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浩笑眯眯的说。 他只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罢了,哪会真的去捉老鳖呢。 “姑父,你怎么每次都能捉到老鳖呢?” 小家伙又开始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个呀,都是在我做梦的时候,东海龙王告示我的。要我晚上到那里去,有只老鳖是送给我的。” “对呀,我刚刚也作了一个梦,梦见个观音菩萨,她对我说;‘张建辉,你晚上和你姑父去捉老鳖去,包你好玩’。”何一凡说完非常认真的仰头看着刘军浩。 这话顿时又把众人给逗笑了……张倩没让老公继续逗他,转头说道:“你呀,净带着他乱说话,咱家今年还要拜菩萨呢。”话说自从有孩子之后,她对这种神仙之流虽然不信,但是却也图个心理安慰,因此没有让老公再继续胡说八道。
“好,好,我不说了吃饭”刘军浩说着开始朝锅灶中加些硬柴。
七月牵牛花香,院东的篱笆墙内种有丝瓜,虽然只有几棵,但是结出的丝瓜已经爬满了架子,另有不少淡黄色的小花,纷然开着,引来不少土蜂子在上边飞舞。
丝瓜是个好东西,可是这些日子他们两口子连带两个客人都快吃烦了。
主要是太多了点,每天能从架子上摘出四五根丝瓜。往年可以送给赵教授,今年人家的丝瓜还朝外送呢。
刘军浩吸取大槐树的教训,没敢再往丝瓜秧下浇灌泉水,不过这东西仍然长的很高大,有两株已经越过篱笆墙,直接攀援到楝树枝头上。
丝瓜秧上开出的黄花也明显要比村里其他人家种的丝瓜多……自己本来想低调,没想到还是低调不成。刘军浩推测可能是土质的原因,近两年他陆陆续续往花池中浇灌过几次泉水,怕是这里的土壤已经得到改良。
不过刘军浩家的丝瓜不算啥,真正显眼的是赵教授院中平方顶部种的那几株。
赵教授家有三间大瓦房,本来足够他们两口子住。可是现在儿子和女儿两家人周末经常往刘家沟,这样一来,房子不够了。在刘军浩那里借宿也不是个常事儿,于是春上他又找人在边上盖两间平房,打算让孩子们再来的时候有个住的地方。
他却没想到这平方和瓦房不同,太阳一晒特别蒸人,里边根本进不去人。
平房周围刚种了几株小树,要等几年才有树荫。于是赵教授就弄了几粒丝瓜籽种在房顶当遮阳布。每天早上和晚上上楼为它们浇水,有时候再弄些肥料。
原本想着能在上边遮阳就行,没想到丝瓜发疯般的生长,短短一个多月已经把搭的架子爬满,而且顺着房顶爬的到处都是。
不少丝瓜藤顺着平房垂吊下来,形成一道壮观的天然“绿瀑”。 有一株更是离谱,越过平房屋顶,隔空将触角伸到瓦房上边,沿着瓦房蔓延,足足爬了三间屋的地方。
这种奇景自然惹来不少人观赏,现在已经快成刘家沟的一个小景点,很多游客路过他家门前的时候都要进来看两眼,站在门前拍几张照片。别说游客,不少村民也跑来取经,说是秋里给留些丝瓜种子,到时候自家也栽种几株。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七章 地震有前兆
第四百八十七章 地震有前兆
对这些要求,赵教授自然一一答应,而且还把不少丝瓜摘给来取经的村民。
刘军浩却没有去凑热闹,老爷子家丝瓜出现这种奇景,他心知肚明。这几粒丝瓜籽还是赵教授从他家找的,当时听说人家打算往房顶种,刘军浩害怕种不活特意在泉水中泡了两天,结果出现这种异况。不过这样也好,可以让赵老爷子吸引部分注意力。
刘军浩此时和媳妇坐在楝树下的石凳上乘凉,两个小家伙在摇篮中依依呀呀哼着莫名的声音。
张倩身体保养得好,奶水很足,他们一直坚持母乳喂养。
只两个多月的时间,小家伙们脸蛋就变得胖嘟嘟,小胳膊小腿像藕节一样,骨头也开始硬朗起来。现在他们躺在摇篮中根本不安稳,手脚乱踢腾,不时把小手往嘴里塞。张倩怕他们的小手太脏,忙拉了下来,可惜一分钟不要,小家伙又把手伸进去吮吸。
“要不咱们也老大小二买个奶嘴?”刘军浩有些无奈的说道。两个小家伙现在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吃,不管手中碰到什么东西都要往嘴里填。
上次小二拉屎,他慌忙去找卫生纸擦,结果等找来纸的时候无语了。扭头功夫,这家伙不知道怎么抓到粑粑,正呜呜叫着往嘴里塞,如果自己再慢半步就塞到嘴里了。
“不要,那奶嘴也不卫生,说不定是什么塑料制成的。”张倩一口否决。现在网上天天报道,很多玩具生产厂家的塑料都是从农村收购的农药瓶在加工制成,不少有农药残留,小娃子拿玩具的时候很喜欢往嘴里填,比较危险,奶嘴更是如此。
汗,媳妇现在真把两个小家伙当成宝贝疙瘩,什么东西都不让弄。见张倩不同意,刘军浩也只当没说。扭头看松鼠在树上摘了个大桃子,他一把抢过来。
今年这两株新在的桃树挂果不多,个头挺大。不过他到现在还没有吃到,悟空早把这些桃子霸占,往往桃子刚红,它已经摘下来自己享用。
松鼠看着眼馋,可是这家伙只要爬上桃树,立刻会被猴子连抓带挠驱赶下来。
今天悟空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总算让点点找到机会,趁机上树偷桃。
这家伙挺有眼光,特意摘了个半红的大桃。刘军浩洗干净后用手一掰两半,将其中一半递给媳妇,两口子分食之。
味道不错,至少不像院西边那株失败的桃树。
正吃着,猴子吱吱叫着进来,这家伙没注意主人手中的桃子,反而显摆的让他们看一个大塑料袋……里边装了大半袋子气蛤蟆。
气蛤蟆是青蛙的一种,颜色呈土灰色,它的个头要比一般的青蛙小很多。这东西貌不惊人却很能鼓气,因此被称为农村人气蛤蟆。
农村的小孩子最喜欢玩气蛤蟆,在水塘边逮住后用干麦秸杆儿插到蛤蟆**儿里拼命吹气。气蛤蟆就会像气球儿一样慢慢变大,等吹到不能再吹,将麦秸秆儿另外一头儿扎个结把蛤蟆扔到山溪中。这样气蛤蟆就在水里打着旋儿顺流而下,一群熊孩子则对着蛤蟆招手喊:气蛤蟆,游啊游,游到外婆家住一秋……
类似事情刘军浩小时候也干过不少,不过他不知道悟空怎么对气蛤蟆产生兴致,而且一次捉这么多。
猴子把塑料袋在主人面前显摆后,跟着跑到院外打开,气蛤蟆顿时蹦的满地都是。
周围青庄蜂拥而至,好像大军扫荡,没等张倩反应过来,地上的气蛤蟆已经成了青庄口中的食物。
“悟空”张倩气愤的把猴子抱起,照着耳朵拧了两下。她算是看明白,悟空好的学不会,捣蛋的事情却一看就懂。前两天何一凡捋野芫荽的时候捉了几个青蛙喂青庄,结果小家伙立马学会。
面对主人的惩罚,猴子不以为意,小爪子指着远处乱叫不已,好像有什么事情发生。
“要不咱们出去转转?”刘军浩建议到,反正无事,抱着两个孩子出门转转也好,现在不是很热。
“嗯,”张倩也有此意,回院子把小家伙们抱起。
猴子并没有带他们走远,直接领到河堤边。
两口子登上河堤,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确切的说是吓傻了。
只见河堤底部的陡坡上、田埂边、草丛中到处是黑压压的气蛤蟆,最少有几万只,这么多气蛤蟆乱成一团,不断大叫着朝河堤上方蹦跶。气蛤蟆聚集在一起,自然引来水鸟的疯狂啄食。可是这些东西好像根本不知道害怕,仍然大叫着朝河堤上方蹦跶。
“这……这老公,这是咋了?”张倩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也不知道”刘军浩现在才知道猴子为啥能够轻易捉到一塑料袋气蛤蟆。这地方密密麻麻,随便伸手就能捧起一大把。虽然之前也见过蛤蟆群聚的现象,可是从没有这么多,太离奇了点。
“刘军浩,刘军浩,你快来,这水沟中有很多气蛤蟆,赶紧过来看看是咋回事儿”正在这时候,刘老三在远处扯着嗓子大叫。他家地块挨着水沟,上地干活的时候发现气蛤蟆群聚。刚开始地里的气蛤蟆还不多,结果不到半个小时,无数气蛤蟆朝地里边蹦跶,有的地方多到连脚都放不下去。
他这才觉得事儿不对,刚扛着锄头要朝村里喊人,看到刘军浩他们两口子在河堤上。
“三叔,这里也有,你赶紧过来”刘军浩扯着嗓子回应一句。
“哦”刘老三扛着锄头急匆匆过来,刚走到河堤下顿时“妈呀”一声大叫,扛起锄头转个大弯爬上河堤。大概是有些紧张,爬河堤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摔倒。
难怪他如此紧张,主要是被吓到,这河堤下的蛤蟆比他家地里的更多。刘军浩两口子在河堤上远观倒不觉得,他在近处却很是吃惊了一把。
“会不会是地震前兆?”张倩看一会儿说道。那啥上小学的时候学过“震前动物有预兆,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儿狗乱咬……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叼着小猫跑,蛤蟆蚂蚁把家搬,孔雀大象狂奔跑……”
前两年那场大地震时不少动物有类似先兆,她几乎是下意识想到这上边。
“怎么可能,刘家沟历史上就没有地震过。”刘军浩一口否决。以前也遇到过这种现象,只是没有如此离谱。
“打电话让村里的老人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和他们站在一起,刘老三总算没刚才那么害怕了。
“嗯”刘军浩立刻打电话到村里通知刘广聚。
也不知道这人在村里怎么喊得,不到十分钟,来的村民加游客足有二三百人。
这么多人看到气蛤蟆群聚的想象,也都有些惊慌,一时议论纷纷。
“不会是要地震吧……”
“很有可能,据说XX地震就是这样的”
“我觉得可能是涨水……”
虽然众游客的意见不统一,但是都倾向于有什么事儿发生。主要是国内那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刚过去没几年,人们对这种反常的动物迁徙行为还是比较敏感。
开始刘家沟的村民觉得这样的事情很正常,毕竟以前遇到过。可是三人成虎,在游客们的议论声中,他们也有些不确定了。
如果不把事情赶紧弄明白,等下估计要造成群体恐慌。刘军浩赶紧给郭记者打电话,把这里的情况说明一下。
郭记者在电话中表示自己立刻联系地震局和林业局相关专家赶来……郭记者赶来的速度比他想象的更快。
到中午的时候,他就领着一大帮人来到刘家沟。
这种反常现象毕竟很罕见,大家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才心安,因此都守着刘广聚的大院不肯离开。
下午两点,刘广聚也不顾天气炎热,直接用大喇叭通知众人开会。
会开的简短,就是几个专家轮流上去讲话。先是那个地震局的技术人员说整个地区范围内没有发现明显的地面震动,林业局的专家则解释这种现象很正常,而且在春季多有发生,前些日子在附近的省市也发生过。
说刘家沟这种情况主要是今年春上高温干旱,小蛤蟆产卵比往年要晚一些。现在进入雨季,为蛤蟆卵孵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迅速形成蛙群,而小蛤蟆本身就有群聚的习性。
最后结论是此现象属雨季蝌蚪成蛙过程中的正常迁移,与所谓“地震要来”并无任何直接关系。
虽然大部分人平时对所谓的专家并不感冒,可是听到肯定的答案还是心安下来。
本来担心这种反常现象被报道后,游客会减少,令刘家沟人没有想到的是,随后几天竟然又出现一波小高峰,都是来看稀奇的。
看来很多人都属于看热闹不显命大的……刘军浩只能如此推测。
可是他们没有眼福,到晚上那些群聚的蛤蟆已经相继散去,游客们只能对着照片欣赏了。
水沟不远处出现气蛤蟆群聚的现象,刘军浩倒是暗自做过推测,可能与泉水有关,毕竟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雨,自己院中的水流到沟里边……这才惹来群蛙聚集在河堤水闸周围。
不过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不认为自己的石锁有这么大的本事。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八章 妖魔鬼怪
第四百八十八章 妖魔鬼怪
夏日炎炎,两条黄斑皮吃罢午饭自觉跑到树下伸着舌头躲避阳光。
刘军浩把两个小家伙哄睡着,刚躺在竹床上休息,结果被电话催醒,几个游客打电话要花皮瓜。
正好上午摘了七八个,他索性用全部弄到村里。
今天天气燥热,很多人家把饭桌挪到堰塘边的大树下。此刻有人还端着饭碗吃饭,说是饭碗,碗大得像面盆,基本上吃过一碗,不用再回家盛第二碗。还有几个老爷子把躺椅弄到树下,躺在上边摇着蒲扇。
“小浩,过来送瓜呀,给我留一个吧……”到堰塘边上,立刻有老太太打招呼。
“马婶儿,你中午也不睡会儿,还忙乎呀?”刘军浩见她蹲在树下给南瓜秧除草,赶忙停下电动车。
“中午睡不着,我不是想把南瓜地里的草拽净。你要草不,等下弄回去喂赤兔。”老太太擦擦额头上的汗反问道。
马婶儿也是来刘家沟养老大军中的一员,和张妈住在一个小区。因为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早早的病退,每天靠药物维持生活,去年被张妈给“忽悠”到刘家沟。其实也不能算是忽悠,主要是听张妈讲起一件事情:有人患高血压,天天拿药吊着,跑到乡下住了半年多,再回医院检查,血压竟然降下去了。
这事儿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也产生到乡下住一段的念头。虽然家人不同意,多次劝阻她,但老太太决心已下,立刻说服老伴,一起来到刘家沟。
没想到真有效果,天天吃五谷杂粮,两个月的时间,病竟然减轻大半。这更坚定了老太太留在刘家沟的信念,今年春上在房子周围开了片荒地,种上茄子、辣椒、南瓜等蔬菜,院角还垒个鸡窝,养几只小母鸡。
每天早上起来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