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甲午战争史-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弹已完”,便“先自撤队”。注16于是,箕子陵亦为日军所占领。
至此,平壤城北的四座堡垒及箕子陵阵地,已全部落入敌手。
于是,立见尚文便将朔宁、元山两支队合并,重新部署兵力,分为三队:山口圭藏少佐率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进攻牡丹台外城;富田春壁少佐率第十二联队第一大队,进攻城后的高地;佐藤正大佐督第十八联队第二、第三两个大队,自牡丹台侧绕险隘出于牡丹台护墙背后。然后,三支部队从“三面以合击之”。牡丹台号称“天设险堑”,“巍然屹立于平壤城北角,截然临大同江”,“垒壁高五丈,炮座完备,掩蔽极坚固”。注17日军虽从三面向牡丹台发起猛攻,但“因清军固守,而攻取匪易”。注18牡丹台配备有野炮三门,以及速射炮和七连发步枪,火力很强,日军伤亡甚重,难以接近台前。原朔宁支队的一个炮兵中队和元山支队的一个炮兵大队,本来布置炮列,专向玄武门排击。“时见步兵苦战,欲援之,急转其炮口,以炮弹连发牡丹台外城。其弹轰坏牡丹台胸壁,清兵多杀伤,且坏裂速射炮。”注19在日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其步队乘势蚁附而上,牡丹台守军终于不支。八时三十分,日军攻上了牡丹台。
日军占领牡丹台后,即将山炮队移于牡丹台上,对玄武门及全城都造成了极大威胁。时左宝贵正在玄武门上督战.见牡丹台陷敌,知势不可挽,志在必死。往日,他“每临敌,辄衣士卒衣,身先犯阵。至是,乃衣御赐衣冠,登陴督战。”注20部下劝他换掉翎顶和黄马褂,以免敌人注目。左宝贵回答说:“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注21当时有一门大炮,原“由出洋肄业之某学生管理,未几中炮而殒”,于是他“亲自燃点”注22,先后发榴弹三十六颗。营官杨建胜“劝其暂下,宝贵斥之”。注23激战中,左宝贵已受枪伤,犹裹创指挥,誓死抵御。部下将土见状感奋,无不英勇搏敌。日军富田大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玄武门冲击,清军则以泥土坚塞城门口,拚死防战。“日兵三突之,清兵三退之。”注24“敌军披靡,相顾失色。”注25日军炮队在牡丹台“瞰视此状,故连发炮,霰弹聚中玄武门城楼,城墙崩碎”。“城门碎坏,唯见四柱耸于半空”。日军遂“乘势越玄武门胸壁跳入壁中,直夺其门以开之”。注26
在激烈的战斗中,左宝贵本“先中两枪,仍在炮台指挥。复被炮中胸前,登时阵亡”。注27
“黑云萆山山突兀,俯瞰一城炮齐发,
火光所到雷础尝,肉雨腾飞飞血红。
翠翎鹤顶城头堕,一将仓皇马革裹。”注28
他将鲜血洒在玄武门城头,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左宝贵牺牲后,光绪皇帝亲作《御制祭文》:“方当转战无前,大军云集,何意出师未捷,上将星沉?喑鸣之壮气不消,仓猝而雄躯遽殉。”表示极度的痛悼。“本期痛饮黄龙府,不意难回落日戈。”注29人民既无限崇敬他的爱国精神,又为他的抱恨牺牲而惋惜不已。时人有数语以评之;“见危授命,血战捐躯,生气懔然,临大节而不可夺。”注30可谓恰当之论。
继左宝贵之牺牲,奉军的三个营官除守备杨建胜重伤断腿外,副将杨建春和都司徐玉生先后中弹阵亡。尽管如此,奉军依然不屈。有数百土兵仍“据高壁,飞铳如骤雨降,不可向迩”。还有部分奉军土兵骤集于乙密台,“自楼橹左右壁眼频放铳”,顽强地进行抗击。日军步兵第十八联队第二大队冲进玄武门外门,伹聚集一起,处境甚是不利。“忽有一弹丸飞中神田中尉,再有一弹中上等兵译村宽次,二人皆死。”注31此时,日兵仅余二十七人陷于苦战之中,赖牡丹台炮兵助之,勉强支持,仍无法突进内门。立见尚文见一时难以攻进内城,便派飞骑传令,命进入玄武门的部队悉撤至城北高地,以观清军动静。这样,玄武门的战斗也随即停了下来。
注释:
注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3、182页。
注2 同上,第182页。
注3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0页。
注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82、183页。
注5 《沈阳县志》第9卷,《左宝贵传》。
注6 《寄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7卷,第12页。
注7 《费县志》第11卷,《左宝贵传》。
注8 《沈阳县志》第9卷,《左宝贵传》。
注9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1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83页。
注1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5页。
注12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3174页。
注13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1页。
注14、1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4、184页。
注16 《叶志超致李鸿章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电报档。
注17、1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页。
注18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2页。
注20 《沈阳县志》第9卷,《左宝贵传》。
注21 《清朝野史大观》第8卷,第49页。
注22 《中倭战守始末记》第1卷,第19页。
注23 《费县志》第11卷,《左宝贵传》。
注2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页。
注25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26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177页。
注27 《叶志超致李鸿章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电报档。
注28 黄遵宪:《悲平壤》,《人境庐诗草》卷8。
注29 《为左忠壮公书衣冠墓门坊》。
注30 李敬修:《左忠壮公助损书院膏奖记》。
注3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76177页。
七 雨夜溃奔
但是,叶志超此时却完全丧失信心,他召集各统领商酌:“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若敌兵连夜攻击,何以御之?不若暂弃平壤,令彼骄心,养我锐志,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注2诸将皆无异议,惟马玉昆仍主抵御,抗言曰:“余带兵三十余年,经数百战,常以不得死所为恨,岂临敌退缩自贻罪戾哉?”注3叶默然,卒不听。又商之平安道监司闵丙姡В嘀缓锰沃O挛缢氖毙恚煲糟杀麏'的名义,派一朝鲜人冒雨送书于日军元山支队阵中。佐藤正大佐接书读之,其文曰:“平安道监司闵丙姡е率橛诖笕毡竟毂庀拢合只仍竿苏绦萑茫罩钔蚬ㄖ拐健7够亟蹋唇野灼旎兀鹂埂A①够厥椤!弊4佐藤正又付之传令骑兵,送达于朔宁支队立见尚文少将。立见阅之未毕,已见玄武门、七星门、静海门、大同门等处皆已悬白旗。
于是,立见少将一面命元山支队至七星门外,一面亲与旅团副官桂大尉共率一个小队下牡丹台,入玄武门而至小窦门外,要求门内清兵打开城门。以言语不通,桂大尉即用铅笔在纸片上写道:“若降服,可允。应速开城门,集中兵器缴于我军;否则,即攻取之。”注5自门隙递于门内。清兵亦书于纸上答以:“降雨甚(大),刻下兵多,难以速散,当期明朝,开放此门。”注6立见少将知清军今夜必逃,因发布命令:“今夜须严警戒,以要击逃兵。”注7
是夜八时,清军开始撤退。叶志超先已密传各营,轻装持械,趋夜而退。因事出匆忙,未能周知,加以大雨倾盆,清兵冒雨结队成群,或自七星门、静海门蜂拥而出,或由城墙攀越而去;或取甑山大道而走海岸,或由义州大道而向北奔。而日军元山支队埋伏于义州大道,第五师团主力部队则埋伏于甑山大道,以截击撤逃的清军。自十五日晚间八时至翌日拂晓,清兵络绎不绝,急奔直冲,欲开遁亡之路。无奈日军枪炮排击,溃兵“回旋不得出,以避弹故,团集愈紧,死亡愈众”。注8据亲历此役的盛军官员栾述善记述当时情况说:“阴云密布,大两倾盆。兵勇冒雨西行,恍似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而敌兵忽闻人马奔腾,疑为劫寨,各施枪炮,拦路截杀。各山口把守严密,势如地网天罗,数次横冲,无隙可入。且前军遇敌击,只好回头向后;而后兵欲逃身命,直顾奔前。进退往来,颇形拥挤。黑夜昏暗,南北不分。如是,彼来兵,不问前面是敌人抑是己军,放枪持刀,混乱相杀,深可怜悯!前行土卒,既遭敌枪,又中己炮,自相践踏,冤屈谁知?当此之时,寻父觅子,呼兄唤弟,鬼哭神号,震动田野。人地稍熟者,觅朝鲜土人引路,均已脱网。惊惧无措,非投水自溺,则引刃自戕,甚至觅石碣碰头,人树林悬颈。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注9
天明后,日军巡阅战场,仅箕子陵附近。二三百步间,清兵人马尸体,累累如山,埋没道路,溪流为红。其尸体最为密集堆积者,在五十步以内伏尸百二十,毙马三十头,互相枕藉”。注10据统计,仅仅在此一夜之间,清军在逃跑路上被击毙者达一千五百余人之多。并有六百八十三人被俘。其中,有一百一十九人系因伤被俘,二十五人伤重而死,三人病死,四十七人因企图逃跑而被敌人枪杀。注11平白无故地丧送了差不多五个营。
九月十六日拂晓,立见尚文率朔宁支队,佐藤正率元山支队,自玄武门进入平壤牙城。上午七时,野难道贯率第五师团本部自静海门进入平壤内城。至上午十时,大岛义昌才知平壤已陷,便率队由朱雀门进入城内。此时,平壤城内早已无清军一兵一卒。平壤本是计划中清军进兵汉城的基地,不仅工事构筑坚固,而且军储甚厚。据日方统计,日军在平壤所缴获的战利品有:各类大小口径炮三十五门,步骑连发枪五百五十支,后膛单发枪及其他枪六百一十支。炮弹七百九十二发,子弹五十六万发,行军帐篷一千零九十二顶,军用锅三百五十四口,各种粗细杂粮四千七百石,大车一百五十六辆,乘马及驮马二百五十匹,金砖四十三公斤,金锭等五十三公斤,银锭五百四十公斤,以及火药、信管、纸币和其他物资无数。注12
清军经此次平壤大挫,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日军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了。
注释:
注1 《英兵部蒲雷东方观战纪实》,《中东战纪本末三编》第2卷,第11页。又,日方记载谓“将校以下士卒死伤685人。”(见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97页)数字出入不大。
注2 栾述善:《楚囚逸史》。按:或谓叶志超“不与众将商议,自行决定弃城逃跑”。此说与事实不符。卫汝贵电盛宣怀亦称:“惜左军门阵亡,守城乏人,且子药又尽,叶军门不得已与诸将筹商退守之策。”(《盛档。甲午中日战争》上,第167页)与《楚囚逸史》所述是完全一致的。
注3 《先君马忠武公事略》(抄本)。
注4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5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4页。
注6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7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94页。
注8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23页。
注9 栾述善:《楚囚逸史》。
注1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4卷,第195页。
注11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第19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8编,此18——9页。
八 日本的军事冒险与清军平壤之溃退
日军之发动平壤之役,是带有很大的冒险性质的。日本政府为消除国内日益滋长的厌倦战争的情绪,并避免西方列强插手,非常急于发动这次战役。“对于日本来说,尽快地有机会获得一次重大的胜利,无沦是从不给予欧美各国以干涉的时间来讲,还是从使国内的人心统一到战争上来并维持下去来讲,都是绝对必要的条件。”所以,日军是在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发动这次战役的。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于平壤之战的前两天到达汉城时,即向麾下的军官们训示:“万一战局极端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名誉。”注1虽说是为了激励日军将土发扬武士道精神,却也透露了他对取得这次战役的胜利并无绝对的把握。日本第五帅团长野津道贯中将在进攻平壤受阻之后,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悲愤情绪说:“如若不幸败绩,平壤城下即我葬身之处!”他是做了万一失败的思想准备的。
野津道贯在第三师团尚未到达的情况下,主要以第五师团进行平壤作战。八月底,师团主力离汉城北进,几乎是倾巢而出,汉城附近的兵力已所剩无几。据统计,汉城城内有步兵一个大队和骑兵一个中队,城外龙山有步兵一个中队和骑兵一个分队,仁川有步兵一个中队。从仁川到汉城一带,日军仅有步兵一千二百余人,骑兵三百余人,合计才一千五百余人,基本上没有多大的防御能力,而日本第一军司令官山县有朋大将和第三师团长桂太郎中将所率领的第三师团,在日本舰队的护航下,却迟迟于九月十二日始从海路直接送运至仁川。“在当时北洋舰队主力完整无缺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一种赌注。”注2不仅如此,如果在九月上旬趋汉城空虚之际,清军以五、六营至十营兵力,在北洋舰队的全力护卫下于仁川登陆,突袭汉城,必可成功。日军北上部队后路既被切断,后援不继,势难坚持下去。
况且日军的北上部队是分路行进的:混成第九旅团从开城北上,朔宁支队从朔宁进兵,元山支队从元山西进,第五师团主力从汉城出发。在半个月的行军过程中,作为师团长的野津道贯根本不可能及时掌握各支部队的情况。各支部队都是单独行动,而且由于道路险阻,行军极为困难。例如:混成第九旅团从凤山到黄州府,必须经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