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孝女难为-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好了帐,几块布料一共八十文钱。陈老爹仔细的打开褡裢,背过身去掏出钱来付账。
“呦!这不是陈家兄弟跟妹子嘛,你们咋到镇上来啦?”刚才挑布的妇人从店铺暗处走了过来。

第十二章 卫氏姑奶奶
更新时间20131213 20:06:46  字数:2485

 陈老爹和张氏看着妇人都愣住了,憋了好半天张氏才支吾着拉过来宝珠说:“珠儿,这是卫家大宝的二姑姑,来珠儿,叫。。。叫姑姑。”
宝珠抬头看着卫氏,四十几岁的年纪,圆脸,一双眼睛格外犀利,正皮笑肉不笑的盯着自己。
宝珠眯眯眼,望着那妇人笑道:“卫家婶子,你也来买布的么?挑的咋样?”
卫槐花伸手拦住宝珠的肩头亲热的说:“这就是珠儿吧?呦!都这么大啦,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生分。”
宝珠低头不语,一扭身子,轻巧挣脱了,卫槐花眼神闪过一丝恼怒,转头又继续笑着对张氏说:“这不是大兰要定亲了么,我来裁件衣裳,怎么说也是亲姑姑,我也得穿件体面衣裳去不是?待会儿还要给大兰看几件布料做添妆呢。”
张氏低着头,涨红了脸呐呐的应和着。宝珠看着别扭,一把拉住张氏的手转身冲着陈老爹说:“爹,咱们走吧,我都饿了。”
陈老爹刚才不知道想什么,站在铺子里也跟着张氏一起呐呐不语,宝珠这一喊就回了神,连声应了,抱起买好的布匹就先走了出去。
宝珠拖住张氏的手回头冲卫氏道:“卫家婶子,你慢慢挑,我们先走了。”
卫槐花张嘴还想说什么,却看见一家三口先后走了出去,头都没回。愤愤的转身去拿刚才挑好的布料。
“掌柜的,这个给我量四尺。”
“好嘞您,一共十六文。”
“我和刚才那一家是一起的,买这么多你给便宜点儿。”
-----------------------------------------------------
出了铺子,张氏脸色还是呐呐的,也不说话,宝珠无奈:“娘,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你理她做什么?”
张氏叹气:“总归是。。。。总归是同个村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太撕破脸了也不好。。。。”
宝珠白眼:“李家婶子揪着我打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些。”
张氏立刻又红了眼圈儿:“珠儿。。。”
宝珠扶额:“好了娘,我不说了,爹--咱们吃饭去吧。”
陈老爹半响没吭声了,在前面默默走着,听到宝珠召唤,立马应了。带着张氏和宝珠来到一家混沌摊子前,叫了三大碗芥菜猪肉馅儿的混沌,五个芝麻烧饼,一家三口热乎乎的吃了起来。张氏一直期期艾艾的,宝珠一边吃着一边不停地叽叽喳喳,好半天才把张氏哄得脸色好转。
吃完了午饭,一家又在街上逛了逛,张氏买了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还称了二斤带皮五花肉。看着天色不早了就奔城门口,刘老二的骡子车还等在那里,一家人上了车,路上无话,傍晚时分就到了家。
简单吃了一口晚饭,张氏把猪肉用粗盐腌了,挂在灶上风干,现在气候凉爽了下来,腌过粗盐的肉食这样悬挂着也能保存三五天。
宝珠快速收拾完碗筷,插了院子大门,拖着笑呵呵的陈老爹和张氏来到堂屋。
张氏也笑着看陈老爹。
宝珠早就按耐不住:“爹,快说说,今天卖的木菌子多少钱一斤啊?沈老板说啥了没?”
陈老爹也不卖关子,直接从炕角掏出今天背着的褡裢,敞开口往炕上倒,哗啦一声,一整贯的铜钱和一大把散钱就洒了出来。
陈老爹一张黝黑的脸笑的都是褶子,跟宝珠说:“今儿个我一进去就寻到了沈老板,给他看了咱们的木菌子,沈老板二话不说就全要了。”
张氏坐在炕头一把把的摸着铜钱,欢喜的问:“那到底是啥价收的呀?今儿个还花了一百多文呢,咋还剩这么多。”
宝珠也兴奋,急着追问:“快说啊爹。啥价钱啊?”
陈老爹说:“沈老板说咱们的货好,个头大,又齐整,晒得也干,所以按上等货给的价,二百个钱一斤!呵呵。。”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兴奋的计划着花销,张老爹说:“农具要修补下,冬麦种子也要买了。”。
张氏说:“明年开春还要再多养几只鸡,再养头猪仔的钱也够了。”
宝珠说:“剩下的攒起来,盖新房子,买田地!”
张氏陈老爹都乐了
张氏把整贯的铜钱放进陶罐,藏进了炕洞,余下的六十几文散钱就收到了柜子里。庄户人家粮食青菜都自己种,无非是买个灯油酱醋啥的,平时没啥大花销。
宝珠这一夜睡的最踏实。
吃过早饭,张氏取了新买的布料给宝珠做衣服,衣样子摆好,石粉画线,干脆利落的几剪子下去就裁好了。挑了同色的丝线,慢慢缝起来。
柳芽儿娘过来串门,看见了新裁的衣服直夸张氏手巧。张氏拉她堂屋里坐下来。
闲聊了几句家常,芽儿娘问:“宝珠娘,老卫家的大兰闺女要定亲了你知道不?”
张氏怔了下:“嗯。。。我听。。。听说了,这请王婆子上门也有一阵子了,说了个啥样的?”
芽儿娘一拍大腿叹道:“要么说好人有好命呢!老卫家这三个闺女就属大兰最懂事,又能干又孝顺,就是给生生给耽误了。。。。这下好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呐!”
原来,给大兰说的正是王媒婆娘家村子里的一个后生。那村子隔了牛头村二百多里的山路,那边距离城镇远,土地薄,出产更少,比牛头村要穷的多,大半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前阵子王媒婆回娘家探亲,正好遇到了老邻居赵家的大儿子,赵大郎。一问才知道,这赵大郎都二十五岁了还没说亲。
要说也是可怜人,老爹早早去世,兄弟姐妹四个,全靠老娘一个人拉扯。大郎是长子,老爹去世那会儿就他刚刚成年,帮着老娘照顾弟弟妹妹,长兄如父。眼看着弟弟妹妹们成家的成家了,该出嫁的也出嫁了,以为能松口气,结果老娘又瘫了。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年。
大郎一个人悉心照顾,端屎端尿。直到送走了老娘,发完丧,这家里就剩大郎孤零零的一个人呆着了。
王婆子也是热心人,立即答应了给他说门亲事,找个媳妇一起过日子。赵大郎也不挑捡,讲明了只要人好啥条件都行,就算是小寡妇也不要紧,带了孩子过来他也当自己亲生的养。
王婆子心说那哪成啊?这赵大郎虽然过了岁数,但是人长得可不差,高高壮壮的脾气也好,家里家外的活计都能干,怎么着也不能给说个二婚头啊。
心里有了成算也没多说,满口答应让他放心等消息。结果回家路上一拍大腿就想了起来,卫大兰啊!
王婆子一回到牛头村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卫家,把赵大郎的情况一说,卫守业皱眉,李氏撇嘴,刁老太太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王婆子也赶紧的托人给赵大郎捎信,大郎也满意,一来二去,两三下回合就说成了!
张氏感叹:“这还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第十三章 亲事
更新时间20131214 22:03:52  字数:2136

 那边张氏在家里裁衣裳和柳芽儿娘聊家常,宝珠抱了衣盆去河边。
张氏心疼闺女,总是舍不得让她干重活。做饭时候只让她烧柴禾看火,他们夫妻的大件衣服也不肯让宝珠去洗,说她小细胳膊小细腿的,哪来的力气搓衣服?
几回争执,宝珠也不再坚持了,好在陈家人口简单,也没太多家务要做。但是宝珠自己的衣物却坚持要自己洗,毕竟也十二岁的半大姑娘了,总不能一点家务也不做不是?
宝珠来到河边,远远的就跟河边洗衣服的婆子媳妇打招呼。今儿个宋媳妇也在,看见是宝珠过来,忙招呼她过来跟自己一起洗。
宝珠笑着应了声,正要过去,旁边有个温和的声音怯怯的说:“宝珠妹妹,过来这边洗吧。”
宝珠转头看过去,见是个年轻姑娘,容长脸,杏仁眼,纤瘦的身材一件半旧蓝裙子穿的干净利落,虽然肩膀上打了补丁,但是针脚细密平整。
宋媳妇说:“对对,宝珠妹子快过去,跟大兰妹子一起,你们姐俩一块儿也亲近亲近。”
宝珠心道,这就是卫家的大兰?
自从上次和李氏动手,然后揭露身世立契约以后,宝珠在村里也见过几次李氏,互不理睬,还被李氏的白眼瞪过几回。
有次还遇到个细眼睛的白皙姑娘,远远走过来就一脸嫌弃的瞪宝珠,柳芽儿旁边悄悄的说那是卫二兰。
但是张氏和陈老爹每次看见卫家人却都要招呼一声。宝珠虽然不爽,但是也明白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
这还是宝珠第一次见到卫大兰,既然对方表示友善,自己要是还迁怒她不肯答话,那也显得太记仇了些。于是就冲卫大兰点头轻笑下,抱着衣盆过去,在卫大兰身边蹲了下来。
宋媳妇拍手大声笑道:“这就对啦!饭勺哪有不碰锅沿的时候?一个村儿住着,咱们不都是吵过就忘啦?”
“是啊,是啊”周围几声附和。
“前年我还和大兰她娘打过一场架呢!现在怎么着?还不是有说有笑?过去的事儿早就忘啦!”一个粗壮婆子大声的说。
有人问:“那到底为啥打的架啊?”
那粗壮婆子呸了一口说道:“还不是那臭娘们儿不讲理,偷捡了我们家鸡蛋还。。。。啊。。哈哈不说了不说了,早忘了哈。。。”
婆子自觉失言,马上又住了口,周围一片哄笑。
卫大兰轻声说:“宝珠妹妹,娘。。。。。。。。她就是那个脾气,其实也没啥坏心的。”
宝珠笑笑,没说话。
卫大兰抿了下嘴:“其实。。。。那时候家里穷,实在是养不起了,所以才。。。”
宝珠忍不住了,转头看着卫大兰:“那卫大宝呢?生闺女养不起,生儿子就又能养得起啦?”
卫大兰听得一怔,立刻双颊羞的通红,一时间呐呐的不知怎么回答。
宝珠捶着衣服说:“卫家大姐,过去的事儿就都过去了,契约上咋写的你知道吧?以后就不要提了,我和我爹娘都没放在心上。”
卫大兰低低的嗯了一声,不再说话,默默的漂洗手里的衣服。
大兰手快,一会儿功夫就洗完自己的一大盆衣服。看着宝珠还没洗完,伸手把木盆拽过来就要帮忙洗,宝珠赶紧推脱说不用,争来争去,宝珠坚持,最后大兰无法只得松了手。
卫大兰抱着衣盆闷闷的往家走,一进家门就看见卫二兰在院子里站着。
“二兰,爹娘呢?你咋在这儿站着?饭做熟了没?”大兰问。
二兰冲大兰比划个手势,示意她轻声,招招手,自己先走进西厢的屋子里。大兰不明所以,只好放下盆,跟着她走了进去。
“大姐,刚才王婆子来了,说你的婚事了。”二兰开门见山的说。
大兰羞涩,垂着脸扭捏着不说话。
二兰瞟了大兰一眼说:“姐,咱爹娘担心你将来嫁过去受苦呢。”
大兰抬脸急说道:“咋能叫咱爹娘担心呢!我没事儿,我。。。。。我能吃苦。”说完又红了脸。
二兰哼笑一声:“姐啊,不光是你吃苦,咱爹娘还跟着你受累呢!刚才王婆子可说了,赵家连小定的礼都凑不出来。”
庄户人家说亲,媒人引线,两家都合意了就先小定,男方下定礼,一般都是几块布料几石粮食,条件好的还要送上鸡鸭鹅等家禽和金银首饰。当然是越丰盛,女家就越有面子。
赵家大郎如今就光溜溜的一个人,礼数他懂,可是发送完老娘,自家手里是半文银钱也不剩。好在叔伯长辈们都伸了一把手,勉强凑了几石粮食两块细布。
王媒婆过来一交代,卫守业和李氏一起皱眉,说了一半天都是挑剔不满意,刁氏老太太却极高兴,说赵家条件不好是明摆着的事,但人家也凑够了礼数,显然是重视咱们家闺女。
李氏不服,又被刁氏一通骂。
大兰一听说爹娘因为自己被骂,内疚的不得了,急慌慌的问二兰怎么办。
二兰扯着大兰袖子细细嘱咐了一番,大兰只犹豫了片刻,就去了堂屋。
进屋一看,刁氏正气哼哼的坐在炕上,卫守业蜷缩着蹲在屋角,李氏劈叉着双腿坐地上,头发散乱,一脸的鼻涕眼泪还在抽搭着。
“奶,爹娘,你们别。。。别为我生气了,实在不行,就秋后再说吧。”
“嗯,秋后再说,收了庄稼手头咋也能宽裕点儿。我看,就这么定了吧。”卫守业说完小心的看了一眼刁氏。
李氏又红了眼圈儿,扯着嗓子嚎道:“大兰啊!娘这是为了老卫家的脸面,也是怕委屈了你啊!”
大兰含泪搀扶着李氏起来。
刁氏扶额摇头,无奈长叹了一口气。
宝珠还没进院门,就闻到炖肉的香气。
张氏挥着锅铲正在灶上忙活,五花肉切片,豆角土豆洗净切好,等肉片炒熟了一起放进去,加开水大锅炖。
陈老爹拿了修补的农具回来,仔细梳理。
就要秋收了。
 

第十四章 秋收
更新时间20131215 22:18:50  字数:2264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大亮,陈家三口吃过早饭就准备下地了。张氏没系裙子,小衣外只罩了一件旧大褂,带了草帽,又用一块巾子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眼睛。给宝珠也差不多打扮。庄稼叶子看着青嫩,若是不小心划到了身上脸上,一下就是一个大口子,比小刀子还锋利。
陈老爹又检查了一遍农具,都万无一失了,才挥挥手领着娘俩出了门。
一路上三三两两的乡邻,都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大家招呼一声就急匆匆的往各家田地里走。时节不等人,这时候就怕下雨,早早收割完,粮食脱粒晾晒好,收了仓才踏实。
到了陈家的地里,三口人摆开架势就开始收割了。今天先收的高粱,张氏拿着掐刀在前面剪高粱穗子,宝珠跨个篮子跟在后面捡,装满一篮子后就跑回地头装进麻袋里。陈老爹的活儿最重,这一笼笼的高粱杆子都要镰刀砍倒,收完后还要用锄头把地下的根刨出来。
宝珠又一趟跑回了地头,把篮子里的高粱穗子倒进麻袋。太阳挂的高高的,已经快到晌午了。宝珠身上早就一层薄汗,倒了碗水给陈老爹送过去,又倒了一碗给张氏,宝珠坐在地头上喝水休息,这地里的活计看着简单,长时间的做起来也累人。
张氏也过来歇口气,见宝珠累得小脸儿通红,就嘱咐她先回家准备做饭。宝珠说:“娘,天儿还早,我再待会儿。”陈老爹过来说:“你们娘俩都回去吧,早点儿做饭,下午再把剩下的几陇收了,今天就差不多了。”
张氏应了声,收拾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