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个月学中医辨证(孙理军)-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辨肝风内动证
肝风内动证是指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动摇不定”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证候。常由肝阳上亢、高热、阴虚、血虚等进一步发展所致。根据病因病性的不同,临床主要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生风和血虚生风四种证型。
(一)辨肝阳化风证
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升发太过,亢逆无制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常由情志不遂,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虚,阴不制阳,阳亢日久化风所引起。
【临床表现】眩晕欲仆,头摇,头痛,肢体震颤,项强,步履不正,手足麻木,语言謇涩,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喉中痰鸣,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有力或弦滑。
【机制分析】本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伤阴,或素有肝肾阴亏,阴不制阳,阳亢日久,亢极化风,从而形成本虚标实、上实下虚的动风之证。
肝阳亢逆化风,风阳上扰,则目眩欲仆,头摇;气血随风上逆,壅滞络脉,故见头痛:肝主筋,风动筋脉挛急,则项强,肢体震颤;足厥阴肝经络舌本,风阳窜扰络脉,则语言謇涩。肝肾阴亏,筋脉失养,故手足麻木;阴亏于下,阳亢于上,上实下虚,故行走飘浮,步履不正。舌红,脉弦细有力,为肝肾阴亏阳亢之征。若风阳暴升,气血逆乱,肝风挟痰蒙蔽清窍,则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风痰窜扰经络,经气不利,则见口眼? 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舌强不语。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肝阳升发太过而亢逆无制为主要病机。以平素即有头晕目眩等肝阳上亢症状,又突见动风之象,甚
或突然昏倒、半身不遂等症为辨证依据。
③ 有眩晕欲仆、头摇、头痛、手足麻木、肢体震颤、项强、步履不正、舌红苔白腻、脉弦细有力或弦滑等肝阳化风的定位症状。
④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 斜、半身不遂等肝风挟痰,蒙蔽清窍的症状。(二)辨热极生风证
热极生风证是指热邪炽盛,耗伤津液,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常由热邪燔灼肝经所引起。
高热,心烦,或躁扰如狂,或神昏,手足抽搐,颈
【临床表现
项强直,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中,因邪热亢盛,燔灼心肝二经所致。邪热炽盛,燔灼肝经,伤津耗液,筋脉拘挛迫急,故见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热邪蒸腾,则呈高热;热传心包,心神被扰,轻则躁扰不安如狂,重则神志昏迷。舌红绛,苔黄燥,脉弦数,为肝经热盛之征。本证以高热兼见动风之象为主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热伤阴津,筋脉失养而风动为要点病机。
②以高热和动风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高热、心烦,或躁扰如狂、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等实热的定性症状。
④有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肝风的定位症状。
(三)辨阴虚动风证阴虚动风证是指阴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常由外感热病后期伤阴,或内伤久病,阴液耗伤所引起。【临床表现】手足蠕动,眩晕耳鸣,潮热颧红,口咽干燥,形体消瘦,舌红无苔,脉细数。【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外感热性病后期,阴液耗损,或内伤久病,阴液亏虚,致使筋脉失养而成。具体分析参见肝阴虚证。【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阴液亏虚,筋脉失养而风动为主要病机。
②以阴虚和动风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眩晕耳鸣、潮热颧红、口咽干燥、舌红无苔、脉细数等虚热的定性症状。
④有手足蠕动等虚风内动的肝病定位症状。(四)辨血虚生风证血虚生风证是指血液亏虚,筋脉失养所表现的动风证候。常由久病血虚,或生血不足所引起。【临床表现】手足震颤,肌肉瞤动,肢体麻木,眩晕耳鸣,爪甲、口唇色淡,面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细弱。
【机制分析】本证多见于内伤杂病,因久病血虚,或因急性、慢性失血,而致营血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具体分析参见肝血虚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血虚而致风动为主要病机。
②以血虚和动风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眩晕耳鸣、爪甲、口唇色淡、面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细弱等血虚的定性症状。
④有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肌肉瞤动等风动的定位症状。
此外,还要注意肝风内动四证的鉴别。肝风内动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之不同,应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加以鉴别。凡肝病出现动风的征象,多为急病、重病。其中热极生风因热邪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致,故以高热伴见手足抽搐有力,颈项强直为诊断要点,属实热证;肝阳化风系由肝肾阴虚,肝阳亢逆失制而成,以眩晕欲仆,项强肢颤,手足麻木或卒然昏倒,口眼? 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语为主症,属阴虚阳亢(或上实下虚)之重证;血虚生风与阴虚动风均由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而成,以手足麻木、震颤或蠕动无力为其风动的特点,均属虚证。四证均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动摇症状为主症。但肝阳化风证为本虚标实证,在肝阳上亢证的基础上发病;热极生风证为实热证,且有高热等实热征象;阴虚生风证属虚证,继发于他证之后,有虚热特点;血虚生风证也为虚证,有明显的血虚特征。
七、辨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或肝经湿热所表现的证候。常由感受湿热邪气,或过食肥甘,积湿生热,侵犯肝经所引起。
胁肋灼热胀痛或胁下痞块,腹胀,厌食,口苦,恶
【临床表现
心呕吐,大便不调,小便短黄;或身目发黄,黄色鲜明,或寒热往来,或身热不扬;或阴部瘙痒,带下色黄味臭;或阴部湿疹,灼热瘙痒;或睾丸肿胀热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食肥甘,湿热内生,或由脾胃纳运失常,湿浊内生,土壅侮木,致使湿热蕴结肝胆所致。
湿热内阻肝胆,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故胁肋灼热胀痛;湿热郁蒸,胆气上溢,则口苦;胆汁不循肠道而外溢,则见身目发黄;邪居少阳胆经,枢机不利,正邪相争,故见寒热往来。湿热郁阻,脾胃升降、纳运功能失司,故见厌食腹胀,泛呕,大便不调。足厥阴肝经绕阴器,若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可见阴部瘙痒,女子带下色黄秽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常为主要病机。
②以胁肋胀痛、厌食腹胀、身目发黄、阴部瘙痒和湿热内蕴症状并见为辨证依据。
③ 有身热不扬、大便不调、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湿热内盛的定性症状。
④ 有胁肋灼痛、胀痛、胁下痞块、黄疸、口苦,或寒热往来、外阴瘙痒、带下黄臭
睾丸肿痛等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的定位症状。
八、辨寒滞肝脉证
寒滞肝脉证是指寒邪凝滞肝经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寒邪侵袭
所引起。
【临床表现】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得温
则减,遇寒加重,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
【机制分析】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循少腹,上巅顶。寒性收引
凝滞,寒袭肝经,阳气被遏,气血运行不畅,经脉挛急,故见少腹冷
痛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见巅顶冷痛。寒为阴邪,阻遏阳气而不
布,故见形寒肢冷;寒则气血凝涩,故疼痛遇寒加剧,得热痛减。舌
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均为寒盛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寒邪凝滞肝脉为主要病机。
②以少腹、睾丸、阴囊坠胀冷痛为辨证依据。
③有形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等寒证的定性症状。
④有少腹冷痛、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冷痛等寒袭肝经的定位症状。
九、辨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证是指胆气郁滞,痰热内扰所表现的证候。常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生痰,内扰于胆,胆气不宁,心神不安所致。
【临床表现】胆怯易惊,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胸胁闷胀,头晕目眩,口苦,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情志忧郁,气郁化火,灼津为痰,痰热互结,内扰心胆,致胆气不宁,心神不安所致。胆为清净之腑,主决断。痰热内扰,胆气不宁,故见胆怯易惊;胆失疏泄,气机不利,故胸胁闷胀,善太息;痰热内扰心神,则烦躁不安,惊悸不宁,失眠多梦。胆脉络头目,痰热循经上犯,故见头晕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见呕恶;热迫胆气上溢,则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痰热内蕴之证。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痰热内扰,胆气郁滞不畅为主要病机。
②以惊悸心烦失眠、眩晕、舌苔黄腻为辨证依据。
③有胆怯易惊,或惊悸不宁、胸胁闷胀等胆的定位症状。
④ 有头晕目眩、烦躁不安、多梦、口苦、恶心、呕吐、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痰热内扰的症状。
本节讲述了肝胆常见病证的九种辨证方法。肝病证候是以肝气郁结为其主要病理基础的,因为肝气郁结,极易化火生热而酿成肝火炽盛上炎之证,火热极易伤阴,故在气郁暗耗肝阴的基础上形成肝阴不足之证。同时气郁日久亦可暗耗肝血,肝血不足与肝阴亏虚常可相伴而生。但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生热,反向促进肝火炽盛,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当肝阴已虚,肝肾之阴常常相互影响,子盗母气而使肾阴亦虚,形成肝肾阴虚、阴不制阳的肝阳上亢之本虚标实证。肝阳上亢若遇某种诱因,如情志刺激或者过度劳累,可使本来已经偏亢之肝阳暴涨化风,产生肝阳化风之重危证候。可见,肝病诸证有其内在联系的机制,在对肝病诸证进行分析时,要关注这一内在机制,对理解和分析肝病证候将有重要意义。
讲
第
辨肾与膀胱病证方法
肾和膀胱病的辨证方法,是指根据肾与膀胱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肾和膀胱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肾和膀胱疾病的病机、性质及正邪盛衰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肾位腰部,左右各一,以三焦分属为下焦部位,其功能主藏精,主生殖,主骨生髓充脑,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为先天之本。膀胱也位于下焦,具有储尿排尿作用,经脉与肾相互络属,二者相表里。各种原因导致肾脏功能失调,则可见肾脏、水液、骨髓、脑、耳、发、二阴病变,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而痛,耳鸣耳聋,发白早脱,牙齿动摇,阳萎遗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以及水肿,二便异常等。膀胱病变则常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闭以及遗尿、小便失禁等症状。凡见到以上述症状为主的疾病即可确定为肾或膀胱疾病。肾藏元阴元阳,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脏腑功能活动之本,一有损伤则诸脏皆病,故肾病多虚证,膀胱病变则多见湿热证。
本法常用于对心悸、不寐、眩晕、耳鸣、耳聋、哮喘、痰饮、虚劳、痿病、腰痛、水肿、泄泻、遗尿、尿血、尿浊、癃闭、劳淋、膏淋、消渴、胎动不安、不孕、不育、五迟、五软、解颅等病的辨证。肾和膀胱病变主要证候有: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肾精不足证、肾阳虚水泛证、肾经寒湿证、膀胱湿热证、膀胱虚寒证,应注意相似证候的鉴别。
一、辨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虚,生殖和生长发育功能低下所表现的证候。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过度耗伤肾精所引起。
【临床表现】小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或成人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失眠健忘,或男子精少不育或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舌淡脉细弱。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元气不充,或因久病劳损,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所致。肾精不足,不能化气生血,充肌长骨,故小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骨骼痿软,无以充髓实脑,故智力低下。肾精不足,生殖无源,故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肾之华在发,精不足则发易脱;齿为骨之余,精失充则齿摇早脱。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精少则髓亏,故有耳鸣耳聋,健忘恍惚,神情呆钝。精亏骨失充养,故两足痿软,动作迟钝。舌淡,脉细弱,为肾精不足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精亏虚,功能低下为主要病机。
②以小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功能低下及早衰之象为辨证依据。
③有小儿发育迟缓,或成人早衰等肾精不足的表现,以及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等肾病定位症状。
二、辨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亏虚,失于濡润,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虚劳,房事不节,或温热病后期,灼伤肾阴所引起。【临床表现】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发脱齿摇,男子遗精
早泄,阳强易举,女子经少、经闭,或见崩漏,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骨蒸潮热,形体消瘦,尿少色黄,舌红无苔,脉细数。
【机制分析】本证多因虚劳久病,耗损肾阴,或温热病后期,消灼肾阴,或房事不节,情欲妄动,阴精内损,皆可导致肾阴虚损。
肾阴为人身阴液之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充养脑髓、骨骼,并制约阳亢之功。肾阴亏虚,脑髓、官窍、骨骼失养,则见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健忘,齿松发脱;阴亏则月经来源不充,故女子月经量少,或经闭;若阴不制阳,虚火亢旺,迫血妄行,则见崩漏;若扰动精室,精关不固,男子则见遗精、早泄;虚火上扰心神,故烦热少寐。肾阴不足,失于滋润,虚火蕴蒸,故见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潮热盗汗,或骨蒸发热,颧红,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辨证要点】
①本证以肾阴亏虚,虚热内生为主要病机。
②以肾的常见症状和虚热之象并见为辨证依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