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可不知的致富心经:穷人穷在哪-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可怜卑微的穷人的话,那么毫无疑问,那些抱负消亡的人是属于其中的一类他们一再地否定和压制内心深处要求前进和奋发的呐喊,由于缺乏足够的燃料,他们身上的理想之火熄灭了。
对于穷人来说,不管现在的处境是多么恶劣,或者先天的条件是多么糟糕,只要保持了高昂的斗志,热情之火仍然在熊熊燃烧,那么就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如果他颓废消极,自我麻醉,那么,人生的锋芒和锐气也就被精神麻醉剂消磨殆尽了。
在穷人的生活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对生活的激情,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让炽热的火焰燃烧,并且保持这种高昂的境界。
理想和抱负是需要由众多的不同种类的养料来进行滋养的。空虚的、不切实际的抱负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坚强的意志力、坚韧不拔的决心、充沛的体力,以及顽强的忍耐力的支撑下,穷人的理想和抱负才会变得切实有效。
6.摆脱逆境的困扰,穷人更要自强不息
晋商的乔贵发从穷人到富人的传奇式人生轨迹,无疑是对穷人自强不息的最好注解。他们不仅仅给人们留下了乔家大院,更给人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精神感召。穷对每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一种人生逆境,但是如果一味逃避,逆境就是绝境。
其实,困苦与逆境并非完全不利,有许多富人也曾经身陷贫穷困苦的环境之中,但是富人最终还是克服和改变了自己的处境,获得了成功。无数事实证明,逆境有时正隐含着更大的成功因素,只要穷人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加以克服,不利的因素就能转化为成功的种子。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穷人,一旦陷入贫穷,或遇到难处,他们要么怨天尤人,消极怠慢;要么羡慕别人,嫉妒别人;要么自怜自悲,缺乏自信,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说不出话。
第8节:第一章 被现实压弯了腰,自我麻醉得过且过(6)
由于电视剧《乔家大院》在全国的热播,人们越来越关注乔家的致富传奇。
〃晋商之冠〃的乔贵发从小本生意起家,多年闯荡在外,逐渐成为垄断包头商业的大财东。乔氏家族的产业在第二代创业人乔致庸手中继续发扬光大,达到鼎盛,不仅几乎垄断了包头的一切贸易经营活动。乔家的商行、银号还开到了京津、东北乃至长江流域。
乔贵发从小父母双亡,家中穷的叮当响,不得不寄宿在舅舅家中。由于舅母的歧视,乔贵发长大后回到乔家堡村独立生活。有一次,村中有人娶亲,他前去帮忙,因迟到一步,便受到管事人冷言冷语的讽刺。乔贵发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哪能受下这口气,一怒之下便去了内蒙古的包头。这个年轻的穷人决定要为自己争口气,骨子里流动着充满远大志向的血液使他背井离乡寻找自己翻身的机会。
初到包头时,乔贵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与其他的乞丐、流浪汉没有什么区别。为了生存,他就在一家当铺做店员。店员中有一个姓秦的山西老乡,两人一见如故,便结为拜把兄弟。
十多年后,两人稍有了点儿积蓄,就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从经营豆腐、烧饼以及零星杂货开始,由于待人接物好,又善于管理,生意日见兴隆,后进一步兼营打造银器。
生活有所改善之后,乔贵发及其后代恪守祖训,经常居安思危,谨慎做人做事;而秦家子弟恰恰相反,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生活骄奢淫逸而导致入不敷出,只好逐次从店内抽出一部分本金。秦家抽出一部分的股,乔家就补进去,没过多久,两家合资的生意就成了乔家的独资生意。
乔家在包头的买卖越来越发达,财力越来越雄厚,除去票号、钱庄、商号、当铺、茶庄、粮行等生产字号及其所属房产外,乔家在包头还有菜园地280亩。后来,乔家以〃复盛公〃字号命名的铺号,成为了包头市面上最大的商号。当时乔家在包头的房屋就有一千多间,所以就产生了至今还流传的〃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间谚语。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看他有没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别是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在迈向成功的道路上,会有数不清的磨难、挫折、困境,如果没有那种钢铁般的意志,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迟早会半途而废的。反之,一个人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他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心中就有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无论是做事还是做生意,都是如此。
第9节:第二章 仇视富人牢骚多,只知道生气不知道争(1)
第二章
仇视富人牢骚多,只知道生气不知道争气
对话现场
穷人与富人的第二次见面,是在富人的家里。在第一次见面后,穷人便来登门拜访。
穷人:〃我在路上边骑车边想,人各自有各自的轨迹,就像马路上的机动车走机动车道,自行车走自行车道一样。不同轨迹上的人代表着不同的阶层。一进你们的别墅区,我的这种感觉更深了。当我被大门的保安严格盘查和登记后,又经过你的证实,才得以进来,我感觉自己一脚迈进了另一个阶层,与我完全不一样的阶层。骑自行车的到机动车道上走,要面临压力,我也是这样。〃贫富之间的差距往往让人难以平衡。
富人:〃穷人心理不平衡,也可以理解,他们对富人无比羡慕的同时,又深深地仇视富人,经常想:'他妈的,哪里冒出来这么多富人!'其实,这种仇富心理对穷人的害处是很大的。〃
穷人:〃的确,我也经常听到朋友们发牢骚,比如,那些富人们的钱来的都见不得人等等的说法,但不知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总让我莫明其妙地感到畅快。〃
富人:〃你是畅快了,但富人可就要苦恼了。比如,车子停在马路上,就会被人恶意地划了几道伤痕。当然,有些富人是无辜的,而有些富人完全是自找的,他们恃财放荡,自我炫耀,显财露富,大肆浪费而不愿帮助穷人,进而引起人怨。〃
穷人:〃其实,穷人也有不对的地方。〃
富人:〃是的,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原因在穷人身上。总有一些穷人认为自己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富人的缘故,那么剥夺了富人的利益,就会必然增加穷人的利益。其实,一些人贫穷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另一些人富有。他们只是从财富存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而没有从财富增量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富人多了不是坏事,富人的消费正是穷人生活来源的一部分,富人的投资正是穷人摆脱贫困的机会。嫉妒只会让穷人不能理智地看待问题。〃
穷人:〃你这几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
富人:〃对于嫉妒,想必你不会陌生。〃
穷人:〃是的,我就有嫉妒的心理?〃
富人:〃鲁迅先生说过,'在中国,有什么稍稍显得突出,就会有人拿了长刀来削平它。'但是,有些人之所以嫉妒富人,一种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求上进,又怕面对富人的优势压力,似乎别人富有了就意味着自己的贫穷,最好大家都成为穷人,才能显示出自己的高明。'我不学好,你也别学好,我当穷光蛋,你也得喝凉水。'〃
穷人:〃你说的不错,我那些同事们经常这样说。〃
富人:〃但他们却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嫉妒膨胀,害人害己。天下最不幸的人就是一个嫉妒的人。〃
穷人:〃话虽然这样说,但很多事总让人难以接受。人家发了财,人家升了官,人家买了车,人家住进了别墅,再看看自己,除了穷还是穷,心理上怎么能平衡呢?〃
富人:〃正是因为比较,才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比较是可以的,但是要知道同什么人比,比什么,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有可能跨越贫穷这道坎儿。〃
穷人:〃除了懂得比较,学会比较,还有什么解决途径?〃
富人:〃另外就是,穷人要尽量看的远一些,穷不是永远的,坐着想不如起来干,如果看得越近,就可能越浮躁;看得越远,就可能越坦然。聪明的人会把嫉妒当做奋发图强的动力,当别人发牢骚的时候,他们却悄悄地走上了一条改变自己的致富道路。希望你也一样。〃
穷人告别了富人,一路吹着口哨回家了。
1.嫉妒害人更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穷人不应该总是嫉妒富人,应该从自身去寻找穷的原因。每一个埋头于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
某些穷人会仇视富人。
仇富片段一:有些住在豪华别墅里的富人不愿同穷人交流,也不敢同他们交往,他们需要雇用大量的保镖来保卫自己,一般也会在大门上挂上〃闲人勿入〃的警示牌。
仇富片段二:一位在中关村打拼近10年才进入〃先富者〃行列的男士,他刚买了一辆别克轿车,停在公司楼前没几天,就被人用利器留下了好几道长长的划痕。他说,如果他买的是一辆奥拓或者夏利,境遇或许会好一些。
以上情景反映出某些穷人对富人的嫉妒,甚至是仇视的心理。
当然仇富现象的产生,有富人的原因,特别是一些势利的人爱财富爱地位,削尖脑袋去钻营,他们有了钱就恃财放荡,自我炫耀,显露出装腔作势的丑态,遇到有权有势的人就趋炎附势,卑躬屈膝,面对穷人则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而有些人的钱财未必都是以正当手段获得,他们聚集过多,而不帮助穷人,势必引起众人怨愤,这些就会引来某些穷人的仇视。但主要原因还在穷人。
说完富人,当然还要谈谈穷人。
穷人会同情比他更穷更惨的人,遇到比他好的富有人家,自然而然就有一种嫉妒感。有则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户人家有兄弟俩,弟弟总觉得自己比哥哥强,在大家庭里他总喜欢出头做主张。后来他们都结婚生儿育女了,哥哥生的是一个男孩,弟弟生的是个女孩。哥哥的男孩不但长得非常漂亮,且天资聪明,多才多艺,学习成绩也非常好。弟弟的女孩,不管哪方面比,都比不过他。这下弟弟不高兴了,时时处处想法子打击这个小侄儿。他有这么一个心理,只许自己比别人强,而不愿看到身边有人比他强。有这么强嫉妒心理的人,一看到别人富了,马上就会说:〃那都是不义之财。〃他自己富不起来,又不愿意看到别人富,因此只能用败坏别人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有时这种心理害得不仅仅是别人,最大的伤害还是自己。
培根说:〃其实每一个埋头于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因为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能是闲人。〃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个出租司机带着三个人,一个美国人,一个日本人和一个中国人去参观富人区,参观完了后,他先问美国人的感觉。美国人说:〃他们很成功,很富有,但我经过努力一定会超过他们。〃他再问日本人。日本人说:〃我会好好向他们学习,以后也会跟他们一样成功和富有。〃最后问中国人,中国人说:〃这些富人的财富都是见不得阳光的,他们那么富,我这么穷,我恨不得把他们都杀了。〃三个人三种态度,我们见到别人的成功,应像故事中的美国人和日本人那样,怀有一种竞争认同的心态,虚心向别人学习,研究一下他们是怎么成功致富的,都是人,为什么他们能做到,我们就不能做到呢?如果以嫉妒的心态来推动自己致富的信念,只能长出仇恨,不但不会富,还会干出傻事,把自己送上绝路!
第10节:第二章 仇视富人牢骚多,只知道生气不知道争(2)
中国古代把领导穷人翻身,劫富济贫的人视为英雄。但如果把他放在现代的法制社会那就是犯罪了,你聚众闹事,偷盗了富人的钱财,或杀了人,那是要进监狱和偿命的,这可是个悲剧呀!穷人富人都输了,为什么要这样子,各退一步吧!
富人自己富贵了,不因此炫耀,而是想办法帮助贫穷的人;穷人对别人的富贵不存嫉妒之心,而是虚心学习,也走上致富之路。这样,穷人和富人都退了一步,和睦相处,变敌视为和平,携手走向共同富裕。2.〃劫富济贫〃是嫉妒,穷人需要理性思考
在现代社会,劫富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劫富不能济贫。正如像把高个子砍短并不能使矮个子长高一样,靠劫富并不能使穷人变富。劫富的最终结果无非是消灭富人,实现共同贫穷。穷人需要理性的思考,如何控制嫉妒的无限膨胀,如何把嫉妒变成动力,才是穷人最应该做的。
自古以来,〃劫富济贫〃在中国之所以深入人心,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对旧社会贫富对立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脑子中根深蒂固的〃不患寡,患不均〃的思想。
在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原始社会,为了整个群体的生存,只能共同贫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产的产生,社会就分化为富和穷两个集团。因此,贫富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一个社会中,一定贫富差距的存在是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的动力。所以,从根本上讲,劫富实际是在取消社会激励机制,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使穷人变得更穷,无法达到济贫的目的。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中国出现了一个富裕阶层。百万家财已不新鲜,千万富翁也不是新闻,现在已有不少是亿万富翁。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当然如果长期不调节,任由差距拉大,将有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但是,政府不能通过暴力、掠夺的手段〃劫富济贫〃,而应该通过适当的税收手段和社会二次分配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例如,目前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和正在酝酿之中的消费税、遗产税等,就是政府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缩小过大的个人收入差距的措施。有的人把政府实行的再分配政策看做是〃劫富济贫〃,政府自然就成了劫富济贫的水浒英雄,这也是一个天大的误解。
富人多交税是应该的,这不是政府代行水浒英雄们的〃劫富〃行为。
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措施,其目的是让穷人变富,但绝不是让富人变穷。一个贫富差距悬殊,穷人无法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动乱的社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恰恰是穷人铤而走险、劫富济贫的重要原因。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富人毫无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