩信,把北面的魏国东部部分,从睢阳(河南东部的商丘)到谷城(山东东阿)全都给彭越,并王彭越于此地,则此二人为了从楚国拿到这两块地盘,必然立刻就跑来战楚了。若大王不能给,则大事未可知也。”

刘邦一看,这两块地盘现在也不是我的,为了督促韩、彭与项羽交战,也只得如此了,只是心里把韩信和彭越都恨得鼓鼓的。

如果说,汉初三贤是张良、萧何、陈平,那汉初三英就是韩信、英布、彭越,这是三个真正的英雄,打打杀杀的人物,但也是刘邦越来越恨的人物。

项羽之死

韩信得到受封楚地的许诺,于是带领三十万大军,从齐国南下,并留曹参戍守齐国。

彭越那边,也高高兴兴地为了从楚国那里抢来说定的魏国东部,向南进军。

这时候,英布在九江国的混战也有了进步,楚大司马周殷是楚派在九江国的最高代理人,自来被项羽怀疑(因为中了陈平的反间计),和英布缠斗了三四个月,终于在淮南王(汉封)英布的诱说下,宣布叛楚归汉。于是,英布、周殷的九江大兵,也北上击项羽。

“汉初三英”的韩信、彭越、英布全都蹦到淮北来围战了,而天下地盘大半归了汉,项羽余下的日子已经在倒数了。

这时候已经是十一月,项羽离开了固陵,向东行进二百五十公里抵达安徽灵璧县地区的垓下(在安徽北部,固陵在河南东部)。

项羽为什么离开固陵?大约因为刘邦在固陵战败后据垒深沟自卫,项羽啃不动这个死硬的骨头,所以弃之东行。但是,灵璧县这个地方,是在彭城往南的一百公里,也就是说,项羽并没有往东北直驱彭城大本营。这是因为,灌婴等早期被韩信派着南下攻楚的汉军,已经在彭城地区糟蹋了一顿,很多外围县城已经归了汉,彭城本身也在围困中,项羽的行军路线显出,他打算弃了彭城,而想固守江苏中部乃至是向南渡过淮河和长江,退守江南的吴越地区(苏州等)。

项羽已经节节日下了。

这时候,是公元前203年(汉四年)十一月入冬。

冷风呼啸,好像在唱着挽歌。

灌婴的骑兵,也从彭城地区走来,南下汇集垓下。

项羽北有齐、魏大军和灌婴骑兵,南有英布、周殷九江(淮南)大军,后有汉军刘邦十数万。而且项羽兵少,也在一路东走中逃散,所剩不多。粮食也全靠沿途城邑就地补充。

项羽应该选择向南突破降军中与汉军联系相对较弱的英布部(英布原是项羽属下,是被随何说降的,而且,南部的包围圈,更容易突破),然后穿击淮水,继而南下过长江,直奔吴中(苏州)。

但是项羽选择了决战。项羽的这个决策,后来证明是个代价昂贵的错误。

灵璧这里,是一马平川,一旦战败,不能借助地利顽抗等待后援(其实他也没有后援了)。从前,刘邦彭城战败后,就是迅速逃往荥阳,借着险阻据守,居然反败为胜。而项羽在固陵战胜后,没有向东选择一个可以长期自固的地方等待与汉军打持久战,却是在平地决战,就成了一个只能赢不能输的大赌博了。

大约项羽就像从前自己说的,天下父子苦于征战久矣,还是来个痛快的,谁打赢了天下归谁,不要再打持久消耗战了——把淮北的楚地也给消耗得万民凋敝、哀鸿遍野。

那么,打决战吧!来个痛快的。

冬季的冷风好像小刀子刮着人们的脸膛,从项羽于此地以北一百公里的彭城出发北上救赵而闻名海内,至今已经五年过去了。楚人向中原的冲击,在倾覆了大秦朝之后,终于是冲击者又被压回了楚地。

楚人的历史功绩和宿命到底如何?

来不及想别的了,转瞬到了十二月,各方决战的队伍都已经布列整齐。在苍凉的天空背景下,齐王韩信站在中军大将旗鼓之下,自将三十万大军与楚军对阵,其左侧略往后布置的是韩信部将孔熙的大部队,其右侧略往后布置的是韩信部将陈贺的别部,刘邦的十万左右军队布列在韩信之后,而周勃、柴武的部队又在刘邦后。这是把韩信推为刀锋。

汉方大军合计五十万人以上。

而楚军项羽部队大约接近十万人。

项羽曾经以三万破五十六万,这次还有机会吗?

突然鼓点震天响,战斗开始了。韩信三十万大军先是和楚项羽十万大军交合而战,韩信军不利,韩信军旌旗波动,边打边退。项羽像铁钉追着吸铁石,像狗咬到了猪肉一样,猛追猛打韩信军,向前涌动,于是终于追到了孔、陈二将军部队的夹隙里边。韩信看看可以了,于是一挥令旗,孔熙从左翼,陈贺从右翼,纵兵猛攻项羽两肋。

楚兵两肋遭受殴打,而两肋的秩序和战力向来也是比不上前锋强硬的,于是也不利,开始出现混乱,阵线撕破,勉强支撑。韩信前面虽退,但是秩序井然,这时候战鼓猛击,韩信三十万后退的大军,转而向前猛攻,大败楚军于垓下。

由于这次阵战人太多了,后面刘邦还不知道前面怎么样了,就听山呼海啸一般大闹,刘邦、周勃、柴武还都一军一卒没动,还在握着武器等消息呢,这时候前面韩信军纷纷有人回来,刘邦忙问:“怎么样了?”

“打胜了,我们。”

刘邦一愣,说:“嘿嘿,这韩信。”

于是刘邦、周勃等人都放松了肌肉,迎着胜利的韩信回来,回归营中,好像一帮比赛的替补队员,出了一趟国,一个球没投,就帮着捧着奖杯又回来了。

汉营大摆庆功之酒,而项羽那边收拢残兵败将,十万人就剩了不知几万了,相互扶着,也离开了比赛赛场。

项羽恼道:“这竖子韩信,从前不过一个郎官,组织军队却这样铁硬!”是啊,项羽一贯善于冲击,造成敌人大溃退,而韩信这次后退,却能收束着三十万人退而不溃,可谓治军严厉,当然也得益于后面有刘邦大队作为支撑,使得韩信士卒在后退的时候,心中不慌,能够有士气抵住项羽的疯狂进击。所以刘邦的部队,还是起了作用了——殿后以张声势的作用。

另外,我们说,楚军单兵战力确实强,但是再强的东西,暴风骤雨,持续不了一个晚上。如何化强为弱,就是个学问了。在冷兵器时代,打仗靠体力,而任何人的体力,在鏖斗半个小时以后,都会衰落,而阵形也会随着作战时间的持续而变得散乱,而阵形又是致胜的关键,阵形散乱使得整体战力进一步滑坡。这时候放生力军(亦即预备队)出来与他砍杀,即便生力军兵员量少,往往也一鼓而胜。

所以,在战场上留有生力军,至关重要。但是,留的生力军太多,又会削减己方先期投入作战部队的兵力,所以留出多少生力军要因地制宜,靠将领的经验。这次,韩信留出孔熙、陈贺两只生力军,而以自己的三十万吸收和消耗楚军的最初冲击力,并且生力军是在楚军两翼进行搏杀,更能发挥其生力军超强后劲的作用。而且实际上后面刘邦的军队也是生力军,第一梯队的生力军扛不住,还有第二梯队,甚至周勃、柴武第三梯队。这次垓下大胜,就是靠着韩信对生力军的出神入化之运用。

而项羽兵员本来少,只是寄希望于一鼓而将汉军彻底冲溃,终于遇上了韩信这样的狠角色,楚军又没有留出生力军,在战斗后期三面挨打,完全顺着韩信设计的战争程序由强转弱,直到大败。

说到项羽,就要说到同一时期的汉尼拔,去年罗马统帅西庇阿远征开辟第二战场在北非登陆,打得迦太基本土一片狼藉。老汉尼拔被迫受本部召唤,从意大利半岛上他勉强支撑的战场,退回迦太基助战,项羽和汉尼拔一样,等待着他的是风雨飘摇的末路和丧败。

垓下大战,不该留在这里选择决战的项羽战败,带着残兵败将,撤回自己的壁垒,士气大挫。从此,被迫像从前的刘邦那样龟缩在壁垒里了。他损兵折将,人数已处于劣势,而且粮食终于尽了,汉军和齐、魏、九江国等诸侯军,仗着人多势众,把他的壁垒围了层层数重。

白天,汉军轮番攻打,到了晚间,则比较舒服,攻垒的汉军停止施工。这一天,正是入夜,在这个坐卧不宁的春前季节,落寞的大地夜凉星稀,项羽在他离群索居的中军帐里放下宝剑游目四顾的时刻,心情岑寂如水。往事拍打着他颠簸不定的心头,给他的感触更多的是遗憾和疲乏,五年来长久的中原征战和愁肠百结的唯一结果是消耗了他的体力与韶华。

项羽痴愣愣地对灯枯坐了不知多长时间,终于是怀抱着长年累月都不能调理清楚的忧思恹恹地进入了冬夜的愁眠。

梦里,他听见了楚歌。

也不知是汉军里边谁出的坏主意,汉军中的一些楚国老兵,还有新投降的楚军,白天使劲教汉军怎么唱楚歌,到了夜间,就数十万人都站好了队,齐声把楚歌从四面唱起。

项羽一滚从床上坐起来,忙呼唤左右,左右都跑进来了,都是各种郎官。项羽惊问:“你们听见了吗?寡人是不是幻听了,怎么有楚歌在唱?”

郎官们说:“是啊,外面唱的声音更大,大半夜都不让我们睡觉了。白天还得守垒呢!”

项羽大惊说:“汉国已经皆占了楚地吗?这外面的楚人怎么这么多啊。好像数十万人在合唱!”

这是项羽出世以来第三次发生大恐惧。项羽之所以还留在壁垒里苦守,是希望楚国本土还有有生力量前来救他。现在,外面的四面楚歌,说明自己东方所余不多的楚地军队都已经投降汉军了,这宣布了他信心的崩溃和后路的断绝。

项羽陷入深沉的抑郁煎熬,他站起来,彷徨于斗室中,心情甚苦。然后,项羽立定了,对仆人说:“摆上酒来,准备甲胄。”

美人虞这时候早也醒了,看项羽正披着衣服,在案子旁坐着,等着仆人摆酒给他喝。

于是美人虞也披衣起来,美人虞个子不高,汉朝流行的都是清幽型的小巧美女(从出土陶偶上看)。美人虞个子虽然不高,但光华夺目,美得可以入画。她清丽脱尘中有着淡淡的忧愁,眉宇间偶然泛着冷淡疏离。

美人虞跪坐下来,在侧面侍着项羽一起饮酒。旁边,郎官们抱着酒壶站着。

项羽喝了一会儿酒,于是诗兴大发,念道自己的身世,曾经破败章邯,又在彭城把刘邦打得追亡逐北,现在仅仅两年后却龟缩在营垒里,国土尽失,真是世事难料啊。项羽于是悲歌慷慨,自己作词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马在壁垒里圈着,想跑也跑不动啦,自己就像这骓马)。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连唱数阕,叫着美人虞的名字,虞是她的名字,并非姓。美人虞也歌而和之,方此之时,项王项羽泣泪数行下。左右的侍从郎官们,被这千古伤心的歌声感染着,也皆掩面而哭,莫能仰面而视。

项羽哭罢,将美酒饮尽,帐内的哭声伴着帐外的楚歌。项羽对郎官说:“传钟离昧和我的亲从骑兵队校尉。”

项羽于是站起来,开始披挂自己的战甲,美人虞也帮着他披挂。他知道,陷入这样的重围之中而且没有援军的希望,越早突围越好。当美人虞把他的襻甲绦从背后勒上时,项羽抓住她的手,她的手细细长长,却镇静得没有一丝颤抖,而唯独引起她的一丝颤抖的,是项王的一滴眼泪落在她的手背上。

项羽说:“保重!虞。”

此外,就再讲不出话来。

这时候,钟离昧昂着大脑袋进来了,手里拎着两只大锤。项羽见到了这些男人,立刻恢复了兴奋和激情乃至喜悦,说道:“钟离将军,如今数万楚军,就留在你的手下指挥,这是我的虎符和上将军印绶。我此刻就乘夜突围,你待我十数日,或许能卷土重来!”

钟离昧把印绶接在手里,他是一个忠义的人,虽然曾经遭受项王猜忌,但是现在感觉到了临危授命的知遇之恩,于是就肾上腺激素激增,誓与壁垒共存亡(他最终没有降汉,而是跑到了韩信的封国,最后被刘邦逼迫而自杀)。

骑兵校尉也来了,项羽向他做了最后的战前动员,命令他提起八百壮士骑兵,人衔枚,马束口,马蹄来得及包上软布就包上布,携带两天干粮,片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